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
汉语常识(十)代词

(一)指人“孰”327 指人“
(1)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不作宾语,指人,也指物。 )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不作宾语,指人,也指物。 相同。 (2)不表示选择,与“谁”相同。 )不表示选择, (3)凝固结构“孰与”。 )凝固结构“孰与” 意义与“何如”相近,比较人的高下和物的得失327。 意义与“何如”相近,比较人的高下和物的得失 。 小结: 小结: 用于疑问句中,主要指人,也可指事物。 一、“孰”用于疑问句中,主要指人,也可指事物。 常用于选择疑问句中,不作宾语,也可以用于一般疑问句中。 二、常用于选择疑问句中,不作宾语,也可以用于一般疑问句中。 凝固结构“孰与” 用于比较高下,意为“如何” 三、凝固结构“孰与”,用于比较高下,意为“如何”。
(二)所
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 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后面的动 词是及物动词,如果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 词是及物动词,如果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也变得有用物动词的性 质。
者字词组”异同。 (1)分辨“所字词组”与“者字词组”异同。 )分辨“所字词组”
汉语常识( 汉语常识(十)代词
教材:郭锡良《古代汉语》 教材:郭锡良《古代汉语》 讲授: 讲授: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李万福
代词的定义:
凡词能替代实词者叫做代词。这一类词本身是虚词, 凡词能替代实词者叫做代词。这一类词本身是虚词, 而它们所替代的是实词,所以可认为半虚词。 而它们所替代的是实词,所以可认为半虚词。…… 一般分为七类, 一般分为七类,即:1、人称代词,如“我、你、他” 、人称代词, 人家,别人” 等;2、无定代词,如“人家,别人”等;3、复指代词, 、无定代词, 、复指代词, 自己” 如“自己”;4、交互代饲,如“相”;5、被饰代词,如 、交互代饲, 、被饰代词, 这哪” “者”;6、指示代词,如“这哪”;7、疑何代词,如 、指示代词, 、疑何代词, 什么、 “谁、什么、哪、怎”等。 王力认为,运用代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简单、更明暸。 王力认为,运用代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简单、更明暸。 代词不一定替代实词(更不一定替代名词), ),它有时候替 代词不一定替代实词(更不一定替代名词),它有时候替 代未知或不能说出名称的事。 代未知或不能说出名称的事。 王力语言学词典》 《王力语言学词典》
全部代词归纳总结

全部代词归纳总结
代词是一种替代名词的词类,用于代替特定的名词或名词短语,起到简化语言表达、避免重复的作用。
代词可以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不同功能和指代范围进行分类,下面将对常见的全部代词进行归纳总结。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用于代替特定的人或人群,分为主格和宾格两种形式。
主格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宾格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2. 物主代词:
物主代词用于表示所属关系,分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两种形式。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我的、你的、他/她/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
名词性物主代词:我的、你的、他/她/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
3.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用于指示特定的人或事物,分为近指和远指两种形式。
近指指示代词:这、这个、这些
远指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4.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用于提问特定的人或事物,分为主格和宾格两种形式。
主格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个、哪些
宾格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个、哪些
5. 不定代词:
不定代词用于泛指一类人或事物,没有具体指向。
常见的不定代词有:所有、一切、各种、任何、凡是、其他、另一些、无数等。
6. 相互代词:
相互代词用于表示相互关系的人或事物。
常见的相互代词有:彼此、互相。
以上是常见的全部代词的归纳总结,但并不是穷尽所有的代词形式。
代词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选择,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一
致性。
熟练地掌握代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流畅。
汉语代词的分类和用法

汉语代词的分类和用法
汉语代词主要根据其用法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反身代词和关系代词等几类。
1. 人称代词:用来代替特定的人或物,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 第一人称:我、我们
- 第二人称:你、你们
-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2. 指示代词:用来指示特定的人或物的位置、距离、数量等。
- 这、那、这些、那些
3.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特定的人或物的身份、性质、数量等。
- 谁、什么、哪、哪些
4. 不定代词:用来代替不具体指向的人或物。
- 一些、某些、任何、所有、其他、几个
5. 反身代词:用来表示动作施于自己。
- 自己、亲自、本人
6. 关系代词:用在从句中引导关系性的代词,连接主句与从句。
- 关系人:谁
- 关系物:什么、哪、哪个
这些代词在句子中的用法有一些规律,例如在主语、宾语、定
语、状语等位置上的使用和变化。
具体的用法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代词大全和用法

(一) 知识概要英语中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
人称代词主要有主格和宾格之别。
请看下表人称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主格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宾格 me you him her it us you them物主代词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两种。
请看下表人称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形容词性 my your his her its ours your they名词性 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yours theirs反身代词可见下表人称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反身代词 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ourselves yourself themselves指示代词主要有this, that, these, those疑问代词有: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还有疑问副词when, how, where, why。
不定代词在初中课本中主要有some, any, many, much, each, neither, other, another, all, both, one, none, either…(二) 正误辨析[误]Tom's mother is taller than my.[正]Tom's mother is taller than mine.[析]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可以作定语,也就是讲它可以作形容词,如:my book,而这句话的意思是:汤姆的妈妈比我的妈妈高。
比较的对象是my mother,也就是mine。
[误]We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today. So we need two or three hours to finish them. [正]We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today. So we need two or three hours to finish it. [析]在应用代词时,要注意人称,格与数的一致性。
代词的种类和用法

代词的种类和用法代词是指用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词语。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代替名词的作用,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代词的种类较多,下面将对常见的代词种类和它们的用法进行详细介绍。
1.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于代替人或事物,并具有指示特征。
主要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代词用于指代说话人自己,包括:I,we,me,us等。
例如:- I am a student.(我是一名学生。
)-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我们要去公园。
)第二人称代词用于指代对话中的对方或受话人,包括:you等。
例如:- Are you coming to the party?(你来参加派对吗?)- Can you help me with this?(你能帮我一下吗?)第三人称代词用于指代与说话人和受话人无关的人或事物,并根据其性别和数的不同进行变化。
例如:he,she,it,they等。
例如:- He is my brother.(他是我的兄弟。
)- She is a doctor.(她是一名医生。
)- It is raining outside.(外面正在下雨。
)- They are my friends.(他们是我的朋友们。
)2.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用于指示特定的人或物。
包括:this,that,these,those等。
单数指示代词包括:this(这个)和 that(那个)。
例如:- This is my house.(这是我的房子。
)- That book is mine.(那本书是我的。
)复数指示代词包括:these(这些)和 those(那些)。
例如:- These are my friends.(这些是我的朋友们。
)- Can you pass me those papers?(你能把那些文件给我吗?)3. 反身代词反身代词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和接受者是同一个人或事物。
主要包括:myself,yourself,himself,herself,itself,ourselves,yourselves,themselves等。
代词大全代词英语词汇全解析

代词大全代词英语词汇全解析代词,作为英语语法中的一部分,起到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作用。
在英语中,代词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相对代词等。
本文将全面解析这些代词的意义、用法和一些常见的例句,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代词。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来表示说话人、听话人或与说话人和听话人有关系的人或事物。
根据不同的情况,人称代词分为主格和宾格。
1. 主格人称代词主格人称代词用于作为句子的主语,代替名词。
- I(我)用法示例:I am a student.(我是一个学生。
)- You(你)用法示例:You are my best friend.(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 He(他)用法示例:He is a doctor.(他是一名医生。
)- She(她)用法示例:She is a teacher.(她是一名老师。
)- It(它)用法示例:It is a dog.(它是一只狗。
)- We(我们)用法示例:We are classmates.(我们是同学。
)- They(他们/她们/它们)用法示例:They are my neighbors.(他们是我的邻居。
)2. 宾格人称代词宾格人称代词用于作为句子的宾语,代替名词。
- Me(我)用法示例:John loves me.(约翰爱我。
)- You(你)用法示例:I saw you yesterday.(我昨天见到了你。
)- Him(他)用法示例:Tom invited him to the party.(汤姆邀请了他去参加派对。
)- Her(她)用法示例:Jane helped her with the homework.(简帮助她做作业。
)- It(它)用法示例:The boy kicked the ball and it flew away.(男孩踢了球,球飞走了。
)- Us(我们)用法示例:Can you lend us your pen?(你能借给我们你的笔吗?)- Them(他们/她们/它们)用法示例:The teacher praised them for their hard work.(老师表扬了他们的努力。
英语代词大全

英语代词是一类用于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分为主格代词、宾格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代词:1. 主格代词(Subject Pronouns): 用于作主语的代词。
I(我)You(你,您)He(他)She(她)It(它)We(我们)You(你们,您们)They(他们,她们)2. 宾格代词(Object Pronouns): 用于作宾语的代词。
Me(我)You(你,您)Him(他)Her(她)It(它)Us(我们)You(你们,您们)Them(他们,她们)3. 物主代词(Possessive Pronouns): 用于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
My(我的)Your(你的,您的)His(他的)Her(她的)Its(它的)Our(我们的)Your(你们的,您们的)Their(他们的,她们的)4. 反身代词 (Reflexive Pronouns): 用于表示动作的主语和宾语是同一人或同一物的代词。
Myself(我自己)Yourself(你自己,您自己)Himself(他自己)Herself(她自己)Itself(它自己)Ourselves(我们自己)Yourselves(你们自己,您们自己)Themselves(他们自己,她们自己)5. 相互代词(Reciprocal Pronouns): 用于表示相互关系的代词。
Each other(彼此)One another(彼此)6. 相对代词 (Relative Pronouns): 用于引导定语从句的代词。
Who(人)Whom(人,宾语)Whose(所有格,人或物)Which(物)That(人或物)这里列举的是一些基本的代词,具体应用时需根据语境和语法规则进行选择。
代词的分类有哪些

代词的分类有哪些?代词是英语中的一类词类,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
根据其功能和用法,代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s):人称代词用于代替特定的人或物。
它们分为主格和宾格,用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
例如:I(我)、you(你)、he(他)、she(她)、it(它)、we(我们)、they(他们)。
2. 物主代词(Possessive Pronouns):物主代词用于表示所属关系。
它们取代名词并表示所有权。
例如:mine(我的)、yours(你的)、his(他的)、hers(她的)、its(它的)、ours(我们的)、theirs(他们的)。
3. 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s):反身代词用于强调动作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受动作影响的对象。
例如:myself(我自己)、yourself(你自己)、himself(他自己)、herself(她自己)、itself(它自己)、ourselves(我们自己)、themselves(他们自己)。
4. 相互代词(Reciprocal Pronouns):相互代词用于表示相互关系。
例如:each other(彼此)、one another(互相)。
5. 指示代词(Demonstrative Pronouns):指示代词用于指示特定的人或物。
例如:this(这个)、that(那个)、these(这些)、those(那些)。
6. 疑问代词(Interrogative Pronouns):疑问代词用于引导疑问句。
例如:who?(谁?)、what?(什么?)、which?(哪个?)。
7. 关系代词(Relative Pronouns):关系代词用于引导定语从句,并在从句中起连接作用。
例如:who(谁)、which(哪个)、that(那个)。
8. 不定代词(Indefinite Pronouns):不定代词用于代替不特定的人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 “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所字词 组作主语,何作谓语,“何所不容”就 是“所不容者何”,意思是无所不容。
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代词的用法,并加以翻译。
1.赵衰、赵盾孰贤?(《左传· 文公七年》) 2.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订鬼》) 3.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5. 学恶乎始,恶乎终?(《劝学》) 6.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 入,则子继之。”(《左传· 晋灵公不君》)
6、“诸”
是代词“之”和“于”(或“乎”)的合 音。例如: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 (2)人孰敢不听而化诸?《应帝王》 (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梁惠 王下》 例(1)是反问句,(2)是一般疑问句。 “诸”字用于句尾等于“之乎”时,一般只出 现在这两种句子中。
四、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孰”多用来指人,也用来指事物,一般用在 选择问句中,并且不能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 (1)父与夫孰亲?(《左传》) (2)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
4、古汉语人称复数表示法
古汉语人称代词无单复数之分,单数可表复数。
齐师伐我。(《左传· 庄公十年》)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 汤问》)
加“侪、曹、属、辈、等”表人称复数。如:
吾侪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 马援传》) 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黥布列传》
许子奚为不自织?《许行》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 可用来问处所,表达“哪里”义。如: 学恶乎始?恶乎终?(《劝学》)
且焉置土石?(《汤问》) 常用来表示反问,表达“为什么”、“怎么” 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滑稽列传
余焉能战?《左传》
五、无定代词 指代的内容不固定的代词。古汉语中主要有 “或”与“莫”。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4、“者”与“所”同及物动词结合以后的 分别 “者”指代的行为动作的发出者;“所”指 代的是行为的对象,即行为动作的承受者。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食者 所食
吃 的 人 吃的东西
“所„„者”,等于“所”字结构。如: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酷吏列传》 計其所得,反不如所喪者之多。《非攻上》
5、“所”同介词结合的情况 “所”常常用在介词 “从”“以”“为”“与”等字的前面, 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 ( 1)是乱之所由作也。(《荀子· 正论》)
(4)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5)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 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 者何先?”曰:“去兵。” 2、语气词“者”的用法 (1)用在判断句主语后面表示提顿。 (2)用在“有”字的宾语后面,和“有” 字及其宾语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下文的 主语。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3)用在时间词“今、昔”等字的后面, 表示时间范围。
或劳心,或劳力。《许行》
宋人或得玉。《左传》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群臣莫对。《战国策》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
六、辅助性代词
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不能独立充当 句子成分的代词。主要有“者”和“所”。 1、辅助性代词“者”的性质和用法
(1)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2)卜者知其旨意。 (3)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其第二种意义比较抽象,用来表示原因,大致 相当于现代的“导致„„原因”,说明“为什 么”。例如: (1)君不问此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 子》 (2)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 之,此所以乱也。《五蠹》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 也。《史记》
6、用“所”组成的其他结构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文(孟尝君名)倦于事。(《战国策》)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指示代词 有“此”、“是”、“斯”、“兹”、 “彼”等。其中“此”、“是”、“斯”、 “兹”是近指,“彼”是远指。 1、 “彼”字有时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 可译作“他”或“他们”等。“彼”用以指 人时常常带有轻视的意味。例如: (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 彼哉!《孟子》 (2)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 子西,曰:“彼哉!彼哉!”《论语· 宪问》
(3)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聊斋· 促织》
“女”与“汝”的关系
“女”泥母鱼部,“汝”日母鱼部。都是假 借来记录第二人称的。先借“女”,又借 “汝”。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伐楚》 (2)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句践灭 吴》
3、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没有专职的第三人称代词 重复名词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 受。《左传》 省略主语 使子路反见之,〔 〕至, 〔 〕 则行矣。(《论语· 微子》)
借用指示代词
其、之
“其、之”兼表第三人称时用法的差异
“其”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如:
(1)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2)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报任安 书》)
(3)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克段于 鄢》)
“之”、“其”可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 (2)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 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 (3)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战国策》 (4)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 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战国策·燕策》 例(1)“之”称代对方赵盾,(2)“其” 犹言“你们的”,(3)“其”谓“我的”, (4)“之”是乐毅自称。
2、“之”、“其”本是指示代词。“之” 表泛指,用作定语或宾语。“其”表特指,即 用来指示一定的人或物,大致和现代汉语“那 个”、“那种”相当,用作定语。如: (1)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 (2)姜氏欲之,焉避害?《郑伯克段》 (3)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 乎?”(《左传》) (4)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西门豹 治邺》
前,“吾”字很少放在動詞和介詞後面作賓語。
“朕”字在秦以前,也是一般性的第一人稱代 詞。例如: (1)臯陶曰:朕言惠。《尚書·臯陶謨》
另外,“台”在《尚书》和金文中还用为第一人 称代词,“卬”在《尚书》和《诗经》中也可用为第 一人称代词。例如: (2)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 汤誓》)
(3)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邶风· 匏有苦 叶》)
3、“夫”
作为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但指示性较 轻,翻译时往往不必译出。有时“夫”放 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宾语之前,仍是指示代 词。例如: (1)食夫稻,衣夫锦。《阳货》 (2)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 策》
4、“若”、“然”、 “尔” 作为指示代词, “若”常用作定语, “然”、“尔”常用作谓语。例如:
二、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者”、“所”的词性,说 明其结构特点,并加以翻译。 1.人主有诱于事者,有壅于言者,二者不可不察 也。 (《韩非子· 南面》) 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淮南子· 天文训》) 3、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 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 也。 (《战国策· 齐策》)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7、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荀子· 不苟》) 8、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左传· 隐公三年》) 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
2、第二人称代词
有“女”(汝)、“尔”、“若”、 “而”、 “乃”等。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 “若”,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 “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偶尔可用作主 语,但绝对不能用作宾语。 (1)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爲者哉?《史記》
(2)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
5、古汉语的尊称和谦称
尊称和谦称都是名词,但起的是代词的作用。 谦称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的作用。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桓公伐楚》
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范雎说秦王》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孝文本纪》) 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 周瑜传》)
尊称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如: 子将若何?(《晏婴论季世》)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齐策一》)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范雎说秦王》) 足下事皆成。(《陈涉起义》) 古代自称名是谦称,称人字是尊称。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昔者吾舅死于是。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4)用在假设分句或结果分句后面,表示 停顿。
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同。《商君书》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所”的性质和用法 召而见之,则所梦也。 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 之所筑与?
(1)君子哉若人!尚德者若人!《宪问》 (2)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劝学》 (3)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 首》
5、“焉”
作为指示代词比较特殊,它既是指示代词, 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焉”字一般只用在不 及物动词之后,这与“之”只用在及物动词之 后正相反。 “焉”作为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 语气。例如: (1)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劝学》 应注意,不要轻易把“焉”字看成单纯 语气词。
(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离娄下》 (3)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4)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 国策》
固定结构“所以”
“所以”也是一个很常见的凝固格式。它主 要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比较具体,大致相 当于现代的“用来……的方法”,“凭它 来……的”相当,说明“怎样”。例如: (1)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 公输》) (2)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荀子· 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