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能够微观的角度理解守恒的原因;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4.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法指导】1、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
4、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
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构建课前预习1。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从微观和宏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归纳为____ 宏观 ___ ___ 六个一定不变 ______________ 微观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宏观 __________两个一定改变微观 __________一个可能改变 _____________3. 叫做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单元
化学
方程
式课
题 1
质量
守恒
定律
导学
案(无
答案)
(新
版)新
人教
版的
全部
内容。
姓名班级学号日期
学习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内涵; 2.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方程;
课堂
导学
微观宏观
不变
一定
变
二、化学方程式
【思考】1. 符号表达式与结构模型示意图是否能够完全匹配?
2. 符号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练习1】请你用结构模型示意图描述下列两个反应,并写出他们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H-1 O-16)
氧原子汞原子
H
氢原子氯原子Hg
课堂导学【练习2】请你分析下列两个反应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H-1 O—16 Cl-35.5 Hg-201)
【练习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
(1)请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 .
(3)请你指出这个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质量比。
课堂检测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 + O2 ==== SO2。
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反应条件是,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份质量的硫与份质量的氧气签好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2.选择题
点
燃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4、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学习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有哪几种关系呢?2、作出假设:生成物的质量总和__________反应物的质量总和(选“大于”、“小于”或“等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给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成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然后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生成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分别生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_______(“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被分解水的质量____________(“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
1、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________物质的____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原子的“三不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①一定不变宏观: 的总质量不变; 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 、 、 不变②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 一定变微观: 种类一定变③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活动与探究二:方案三: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四: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3、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此定律不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仅指“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物理量的守恒;(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不要遗漏。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2、知道化学反应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的质量关系4、能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5、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了哪些进步?掌握了哪些知识?仔细回顾并梳理一下,填写下列空白。
【自主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的重新组合。
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微观解释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变化(原子的“三不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1)一定不变宏观: 的总质量不变;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一定变。
微观: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为基础。
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定律。
(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3、书写步骤(1)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2)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3)注明化学反应的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依据:定律。
2.、步骤:(1)设。
(2)写出反应的。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合作探究】1.判断下列是否正确.(1)、10克水加热到100℃以上变成10克水蒸气(2)、2克氢气和8克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10克水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物质的质量总和;②物质的质量;③物质的种类④物质的性质;⑤元素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⑦原子的种类;⑧物质的分子总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网络】【分析解读】1.本单元重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应用,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运用到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
中考以简答题型式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质量变化问题;以选择或填空形式考查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物质组成,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的探究性试题。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是化学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点包括:①书写化学方程式;②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书写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选择题中会结合微观示意图或生活中的现象,在一个选项中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
将会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物质的相互转化、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结合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正误,并延伸到对反应类型的判断。
会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技发展的历史来根据题给信息正确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叙述反应的意义。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考查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题目将由物质的单一计算逐渐向混合物的计算、与溶液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综合考查,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时提倡由浅入深,分类练习,逐步掌握这部分内容。
主要的命题点有:①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②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知识梳理】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高频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_______变化,但不适用于_______变化。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

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探究问题】1.化学方程式的组成有哪些?2.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分别代表什么含义?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平衡?4.原子平衡法和电荷平衡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知识导引】1.化学方程式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含义是什么?2.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分别代表什么含义?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什么?4.化学方程式如何进行平衡?【展示思路】1.提示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组成和含义。
2.解释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含义。
3.简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4.分别介绍原子平衡法和电荷平衡法的应用范围。
【解决问题】1.化学方程式的组成是: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符号。
反应物:参与反应并被消耗的物质。
生成物:通过反应生成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符号:→表示反应的方向,空格表示反应的轴心。
2.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反应的方向,反应物被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表示反应的轴心,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开。
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存在平衡态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保持不变。
4.原子平衡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中没有多余的原子的情况,电荷平衡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中存在电荷不平衡的情况。
【拓展思考】1.化学方程式中为什么要进行平衡?2.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是如何实现的?【知识总结】1.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符号组成。
2.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反应的方向,“”表示反应的轴心。
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存在平衡态的状态。
4.原子平衡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中没有多余的原子的情况,电荷平衡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中存在电荷不平衡的情况。
【自主检测】1.化学方程式的组成是什么?各部分的含义是什么?2.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分别代表什么含义?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平衡?4.什么情况下适用原子平衡法?什么情况下适用电荷平衡法?【小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你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组成与含义、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概念和方法。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化学方程式》复习【学习目标】1.能从宏观、微观的不一样角度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娴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宏观、微观领域的实质问题。
2.娴熟书写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能娴熟配平化学方程式。
3.娴熟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比进行计算。
【活动方案】活动一、建立本单元的知识系统活动二、走出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误区1.在反响A+B=C中,有同学以为:a g的A物质和 b g的B物质完整反响,必定生成( a+b)g 的 C 物质。
你感觉对吗,说出你的原因。
2.在反响 2A+B=3C+2D中,有同学以为:m g的A物质和 n gB物质恰巧完整反响假如生成p g的C 物质,那么生成的 D 物质的质量应当是(2m+n- 3p) /2g 。
你赞同他的结论吗,说出你的原因。
3.在金属镁焚烧的反响中,对于质量守恒定律,有以下几种说法,你以为正确的选项是哪个,说明原因。
A . 5g镁和3g氧气完整反响可生成8g 氧化镁B . 3g镁和2g氧气完整反响可生成5g 氧化镁C . 2.4g 镁和3.2g 氧气完整反响可生成5.6g氧化镁D . 4.8g镁和3.2g氧气完整反响可生成8g 氧化镁小组议论概括一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有哪些简单走进的误区?【讲堂反应】1.在反响 3A+2B=C+2D 中, 10gA 与 21gB 恰巧完整反响,生成 13gC ,则 7gB 与足量的 A 反响生成 的质量是g。
2.在反响 3Cu + 8HNO 3 ( 稀 ) 3Cu(NO) 2 + 2X ↑+ 4H 2O 中的 X 的化学式是。
3.某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必定的条件下充足反响,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以下:D物质ABCD 反响前的质量/g19.78.731.60.4反响后的质量/g待测17.43.6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 C 必定是化合物, D 可能是单质B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必定等于A 、B 、 D 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C .反响过程中,物质 B 与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 87∶ 36D .若物质 A 与物质 C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197∶ 158,则反响中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4.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⑴ NH 3 + Cl 2=N2+NH 4Cl⑵ C 2H 6+O 2= CO 2+ H 2O⑶ N2O 3 +Fe = Fe3O 4+N2⑷Al(OH)3+ H2SO =Al 2(SO4) 3+H 2O45.将金属铜和氧化铜的混淆物0.92g 装入试管中,在不停通入氢气的状况下加热试管,待反响不再发生后停止加热,并持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为止,获得固体 0.76g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导学案(无答案)

1、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该定律的适用范围。
【讨论】下列现象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前置性小研究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班内展示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独立思考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归纳总结
利用电子书包的统计功能,对正确率低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利用互评功能,学生通过看其他同学的答案,可以学习别人的好的地方,纠正别人的错误,达到自身的巩固提高。
利用电子书包发布答案的功能,学生认真纠错
利用电子书包推送功能,将前置性小研究发给学生。利用平板反馈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课中
情景
导入,明
确
目
标
2分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单元整体建构知识的方法,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明确学习方向。
1、创设氛围,激励评价。
2、单元知识树导入
3、呈现学习目标
抢答,齐读学习目标
抢答、点赞功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快速进入课堂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以及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具体反应
二、学情分析
对于守恒的概念学生并不陌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认识了能量守恒。在前四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四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通过对水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像能力,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会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导学案设计: 黄明福 审核 : 费立东 李伟【学习目标】⒈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⒊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课前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铁丝的质量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ag 木炭在bg 氧气中燃烧,则反应后的气体总质量一定等于(a+b )gD.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B.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3O 2点燃2Fe 2O 3 B.4Al+3O 2点燃2Al 2O 3 C.2P+5O 2点燃2P 2O 5 D.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5.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6.当空气受SO 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 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 2+O 2=2CaSO 4+2CO 2。
X 的化学式是( ) A.CaO B.CaCO 3 C.Ca(OH)2 D.Na 2CO 3 【课堂导学】 一、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学习:⒈内容: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变化,不适用于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⒉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⒊化学反应前后的“一定不变”,“一定改变”,“不一定改变” ⑶不一定改变:分子不一定变,元素的不一定变 二、化学方程式自主学习: ⒈书写原则:①② ⒉书写步骤: ⒊含义⒋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读法:⑴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⑵每份质量的氢气和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
⑶每个氢分子和个氧反应生成个。
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能给你提供哪些信息?三、化学反应类型自主学习: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或物质生成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反应物生成或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和一种反应,生成单质和另一种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生成另外的反应⒉氧化还原反应在CO+CuO 高温Cu+CO2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被氧化的物质是,被还原的物质是。
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合作探究⒈基本类型:⑴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⑵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⑶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⑷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⒉一般步骤:⑴根据题意设未知数;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⒉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⑵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⑶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⑷列出比例,并求解;⑸简明地写出答案。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健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事项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质,要先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人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计算中注意质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
③计算分解率公式: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发生的错误:⑴题意理解不清,析题不准,答非所问⑵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正确的依据⑶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人进行计算⑷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⑸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小组展示:相互评价第二部分【当堂检测】1.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A. 反应条件B. 哪些物质是反应物C. 哪些物质是生成物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2.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A. 分子种类B. 原子的相对质量C. 原子个数D. 原子种类3. 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
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
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A.“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B.“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C.“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D.“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氧化反应:物质得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如:O2、CuO、CO2)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如:H2、C、CO)5.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6. 有X 、Y 两元素,使12g X 2与XY 3反应生成24gC ,化学方程式为:X 2+XY 3=3C 。
则X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A. 1:1B. 1:2C. 3:1D. 3:47. 在3B +2A=C 的反应中,10gA 与足量的B 反应能生成22gC ,则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3∶2∶1B .12∶10∶22C .4∶5∶22D .5∶4∶228. 加热6.32 g KMnO 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 g 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A. KMnO 4B. KMnO 4、K 2MnO 4、MnO 2C. K 2MnO 4、MnO 2D.KMnO 4、K 2MnO 4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4Fe+3O 2 ==== 2Fe 2O 3B. 2KClO 3====2KCl+3O 2↑C. 4P+5O 2 2P 2O 5D. 2C 2H 2+5O 2====4CO 2+2H 2O10.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 :4HgS +4CaO=4Hg +3X +CaSO 4。
该反应中X 的化学式为( ) A CaS B SO 2 C SO 3 D CaSO 3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B. 按任意体积混合后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相等C.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被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质量D. 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 右图反映了某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 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13.在A+3B=2C+2D 的反应中,14克A 完全反应生成44克C 和18克D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6B .32C .64D .9614. (江苏扬州)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涉及到五种物质B 原子的种类不变C 属于分解反应D 分子的种类不变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W 可能是单质B .Y 可能是催化剂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反应后Z 物质的质量为86.4g 二、填空题 16. 在反应S + O 2SO 2中,若生成m 个S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为。
17. 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反应前方框内应填入1个 微粒(填字母)。
A . B. C. D.(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 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NaClO 2)与氯气(Cl 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产生的SO 2遇到雨水成为酸雨。
目前有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碳酸钙与SO 2及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石油资源紧张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工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国在某些省市已开始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加少量乙醇(C 2H 5OH ),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右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生热点燃红磷而使火柴梗着火。
32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2. 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3.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
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