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学案)

合集下载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设计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设计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设计第一章:电力时代的来临1.1 电力的发现与发展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概念。

学习电力的产生、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

掌握电力的计量单位,如安培、伏特、欧姆等。

1.2 发电机与电动机探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学习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电动机的应用领域。

探讨电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电气技术的应用2.1 家庭电器的发展了解家庭电器的历史演变,学习常见家庭电器的工作原理。

探讨家庭电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如照明、取暖、制冷等。

引导学生思考电器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2.2 工业与交通领域的电气化学习电气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电动机、控制器等。

探究电气化对交通领域的影响,如电动汽车、磁悬浮列车等。

分析电气化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

第三章:电信技术的进步3.1 电话与通信技术了解电话的发明和演变过程,学习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

探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手机、无线通信等。

讨论电信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

3.2 互联网与信息化时代学习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探究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章:电气时代的挑战与机遇4.1 环境与资源问题分析电气时代对环境的影响,如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学习电气时代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如半导体、等。

探究电气时代产业变革的趋势,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第五章:电气时代的未来展望5.1 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了解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和架构,学习其运行和管理原理。

探究分布式能源的优点和挑战,如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等。

讨论智能电网对电气时代的影响,如能效提升、绿色能源普及等。

5.2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学习电动汽车的构造和原理,了解其环保优势。

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教案

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教案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教案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复习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上课时引导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

2.创设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探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成果配一段解说词,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教育学生向爱迪生等发明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出旅行的人们越来越多。

请问,人们外出旅行时常乘座的交通工具有哪些?通过哪些手段能和家人朋友及时取得联系?1.火车、轮船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什么做动力的?2.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3.最先开始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谁?工业革命完成后,该国号称什么帝国?(二)导入:那么汽车、飞机、电话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继工业革命之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它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板书课题: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成果有哪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就是这节课要求同学们学习探讨的主要问题。

(三)新授:1.预习导航(1)19世纪70年代,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最新能源是()A 煤B 电力C 石油D 核能(2)电灯的使用使人类告别了煤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它的发明者是()A 爱迪生B 法拉第C 西门子D 卡尔。

[VIP专享]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VIP专享]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5、“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一次工业革命(二)、综合训练1、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这次革命是()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D.改良蒸汽机3、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收购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A.瓦特B.史蒂芬孙C.富尔顿D.卡尔•本茨4、王明同学正通过因特网下载爱迪生、卡尔本茨等人发明成果的相关资料,由此你可以判断他正在探究()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5、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推广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7、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A.卡尔•本茨B.莱特兄弟C.爱迪生D.马可尼8、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卡尔•本茨B.亨利•福特C.莱特兄弟D.爱迪生9、学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小明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B.主要特点:电力广泛使用C.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 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10、材料一:市场总是在广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厂、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1)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1)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2、通过比较电的发展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学习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学习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学习笔记(哦!原来预习这么轻松呀!)自我测评 (要闯关吗?我来试一试。

)【基础闯关】 一、选择题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

”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最符合环保标准的是:A.煤炭B.石油C.电力D.原子能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

而早在20世纪初,由于汽车的普及,美国已经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是哪个国家的人?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法国4、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得益于A .西门子的发明B .爱迪生的发明C .卡尔·本茨的发明D .莱特兄弟的发明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A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B .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第 二次工业 革 命C.生产力的高速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在新泽西州门罗公园实验室用碳化的卷烧棉线作为灯丝,成功地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灯泡。

他花了近三天时间把灯丝装进真空玻璃泡,通上电源,电灯泡发出相当于10盏煤气灯的温柔光芒,它持续了约四十五个小时。

他试验过从世界各地找来的1600多种耐热材料、6000多种植物纤维,才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

请回答:(1)材料中的“电灯泡”这一发明属于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爱迪生是哪国人?他为什么被誉为“发明大王”?(3)他的一句名言是什么?这句名言对你有何教育意义?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1879年10月21日,是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2)掌握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的历史背景。

(3)认识电气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分析电气时代与蒸汽时代的区别。

(3)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历史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自豪感。

(2)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3)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发明人。

(2)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的历史背景。

(3)电气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电气时代与蒸汽时代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电气时代》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电气时代的氛围。

(2)提问:什么是电气时代?它与蒸汽时代有什么区别?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发明人。

(2)引导学生关注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的历史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2)全班交流:电气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 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电气时代的代表性发明——电灯。

(2)分析:电灯的发明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5. 总结提升:(1)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强调电气时代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3)提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整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发明人。

2. 思考:电气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3. 调查家庭、学校中的电力使用情况,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器时代”学案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器时代”学案

第20课人类迈入“电器时代”学案设问导读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由于________和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________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__________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____________”。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___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__________,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以此为动力,他在_________年试制___________成功。

5.20世纪初,人类制造出___________。

________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_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_______,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关键信息1.电力发电机电动机电力蒸汽电气时代2.美国德国3.爱迪生 1879 碳丝灯泡4.卡尔•本茨1885 汽车5.飞艇1903 莱特兄弟飞机研学设计学习要点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背景(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经济:资本主义的竞争上升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科技: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二、主要发明1.电力广泛应用(1)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逐渐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学法点拨【透析1】了解自然科学成果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关系: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高潮期。

这些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例如,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透析2】分析蒸汽作为能源的局限性:机动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

第二十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第二十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第二十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

【知识梳理】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由于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进入了()。

2.在电力技术方面,()和()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最为著名,他发明了(),给世界带来了光明,他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以内燃机为动力,他在1885年又试制()成功。

5.1903年12月,美国的()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

【基础练习】1.现实生活中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奔驰”,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 莱特兄弟B 法拉弟C 西门子D 卡尔本茨2.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无论就其尝试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的是A 汽船火车B 电脑手机C 汽车飞机D 蒸汽机内燃机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A 机器的广泛使用B 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C 电力的广泛使用D 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围绕电应用的发明和创造成就最为突出的国家是A 美国和德国B 日本和美国C 英国和德国D 法国和美国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人类第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时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要点: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要求: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达标导学:温故知新在学习本课前,请大家先复习《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内容,请思考:1.起止时间:最先开始的国家:最早开始的工业部门:2.开始的标志: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的是人3.三项主要发明:1)2)3)4.工业革命的影响:背诵四个方面导入新课什么事件之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二次科技革命”。

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并完成下列问题)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__”时代。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__最为著名,他在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被誉为“__________”。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他在__________年试制汽车成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_________,1903年12月美国的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

合作探究在小组内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共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不同?(二)小组讨论:1.请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
[目标导航]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3、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课前预习]
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开始时间、主要标志、重大发明、人类进入的时代等。

[课内探究]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请仔细阅读本框题,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由于________和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________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__________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____________”。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请仔细阅读本框题,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___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__________,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2、1906年,使用的电灯泡问世,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产品。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请仔细阅读本框题,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以此为动力,他在_________年试制___________成功。

2、20世纪初,人类制造出___________。

________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_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_______,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思考讨论几个问题: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70年31.8%10%23.3%13.2%
1913年14%6%35.8%15.7%
(1).联系表格数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谈谈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2).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英国“日不落帝国”会受到挑战吗?
2、世界近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活的哪些深刻变化?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课堂小结】:(知识整合,构建本课知识树!)
【巩固检测】(细心造就成功!)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能时代
D.计算机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是
A.石油
B.电力
C.煤炭
D.水力
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是谁的名言?
A.牛顿
B.爱迪生
C.西门子
D.爱因斯坦
4.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电话拜年
B.乘公交车上班
C.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化学工业的建立
D.信通讯手段的发明
6.以问世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事物,正确的是①火车②汽车③飞机
A.①②③B.③①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 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

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请回答:
(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又是以什么为动力的?
(3)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课后拓展]
自己动手,为两次工业革命设计一个表格,内容包括革命的策源地、开始时间、主要标志、重大发明、人类进入的时代等。

合作探究答案:
1、两次工业革命表明,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

表格直观地说明,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分别成了世界第一第二的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

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英国“日不落帝国”必然会受到挑战,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请听下节课讲解。

2、(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分)成果有火车、汽船、珍妮机等。

(3分;能够列举三点以上的成果得满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分)成果有汽车、飞机、电话等。

(3分;能够列举三点以上的成果得满分)
(2)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等。

(5分;能够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
(3)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

(8分;能够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