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17级一诊历史试题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10月31日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 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学创作也迎来崭新面貌。
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重视并尝试这一题材的创作,他们以文学笔触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艺术化再现。
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
它们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
去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就有散文《流水似的走马》《遥远的向日葵地》、报告文学《大森林》、中篇小说《蘑菇圈》等多部生态题材作品。
从作品思想内涵来看,早期生态文学创作者往往直接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以此呼吁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在近年涌现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多地把生态保护话题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断深化,作家写作姿态更加理性。
如阿来中篇小说《三只虫草》,没有单纯渲染挖掘虫草的行为对草原植被的破坏,而是更加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应该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等民生举措紧密联系起来。
在文学表现力方面,生态文学创作也获得进展,生态文学作品正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谱系、多样化的社会视角,带给读者更加丰富新鲜的阅读体验。
此前生态文学作家的笔墨往往倾注于对原始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的奇观化赞美,对栖居于原始自然环境中人们生活的传奇式讲述,进而与当代现实生活形成对比。
简单地说,即通过渲染某种陌生化经验激发读者对破坏自然生态行为进行反思,及对原始自然环境产生向往。
在近年来的生态文学作品中,更多的作家开始用多样化笔触表达丰富立体的情感,展现良性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面貌上的变化。
很多作家也开始在生态文学写作中重视融入多学科知识,更加全面与系统地还原生态环境获得改善、科学生态观念建立的过程。
2017届一诊模拟试题4

宜宾县白花中学校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四)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
”这表明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C.皇帝制度经常遭到权臣的控制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25.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中央集权的削弱26.儒学延续数千年,晚清之后逐步衰败。
康有为崇尚儒学,推崇孔子;陈独秀崇尚科学与民主,批判孔子。
学者们认为,在古代帝王时代,强调民本是应该肯定的。
以下有关儒家思想的叙述中,与民本密切相关的一项是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董仲舒以为“为之(民)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朱熹的“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为仁之事”D.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于学校”27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28.“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
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是外部的冲击中国的回应A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提出农民的理想追求B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C 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D 八国联军侵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9.《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
四川省大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四市联考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教育·联盟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1日9:00—11:30】高中2017届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得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
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洒会。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
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于齐,则通淄、济之间。
……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
这些运河的修建A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B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C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D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25.图6为汉代长安城平面图。
据图可知,当时的长安城A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B重农抑商传统已发生改变C仍属于封闭性政治中心D商业贸易地位居全国之首26宋代士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
顾炎武《日知录》也记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
这表明A火葬这一习俗始于宋代B儒家孝义之说日渐式微C士人阶层倡导移风易俗D佛教的影响进一步深人27《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
而在《明史》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
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史官个人才识B史著编撰意图C史料运用方式D史著编撰体例28下表是1844一1851年上海茶出口量及出口价格统计表,此表反映出A.上海替代广州成为中国经济中心B.列强控制下茶叶出口利润丧失殆尽C.鸦片战争后中国银贵钱贱的状况D.太平天国起义抑制了上海茶叶贸易29.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观念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
2017级绵阳一诊理综(2019.11)答案

高2017级一诊物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B 15. C16.A 17.D 18.D 19.BC 20.AD 21.AC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1)B (2分)(2)21(1cos )()2d gR tθ-=(3分) 23.(10分)(1)1.70(2分)(2)A (2分)(3)m 0+m 1+ m 2(3分)(4)力(3分) 24.(12分)解:(1)设物体B 质量为m B ,加速度大小为a B ,经t B =1s 停下,则v 0=a B t B (2分) μm B g =m B a B (2分)解得a B =2m/s 2。
μ=0.2(1分)(2)设物体B 经位移x B 停下,则(1分)设物体A 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外力F 对物体A 做功的最大值W m 时,经x A 停下,恰与物体B 不相碰,则(2分) (2分) (1分)解得x B =1m ,x A =4m 。
W m =4J (1分)25.(20分)解:(1)在长木板与底座相碰前,假设M 与m 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设加速度为a ,小滑块与长木板间静摩擦力为f 1,则μ2(M +m )g=(M +m )a (2分)F f 1=ma (1分)解得a =4.5m/s 2,f 1=2.4Nμ1m g=3.2 N (1分)即 f 1<μ1m g ,假设成立。
(1分)长木板和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4.5m/s 2(1分)(2)设长木板撞击底座时,长木板和小滑块共同速度为v 1,之后,小滑块在长木板上运动,设加速度为a 1,到达P 点的速度为v 2,则(2分)μ1m g=ma1 (2分)(2分)解得v2=4m/s(1分)(3)小滑块滑上轨道从圆弧轨道的Q点离开,即能够达到圆弧轨道最高点,设圆弧轨道半径最大为R m,小滑块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 m,则(2分)(2分)解得R m=0.32 m(1分)圆弧轨道半径R的取值范围0<R≤0.32 m (2分)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选择题:7. D 8. B 9. A 10. D 11. C 12. B 13. C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6.(14分)(1(1分)+3(1分)+3 21(2)2Al+2OH-+2H2O==2AlO-2+3H2↑(2分)(3)将LiCoO2中的Co(Ⅲ) 还原为+2价(2分)LiOH(2分)(4)Co2++C2O2-4 ==CoC2O4↓(2分)(5)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Co3O4+6CO2(2分)(6)3CoC2O4+2O2△27.(14分)(1)球形冷凝管(1分)冷凝回流,减少反应物乙醇的损失(2分)(2)作催化剂(2分)防止暴沸(1分)(3)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促使酯化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2分)(4)除去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2分)(5)下口放出(2分)(6)89.6(2分)28.(15分)(1)-413.8(2分)含硫化合物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含硫化合物会使催化剂降低或失去催化效果)(1分)(2)①大(1分)②>(2分) 2.5×10−4(2分)(3)①>(1分) (二)选考题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Be >B >K (2分) 哑铃(纺锤)(1分) (2)正四面体(1分) sp 3(1分) a c (2分)(3)Be ClClCl Be Cl (2分) 3(1分) (4)前三种为离子晶体,晶格能依次增大;后三种为分子晶体,分子间力依次增大(2分) (5)50%(1分)4×78 N A [4(x +y ) 3]3×10-30或 117 38N A(x +y )3×10-30 (2分) 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苯甲醛(1分) C 11H 10O 4(2分)(2)取代(水解)反应(1分) 羰基、羧基(2分)(3)CH 3+2Cl 2光CHCl 2+2HCl (2分)(4)H 2/Ni ,加热(2分)(5)CHOCH 3OH HOCHO CH 3HOOH(2分)(6)C 2H 5Br NaOH 溶液△C 2H 5OHCu ,△CH 3CHOCH 3CHCOOH OH(3分)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生物学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出现错字、别字、改变了原含义等,扣1分/字(或不得分)。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绵阳市丰谷中学2016年秋(9月)高三年级历史科月考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图4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7.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2019.10.31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10月31日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 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学创作也迎来崭新面貌。
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重视并尝试这一题材的创作,他们以文学笔触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艺术化再现。
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
它们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
去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就有散文《流水似的走马》《遥远的向日葵地》、报告文学《大森林》、中篇小说《蘑菇圈》等多部生态题材作品。
从作品思想内涵来看,早期生态文学创作者往往直接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以此呼吁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在近年涌现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多地把生态保护话题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断深化,作家写作姿态更加理性。
如阿来中篇小说《三只虫草》,没有单纯渲染挖掘虫草的行为对草原植被的破坏,而是更加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应该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等民生举措紧密联系起来。
在文学表现力方面,生态文学创作也获得进展,生态文学作品正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谱系、多样化的社会视角,带给读者更加丰富新鲜的阅读体验。
此前生态文学作家的笔墨往往倾注于对原始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的奇观化赞美,对栖居于原始自然环境中人们生活的传奇式讲述,进而与当代现实生活形成对比。
简单地说,即通过渲染某种陌生化经验激发读者对破坏自然生态行为进行反思,及对原始自然环境产生向往。
2019年11月1日四川省绵阳市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1)特点:大一统技术和手工技术比重大;古代技术为大一统政治服务。
(4 分)
原因:农耕文明的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中国重实用的文化传统。
(6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原因:古希腊重视理论思辨影响;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贡献;资本主
义兴起,市场的推动;笛卡尔和培根哲学思想的影响。(8 分,言之成理,可酌
诊 一 阳 绵
绵阳市高中 2017 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历——28 CCDAD
29——33 BADCA 34——35 BB
二、材料解析题(41 题 25 分,42 题 12 分,45、46 题 15 分,共 52 分。)
40、(25 分)
历史答案第 2页(共 2 页)
情给分。)
影响:重视理论试验推动了西方的科学革命;理性主义推动了启蒙运动;推
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过份追求物质财富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7 分,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41、答案示例 示例
观点:材料认为“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 相排斥的”。此观点正确。(2 分)
评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实现民 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但是,近代史上,除了革命这条主 线以外,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不懈奋斗,从洋务运动、戊 戌变法,社会各阶层对国家现代化进行了不懈追求,革命史观无法概括中国近代 史的全部。(8 分)
结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路径、一个前提。 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实现 之可能。(2 分)
四川省绵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绵阳一诊及参考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1月2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Ti48 Ni59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构成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以碳链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构成了细胞的基本框架B.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会改变C.不同种类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有一定差异D.构成各类大分子有机物的单体在不同细胞中是相同的2.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经研磨、搅拌、加压过滤后得到的提取液仍可进行呼吸作用B.缺氧时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无法进行,但是第一、二阶段不受影响C.细胞呼吸包含一系列的放能反应,但仅有少部分能量储存到ATP中D.细胞无线粒体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有线粒体时仍可进行无氧呼吸3.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 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
这个材料说明: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②基因在染色体上③基因控制特定的遗传性状④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有两条⑤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⑤4.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或者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合的是A.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用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B.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以菠菜叶下表皮作材料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漂洗根尖用清水D.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保护叶绿素分子用CaCO35.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矿质元素含量。
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中央官制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新政中的官制改革。(9分)
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翁(前187至前110)庐江舒地人,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因此属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
(25)(2)特点:派遣学习;言传身教;各地实践。(4分)贡献:推动了经济发展,使得蜀地百姓安居乐业;改变了风气,形成了向学局面;推动了蜀地文教昌盛;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5分)
(26)
(27)
(7)二、材料解析题(41题25分,42题12分,45、46题15分,共52分。)
(8)40、(25分)
(9)(1)特点:大一统技术和手工技术比重大;古代技术为大一统政治服务。(4分)
(10)原因:农耕文明的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中国重实用的文化传统。(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1)(2)原因:古希腊重视理论思辨影响;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贡献;资本主义兴起,市场的推动;笛卡尔和培根哲学思想的影响。(8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摘编自高毅《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近代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来说,前者注重革命,固然遮蔽了历史的其他一些层面及主题,在评价上也存在偏颇,但他所叙述的历史无疑是真实的,是不容否认的,革命确乎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现代化范式固然可补革命范式之不足,但它实质上也是“西方中心论”的翻版,是挑战-----回应范式的具体化。以之取代或否定革命范式,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无法反映和揭示近代中国真实的历史。事实上,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
(20)
(21)44、(1)特点:借鉴西方经验;改革循序渐进;本质上服务于皇权。(6分)
(22)(2)评价:一定程度提高了行政效率;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为后世官制改革提供经验;本质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9分)
(23)
(24)45、(1)国家的统一与安定;西汉国力的强盛;儒学地位的提升;四川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落后。(6分)
C.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28.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祭孔子,褒扬孔子为“万事师表”。雍正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为王爵,敬避孔子名讳。至乾隆将孔庙的大成殿改铺黄色琉璃瓦,意将孔子与帝王同尊。清朝尊孔旨在()
A.恢复传统儒学教育B.消除满汉部族界限
C.革新传统祭孔礼仪D.强化国家一统意识
2020届绵阳一诊考试历史试题
班级:姓名:
24、良渚遗址包括约30平方米的宫程、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神学坚决拒绝科学,在此期间,一些东方民族扛起了被大多数西欧人遗弃了的科学大旗,最初的贡献是波斯人,他们的文化中心荣迪沙帕尔在5~7世纪富有盛名:人们在这里翻译了许多希腊书籍,使得希腊哲学和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得到初步融合。及至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和大片地中海地区、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保存和传递薪火的工作则主要由他们承担起来。近代科学的出现,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也产生出全新的东西。有两个人物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个是培根,一个是迪卡尔。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笛卡尔的名言叫“我思固我在”,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诉求。
C.进行思想启蒙D.传播民族革命。
33.中世纪罗马教皇炮制了所谓《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宣称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曾把帝国西部政权赠与教皇.长期以来人们信以为真,1440年学者瓦拉利用《圣经》等文献证明该文件是伪造的。这一事件()
A.打击了教皇的权威B.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各国的革命D.体现了新教徒的诉求
A.深受法国革命影响B.对理性主义有所反思
C旨在批判拜金主义D.体现了现代主义风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表2)
类型
春秋
战国
A.西方加紧干涉中国外交事务B.清政府崩溃丝毫不懂外交
C.洋务运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D.部分西方人希望中国自强
32.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梁启超旨在()
A.推翻君主政体B.批判封建伦理
34. 18世纪以来,奢侈消费经济在英国兴起。有人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这场大讨论()
A.,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B.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C.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D.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
35. 18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德国青年作家发起了“狂飙突进运动”,他们往往取材于本民族历史,在作品中提倡自然、重视感情和个人主义。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A.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1. 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向美国政府辞职,成为清政府“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此后两年多时间内,他率领使团出访西方十余国,宣述中国正在发生的进步,呼唤整个西方世界公平合理对待中国。这可以用来说明()
(17)评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但是,近代史上,除了革命这条主线以外,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不懈奋斗,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社会各阶层对国家现代化进行了不懈追求,革命史观无法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全部。(8分)
25、25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A.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B.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D.专治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26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麦正是超越粟成为北方的首粮。麦粟等旱地作物传至江南地区,形成麦稻轮作的耕作制度,这种现象说明()
(12)影响:重视理论试验推动了西方的科学革命;理性主义推动了启蒙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过份追求物质财富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7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3)
(14)41、答案示例
(15)示例
(16)观点:材料认为“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此观点正确。(2分)
秦
西汉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农业
16
26
1
5
4
12
13
1
4
2
7
12
6
2
大一统
13
12
59
24
41
12
13
58
325343Fra bibliotek2834
40
手工业
40
43
40
63
47
35
45
27
47
43
39
37
45
46
医药
20
18
0
8
8
41
10
14
16
2
10
3
13
12
其他
11
1
0
0
0
0
19
0
1
0
1
20
2
0
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强大的军事技术、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统称为“大一统”技术。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北方农业发展水平更高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7,明朝中后期很多商贾明确提出,因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在他们看来,所谓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B.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