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共40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44张47页PPT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44张47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44张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演讲是在1947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中西方文化对 话会”上发表的。届时,梁任公先生正在美国访问,此次演讲是他晚年时期的 代表作之一。
演讲主题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异同和对话”。他在演讲中指出, 中西方有着许多共同点和区别,对话是理解和学习彼此文化的途径。他 认为,通过对话能够减少中西方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增进相互理解和交 流。
演讲意义
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被广泛认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经典之作。在当时中国 社会,由于政治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相对较少, 而梁任公先生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交心与对话”的方式,为推进中西方文 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他也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贡 献。 总之,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充满着洞见和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 值,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
演讲内容
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首先探讨了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他指出,中西方都追求 真理和智慧,都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同时,他也指出了中西方 文化的差异,包括哲学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例如,中西方对 理性和感性的理解不同,西方强调科学技术,而中国强调文化传统和人文关 怀等等。 梁任公先生认为,中西方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他提出了一种 “交心与对话”的方式,强调双方应该坦诚相待、互相倾听,以求明白对方 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他还强调,中西文化的交流需要有开放的思路和态 度,既要吸取对方的长处,也要反思和批判对方不足之处,以达到互补共进 的目的。
谢谢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梁任公先生简介
02
演讲背景
03
演讲主题
04
演讲内容
05
演讲意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40张课件ahjsy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40张课件ahjsy
思想主张
倡导变法图强,强调“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对当时 和后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演讲主题概述
01
演讲主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02
主要内容
梁任公在演讲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学术见解以及对当时社会的看
法和期望。
03
演讲意义
这次演讲不仅体现了梁任公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也激励
社会贡献
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 献。
个人品质与风范
品质
为人正直、谦逊有礼,具有高尚的道 德品质。
风范
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展现出独特的 学者风范。
03 演讲内容解析
演讲主题思想阐释
01
梁任公先生演讲的主题为“中国文 化的传承与创新”,旨在强调传统 文化的重要性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价值。
了当时的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这次演讲也成为中
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02 梁任公先生生平与事迹
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
家庭背景
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 良好的家庭教育。
成长经历
勤奋好学,饱读诗书,打下了坚 实的国学基础。
主要成就与贡献
学术成就
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均有卓越建树,是著名的学者和 思想家。
02
演讲中贯穿了梁任公先生对中西 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呼 吁听众在传承中发扬中国文化的 优秀传统。
重要观点及论据分析
梁任公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具有 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 念,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他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名人名言 等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 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现代社会的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课件 (共50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课件 (共50张)
算讲完了。闻先生回忆完后,两 手一摊:“大师讲学,就是这 样!”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
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 自杀殉国。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通过男 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朝 的灭亡。剧中有一出“哭主”。镇守武昌的左 良玉听说崇祯驾崩,向北而主。唱【胜如花】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 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
一文不值。其实,满不是这么一回事, 她只是嫌价码太贵而已!如果价钱便 宜,其他的缺点全都不成问题,而且 本来不要买的也要购储起来。
男人 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当然,男 人当中亦不乏刷洗干净洁身自好的,甚至还 有油头粉面衣冠楚楚的,但大体讲来,男人 消耗肥皂和水的数量要比较少些。某一男校, 对于学生洗澡是强迫的,入浴签名,每周计 核,对于不曾入浴的初步
2.作者是怎么表现人物特点的? 3.作者表达了对梁任公怎样的感情? 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探究
1.从文中你能看出梁任公是一 个有着怎样个性的人?
(学会做旁注)
2.作者是怎么表现人物个性的?
外貌
身材步履 气质眼神
开场白 简洁独特
正 面
演讲特点: 声音
沉着有力 描 宏亮激亢 写
内容
丰富有趣
表情
成为表演 酣畅淋漓
梁启超“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梁的讲稿中说:“正式的五七言诗,用这类 表情法的很少。因为多少总受些格律的束缚,不 能自由了。要我在各名家诗集里头举例,几乎一 个也举不出。独有表情老手的杜工部,有一首最 为怪诞。‘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 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襄阳向洛阳。’凡诗写哀愁、愤恨、忧愁、悦乐、 爱恋,都还容易,写欢喜真是难,即在长短句和 古体里头也不易得。”“他却做得如 此淋漓尽致,那一种手舞足蹈的情形, 读了令人发怔。据我看过去的诗没有第 二首比得上了。”

人教新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共49张PPT)

人教新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共49张PPT)
文本导学
(2)从梁任公角度: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
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 动摇的。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有启迪引领的作用,当 时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文本导学
2.到清华学校演讲作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 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演讲给作者留 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
文本导学
2.辨形组词 覆 颠覆 (1)屐 木屐 履 步履 沧 沧海 (4)苍 苍茫 怆 悲怆
文本导学
焊 焊接 (2)捍 捍卫 悍 强悍
戊 戊戌 (3)戍 戍守 戎 戎马
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 (4)短小精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 (5)涕泗交流:___________词填空
(1)简洁· 简捷
学习重点 1.通过外貌、 神态、 语言、 动作描写,品味人物形象, 领悟先生的人格魅力。 2.欣赏本文情感抒发的特点和白描的语言魅力。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
基础积累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戊戌( wùxū ) ②叱咤( zhà)
③莅临( lì)
⑤精悍( hà n )
④迥乎不同( jiǒnɡ )
⑥激亢( kànɡ )
(3)博闻强记· 见多识广
①就算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这样 见多识广 的专家,踏进柳州
奇石馆后,也是一路目不转睛,嘴里还不停地赞叹“太漂亮了”。
②他生性乐观、性格坚强,而且 博闻强记 ,有着过人的记忆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44张共47页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44张共47页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 生的一次演讲》课件44张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44张共47页PPT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44张共47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 讲》课件44张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件)ppt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件)ppt课件

追思。悲剧发生了,后来者哭泣呼喊,也无力遮挽,无法改变。结果又回到 原来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
《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 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 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 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他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 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 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
——苏振元
政治活动家 启蒙思想家 资产阶级宣传家 教育家 史学家 文学家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
戊( w)ù 戌( 箜( )kōn篌g ( 迥( )jiǒn异g 叱咤( )zhà 精悍( )hàn 酣( )hān畅
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撇开政坛上的梁启超不谈,在文坛上,梁 启超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记、风趣幽默、 谦逊自负、稳健潇洒、有热心肠的学者。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 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 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 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 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 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 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 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 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 人而已”。
⑶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把“发生……爱好”改成“产生……兴趣”)
谢谢观看!
拓展写作:
• 请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大家都熟悉 的人。
• 要求: 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出现姓名; 4.完成后由各小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生讲《箜篌引》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 有情感,那其中的情感是什么? 讲《桃花扇》讲 到”高皇帝”时竟痛哭流涕,他为什么痛哭,而讲 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又张口大笑,这又是 为什么?
《箜篌引》
公无渡河,(劝你不要渡河,) 公竟渡河。(你还是去渡河。) 渡河而死,(落入河中淹死了,) 其奈公何。(让我拿你怎么办啊?)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 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 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 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 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
——《桃花扇》
《桃花扇》
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
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 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 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 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 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 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和任公先生又没 什么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 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先生如此之悲绝 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
第三部分(10) 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
自主学习
本文对任公先生作了精彩的描写,请找出给你留 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这些精彩生动的句子表现了梁任 公先生怎样的性格、气质或修养?采用了什么样的描 写方法?
办事认真 工作严谨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 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 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 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 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 学术上: 梁任公先生还是文学界一位难得的才子
• 他被喻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 •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 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 • 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
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 总约一千四百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少年 中国说》的作者。
整体感知
1、字词正音
戊戌 (wùxū) 莅临 (lì) 激亢 (kàng)
叱咤风云 (chìzhà) 精悍 (hàn) 箜篌 (kōng hóu)
酣畅 (hān) 主角 (jué) 2、默读课文 理清思路
蓟北 (jì) 迥乎不同 (jiǒng)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并简单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
整体感知
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 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老师 的崇敬之情。
《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 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者 ,朝鲜津卒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 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 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 不堕泪饮泣。名曰《箜篌引》。
• (4)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发生了强烈
的爱好。 • (5)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Hale Waihona Puke 题探究2、梁启超为什么选择《箜篌引》、《桃花扇》、 杜诗作为演讲内容?
3、本文写梁任公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
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 坐着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胜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 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先生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 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作 为已广为世人所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名声所掩盖,正值得为之撰文彰显。

他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
论 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

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 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

——苏振元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做旁批,掌握并能运用记叙 文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所引用的三则材料的用意。 3、体察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和爱国情怀。
具体情节: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 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阮大铖为拉拢侯方域, 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 侯方域只身前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 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 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 香君相会。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 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写作背景: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中国北方大乱。 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为皇帝,取年号“弘光”,建立南明。当时清兵不 过有十多万,如果励精图治,完全可以如同南宋一样自保,偏安江南。但南明皇帝 耽于声色;朝臣卖官鬻爵,搜刮钱财;武将拥兵自重,打内战,只有史可法带领三 千残兵坚守,结果不到一年,扬州陷落,南明王朝土崩瓦解。普通百姓奋起反抗, 扬州满清推行剃发易服,不屈死难者数千万。
——短是短矣,然人人听后都记得,人人读后都记得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 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 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 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这就是个性,从某种角度说,就像读王羲之的文章,我 们大多数人可能宁可读他的手写稿而不要打印稿。
• 政治上:
• 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接受维新变法思想。先后倡导、 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 传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 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中国历史前 进。戊戌政变后,他东渡日本,并创办《清议报》、 《新民丛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社 会学说,影响和启迪了整整一代人。辛亥革命后, 梁启超回国,先后入阁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和 财政总长,特别是组织策划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 “护国战争”,在战争中发挥了“一支笔强于十万 雄兵”的巨大作用。
书法修 养很好
学问修 养很好
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着肥大 的长袍 ——肖像与衣着描写
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 —精神风貌好,气质出众
开场白
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谦逊)眼睛向上一翻, 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自负)
梁启超的子女:
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1、梁思顺,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2、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 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其妻为林徽因。 3、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4、梁思忠,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5、梁思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6、梁思达,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7、梁思懿,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8、梁思宁,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9、梁思礼(1924-2016),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日本的 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还有一 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 临刑前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才华横溢 博闻强记 修养良好 开朗直率 认真细致 风趣幽默
谦逊而自负 稳健而潇洒
正 面
画外貌
描 绘语言
写 写动作
潇洒自信 卓越不凡 风趣幽默 开朗直率 博闻强记 投入忘我
侧 摹神态
感情丰沛 率真直爽
面 反应 屏息以待,欢喜,泪下沾襟

写 效果 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
问题探究
1、梁启超的这次讲演成功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
①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之所以这般感慨,是因为诗中有一种“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执著,有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
②更因为先生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此 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 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 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感让人唏嘘 不已。这种忠诚于国家直面死亡的勇气值得敬仰。
大家学过历史, 对本文的主人公梁 启超有什么了解?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 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是中国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 义) 、教育家、学术大师(《饮冰室合集》) ,有 “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
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 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 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 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 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 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 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 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 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 英汉大辞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