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导学卡3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 《玩出了名堂》ppt课件 3(优质精选)

三年级上册  《玩出了名堂》ppt课件  3(优质精选)

课件在线
16
课件在线
17
课件在线
18
课件在线
19
课件在线
20
课件在线
21
课件在线
22
课件在线
23
课件在线
24
微生物 光合细菌
课件在线
25
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课件在线
26
列 文 虎 克
持久的兴趣;无比的耐心;细 致地观察;用心地思考......课件在线 Nhomakorabea27
列 文 虎 克
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 生的时间。
课件在线
7
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 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 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 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课件在线
8
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 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 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 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 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 籍。
课件在线
9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
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 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 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 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 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 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 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课件在线
10
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 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 呢?他一试,啊,不得了, 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 腿。
学校公开课 教育教学样板
讲课人:教育者


课件在线
1
课件在线
2
• 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 新的世界。
• 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 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 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 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 “居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第三课时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第三课时练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组别:姓名:总第张领导批示:
课题
15、玩出了名堂
第3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执教老师
授课日期
月日星期第节
班级
主备教师
参与教师
学习
目标
1,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重点难点巩Fra bibliotek本课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学会怎样解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案
【自主学习】
课文回放
列文虎克玩(),做成();列文虎克又玩(),做成();后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1.认真默读,争取把这个故事记住,讲给朋友听。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3.为文中加点的词语,找一个近义词。伟大--()端详--()肯定--()
4.“观察---想象---实验”让鲁班发明了“锯”。从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自我评价】
☆☆☆☆☆
【课后反思】
以学生自主做题为主,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学生自主做题为主,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学生自主做题为主,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合作探究】
二选一选

①一边或一面。②方法,法子。③才。④正,正当。
1书到用时方恨少。( )
2学习要讲究方法。( )
3北斗七星高挂在北方的天空中。( )
4这次成绩不好没关系,继续努力,来日方长嘛!( )
【课堂练习】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传说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发现发明)的。

《玩出了名堂》优质课表格式个性化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优质课表格式个性化教学设计

课题古诗两首备课时间10.1上课时间10.1教材解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层次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

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媒体课件课型新课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刘三根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 2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懂课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引述。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二.自主建构三.合作交流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理解“名堂”。

教师同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如:谁玩出了名堂?他玩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堂?【这是一个比较干净利落的揭题设计。

揭题过程既为学生的阅读扫清了一个障碍──理解了“名堂”一词的意思,又让学生紧扣文眼“玩”,有目的地走进文本。

】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主读书。

15玩出了名堂导学案2[1]

15玩出了名堂导学案2[1]
布强 置化 任要 务求 (3 ) 分 钟
课外延伸,培养水平
盘点收获
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小强( )的自动晾衣架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2、伊琳娜( )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 聘请 邀请)
1、列文虎克被( )为皇家学会会员。
2、学校的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 )了几位老红军战士参加
1、词语擂台
合作探究
1、同桌交流以下问题:
(1)、小组推火车读生字词
(2)、组内分段读课文
2、默读课文,探究什么是“名堂”?
3、谁玩出了名堂?
4、想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深点入拨 小指 组导
(8 ) 分 钟
激励学生多读课文,教师深入引导
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平时我们在玩的时候,在玩
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很多乐趣,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
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年级
三年级(1)班
执教人
课题
玩出了名堂
课时
安排
第 1 课时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
写“堂、镜、闲”等12个生字。准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个词语
2、熟读课文,找到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
过程,能复述出来。
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导强 入化 新目 课标
( 1 )分 钟
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画出不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
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由书写字词,对照书本订正错误。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一

玩出了名堂导读卡 (1)

玩出了名堂导读卡 (1)

《玩出了名堂》导学卡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
一、预习字词,扫除障碍。

1、生字我会读。

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2、我要给多音字拼音组词。

看{磨{调{待{
3、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浪费定时细微拜访看守名堂镜片清闲待着大腿
随意玩具阅读调节简单微生物显微镜放大镜挤来挤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到课文题目,我想到了哪些问题?
(1)、
(2)、
2、列文虎克,我来介绍。

3、我能概括文章大意。

这篇课文主要讲()玩()玩出了名堂,发明了(),又发明了(),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精读课文,走近文本。

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我要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

1、学习三、四自然段——了解玩出的名堂
(1)、画出描写列文虎克“玩”的句子,可以写写你的感受。

(2)、仿写句子。

我突然想到:用观察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

2、从第五自然段中,我知道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是(),“玩具”是()。

从课后资料袋中,我知道微生物是()的重要成员,列文虎克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他被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接见,他已成为了著名的()家。

四、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也取得了大名堂。

我来举例:。

《玩出了名堂》教案

《玩出了名堂》教案

《玩出了名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玩出了名堂》的第6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磁铁的性质,探索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知道磁铁有两个极,即N极和S极,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铁的性质和磁力的作用。

难点:磁铁极性的判断和磁力大小的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铁片、钴片、镍片、实验桌、白板等。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磁铁、铁钉、铁片、钴片、镍片、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磁铁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情况,让学生发现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3. 探索磁铁的极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极性,让学生知道磁铁有两个极,即N极和S极。

4. 磁力大小的探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和磁铁的磁力大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磁力的大小与磁铁的磁性有关。

六、板书设计磁铁的性质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极性:有两个极,即N极和S极磁力大小:与磁铁的磁性有关七、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磁铁的性质、极性和磁力大小的探索。

2. 思考题:(1)磁铁有几个极?分别是哪两个极?(2)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磁铁的性质,探索了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对磁铁的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

同时,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15玩出了名堂任务单、导学案

15玩出了名堂任务单、导学案

15《玩出了名堂》任务单15《玩出了名堂》导学案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组词并口头造句。

()——()——()——()——()——()——()——()——()——()——()——()——()——()——()——三、探讨、合作1、组内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生字情况,遇到难写易错的字多练几遍。

2、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做成了放大镜)他是怎么玩的?3、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4、细读后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又发现了什么。

5、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吗?6、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玩法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四、达标检测(一)我能选(发明发现)1、小强()的自动晾衣架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2、伊琳娜()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聘请邀请)1、列文虎克被()为皇家学会会员。

2、学校的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了几位老红军战士参加。

课文回放列文虎克玩(),做成();列文虎克又玩(),做成();后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

(二)词语擂台。

堂()闲()具()简()腿()常()阅()俱()问()退()(三)找朋友欣赏—()拜访—()观察—()聘请—()随意—()名堂—()五、学习收获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从列文虎克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同学交流一下吧!六、知识延伸①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们能来说一说吗?②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七、小结八、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玩出了名堂_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玩出了名堂_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15 玩出了名堂(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明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会认读本课生字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辅助手段:录音机、小黑板课前小研究: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遍,边读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自学课文后的生字,给生字写上正确的拼音,并组词语。

认真观察这些生字中,那些生字要特别注意的有。

再把生字认真地书写一遍:3.正确读两遍下面的词语:明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

再认真书写一次:4.再次认真一段一段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玩镜片,做成,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在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

达标测评:1.读拼音,写词语。

Kān shǒu jìng piàn qīng xián yuèdú tiáo jíé suí yìBài fǎng wán jù jiǎn dān qiān lǐ tiáo tiáo míngtáng 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遍课文第三自然段,写出这段的主要意思:学习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

(教师生动地讲故事)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从列文虎克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二、拓展延伸
1、展示台
小朋友,平时我们也一定很爱玩,让我们写一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边的一个小城里,开着一家眼镜店。一天,几个孩子把近视镜片和老花镜片拿出来,在门前玩耍。一个孩子无意中把两个镜片叠在一起,一片是近视镜的,一片是老花镜的。当他透过两层镜片看外面的景物时大喊起来:“奇怪,奇怪,远处的人怎么都到面前来了?远处的房子、树木也都移近了?”别的孩子都围过来争着看,觉得很好玩。
过路的人也来试了试,同样觉得奇怪,可是谁也说不出道理来。
这消息传出去,让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到了,他整整地想了一夜。第二天,他用一个空管于,一头装着凸玻璃片,一头装着凹玻璃片,拿来看外边的景物,他发现不但景物照近了,而且放大了三倍左右。有好些平常看不见的景物,也能看见了。
伽利略继续研究,六个月以后,就制成了一个精致的望远望。用这架望远镜来看远方的景物,可以移近300倍,放大1000倍。用来观察天空,一向看不见的许多星星,也可以看见了。
1.选字填空。
察查
视()检()警()()看
镜境
()片环()()地眼()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透过——()觉得——()
平常——()奇怪——()
3.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读文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3、望远镜
课下我们找一找关于发明创造的小故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一听!看一看你讲得怎么样?让他们评价一下!
反馈达标性问题
自我反思
一、基础达标
1、我会选
列文虎克看(kān kàn)守大门时,待(dāi dài)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mòmó)起了镜片。它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báo bó),做成放大镜。
2、课文回放
列文虎克玩(),做成();列文虎克又玩(),做成();后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
课后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