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1. 引言1.1 胆囊结石概述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结晶物质,多数由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组成。

它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通常会引起胆囊疼痛、胆囊炎等症状。

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过多、胆汁成分改变、胆囊排空障碍等因素有关。

胆囊结石的大小、数量和分布位置不同,症状和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胆囊结石较小且不引起症状时,可以采取观察和保守治疗;而较大或引起症状的结石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体外碎石和内镜取石等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小的结石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

而手术治疗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保胆取石术则是通过胆囊镜取石,保留了胆囊的功能,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患者。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1.2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等方法。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胆固醇溶解剂和排石药物,可以帮助溶解结石或促进结石排出。

然而,药物治疗的疗效较慢,且容易复发,因此并不是所有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壁上进行小切口,将镜头和手术器械引入腹腔,直接切除患者的胆囊。

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于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保胆取石术则是一种介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内窥镜技术将器械引入患者的胆囊内,直接将结石取出,同时保留了胆囊的功能。

相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适用于结石较小、数量较少的患者。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对比论文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对比论文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探究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

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

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术[3],在术前准备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

手术时采取全身气管插管麻醉,使用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注入co2气体建立气腹,压力达到10mmhg-14mmhg之间后于腹壁戳孔置入腹腔镜及其器械,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

若胆囊体积过大,可将胆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开胆囊,吸引器吸出胆汁,或夹出结石,胆囊塌陷后即能将其取出体外。

于腹腔镜操作下,小心地取下胆囊。

1.2.2 观察组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4],借助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手术时应先用气腹针经腹部穿刺置入腹腔镜探察胆囊位置、外观及是否有粘连。

穿刺后如胆囊外部正常,可在肋缘下行2cm小切口入腹,牵引胆囊,从胆囊底切开插入胆道镜,切口大小约0.5cm。

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用负压吸引器吸净胆囊内胆汁,取石的时候为使视野清晰,可放入生理盐水冲冼胆囊腔。

微小结石不易发现,取石结束后应用胆道镜反复检查胆囊腔内有无微小结石残留,并观察胆汁流入胆囊情况以排除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

取出胆囊内结石且确认无残存结石后,用可吸收线细心将胆囊分两层缝合,最后再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t检验,p0.0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李霖源;麦建全【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7(030)004【摘要】Objective:To discuss the surgical effect of microinvasive gallbladder-protected lithotom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treated in a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analyzed,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croinvasive gallbladder-protected lithotomy group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roup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n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hospitalstays,postoperative diet recovery tim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diarrhea in 1 month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s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diet recovery time of microinvasive gallbladder-protected lithotom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roup,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diarrhea in 1 month of microinvasive gallbladder-protected lithotom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roup,which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operative wound caused by microinvasive gallbladder-protected lithotom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microinvasive gallbladder-protected litho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quick postoperative diet recovery time and postoperative diarrhea rate,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某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微创保胆取石术组40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0例.观察两组胆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腹泻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胆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保胆取石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均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微创保胆取石术组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腹泻发生率均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无明显差异,但是微创保胆取石术术后饮食恢复快,术后腹泻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483-485)【作者】李霖源;麦建全【作者单位】潮州市饶平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潮州 515700;潮州市饶平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潮州 515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2【相关文献】1.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分析 [J], 薛建奇2.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分析 [J], 郑学彪3.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 [J], 程慕华4.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分析 [J], 吴杰5.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分析 [J], 吴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底 部对应 的腹部最近处 行 1 . 5 c m切 口,置人 T r o c a r ,在 腹腔镜 下清除 胆囊周 围组织粘连后用 抓钳缓慢籽胆囊提 出腹 外 ,排 出气腹 。根据术 前超声检 查胆囊 内结石 大小 ,在胆 囊底部 行1 - 2 c m切 口,然后 置入
O l y m p s C H F 2 0 胆道镜 , 注 人生理盐 水冲洗胆汁 ,然后用O l y mp s 取石
南国 防医药 , 2 0 0 6 , 1 6 ( 1 ) : 5 6 — 5 8 .
度 ,并具备 冷静 的心理 素质和过硬 的专业知识和 扎实的专业 技能 。
并且 ,广大 医护人 员还 要不断地积极学 习新 知识和新技 能,更 好的应 对各 类突发状况 ,保障广大孕妇的生命和健康。
参考 文献 【 1 ] 孙 玉 枝, 马巧 莲. 胡敏. 产 后 出血 的产 科原 因分 析 [ J ] . 现 代 中西 医
中 图分类 号 :R 6 5 7 . 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9 - 0 2 2 4 - 0 2
胆囊结石 腹部外科最常见 的疾病 ,调查研 究显示但囊结石 的发病 率为8 %~ 1 O %【 1 ] ,主 要见于成 人 ,女性 多于男 性。 目前胆 囊结石 的治
结果 微 创保 胆 囊组 患者 术后 未 见明显 并发 症 ,术 后超 声检 查显 示保胆 组患者 无结 石残 留 ,并且微 创保 胆 组患 者手 术 时间 、术 中 出血 量 明
显 少于腹 腔镜 组 ,术 后肝 门排 气时 间、住 院 时间 、并 发症 发生率 及 治疗 费用明 显低 于腹腔 镜 组 ( 尸< 0 . O 5 ) ;术后远 期 随访 显 示 两组 均未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分别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而术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各项术前准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术中严格掌握手术操作要点及技巧。

研究组:患者在全麻状态下采用三孔或四孔法进行手术,取头高足低仰卧位,在脐缘或脐上10mm 作弧形切口,采用veress气腹针在患者脐旁进行穿孔制造气腹,保持腹内压12-14mmhg,在腹腔镜下探查胆囊、胆囊三角、胆总管解剖及炎症、粘连程度,探查胆囊内结石情况,用取石网套彻底取净胆囊内的结石,见清亮胆汁从胆总管经胆囊管反流入胆囊后,确认无残留结石、胆囊管通畅后用5-0可吸收线全层缝合胆囊切开处,吸净腹腔内积液并排出co2气体,逐一取出trocar,腹腔镜观察无胆漏及胆囊床损伤后关闭腹腔[1]。

对照组的手术方法具体参见文献[2]。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x2检验。

两组间差异用p值(p=0.05)表示。

2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而术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3、10.28、8.85、9.20,p均<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仅有1例发生肠粘连,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患者中则有切口感染1例,切口渗血2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达12.77%,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5)。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比较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腹保胆取石和
腹腔镜取石。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一、患者选择
在治疗选择方面,腹腔镜取石比开腹保胆取石更为广泛。

腹腔镜取石适应症范围更广,可治疗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尤其是适用于完整的胆囊。

而开腹保胆取石需要在腹壁做较
长的切口,对患者恢复期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比较大,对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不宜选用。

二、手术时间和效果
腹腔镜取石相对于开腹保胆取石需要更短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在石的清
除率上,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其中腹腔镜取石的石的清除率更高。

而在胆囊的完
整性保护方面,开腹保胆取石相对于腹腔镜更能够保证胆囊完整性,而腹腔镜在胆囊切除
术后患者胆汁促进素分泌和排放功能恢复得更快。

三、并发症发生率
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上,腹腔镜取石相对于开腹保胆取石发生率更低。

腹腔镜取石避
免了开腹术中对胆囊的直接切开,对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低。

而开腹保
胆取石在手术中需要切开胆囊进行取石,因此容易损伤肝脏、膈肌等重要组织结构,导致
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综上,腹腔镜取石和开腹保胆取石均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常规手术方法,两者各有优缺点。

推荐选择对患者更有利的治疗方法,对术中要严格把握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手
术患者生理调节恢复良好,远期生活质量提高。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比较
【关键词 】 胆囊结石 ;腹腔镜保胆取石 术 ;开腹 保胆取石术 【中图分 类号】 R657.4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077—8991(2018)03—0055—02
胆 囊结 石 为肝 胆外 科 的 常见 病 ,若 急性 胆 囊 炎反 复 发 作 ,可造 成 胆囊 壁增 厚 及 纤 维 化 ,使 胆 囊 功 能逐 渐 丧 失 _1 J。结石 的 长期 刺激 还 可 引 起 胆囊 黏膜 过 度 增 生 和 癌 变 。 因此 一 旦确 诊 ,原则 上应 给 予 治疗 。胆 囊切 除 术 虽然为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措施 ,但术后胆汁失去浓缩 及储存的场所 ,结肠癌 、消化不 良、腹泻及腹胀等发生率 较高 J。2015—0l 0l7—0l间,我们对 74例胆囊结 石 患者 分别 实 施腹 腔镜 与 开腹 保 胆取 石术 ,现 对 治疗 效 果进 行 比较 ,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74 例 患 者 均 经 彩 超 、CT及 MRCP检 查确 诊 。胆 囊壁 光滑 、未 见 明显增 厚 。脂肪 餐 后 2 h胆 囊 收缩 >30% 。排 除有 上 腹 部 及 胆 管 结 石 手 术 史及 凝血 系 统功 能 障碍 者 。患 者均 签署 知情 同意 书 , 并 经 院伦理 委 员会 审批 。 随机 分 为 2组 ,各 37例 。对 照 组 :男 15例 ,女 22例 ;年 龄 27~63岁 ,平 均 45.6O 岁 。结 石直 径 1.1—2.6 cm,平 均 1.79 cm。观察 组 :男 17例 ,女 20例 ;年龄 29—66岁 ,平 均 46.11岁 。结 石直 径 0.9—2.8 cm,平均 1.83 cm。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 较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P>0.05),有可 比性 。 1.2 方 法 对 照组 采 取开 腹保 胆取 石 术 :全身 麻 醉 ,右 肋 缘 下作 3~6 cm斜 切 口 ,进入 腹 腔 。上提 胆囊 至 切 口 部位 ,以大纱 垫 将其 和 周边 组织 隔 离 。 电刀 切 开胆 囊底 0.5~2.5 cm,吸 除 胆囊 中胆 汁 ,置人 胆 道 镜 ,取 出其 中 结 石 。见 胆 汁 自胆囊 管 内 口流 入 后 ,以 4—0可 吸收 线 间断全层缝合胆囊底切 口。还纳胆囊于腹腔 ,胆囊底放 置 引流管 ,闭合 切 口。观 察 组 采取 腹 腔 镜保 胆 取 石 术 : 全 身麻 醉 ,取 头 高足低 l5。~20。、左 侧倾 斜 15。仰 卧位 , 常规消毒 、铺 巾。脐 下缘 作 1 cm 弧形 切 口,穿 刺建 立 气 腹 ,压力 维 持 于 12~14 mmHg(1 mmHg= 0.133 kPa)。 置 人 10 mm Trocar和腹 腔 镜 观察 胆 囊 与周 围组 织 的 关 系 。剑 突下 置 人 10 mm Trocar,右锁 骨 中线 肋 缘 下 置 入 5 mm Trocar,置 人 器 械 。参 照 结 石 直 径 以 电凝 钩 将 胆

比较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 临床效果

比较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 临床效果

比较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胆红素等物质不平衡导致。

当这些物质过多积聚在一起时,就会形成固体颗粒,即胆囊结石。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那么这两种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各有何优劣呢?本文将对比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一、开腹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是传统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通过在患者腹部进行切口,直接暴露胆囊并进行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腹部内部情况,对于一些严重的胆囊疾病,如胆囊肿瘤、胆囊炎等,开腹胆囊切除术能够更好地发现并处理。

开腹胆囊切除术由于需要较大的切口和较长的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大,且术后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影响患者的外观。

三、临床效果比较从临床效果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小。

而开腹胆囊切除术需要较大的切口,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于患者的伤害也较大。

腹腔镜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而开腹胆囊切除术由于手术方式的原因,术后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在临床效果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腹腔镜手术。

一些患者由于病情复杂,腹部存在其他疾病等原因,不能接受腹腔镜手术。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

对于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平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第01期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行保胆取石术与开腹手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研究组(n=60)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n=40)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手术效果。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05-02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一种腹部疾病,一般发生于成年人中,且女性人群中发病率相对更高[1]。

发病后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因反复性发作导致胆囊功能逐步降低并至完全丧失,对患者的健康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手术方式是临床一般治疗胆囊结石采用的方式,传统方式一般为开腹后取石,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增加患者的痛苦。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逐步得以广泛性应用,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效果[2]。

本文就腹腔镜以及传统开腹方式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其中研究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26~64岁,平均(44.2±3.7)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1.7±0.6)年。

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5~62岁,平均(43.9±3.4)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1.3±0.4)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B超以及胆囊造影等方式检查,且均判断为胆囊功能正常;胆囊结石直径均在3 cm及以下,且为单发或多发数目在3个及以下;所有患者均确定可经手术将结石取净;临床症状均较轻且病程相对较短。

1.3 排除标准
存在胆囊癌变、胆囊萎缩以及胆囊腔消失等明显胆囊病变的患者;上腹部有既往手术史的患者;并发总胆管结石的患者;胆囊管出现梗阻的患者;预计结石不能完全取净的患者;胆囊功能丧失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内科疾病的患者;身体状况较差,预计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3]。

1.4 手术方式
研究组于腹腔镜下行保胆取石手术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方式,并于患者脐下行弧形切口,并建立起人工气腹,将腹腔镜置入,后在腹腔镜的引导下,于胆囊底部行切口,长度在2 cm左右,分别将套管和相关的器械置入,探查清除胆囊底部的位置,并于体表胆囊底部的投影处将细直针插入,使用针线穿入胆囊底并进行缝合,将缝线收紧,并提拉胆囊至腹壁前后固定,后于胆囊部的穿刺口处行切口并将纤维胆道镜置入,吸净胆汁后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并仔细探查胆囊内的基本情况,后使用取石网将结石彻底清除干净;较大的结石先嵌夹至碎石后取出,确定结石完全取净后,将胆囊缝合,并将腹腔中CO2排除,将积液吸取干净,后拔出手术器具并关闭腹腔。

手术后视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

对照组均采用传统开腹后保胆取石手术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方式,于右肋边缘下部行切口,长约5 cm,开腹后将胆囊提拉至切口处后固定,使用电刀将胆囊底部切开,将胆汁洗净后,注入生理盐水,以保持清晰的视野,将胆管镜置入并在其引导下进行取石操作,至结石完全取净后,使用可吸收线4-0将胆囊缝合,并待清理腹腔后关腹,术毕。

术后视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

1.5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

主要包括:(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使用率以及复发率(注:对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胆囊结石与临床治疗
胆囊结石在临床发病率很高,女性人群发病率相对更高,患病后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反复性发作,最终导致胆囊功能丧失。

手术治疗方式是临床一般采用的方式,同时,尽量保留患者的胆囊及功能是手术治疗的目标。

传统方式一般行开腹手术后取石,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性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中也逐步得到推广,并取得显著的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优势性应用价值。

3.2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的优势特点
与传统开腹后行胆囊取石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显著的优势特点:(1)手术操作更简便,定位更准确,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更易耐受。

(2)手术切口相对更小,手术出血量少,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3)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更小。

腹腔镜手术下建立人工气腹后,可促使腹腔的空间扩大,并利于手术视野的扩大,便于手术操作,减少对患者造成的误伤。

(4)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更快。

因腹腔镜下更能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因此,术中出现误伤等现象的几率更低,且一般对结石的清理更干净,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因手术并不将腹壁的肌肉切断,更容易在术后恢复,一般术后早期即能下床逐步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康复时间的缩短,并有利于恢复效果的改善。

(5)复发率低。

腹腔镜手术中,一般视野清晰,利于对结石的全面探查,并有利于结石的取净;同时,手术中使用取石网取石,也能保证取石的彻底性;因此,一般术后复发的几率较低[4]。

本文研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与开腹手术患者相比,即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效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3.3 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与操作要点
腹腔镜手术前,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患者具备手术适应证。

一般情况下,胆囊功能正常,结石直径在3 cm及以下,结石数量在1~3个,且临床整体症状较轻的患者,具有采用腹腔镜手术的良好适应性;对于存在严重胆囊病变的患者、胆囊管出现梗阻、并发总胆管结石、上腹部有既往手术史以及存在严重内科疾病、肝肾功能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应慎重采用此种术式。

另外,腹腔镜手术中,应注意严格执行手术操作,于胆囊底部行切口时,应选择血管较少的部位[5];术中胆汁吸净后应使用生理盐水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对于视野不清的患者,应果断中转行开腹手术;胆囊缝合前应确保结石清理干净。

总之,腹腔镜下行保胆取石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在治疗胆囊结石中,临床综合效果更理想,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建平,刘衍民,简锋,等.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4(2):148-150.
[2]李尚东,席量,张勇.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8):183-184.
[3]杨传志,袁治顺,向国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4):87-88.
[4]龚伟强.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11.
[5]杨庆岩,刘德,田甜.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24例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10,50(23):92-93.
(收稿日期:2013-09-26)(编辑:朱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