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5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卷( 选择题共36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尺牍.(dú)岑.寂(cén)蕴藉.(jí)举不胜.举(shèng)B.婵.娟(chán)斟酌.(zhuó)憎恶.(è)不即.不离(jí)C.滥.调(làn)流涎.(yán)箭镞.(zú)锱.铢必较(zī)D.王嫱.(qiáng)付梓.(zǐ)鲁.莽(lǔ)剥.啄有声(bō)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辛苦了!为学校做贡献的老师们。

”老校长深情地说,“我代表学校感谢你们,并为你们做出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B.作家见闻的真切、感觉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中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纯朴之美。

C.针对“北京市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开征物业税”一说,国税总局办公厅新闻中心主任牛新文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一件没影儿的事”。

D.奥林匹亚遗址长宽大约都是五、六百米,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座建筑。

遗址周围全是青翠的树林,小河静静流过,风景十分美丽。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郭先生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③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___。

A.照例沉寂含蓄B.援例岑寂蕴藉C.照例岑寂含蓄D.援例沉寂蕴藉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张彦因为一件小事跟室友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暂时仍未消除。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廉洁,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单元检测试卷(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朱光潜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

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

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了。

它们是什么缘故呢?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

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

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

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

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

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到人们的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jué)令人神往.(wǎng)熟.能生巧(shú)一蹴.而就(còu)B.数.见不鲜(shù)锱铢必较.(jiào)举不胜.举(shèng) 一言难尽.(jìn)C.咄.咄逼人(duō)轻鸢.剪掠(yuān)清沁.肺腑(qìng)醍.醐灌顶(tí)D.遥思远怅.(c hàng) 窸.窣飘零(xī)眉眼颦.蹙(pín)临渊.羡鱼(yuān)解析:选D。

A项,“嚼"应读jiáo,“蹴”应读cù;B项,“数”应读shuò;C项,“沁”应读qì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洗练皎洁协调斩钉接铁自鸣得意B.摹本流弊词藻叫嚣呐喊包罗万象C.尺牍纠葛疏郎回肠荡气真知卓见D.篇辐绵密筹划臭名昭著曲指可数解析:选B.A项,“接"应为“截”;C项,“郎”应为“朗”,“卓”应为“灼”;D项,“辐”应为“幅",“曲”应为“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________通常不很好。

②你如果________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③敏感而有________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A.涵义随意教养B.含意随便教养C.涵义随便修养D.含意随意修养解析:选C。

涵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暗示。

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随便:任凭,无论;不加限制,没有明确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语文〕考试是〔〔高二〕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扁舟(piān) 踯躅(zh) 恣睢(z) 瞠目结舌(chēnɡ)B.聒噪(ɡuō) 麾下(m) 舟楫(j) 万乘之国(chnɡ)C.草芥(ji) 贿赂(l) 俳优(pi) 庖丁解牛(po)D.刈草(y) 勖勉(x) 创伤(chuānɡ) 切中肯綮(qnɡ)2、以下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野哭千家闻战阀,夷歌数处起渔樵。

B、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估取对君酌。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XX帆济苍海。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陶渊明替全部ZG人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勾心斗角,人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B. 商海浮沉这么多年,他对那些杀敌制胜的法宝早已谙熟,今日这点小事情,处理起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C.积贫积弱的清政府在屡次挨打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企图用土地换安静,这无异于抱薪救火。

D.XX年应当确立远大的理想,但假如踌躇满志,理想太多,也只会让自己无所适从,失去明确的奋斗目标。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

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需高度稳定。

B.11月3日晚,来自衡东县的李正平遗失了给女儿治病的救命钱两万多元。

得知此事后,热心的长沙市民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捐款五万余元。

通过这次捐款行动,足以说明长沙自有温情在。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旧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宝鸡高新实验中学高二语文必修五三单元质量检测命题人:刘富昌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单独租房居住并且家长陪读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结果弄巧成拙,孩子反而由于心理问题而成绩滑坡。

B.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北京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明哀兵必胜。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到人们青睐。

B.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D. “IP长途,每分钟不到两角钱”、“手机新打法,接听全免费”……这些平时在各种路牌、平面、媒体杂志以及电视上的通信产品广告中被广泛宣传的“超值”服务,被国家发改委通报涉及价格违法。

3。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很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①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②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③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二,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7题。

(18分)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

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达标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下乘(chénɡ)烟榻(tà)逻辑(jí)锱铢必较(zì)
 B.流弊(bì)箭镞(zú)辞藻(zǎo)不离不即(jì)
 C.蕴藉(jiè)倒涎(xián)斟酌(zhuó)清沁肺腑(xīn)
 D.窸窣(sū)憎恶(zēnɡ)精髓(suǐ)轻鸢剪掠(yuān)
 2.下列词语都出自典故,请查阅有关词典,找到其出处,并解释其意思。

 ①学富五车:
 ②才高八斗:
 ③端木遗风:
 ④柳岸灞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具有文学良心和________力的人像________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②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________的好习惯。

 ③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________,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A.白皙.悉.心哂.笑另辟蹊.径熙熙..攘攘B.诡谲.攻讦.崛.起大放厥.词精神矍.铄C.皈.依龟.缩闺.女规.行矩步瑰.丽多姿D.湮.没殷.红哽咽.恹恹..欲睡姹紫嫣.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纠葛缠绵蛾眉不易捉磨深恶痛绝B.凝练干燥羡妒点金成铁酩酊大醉C.斟酌注销辩别不求甚解丰富多采D.洗练俨然流弊套语烂调空中楼阁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被陈道明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绘声绘色....的表演深深吸引了。

B.经过多次推迟,运行了15年之久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在2001年3月寿终..正寝..,离轨销毁。

C.我市数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经过数夜蹲守,终于抓获了这起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

D.在“学雷锋,做好事”总结会上,班长高屋建瓴....地作总结发言:“我们一定要向李明学习,心中有着他人。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面对人类,失去之心的医学是冰冷的,有缺陷的。

(2)只要是那些彰显正义、美德,代表了先进文明的人,都有得到树碑的殊荣。

(3)沙丘上独行的山狮,虽然没有动作,没有吼声,但仍能使人感觉到那股潜在的。

(4)国庆节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各国贵宾。

A.慈善权利雄姿接待B.慈悲权利雄威招待C.慈善权力雄威接待D.慈悲权力雄姿招待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大自然的生命母体中,缺乏理性的人类就是癌细胞,它们得意洋洋地膨胀着,扩张着,癌变着,最终的结果就是与母体一起同归于尽。

B.在美国所信奉的“民主、自由、人权”背后,不得不支付着沉重的代价。

C.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子,这样才能避免少捅娄子少出错。

D.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的少数商场年终时使用代金券购物的不良现象。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赍zī发解jiē差祈qǐ祷果实累累léiB.氽tǔn着薄bò荷睥睨nì 力能扛káng鼎C.出岫xiù 矫jiáo情簪笏wù 载zǎi欣载奔D.寒砧zhēn 精髓suǐ 埋mán怨千乘shèng之国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出人投地中流砥柱一张一弛如法炮制B.别出心裁呕心沥血不假思索披星戴月C.龙盘虎据明辩是非弹丸之地不可名壮D.余勇可贾永保青春口干舌燥穿流不息3.依次填入下面横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次活动的_____日期是11月10日。

截至截止2“小月月事件”一经媒体曝光,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______ 反映反应3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一再抗议,妄图将钓鱼岛“国有化”,这是中国人民所不_____的A. 截至反映允许B.截至反应容许C. 截止反应容许D.截止反映允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B. 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C.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D.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市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5.与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C.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D.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法国浪漫派大师热里柯1791-1824年的"赛马"早已成为世界名画,人们赞扬那奔腾的马的英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高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说明:本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基础检测(12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舟楫红彤彤细嚼慢咽事过景迁B.斟酌兴冲冲人杰地灵淄洙必较C.酩酊热烘烘临渊羡鱼深恶痛绝D.糟粕耍花招退而结网发人深醒2.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他自己知道。

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与全诗调和的。

A.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B.只有因为和因为还而且C.只有如果或所以而而且D.只要因为和因为还并且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朱自清、朱光潜等一批著名学者淡薄名利的思想,也许在少数人的心中变得很淡泊,但它作为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已经沉淀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之中。

B.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让观众不错过每场比赛的观看时间,首都各大报纸届时特别登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按图索骥,及时了解自己喜欢的比赛项目、具体时间和地点。

C.易中天品《三国》神采飞扬,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口惹悬河,得益于他的平铺直叙。

D.为把本市建设成花园式城市,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要求每个市民也要履行责任和义务,为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添枝加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由著名科普作家编写的《科学之书》,精选了人类有史以来250项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不仅改变了科学本身,而且改变了人们思想的书籍。

B.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已将控制房价列为重点关注的民生议题,社会上甚至有人说,能否调控房价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

C.气候的变化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如每年的春末和秋初,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哮喘的发病人数也明显增加。

D.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致力于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取得显著成效,最近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十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二、课内阅读(20分)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这种分别,对文字稍微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有些人根本比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子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5.作者说“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它的通常的“含义”是什么?(2分)用原文回答本文作者认为“咬文嚼字”的意思是什么。

(2分)6.作者引用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怎样一个道理?(2分)7.概述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观点。

(不超过45字)(2分)8.韩愈劝贾岛把“推”字改为“敲”字的故事,古今传为美谈。

作者通过分析,他的意见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5分)9.对“推敲”这个典故,传统看法和作者的独到看法分别是怎样的?(4分)10.作者列举“推敲”这个事例的目的是什么?(3分)三、拓展阅读(20分)西洋批评家眼里的中国诗钱钟书西洋批评家一般倾向于这种看法。

例如有人说,中国古诗“空灵”、“轻淡”、“意在言外”,在西洋诗里、最接近韦尔兰的风格。

另有人也说,中国古诗含蓄简约,韦尔兰的诗论算得中国传统基本原理的定义。

又有人说,中国古诗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不激动。

不狂热,很少词藻、形容词和比喻,歌德、海涅、哈代等的小诗偶尔有中国诗的味道。

虽然这些意见出于本世纪前期,但到现在还似乎有代表性。

通过翻译而能那样鉴赏中国诗、很不容易。

—方面当然证明中国诗的高度艺术和活力,具有坚强的抗译或免译性,经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一方面更表示这些西洋批评家具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和丰富的本国文学素养。

有个绘画史家也说过,歌德的《峰颠群动息》和海涅《孤杉立高寒》两首小诗和中国画里的情调相融合。

有趣的是,他们把中国旧诗和韦尔兰联系;韦尔兰自称最喜爱“灰黯的诗歌”、不着彩色,只分深浅,那简直是南宗的水墨画风了!董其昌所谓:“画欲暗,不欲明;明音如瓠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

”在这些批评家眼里。

豪放的李白、深挚的杜甫、直捷畅快的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神韵”淡远的王维、韦应物同化了。

西方有谚语:“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动物学家说,猫是色盲的,在白天看一切东西都是灰色。

我们不妨也说,正像人黑夜看猫,猫白昼看事物,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是灰色诗歌。

这种现象并不希罕,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常常笼统一概。

譬如在法国文评家眼里,德国文学作品都是浪漫主义的,它的“古典主义”也是浪漫的、非古典的;而在德国文评家眼里,法国的文学作品都只能算古典主义的,它的“浪漫主义”至多是打了对折的浪漫。

德、法比邻,又属于同一西洋大家庭,尚且如此,中国和西洋就不用说了。

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有节制,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

在中国诗里算“浪漫”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得坦率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浓艳的,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了大声高喊的他们只觉得不失为斯文温雅。

同样,从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人看来,西洋诗空灵的终嫌有痕迹,淡远的终嫌有火气,简净的终嫌不够惜默如金。

这仿佛国际货币有兑换率,甲国的一块大洋只折合乙国的五毛。

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对中国旧诗,不像中国人亲切知道,而只是外人看个大概,见大同而不见小异。

我们中国批评家不会那样,我们知道中国旧诗不单纯是“灰黯诗歌”、“神韵派”绝不能代表中国旧诗。

但是我们也还往往忽视一个事实: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的旧画传统里公认的地位;换句话说,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最标准的诗风,不像传统画评承认南宗是最标准的画风。

(节选自《中国诗与中国画》)11.文章开头引用西洋批评家谈论中国诗,在西洋批评家眼里,中国古诗具有哪些特点? (2分)(不超过20字)概括起来,他们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不超过30字)(3分)12. 作者从“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诗,很不容易”引出了两点看法,试概括出来。

(4分)13.“—方面当然证明中国诗的高度艺术和活力,具有坚强的抗译或免译性,经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这句话采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这句话主要用来说明什么?(不超过25字)(3分)14.文章列举法国批评家和德国批评家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不超过40字)(2分)15.据作者分析,西洋批评家把中国旧诗都看成“灰黯的诗歌”,其原因是何在?(依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4分)16.“这仿佛国际货币有兑换率”句中,“这”所指代的是什么?(不超过30字)(2分)四、语言表达(8分)17.说话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请参照以下示例,把适当的谦敬语和安慰语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2分)示例:有尊贵的客人来了,可以说“欢迎您的到来”,也可以说“恭迎大驾光临”。

(1)有身份的朋友来时,为了表示高兴,可以说“您来了,为我脸上添了光”,也可以说“您的到来,让我”。

(2)看望有丧事的朋友,可以安慰说“你别太难过了”,也可以说“”。

18.2007年6月10日,中国将迎来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文化频道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征集2007年“文化遗产日”口号活动。

下面是征集到的三句口号,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简要地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1)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2)人类的笔记本,历史的教科书(3)保护传承发扬丰富19. 请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3分)克莱斯勒300C是1998年世界汽车史上两大巨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强强联手后,融合了美、德优势技术后开发并研制出来的产品。

五、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一个养蚌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意变成珍珠。

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呆在寒冷、阴暗而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

当养蚌人告诉它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

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颗沙粒的拒绝,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