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安全风险的政治经济分析
转型期我国社会安全隐患及其成因分析

我 国正 处 于结 构转 型与 体制 转 轨 同步 启动 的社
己的生存空 间而进行 的“ 维权” 抗争活动 , 将 在客观 上积累社会冲突和爆发的能量, 一旦 引发社会动乱,
必然 会造 成严 重 后果 。 ( 三) 腐败 现 象屡 禁不 止 当前 , 我们 国家 反腐 败 的力 度不 断 增强 , 反 腐败 斗争 也 取得 了明显 成效 。但 在缺 乏 有效 的监 督 机制 的情 况 下 , 现 阶段 的腐 败 现 象特 别是 权 力 腐 败现 象
达 到 一定程 度 就会 通 过散 布谣 言甚 至 社会 冲突 等 方 式 释放 出来 , 从 而对 社会 稳 定造 成严 重 的负面 影 响 。 ( 五) 群体 性事 件不 断
到排斥, 失去工作意味着生活更加艰难 , 因此其为 自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2 5
则有些应接不暇, 从心理上难 以认同却也无法抗拒 ; 生 活节 奏 的 日益 加 快 , 社会 竞 争压 力 的 日益 加 大 , 教 育、 就业、 医疗、 住房等方方面面 的生存压力, 使人们
常 常感 到 焦虑 甚至 陷入 “ 生 存 恐慌 ” 。尤其 是分 配 不
( 二) 失地农民和农 民工 问题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 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 用, 失 去赖 以生 存 土地 的农 民越 来越 多 。农 民失 去 土地等于失去了生产资料, 失去 了收入来源和生活 来源 , 成为“ 种 田无地 、 上班无 岗、 社会保 障无份” 的 新“ 三无” 人员, 面临多重困难 。农 民工为我 国的工 业化、 城市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却被排斥在 城市的经济、 政治和社会生活之外 , 边缘化程度不断 加强 , 尤其是当失业潮来临时, 农民工首当其冲地受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和网络,人们也愈发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而这些变化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少风险和挑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社会稳定问题。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可以为人们提供和谐、平稳的生活环境,但如果社会稳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一、经济风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速发展,经济的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甚至出现了“新常态”。
而随着经济的不稳定性,就会带来不少潜在的社会风险因素。
例如,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局部失业,这将为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抵制情绪。
因此,在稳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不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在保持经济增长之余,也要重视民生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二、文化风险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我国拥有很多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团结凝聚力的减弱,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例如,近年来涌现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对于社会幸福感和稳定性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倡导“和谐文化”,鼓励通过多元化文化交流,使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社会群体更容易产生共识和感觉到彼此的共同价值。
三、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治风险的产生是因为政治制度上的不完善或是政府管理的不当导致,例如政治的高度集中和单一性、政策执行的不同步、互联网管理的歧视性等等。
特别是自2003年SARS流行以来,政府在一些不透明的行政决策中遭到强烈的反对,这也为政治风险的加剧打下了基础。
因此,在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透明性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言论自由等方面的保障。
四、环境风险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空气、水源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农村经济转型中的问题与对策

分析农村经济转型中的问题与对策农村经济转型是一个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也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在经济转型中,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传统农业收入受到市场波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稳定增长。
此外,农民转型升级的投资成本较高,长期以来挤压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空间。
对策:首先,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此外,政府要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二、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这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供应不足,还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对策: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获益,降低劳动力外流压力。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服务水平,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返乡创业。
三、农村土地流转难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流转权益不明朗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转型的进程。
对策: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明确土地流转的权益和规则,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土地流转各环节的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是农村经济转型的一大瓶颈。
由于金融机构覆盖面小、信贷政策不适应农村经济转型等问题,导致农民的融资难题。
对策:一方面,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灵活的信贷政策。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金融素质和能力。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限制了农村经济转型的发展。
由于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业生产环节的效率低下。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郑杭生/洪大用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作者简介」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邮编100872「内容提要」中国转型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多重风险共生、社会自身在保障安全方面具有脆弱性、社会应对风险的思维具有极化倾向。
为了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不仅要充分认识社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而且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多元化风险管理策略,正确认识国家的作用,高度重视风险教育,积极实践新型发展观。
「关键词」社会安全/风险共生/风险管理2003年的非典危机、2004年的禽流感以及各地频发的导致重大伤亡的灾难,看上去似乎并不相关,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有联系的,共同预示着一个高风险社会的来临。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但确保社会安全的准备并不充分,从而加大了风险威胁。
关注社会安全,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已经成为转型社会的重要议题。
一、社会安全的界定社会安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安全是指整个社会系统能够保持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把妨碍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这种意义上的社会安全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环境因素,二是系统内部因素。
从环境因素看,影响社会安全的具体因素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因素,二是社会环境因素。
一方面,自然环境的衰退和生态系统的崩溃可能对基于此种环境生态条件的社会系统造成沉重打击,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另一方面,外部社会的冲击、竞争、打压、颠覆甚至直接入侵,也会导致社会紧张和混乱,严重时,可能会瓦解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个社会的安全状况也会影响到其他社会的安全状况。
从系统内部因素看,一个社会系统的安全取决于社会内部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生活子系统和思想文化子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
浅析转型期影响我国社会安全的主要因素

中 国 公 共 安 全 ・ 术版 学
浅析 转型期 影响我 国社会安全的主要 因素
杜 香
(中共 烟 台市委 党校 ,烟 台 2 4 0 6 0 0)
【 摘
要 】我国正处于结构 转型与体制转轨 同步启动的社会转型 期, 旧的社会 资源分配体 系、 控制机制 、 合机制正在趋于解 整
体, 而新 的公平合理 的体 系与机制 尚未完善 并充分发挥作用, 社会利益 日 益多元化 , 社会矛盾加剧, 大量不稳定 因素相互交织, 因此 , 转型 期也是社会 安全 问题 的易发期 , 重视社会 安全, 防范和 化解社会风 险, 已经成 为转型社会 的重要议 题, 也是构建和 谐社会 的基 础。本文从八个方 面分析 了当前影 响我国社会 安全 的主要因素, 出高度 重视 并采取 多种措施认真加 以解 决是各 指 级政府应特 别关注 的重大现 实问题。
S m p yAn l s eM anFa t rI f e cn i l ay et i co l n i g h n u
t eS ca f t fOurCo nt yi a so m a i n Pe i d h o il Sa ey o u r Tr n f r to ro n
, ,
s i erousy i l be ng s s e pr bl m oci y,ke p a ch and es ve a s i i k alea alo af o e ofs et e w t r ol oc a1r s r dy c be om e t m po t he i r antt opi c
A b t a t 0u o n r St a f r i g i t u t r n h o i t ha yse r v l to fta k s n h o i m t r s sr c : rc u t y I r nso m n n sr c u e a d t e s c e y t ts t m e o u i n o c y c r n s sa t r
社会安全建设与社会治理问题分析

社会安全建设与社会治理问题分析社会安全建设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方面。
前者是指针对社会生活中潜在的或实际的安全隐患和危机,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缓解和应对的过程;后者则是指政府利用各种手段,维护公共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全过程。
本文旨在分析新时代下我国社会安全建设与社会治理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当前的挑战与现状1、信息技术对社会安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造就了一些新型的安全问题和挑战。
比如,网络诈骗犯罪、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风险。
这些新型安全风险的出现,加剧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给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转型期社会治理体系的深度问题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的必备体系,要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并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使治理能力更加得到普遍认可和支持。
但这个体系在中国仍处于转型期,基础性、全面性和统筹性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新型社会矛盾的不断出现,治理问题日益复杂化、敏感化和多层次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转变社会治理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危机公共事件的管理难度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危机公共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意外火灾、群体涉讼等。
这些事件往往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影响,社会稳定受到极大的威胁。
那么,如何应对危机公共事件,如何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如何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是当前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应对策略1、信息技术下的社会安全建设针对信息技术对社会安全造成的各种威胁,政府应提高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技术更新和应用,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
此外,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促进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形成网络共治格局,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是当前社会安全建设的紧迫要求。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分析及其规避——一个“泰坦尼克定律”的解释框架

入 了一个 高社会 风险 的发展 阶段 。本文 尝试 引入 “ 泰坦 尼 克定律 ” 以此 为 向导 深入 , 剖析 中国转型期 的社会 风险相 关表征 及 其成 因 , 沿此 解释 框 架探 究 转型 期 的社 会 并
风 险规 避 路 径 。
一
、
“ 泰坦 尼 克 定律 ” 社会 风 险 内涵 及
正处 于高发势 头 , 同时 , 现代风 险的影 响已超越 国家 疆 界 , 国际 金融 风 险 、 如 环境 风险 、 技术 风 险 、 物入侵等 随时 可能对我们 的安全造 成威胁 。在这样 的情 况下 , 生 政府 在社会 风险 的治理 中 应 承担 什么样 的作用 , 府对社 会居 民的政府责 任应如何 界定 , 政 值得 我们 探究 。
务 社会 。由此 , 社会 的组织 原则 也从先 赋性 与政治 诱 致性 原则 转 向获致 性 原则 。社 会主义 现 代 化的转 型 , 打破 了 中 国原 有 的在政 治 原则 指 导 下 形 成 的社 会 平 衡 状 态 , 致使 这 些 “ 造 风 人
险” 在不同地区、 不同群体、 同行业 中, 不 以不 同方向、 同速度积聚和叠加起来。因此 , 中 不 在 国社 会转 型期 , 会风险状态 既不是纯 粹传统 的 , 社 又不 是 纯粹 现 代 的 , 是 一种 混合 状态 。除 而 了前工业社会的传统风险 , 如自然灾害、 传染病等依然对人们的生产 、 生活和社会安全构成威 胁外 , 现代化进 程 中不断涌现 和加剧 的失业 问题 、 信危 机 、 全事 故 等 工业 社会 早期 的风 险 诚 安
表1 泰坦尼克定律 的依据——舱位等级与死亡和幸存的关联
景军从 表 中分析 , 泰坦 尼克号 的舱 位 的分 类可 视为社 会等级 的标志 , 当时泰坦 尼克 号 的一 等舱 有 39人 , 1 幸存数 为 20人 ; 2 二等 舱有 29人 , 存者 17人 ; 6 幸 1 三等 舱有 69人 , 6 幸存 者 12 7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一直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制定有效的对策,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更加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农村经济转型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优化资源配置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加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推进产业升级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推进产业升级。
发展现代农业、壮大乡村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水平,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要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
六、提升农民素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支持。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
要借助乡村旅游这一新兴产业,推动农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提升。
八、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九、保护生态环境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加强产业融合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产业融合的支持。
推动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份 在 陕 西 关 中农 村 的 调 查 , 在 收 回的 5 8 4 份 有 效 问 卷
中( 共发放 问卷 6 0 0 份) , 认 为 目前农 村食 品安全 形势 “ 非常严 重” 和“ 比较严 重” 的分别 占 2 2 . 4 和3 6 . 8 , 而认为 “ 不 太 严 重” 和“ 不严重” 的分别 占 3 6 . 0 和 4 . 6 ; 另一方 面 , 认为 目前 家 乡环 境 安 全 形势 “ 非常 严重” 和“ 比较严重 ” 的分 别 占 1 4 . 7 %和 3 9 . 9 , 而认 为“ 不太严 重” 和“ 不严 重” 的分 别 占 4 0 . 2 和 5 . 1 。 很显然 , 大部分农村 居 民对 目前农村 的食 品安全 和环
Vo 1 . 1 5 NO . 3
Ma v 2 O1 5
转 型 期 中 国农 村 社 会 安 全 风 险 的政 治 经 济 分 析
杨 乙 丹
(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学 人 文 社 会 发 展 学 院 , 陕 西 杨凌 7 1 2 1 0 0 )
摘
要 :在 转 型 期 , 安 全 隐 患 日趋 复 杂和 严 峻 , 农 村 地 区也 不例 外 。与 城 市相 比 , 我 国农 村 地 区安 全 风 险 的 生成
品“ 上 山下 乡” 、 “ 一 毛钱 ” 学 生食 品泛 滥 、 中小 学 生食
物 中毒事件 等在农村 广泛爆 发 , 突显 了农 村食 品安 全
风 险防不胜 防 。在社 会安全 方面 , “ 血 拆” 和“ 血 征” 现
象不 断 , 部分农 村基层 政权和 基层组 织 的黑恶 化 以及 黑恶 势力活 动猖獗 , 对农村居 民的安 全 生存带 来不 小
境安全 不满意 。
威胁 。在环境 安全方 面 , 近2 亿农 村 人 口喝不 上符合 标准 的饮 用 水口 ] , 农 民获 取 足 量 的清 洁 水 源渐 成 奢
望; 一 系列“ 血铅 ” 事 件 的爆 发 、 “ 癌 症村 ” 的批 量 涌 现 和各种 疾病 导致 的农村 居 民非 正 常死 亡 , 日益 危及着 农村 居 民的安 全生存 。在食 品安全方 面 , 假 冒伪劣食
同村 庄 内大 行 其道 。 农村 的 安 全 风 险 也在 基 层 组 织 行 为 异 化 和 农村 政 治 生 态 分化 过程 中悄 然 生 成 , “ 癌症村” “ 血铅”
“ 血拆” 和“ 血征” 等 的 大批 涌 现 , 在很 大程 度 上 折 射 了转 型 期 农村 社 会 安 全 风 险 生 成 的独 特 政 治 经 济逻 辑 。 关键 词 : 乡村 治理 ; 基层组 织; 行 为异 化 ; 安全风险 ; 转型期农村 ; 农 村 安 全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2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9 1 0 7 ( 2 0 1 5 ) 0 3 0 1 0 7 —0 7
在 2 0 0 7年 , 城 市居 民安全感 指数 为 3 . 4 8 , 农村居 民安 全感指数 为 3 . 2 1 [ 2 ] , 农 村 居 民安 全感 首 次低 于城 镇 。 另据笔者带 领 的“ 转 型期农村社 会安全 风 险的结 构性 演变与新 型治 理体 系 构建 研 究 ” 课题 组 2 0 1 3年 8月
的挑 引起 了学 术界
的广泛 关注 , 其中, 莫利拉 和李燕 凌 ] 、 郭 占锋 和李小
云l _ 4 等人 在公共 危机 的分 析范 式下 进 行 了管 理 学 和 社会学 的探 讨 ; 哈斯 其 其格 _ c ] 、 曹 海 林 和童 星l _ 6 等人 从社会 风险 的角度提 出了防范 和治理措 施 , 等等 。然
引 言
自1 9 7 8年 以来 , 中 国农 村 实 现 了从 传 统 社会 向 现代社 会 、 从“ 农 耕社 会 ” 向“ 农 工社 会 ” 、 从 集 权 治理 到村 民 自治 、 从 封闭 向开放 的整 体演 进 。但 在 发生 翻 天 覆 地 变革 的 同时 , 农 村 社会 的安 全 形 势 却 不 容乐 观, 农村 居 民的生命健康 遭受着 越来 越复 杂和严 峻 的
第1 5 卷 第 3期
2 0 1 5 年 5 月
西 北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No r t h we s t A8 L F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日益复杂 和严 峻 的安 全 风险 使 城 乡居 民 的安 全
感 出现 了“ 倒 置” 。零 点居 民生活 质量 调查报 告 显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2 8
而, 转 型期农村 安 全 风险 有其 内在 的生 成 机制 , 而 这
基金 项 目 : 国 家社 会 科 学 基 金西 部 项 目( 1 2 X GL 0 1 4 ) ; 教 育 部人 文 社 会科 学 青 年 项 目( 1 1 Y J C 6 3 0 2 5 7 )
有 内在 的 政 治 经 济逻 辑 。基 层 政 治 经 济体 制 的 变革 和 乡村 治 理 结 构 的 转 型 改 变 了基 层 组 织 传 统 的 目标 函 数 和 行 为 方式 , 它们 的 行 为 异 化使 安 全风 险不 断滋 生 。 同时 , 农 村政 治 生 态发 生 明显 分 化 , “ 虚 化 型政 治” 和“ 追逐型政治” 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