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经络操

合集下载

经络养生操

经络养生操
• 作用:含内关、劳宫作重要穴 位,内关和劳宫具预防与治疗 心脏疾患的作用
第七节:敲打手三阳经
• 动作要领:手成掌拍打
• 作用:含曲池、合谷等重要穴 位,曲池和合谷有预防与治疗 头面疾患、缓解手部酸痛的作 用
第八节:敲打带脉
• 动作要领:手成掌拍打
• 作用:含肾俞穴;肾俞为调理 肾脏的第一要穴
第九节:敲打胃经
本节为全身运动,可以活跃所有 经络中的气血,加强六经与督脉 活力。可固肾精、强腰力,积蓄 生命阳气。对冠心病、便秘等有 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第三节:拍打胆经
动作要领:手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拳或用掌沿着胆 经敲打
《黄帝内经》说:“十一脏皆取决于 胆”。所以可见胆是保证全身气血 运行畅通的关键。拍打胆经,可使 气血充盈、对气血亏损,长期失眠、 体质虚弱者有良好功效。
• 动作要领:手成空拳或成掌拍 打
• 作用:可以治疗肠胃疾病和头 面部疾病,还有美容养颜的功 效
经络养生操
第一节:腹式呼吸 动作要领:两手交叉握,舌抵上 颚,气沉丹田(脐下三寸)
人体腹部有九条人体重要经络经 过,而且有关元、气海等重要保 健穴位,是生命动力的宝藏。此 节动作可以培固人体元气,提高 免疫力,对高血压、高血糖、便 秘、失眠、免疫力下降等疾病有 很好功效
第二节:下蹲动作
动作要领:手臂上摆,下蹲时身 体不要前倾,屁股不要撅。
第四节:弹打膻中和大椎
• 动作要领:双手合十,弹打 膻中和大椎
• 膻中作用:对感冒气短、心 悸等肺腑、心脏疾病有很好 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 大椎作用:对颈椎病、肩井 酸痛有效果
第五节:敲打大小鱼际
• 动作要领:双手大小鱼际互相 弹打

金星(天狮)经络操

金星(天狮)经络操

天狮经络操第一节:踏步做法:原地踏步,双肩端平,前后摆动。

作用:运动前的热身第二节:掐合谷做法:以登山步为主,两手互换掐按合谷穴,左右摆动一按一松。

作用:疏通大肠经。

第三节:掐内关穴做法:以登山步为主,掐按内关穴,左右摆动一按一松。

作用:疏通心包经第四节:震檀中穴做法:双手胸前交叉,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进行弹打。

作用:疏通任脉、三焦经第五节:拍打胸前壁做法:随音乐顿足跟,上肢交叉拍打胸前壁作用:疏通肺、肾、肝、脾经第六节:敲大椎穴做法:双手交叉举过头顶敲打大椎穴作用:疏通督脉、心、胆、小肠经第七节:前后摆肩做法:前腿弓后腿登,双手叉腰前后摆动肩臂作用:疏通肺、心、肾、膀胱经第八节:拍腹部做法:以登山步为主,双手掌心向内以神阙穴为中心拍打腹部作用:月经不调、腰酸背痛、消化不良第九节:企鹅式摆动做法:以登山步为主,手心向下外斜45度,小臂前后摆动。

作用:疏通手的6条经络第十节:敲打肾俞穴打环跳做法:双手握空拳反复敲打肾俞穴和环跳穴各四下。

作用:疏通督脉和胆经第十一节:弯腰蹲起伸双臂做法:下肢立定双臂上举,弯腰双臂后伸90度,然后蹲下直起双臂平伸作用:疏通人体14条经络第十二节:拍双腿做法:掌心向内拍双腿,从胆经向下到足三里穴,然后从脾经到血海向上到腿根部,反复上下拍打作用:疏通足部六条,手部三条经络第十三节:骑马做法:骑马式状态,先左后右作用:疏通肝经、膀胱经第十四节:拍手踢腿做法:左走四步甩右腿,右走四步甩左腿,在第四步甩腿时拍手作用:疏通肺、心包经第十五节:甩手做法:以登山步为主,双臂左右交叉上下摆动作用:疏通手部六条经络第十六节:腹式呼吸做法: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收腹作用:充养元气,调整人体经络系统的气血运。

经络操321升级版

经络操321升级版

经络操321升级版一、拍手1. 双手对拍2. 拍打掌心劳宫穴3. 拍打手指4. 拍打手背 5. 拍打手背的手指 6. 双手握拳对碰 7. 双手握拳手心向内对碰 8. 双手对碰。

二、穴位按摩1. 按摩合谷穴,然后拍打10次放松2. 按摩内关穴,然后拍打10次放松 3. 按摩足三里,拍打10次放松,然后双手握拳拍打足三里。

三、腹式呼吸1.双手摆在丹田,张开双手并吸气,跟住双手返回丹田时,口中发出吹的声音,做夠三次后,双手擦热放在腰两边上下擦动(肾——吹)。

2.双手摆在丹田,张开双手并吸气,跟住双手返回丹田时,口中发出呵的声音,做夠三次后,双手擦热,用空心右手掌打心脏,重复2次(心脏——呵)。

3.双手摆在丹田,张开双手并吸气,跟住双手返回丹田时,口中发出嘘的声音, 做夠三次后,双手擦热,放在右下腹,上下擦动(肝——嘘)。

4.双手摆在丹田,张开双手并吸气,跟住双手返回丹田时,口中发出呼的声音, 做夠三次后,双手擦热,放在左下腹,上下擦动(脾——呼)。

5.双手摆在丹田,张开双手并吸气,跟住双手返回丹田时,口中发出呬的声音, 做夠三次后,双手擦热,放在肺部拍打,口中发出呵的声音(肺——呬)。

四、拍打头部1.双手摆在头部风池穴上, 发出嗯的声音.2.双手擦热之后拍打太阳穴、百会、风池穴,拍完之后双手擦热温暖风池穴。

3.双手交叉摆在头部,脚跟向上时双手摆开(做四个八拍)。

4.双手紧握经过头部敲打脊椎(做四个八拍)。

5.掌心向下跳起。

6.高血压双手向下抖,低血圧向上抖,不高不低往中间抖。

五、下肢运动1.双手空掌放在双脚膝盖,然后从左到右转动3次,跟着从右到左转动3次。

2.双脚与肩同宽,从外到内转动3次,然后从内到外转动3次。

3.向下蹲时手心向下,起身时手心向上。

六、拍打全身1.双手从胸口开始拍、肚、小腹、大腿正面、膝盖正面、小腿正面。

2.从小腿侧拍上来、足三里、膝盖侧面、大腿侧面、腰和肾,回到小腹、肚、心口。

3.拍左肩、左手、双手对拍,然后拍左手背、左手再回到左肩。

二十五分钟经络操口令

二十五分钟经络操口令

二十五分钟经络操口令
踏步:原地踏步,双肩端平,前后摆动
第一节掐合谷:以蹬山步为主
第二节掐内关:以蹬山步为主,掐按内关穴左第三节震檀中穴:双手胸前交叉,用大臂带动第四节拍打胸前壁:音乐中蹲足眼,上肢交叉拍打胸壁第五节敲大椎穴:双手交叉举过头顶敲打大椎穴第六节前后摆肩:前腿弓后腿登,两手叉腰前后摆肩臂第七节拍腹部:以蹬山步为主,双手掌心向内
第八节企鹅式摆动:
第九节敲肾俞穴打环跳:双手敲打肾俞和环跳穴各四下第十节弯腰蹲起伸双臂:弯腰手向后伸90度,蹲下起来第十一节拍双腿:掌心向内拍双腿,
第十二节骑马:
第十三节拍手踢腿:
第十四节甩手
第十五节腹式呼吸
第十六节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收腹。

补气血的中医养生经络操改善身体状况

补气血的中医养生经络操改善身体状况

补气血的中医养生经络操改善身体状况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

血液的循环和气的运行畅通,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现代人常见的疲倦、失眠、头晕、贫血等问题,通过中医养生经络操的练习,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况,增强体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补气血的中医养生经络操,帮助大家改善身体状况。

一、环手心操环手心操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经络操,可以帮助提升气血运行。

首先,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将手臂缓慢举起,掌心朝上。

手臂抬至垂直向上时,手腕放松,用力环绕手心,形成一个环。

接着,慢慢放下手臂,手心的环状力量会感觉传递到整个身体。

此时,集中注意力,感受环状力量在手臂、腹部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流动。

反复进行数次,可以增强气血循环,改善身体状况。

二、海底捞月海底捞月是一种经络操,能够帮助调节身体内的能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首先,双脚并拢站直,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然后,将双手往前伸直,盖住姆指,保持手指自然张开。

深吸一口气,同时缓慢地将双臂从前方向上伸至顶点。

在呼气的过程中,将双臂由头部后方环绕自己的身体向下摆放。

最后,双臂自然下垂,呈现出一个半弯的姿势。

通过呼吸的配合和手臂的运动,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三、拍背操拍背操是一种能够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的养生功法。

首先,将左手掌放在背部左上方,用力从上往下拍打,然后换用右手掌重复同样的动作。

移动双手,从背部上方逐渐移至下方,全程有节奏地拍打背部。

拍打动作应用力适中,不宜过用力。

通过拍打背部,可以刺激身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的养分吸收能力。

四、搓腹操搓腹操是一种可以促进腹部气血运行的养生经络操。

首先,双手掌心相对,放在腹部中央,围绕着脐眼画圈搓动。

搓动时不宜过用力,应保持手掌放松,腹部放松。

搓动腹部约20次后,逆时针方向旋转腹壁5次,再沿着脐眼中轴线画圈搓动腹部。

通过搓腹操的练习,可以促进腹部的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身体状况。

从头到脚,一整套健康经络操

从头到脚,一整套健康经络操

从头到脚,一整套健康经络操一套经络养生操从头练到脚第一节:拉任脉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双臂由前向后体侧旋转360度,身体后倾,头后仰,慢慢收回。

第二节:拉督脉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双臂由后向前体侧旋转360度,下腰,慢慢收回。

第三节:拉带脉动作要领:左弓步,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身体左侧弯,用力拉伸,慢慢收回;右弓步,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身体右侧弯,用力拉伸,慢慢收回。

第四节:敲肝胆经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第五节:平衡运动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平举。

蹲,蹲不能蹲下;起,起不能站直;慢慢收回。

第六节:捶胸动作要领:身体直立,目视前方,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放于胸前,胸要挺,肘要撑,左拳捶左胸,右拳捶右胸,交替捶打,慢慢收回。

第七节:顿足动作要领:将身体重心放于右脚,左脚顿足四拍,再将身体重心放于左脚,右脚顿足四拍,左右交替。

这个经络养生操,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能够帮人体打通经络,使人身体健康。

敲打它们好处多多。

拉督脉古代中医大家称督脉为“阳脉之海”。

一旦督脉阳气不通,引发的疾病将遍及全身,我们跳经络养生操拉伸整个督脉,让气血在身体里奔涌,遇到瘀阻点,破关而过。

拉带脉带脉主要指腰腹处绕身一周,是我们经络中唯一横行的。

带脉最怕冷,我们可以通过经络操中的一拉一敲一梳让带脉升温。

敲打膀胱经经常对膀胱经进行敲打,不但能改善对脑部供血的质量,还会对脑神经的细胞带来刺激,令大家的记忆力能够更好,并且时刻都处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下。

敲打胃经从锁骨的下面开始,直到两个脚部的第四个脚趾之间这段距离就被称作为胃经。

对胃经进行敲打,不但能够令人们的面部皮肤变得更好,还能够令皮肤更加有光泽。

就算是平常经常熬夜,也基本不会出现憔悴的面容。

敲打肝胆经从臀部的中部到脚踝最底端为止便是人体的胆经。

中医经络保健操

中医经络保健操

中医经络保健操中医经络保健操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按摩手法,激活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健康。

以下是一套简单而有效的中医经络保健操,帮助您保持身心健康。

第一式:祛风活络此式适合于想要改善血液循环和脑部功能的人群。

首先,站直身体,双手松开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分别握拳,拳面朝下。

慢慢抬起拳头,手臂自然伸直,同时头部也随之抬起,尽量向后仰。

然后缓慢降低双手与头部的高度,直到拳头落于胸前,同时头部也放松向前低垂。

重复这个动作1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第二式:调和气血这个式子适合于希望调整内脏功能和提高消化能力的人。

首先将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下。

然后,慢慢抬起双手,手臂自然伸直,同时头部也随之抬起,目视前方。

接下来,慢慢弯曲腰部和双臂,双手置于腹部,手心贴合于丹田(脐部)。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恢复直立。

重复1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第三式:疏通经络此式适合于希望改善肩颈疼痛和缓解压力的人。

首先,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身体保持挺直。

然后,将右手抬起,手掌向内自然贴于右耳侧,手臂角度略大于垂直向上。

接着,慢慢弯曲腰部,同时将脑袋向左侧倾斜,尽量贴近右肩部。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还原到初始姿势。

重复这个动作10次,然后换侧重复,每天早晚各一次。

第四式:滋养肝肾此式适合于希望改善肝肾功能和提高睡眠质量的人。

首先,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

然后,慢慢抬起双手,手臂自然伸直,与头部自然呈同一竖直线。

接下来,将双手慢慢抬高至头顶,手掌面向上。

然后,慢慢弯曲腰部,同时将头部向后仰。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还原到初始姿势。

重复这个动作1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总结:中医经络保健操是一种简单易学又可有效改善身体状况的保健方法。

通过每天坚持练习,您可以激活经络,平衡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提升整体健康。

但请记住,中医经络保健操并不是一种即时效果的疗法,它需要您坚持长期练习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经络养生操

经络养生操

经络养生操第一节双手插顶利三焦医学理论:三焦是人体整个胸腹部的一个大腑,涵盖了五脏六腑。

无论是上焦呼吸循环系统、中焦运化储存、下焦生殖排泄,无不与三焦密切相关。

上焦心肺功能失常,引起胸闷、心绞痛、胸胀、喘咳、神经衰弱等症状。

中焦的脾、胃、肝、胆功能失常,也会引起相关的症状。

下焦的大肠、小肠、肾、膀胱等失常都会造成疾病。

三焦系统如遭受到阻滞,就如下水道淤塞不通,心灵上会产生忧郁,人生如黑白,三焦畅通,精气神饱满充实,就会有积极正面的人生观。

三焦顺畅即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外来的病毒。

本节动作:力求用劲,伸尽、以感觉酸、胀、发热为适度,两手五指要并拢。

立掌上跷与垂掌下按的动作要带猛劲。

双手插顶时,手臂紧贴住耳朵,尽可能向上伸直,使胸、腹、背等各大肌群都得到全面锻炼,为后面几部动作打下基础。

科学设计:头身正直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图1)左脚向左跨出一脚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图2)十指拼拢,掌背相靠在腹部,指尖朝上(图3)上升至胸部,向内翻转,指尖朝下(图4)往下直臂伸尽(图5)手臂向二侧用力往下分转,掌心相对不超出大腿两侧(图6)双臂向两侧伸直,与肩平,掌心向下(图7)以掌根为轴,猛力跷成立掌,﹙图8﹚向后再拉(图9)松掌曲肘,掌背相靠,指尖朝上(图10)直臂向上插顶,再用力伸尽,手背相合(图11)分掌,双臂向两侧伸直,降至肩平,掌心向下(图12)以掌根为轴,猛力往下垂掌,﹙13﹚向后再拉(图14)松掌,两手回到腹部,掌背相靠(图15)。

两手继续上升至胸部,向内翻转,指尖朝下(图16)往下直臂伸尽(图17)手臂向二侧用力往下分转,掌心相对不超出大腿两侧(图18)向左转动腰部,双臂跟着向两侧伸直,与肩平,掌心向下(图19)以掌根为轴,猛力跷成立掌,﹙20﹚向后再拉(图21)松掌曲肘,掌背相靠,指尖朝上(图22)直臂向上插顶,再用力伸尽,手背相合(图23)分掌,双臂向两侧伸直,降至肩平,掌心向下(图24)以掌根为轴,猛力往下垂掌,﹙图25﹚向后再拉(图26)松掌,转回腰部,两手回到胸部,掌背相靠(图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经络操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全国因为各种慢性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死亡近2万人、每月死亡60万多人、每年死亡近1000万人,造成很多的家庭悲剧、人生遗憾和经济负担。

据专家统计,在疾病形成的各种因素中,60%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

因为这些人大都没有健康观念、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懂健康知识、不懂健康方法,长期的拖延、积累而起。

中华养生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

《黄帝内经》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是故守经隧焉”。

意思是:五脏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如果五脏的功能失调,必然导致各种疾病出现。

有效的五脏调理方法,是治病的根本。

自古以来,所有养生方法,都是通过对五脏的调理,来达到祛病养生的功效。

康德堂中医养生“四养一调”:“食疗养生、保健养生、五型养生、心理养生、物理调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通畅”的四大功效。

温家宝总理在07年的《政府报告》里也明确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的国家政策。

人体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十二条正经和任脉、督脉两条奇经共十四条经络。

中医养生经络操秉承《黄帝内经》中对经络、脏腑的养生理论,萃取几千年中华养生健体的精华,通过对应的经络与穴位,来调理脏腑的功能。

经过多年社会实践证明,经络操能活跃全身经络,把人体脏腑的功能趋于平衡,使我们身体从亚健康向健康状况转化。

康德堂推广中医养生经络操是配合国家“弘扬中医药文化”、“全民健身”和“全国迎奥运”的三项政策,因为只有我们健康是不够的,我们希望唤起每个人的健康意识,都懂得中医养生方法:让每个人都健康起来、每个家庭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单位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社区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城市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省份的人都健康起来,那我们国家就会更加强大起来!救死扶伤,功德无量!我们希望更多尊重生命、关注健康、爱护家庭、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朋友一起推广中医养生文化,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疾病痛苦,享受健康幸福生活!康德堂中医养生经络操分为六节,下面介绍每节运动所对应的经脉位置、动作要领及作用:第一节:双手托天。

1. 要领:双腿并拢,膝盖夹紧,上身直立,手指交叉,双臂伸直向上托起,同时头向上看。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4个8呼,早上做效果更好。

第二节:摩两胁。

从腋下直到腰带处。

1. 要领:双腿并拢,膝盖夹紧,上身直立,双手两侧抬起,用手腕从身体最高肋骨摩到腰带处。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4个8呼,早上做效果更好。

2. 作用:排泄肝火,强肝利胆,可以活跃上身所有经络中的气血,加强手六经与任脉、督脉的活力,对于酒精肝、脂肪肝、肝功能低下、肝炎、肝癌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三节:拍打生命六大养生要穴。

从人体的十四条经络的400多个穴位中,选出最重要的六大保健养生穴位。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

每个穴位每次6--8个8呼。

[第1穴:敲大椎穴]。

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第7节颈椎突下凹陷处。

督脉上重要穴位。

1. 要领:低头,双手交叉越过头顶向上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敲打,同时双腿并拢微曲;2. 作用: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汇处,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可令颈肩、头部气血运行通畅,对颈椎病、肩骨疼痛、头痛、各种神经症等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要穴。

6个8呼。

[第2穴:弹膻中穴]。

位于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正中心的心窝处。

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双手合十向前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的惯性弹打,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

2. 作用:对感冒、哮喘、气短、心慌、心悸等肺经、心脏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第3穴:拍内关穴]。

位于手腕内侧横纹下3个手指处中间位置。

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左手向前伸直,手心向上,右手五指并拢向上举起,用手臂带动,空掌拍打左手内关穴,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再换成左手空掌拍打右手穴位6个8呼。

2. 作用:疏通心脏气血,宁心安神,是调理心脏疾病的首选要穴。

对心痛、心悸、胸闷、气短有良好的效果。

[第4穴:扣肾俞穴]。

位于腰部最后肋骨同高、腰椎旁开两指位置。

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双手向两侧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的惯性空掌扣打,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

2. 作用:防治肾虚、性功能低下、性冷淡、前列腺、肾炎、肾结石、糖尿病、脱发白发、耳炎耳鸣、色斑、妇科炎症、子宫肌瘤、骨关节病有很好效果。

是调理肾脏的第一要穴。

[第5穴:拍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根部和食指根部的中间位置。

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左手向前伸直,手心向下虎口张开,右手五指并拢向上举起,用小臂带动空掌拍打左手合谷穴,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再换成左手空掌拍打右手穴位;可防治大肠炎和大肠癌。

2. 作用:防治脑中风、老人痴呆症有很好的效果,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第一要穴。

[第6穴:敲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骨下四指、胫骨外旁开一指的位置。

胃经上的第一要穴。

1. 要领:伴随下蹲动作,双手用小臂带动空掌拍打足三里穴,再直立,重复动作,6个8呼;2. 作用:调理人体后天的脾胃功能和治疗所有脾胃有关的疾病,自古以来的养生要穴。

第四节:拍腹部。

拍小腹,九十九。

可以帮助腹部多余脂肪燃烧,达到免费减肥的效果。

1. 要领:五指并拢、空掌,从腹部左边顺时针方向,圆圈拍打,伴随下蹲动作。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1个9呼。

2. 作用:人体的腹部有9条重要的经络经过,还有关元、气海等重要穴位,可以说腹部是人体元气的大海、生命动力的宝藏。

腹式运动可以培固人体元气、提高免疫力,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失眠、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第五节:拍胆经。

位于大腿外侧、裤子的正中线,从胯部一直到脚踝部。

1. 要领:双手向两侧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腕力空掌用力拍打到脚腕,伴随下蹲动作。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6个8呼。

2. 作用:《黄帝内经》中记载:“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之说,也就是说所有脏腑功能的强弱,都要取决于胆腑。

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是保证全身气血运行畅通的关键,所以经常拍打胆经可以充盈全身气血,从而调养全身脏腑,对气血亏损、长期失眠、体质虚弱、肝胆功能低下、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第六节:手抓运动。

分4个动作:猫抓、婴儿抓、鹰抓、数手。

连起来做效果更好。

1. 要领:上身直立、不能向前倾,手指用力,伴随向下蹲动作。

猫抓、婴儿抓、鹰抓每个做2-4个8呼;数手三个动作各做3呼,8-18个9呼。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

2. 作用:《黄帝内经》指出:“心主神明,主血脉”。

常言也道:“十指连心”。

手抓运动是通过锻炼手部六条经络,增益人体大脑、心脑功能,对预防和调理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有极大的功效。

对颈、肩、肘、腕、手等各种骨关节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第七节:拍心包经。

位于手臂内侧正中间,从肩膀直到手腕处。

先左手后右手各6个8呼。

1. 要领:空掌从肩膀沿着手臂内侧中线一直拍到手腕出,再从上面往下拍,伴随下蹲动作;2. 作用:帮助排除心脏积液,防治各种心脏疾病,增强心肺功能。

第八节:拍大肠经。

从大拇指根部和食指根部的中间位置的合谷穴起,直到肩膀。

1. 要领:沿手臂外侧的空掌从肩膀拍到合谷穴,再从肩膀往下拍,伴随下蹲动作;2. 作用:防治可防治便秘、宿便、大肠炎和大肠癌。

先左手后右手各6个8呼。

第九节:拍胃经。

位于大腿正面和裤子正中线之间,从大腿一直到脚踝。

1. 要领:右脚向前一弓步,右手空掌沿着右大腿的外小侧一直拍到脚踝,再从上面往下拍6个8呼;再收腿,接着左脚向前一弓步,左手空掌沿着左大腿的外小侧一直拍到脚踝,再从上面往下拍6个8呼;2. 作用:调理人体后天的脾胃功能和治疗所有脾胃有关的疾病,自古以来的养生要穴。

第九节:下蹲运动。

分:高蹲、半蹲、全蹲三种,是最好的全身有氧养生运动。

1. 要领:上身直立,双手向前伸直,双腿弯曲向下蹲,然后起立。

每个动作做1-2个10呼。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30-60下。

2. 作用:最好的有氧全身运动,可以活跃全身所有经络中的气血,加强足六经与督脉的活力,可固肾精、强腰力、积蓄生命阳气,对于冠心病、糖尿病、便秘、免疫力低下、失眠、肾虚、性功能障碍、性冷淡、内分泌失调、体质虚弱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十节:砍肩井穴。

肩膀凹陷处。

1. 要领:双腿并拢,膝盖夹紧,上身直立,五指并拢,向上举起,用右手手刀砍左肩,再换成左手手刀砍右肩,伴随下蹲动作。

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8个8呼。

2. 作用:活跃上身所有经络中的气血和筋骨,加强手六经与任脉、督脉的活力,对于肩周炎、颈椎病、大脑供氧不足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十一节:拍膀胱经。

腰椎两边旁开两指到四指处。

互助的动作,两个人一组互助效果最好。

1. 要领:前面的人上身向前45度倾斜,站着不动;后面的人五指并拢空掌拍打。

4呼拍一次、也就是8呼分两次拍,从肩膀拍到腰下部,再从肩膀往下拍,伴随下蹲动作。

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8个8呼。

2. 作用:可以活跃上身经络中的气血,加强手六经与督脉的活力,缓解一天的疲劳症状,对于泌尿系统、膀胱经引起的妇科病、前列腺炎、膀胱炎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十二节:起跳运动。

《黄帝内经》:“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早、晚各一次,每次4跳。

1. 要领:双脚起跳,双手在身体两侧从前面往向上挥,同时大声喊出:“通”。

2. 作用:能起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五脏调和、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康德堂中医养生经络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和上海经络研究中心等上百名经络学专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简单易学易懂。

跟着经络操教练一起做养生,欢迎有健康观念的朋友来免费学习。

如单位团体希望员工身体更加健康、工作效率更高,欢迎与康德堂共同弘扬祖国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