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4(人民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PPT

问题:该绘画作品属于什么风格?此种风格的绘画作品有什 么特点?
提示:(1)风格:是立体主义绘画。
(2)特点: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栏 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目链 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接 破碎的感觉,具有夸张、变形、抽象,反传统反理性,强调 画家主观感受的特点。
**融合加剧 **多元化 **与时俱进
二战以后,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飞速发展 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
本专题的知识结构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时期 19世纪初
二、碰撞与冲突
19C中期—19C末
特征 浪漫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19C末20C初
共融性
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
化。
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 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提示1: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全球扩张。
20世纪50年代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
猛发展。

问题2: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你认为哪种更合理?请就 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
节为主要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贝多芬自称是“强硬的民主主义者”,下列哪部作品的创
作体现了这一特点:
A《英雄交响曲》
B《田园交响曲》
4、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顶峰 B、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 C、自由女神形象,突出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 D、其作者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人民必修三)

《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人民必修三)

泰戈尔与徐志摩
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 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妹妹,是 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 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泰戈尔
泰戈尔 《飞鸟集》
1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末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 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画面左侧,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因战争而死去的婴儿 仰天哭喊,她的身后立着一个恐怖的牛头,牛脸上流露出 残忍的狞笑。根据毕加索曾在其他绘画作品中以牛头表示 邪恶的习惯分析,这个牛头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画的中间部分,一匹被刺伤的马昂头张着嘴,发出哀鸣, 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难的西 班牙。马的身下躺着一名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握着被折 断的剑。一个妇女从窗子里探出身体,右手举着一盏油灯, 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 向四周,这些象征着揭露,画家要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 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都明了。画面右侧,表现了由于轰 炸,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 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 面阴郁、恐怖,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充满 了悲剧气氛。
1871~1945
德莱塞
德莱塞在《美国悲剧》 中描写了主人公克莱 德·格里菲思受到社会上 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 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 灭的全过程。这是德成就 最高的作品,至今仍具有 巨大的现实意义。
海明威
冰山原则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 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 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 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 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 之一在水面上。”
泰戈尔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 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 画,所做歌曲《人民的 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 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 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 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 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亚洲人。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PPT

•用图示法归纳19世纪以来至20世纪初的音 乐流派
• 【学习思考】
• 1.请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 特点。
• 提示 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第一:欧美国家的文学继续发展, 并且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在 美国,德莱塞和海明威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 的“黄金时代”。第二:除了欧美国家,这 一时期亚、非、拉等国家的文学也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印度和日本更具有代
•派的风云人物。
•材料中的“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简要 说明这一艺术流派出现的原因。
•答案 特点:对色彩和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使 用各种新材料。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伴生物,反映了西 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在政治、经济 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时人们极 其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②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用表格法提炼欧美三大文学流派的核心 特征
浪漫主义 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情节深入发掘
文学 人类的感情世界
现实主义 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
文学
现代主义 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文学
• 主题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文学
打破隔离的坚冰
•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文学、音乐、美术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认 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 一、世界的文学
• 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文学发展 的背第景二次工业革命
• (1) 国间的联系。
更加密切了世界各
•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 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都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打破隔离的坚冰ppt3 人民版课件

打破隔离的坚冰ppt3 人民版课件
由于该画的名字以及内容,《格尔尼卡》也成为后来反政 府、反暴力的象征, 成为西班牙最珍贵的文化财产。
世界有2幅画是用防弹玻璃做保护的,其中之一是达芬奇 的《蒙那丽莎》,另外就是毕加索的这幅《格尔尼卡》。
探究题P14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经济3·····政治3·····
材料一 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
《 母 亲 》 插 图
(二)、亚非拉文学
▪ (1)印度:泰戈尔《古檀迦利》

《新月集》《飞鸟集》
▪ (2)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

《伊豆的舞女》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3)中国:

鲁迅《狂人日记》 -无产阶级勇士

《阿Q正传》
国家: 亚洲第一位: 《 》体裁:
泰戈尔与徐志摩
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工业革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外扩张, 寻找广阔的殖民地,企图建立一个世界市场。正是 这种扩张,加速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流,也促使 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
3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0 、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你,不要责怪,因为那些事你其实应该自己弄清楚。 1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上,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 1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7 、面对人生的磨难,请用你的毅力创造生命的奇迹吧! 13 、时间是宝贵的,抓住了时间就抓住了成功。 10 、如果你被幸运之神遗忘,请不要悲伤,相信阳光总会有一天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1 、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18 、每当我们在做人与处世中有了疏忽和遗漏时,请不要灰心和失望,关键是要记住:走错一步不算什么,路还很长呢,别忘了,还有下一步呢! 4 、面对困难,许多人带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9 、历史的车辄辗过,留下先辈的印记;时代的洪流向前,引领我们的未来!拼搏,拼搏,拼搏!我们将用不懈的坚持,用高昂的斗志,书写热血的青春! 5 、每个人在成功之初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失败的洗礼,才能有丰富的成功。要珍惜每个人的态度,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主见,也会决定你的质量。 7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很多当年的第一名都已销声匿迹,曾经默默无闻的,却成了领军人。真正的事业拼得都不是快功。成功大多是慢火细熬出来的。你可以不是第一,但一定要最后一个放弃 。

【历史】8.3 《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人民版必修3)

【历史】8.3 《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人民版必修3)
童年的毕加索
少年的毕加索
中年毕加索
1
毕加索在克利希大街的居所
老年的毕加索
毕加索作品
大图
《毕加索自画像》
《坐着的女人》
《镜子前的少女》
大图 《三个乐师》
《戴帽的女人》
2
3
4
■世界的文学■ 世界的文学■
背景: 背景:
法国:罗蔓 约翰 法国:罗蔓罗兰,Hale Waihona Puke 约翰克 利斯朵夫》 利斯朵夫》,评价
代 表 人 物 及 代 表 作
9
泰戈尔(1861— 泰戈尔(1861— 1941) 1941)是印度现代 伟大的诗人, 伟大的诗人,小说 家和戏剧家. 家和戏剧家.多才 多艺, 多艺,才华超人 . 他的家庭是当时加 尔各答知识界的中 心.
10
3.亚非拉国家的文学 亚非拉国家的文学
与此同时, 与此同时,亚,非,拉等国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 拉等国的文学, 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出现了诸如泰戈尔 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 泰戈尔, 等著名作家. 出现了诸如泰戈尔,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泰戈尔 1861—1941)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 (1861—1941)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他的诗 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诗集《吉檀迦利》 含意深远, 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诗集《吉檀迦利》①含意深远, 清新美丽,使泰戈尔于1913 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 清新美丽,使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 奖获得者.其余作品, 新月集》 飞鸟集》 奖获得者.其余作品,如《新月集》,《飞鸟集》等都是 闻名世界的著名诗集. 闻名世界的著名诗集.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 雪国》 千只鹤》 伊豆的舞女》 《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作品都以优美 的笔触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 1968年 的笔触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1968年,川端康成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世界性的殊荣.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世界性的殊荣.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八第3课《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共72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八第3课《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共72张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
十月
垄断资本 一战 革命
二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
19世纪末 1914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扩张
1917 1939
1945
世界各地联系密切 各种矛盾激荡升级
一、世界的文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
1、背景:①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②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2、成就: (1)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020.12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期
特征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
二、碰撞与冲突
19C中期—19C末 现实主义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19C末20C初
交流共融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20C50S以来
与时俱进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颁奖理由是:
“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 记载和当代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 小说中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 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 取得了胜利。
小说中有一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 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 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法 则被称为“冰山原则”。
英国:乔治·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是20世纪上半叶 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 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 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 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 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 文艺创作。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 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被誉 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本人 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3《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 (共2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3《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 (共23张PPT)

推进新课
民族乐派音乐
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
推进新课
民族乐派产生的背景: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逐渐淡化了自然 自 主 学 习 形成的地理界线,世界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音乐文化 艺术特点:他们以民族题材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歌曲 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 和音乐,其作品的旋律、节奏等都带有民族特点,形 东欧和北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促进了这 成了民族乐派音乐。 些国家人民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艺术家们强烈要 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
推进新课
毕加索与立体派
毕加索的《两个小孩》
毕加索
推进新课
立体派产生的原因: 自 主 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学 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习 受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同时 更多地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这一时期文学艺 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推进新课
国家 代表人物 作品 法国 罗曼罗兰 他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法兰西学
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推进新课
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
推进新课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地区 主要作家 高尔基 作品、文学特点和文学地位 地位:“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
自 主 学 习
苏联
现实文学的奠基人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代表
作:《海燕》《母亲》,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 间》《我的大学》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八第3课《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共72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八第3课《打破隔离的坚冰》课件(共72张ppt)
英国:乔治·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是20世纪上半叶 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 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 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 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 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 文艺创作。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 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被誉 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本人 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冰山原则”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 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 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 懂的。
冰山”风格是种独特的形式美。 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 他曾在 《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 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 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 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以“冰山”为喻, 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 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 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 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结构上:他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 小说结构,也从不写恢宏的长篇巨著,他的小说往往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 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至于故事的经 过和历史背景,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洋面之下,但他又要让 读者强烈地感到它的存在。 《丧钟为谁而鸣》堪称海明威最长的长篇, 但事件发生的时间极其有限,只限于三天之内的几十个小时里,但小说却 生动地展现了西班牙内战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这一宏伟的历史画卷, 其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红色时期”
二、立体派绘画
1、画派特点:(P140) 2、代表人物:
毕加索
“蓝色时期” “粉红色时期” “黑人时期”《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
立体主义 第一幅绘画
“黑人时期”
二、立体派绘画
1、画派特点:(P140) 2、代表人物:
毕加索
“蓝色时期” “粉红色时期” “黑人时期”《亚威农少女》 “新古典主义时期” 《格尔尼卡》
衢州一中 方潜龙
专题八 19世纪起来的文学艺术
三 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1)经济:第二、三次科技革命 (2)政治: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2、欧美文学:★★
(1)法国: 罗曼· 罗兰 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约翰· 克利斯朵夫》
20世纪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2、欧美文学:★★
3、亚洲文学:★★
(1)印度: 泰戈尔(浪漫主义精神)
(2)中国: 鲁迅 《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阿Q正传》
二、立体派绘画
1、画派特点:(P171) 2、代表人物:
毕加索
“蓝色时期” “粉红色时期”
《拿烟斗的男孩》
一 个 盲 人 的 早 餐 “蓝色时期”
世界有2幅画是用防弹玻璃做保护的,其 中之一是达芬奇的《蒙那丽莎》,另外 就是毕加索的这幅《格尔尼卡》。
书客吧/书客吧
hoq362egk
生活,一年“七夕”才能见上一面-----太漫长了。马启明心里痛苦地琢磨,一个大男人调到妻子那里去,面子上实在抹不开,还是把妻子调过 来比较合适。说马启明是个大男人确实有点夸张,其实他的个子只有1.70米,是个“二等残废”,身材不胖不瘦,皮肤不白不黑,眼睛不大也 不小,但炯炯有神。如果把马启明扔到人海里,那就找不到他的踪影了。也不是说马启明在家里就是大男子主义,想做甩手掌柜,而是说他受 传统思想的影响,实在不想到妻子那面去。而把妻子调到自己的单位,他事先打听了一下,打听的情况怎么样呢?现实让他失望。因为在当时, 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都属于国家“干部”,干部调动是非常麻烦的。首先是刘丽娟单位和主管人事部门要同意放人,其次是马启明单位和主管 人事部门要同意接受,才能办理调动手续。而国家正式编制的干部如果想调动,得有正当理由,夫妻分居两地的情况太普遍了,必须排队等候 名额,且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更重要的是她过来以后,要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是难如登天。像马启明是个刚毕业的学生,父母都是在地球上修 理地球的、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社会背景又没有钱,一想起要到管理部门去跑十分繁琐的调动手续,像跑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一样,马启明的 头跟斗一样大。而在90年代初,如果马启明想和刘丽娟长久在一起,没有调动关系到马启明单位来干临时工或干什么,没有档案关系、没有户 口,就是黑户,就像《超生游击队》一样,生活没着落、没尊严,让人瞧不起,跟“盲流”“流氓”差不多,所以马启明一想起妻子调动的事, 就怵头害怕,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像脑子结了冰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在抓狂之际,马启明恰巧听到了同学说国家对 大学生的分配政策做了新的调整,允许大专院校学生自由选择工作。在此政策推动下,高校较多的西安已举办多次人才交流会,为即将毕业和 已毕业想要调整工作单位的大学生提供选择职业的平台。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较快,需要大量人才,因此常有江苏山东等地的单位来蹲点招人。 马启明得了这个好消息,兴奋地要吃安眠药才能睡得着,如果不控制,精神一定会出问题。他与妻子商量,到西安人才交流会上去看看,如果 在外地能找到合适的单位,俩人索性放弃目前各自的工作,一齐到外地去工作,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刘丽娟听了欣然同意,立刻拉了马启明启 程赶往西安。在熙熙攘攘人才交流市场马启明和刘丽娟像鹿一样到处乱撞,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忽然听到周围的人谈论说西安交大常有外 地单位蹲点招人,他们便匆忙赶过去,只见校园内报刊栏中果然贴着许多招人启示。正搜寻着,一抬头,马启明突然看见江苏海涛州人事局的 招人启示正醒目地贴在招待所的二楼外墙,心里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 《母亲》 基之作
《童年》 自传三部曲 《在人间》 《我的大学》
《海燕》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浪漫主义精神) 《吉檀迦利》 《新月集》 《飞鸟集》
泰戈尔(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散文诗欣赏:
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 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 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 他 的脚步。” 生命对我说:“我在完美中死亡。” 大地对我说:“我的光芒每时每刻亲吻着 你 的思想。” 爱情对我说:“时光流逝,但我等着你。” 死亡对我说:“我驾驶着你的生命之舟穿 越 大海。”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2、欧美文学:★★
(1)法国: (2)美国: 海 明 威
黄 《永别了,武器》 《太阳照旧升起》 金 《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 时 “冰山原则” 代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2、欧美文学:★★
(1)法国: (2)美国:
(3)俄国: 高尔基
地位: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