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_03不饱和烃的种类与分子结构
不饱和烃命名

不饱和烃命名不饱和烃是指分子中含有C=C双键或C≡C三键的有机分子,因其分子内含有不饱和键而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分子类别之一。
不饱和烃包括烯烃和炔烃两大类。
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C=C双键的有机分子。
烯烃按照双键数目可以分为单烯、二烯、三烯等。
对于不同种类的烯烃,其分子结构和性质也各不相同。
单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最常见的单烯是乙烯(C2H4),有着较小的极性和较强的活性,因此在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
二烯较少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丁二烯(C4H6),通常用于合成丁基橡胶。
三烯非常少见,通常是一些天然化合物的组成部分。
炔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C≡C三键的有机分子。
炔烃也有不同的种类,包括单炔、双炔、三炔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炔烃是乙炔(C2H2),其是工业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原料。
命名不饱和烃时,首先要确定分子的主链,并找出每个双键或三键的存在。
主链的选取原则是要求主链包含多数碳原子,并使取代基数目最小。
对于不饱和键,需要在主链上标记,使用体系名称,标记方法如下:对于烯烃,可以将双键所在的碳原子编号,并在前面加上ene后缀,如乙烯为ethene,但是对于分子中存在多个双键时,应使用二烯、三烯等前缀,如丁二烯为buta-1,3-diene。
对于炔烃,可以将第一个三键所在的碳原子编号,并在前面加上yne后缀,如乙炔为ethyne,但是对于分子中存在多个三键时,应使用二炔、三炔等前缀,如丙二炔为prop-1,2-diyne。
此外,对于分子中存在双键和三键的混合物,需要在前缀中同时包含ene和yne,如苯乙烯为phenylethene,但是对于存在双键和三键都有的复合烃,可以使用diene、triene、diyne、triyne等前缀表示。
总之,不饱和烃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分子,它分为烯烃和炔烃两大类,根据烯烃和炔烃分子中不饱和键的数目,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单烯、二烯、三烯、单炔、双炔、三炔等。
有机化学 第三章 不饱和烃

(2) 炔烃的结构
以乙炔为例。 仪器测得:C2H2中,四个原子共直线:
0.106nm 0.120nm
H CC H
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乙炔分子中的碳原 子是sp杂化:
激发 杂化
杂化
2个sp p轨道
二个sp杂化轨道取最大键角为180°,直线构型:
C
乙炔分子的σ骨架:
HC
CH
每个碳上还有两个剩余的p轨道,相互肩并肩形成2个π键:
第三章 不饱和烃
(一) 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二) 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 (三)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四) 烯烃的物理性质 (五)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六) 烯烃和炔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
第三章 不饱和烃
含有碳碳重键(C=C或C≡C)的开链烃称为不饱和烃。 例如:
(一) 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1) 烯烃的结构 (2) 炔烃的结构
CH=CH2
5-乙烯基-2-辛烯-6-炔
(3) 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甲) 顺反命名法
两个双键碳上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的同一侧者, 称为顺式,反之称为反式。例:
2-丁烯: H3C
CH3
C=C
H
H
( I):m.p
。
-132 C
顺-2-丁烯
H3C
H
C=C
H
CH3
(II):m.p -105。C
反-2-丁烯
H C
H
CH3 C
H
丙烯的结构
H C
H
C2H5 C
H
丁烯的结构
小结
π键的特性:
①π键不能自由旋转。 ②π键键能小,不如σ键牢固。
碳 碳 双 键 键 能 为 611KJ/mol, 碳 碳 单 键 键 能 为 347JK/mol,
有机化学第03章 烯炔烃

~
。
具有下列构型的烯烃均有顺反异构: 具有下列构型的烯烃均有顺反异构:
a b
C
a C b
a b
C
C
a d
a b
C
C
d e
注意:任何一个双键C上有相同基团,则无顺反异构。 注意:任何一个双键C上有相同基团,则无顺反异构。
⑵ 命名 顺反命名: ①顺反命名:
若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要外推比较。 ③若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要外推比较。 例: 比较大小: —CH2OH , —CH2CH3 原子序数: ﹥ 原子序数:O﹥C ∴前者为较优基团 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 —C(CH3)3 ; C(C,C,C) ) —CH(CH3)2 ; C(C,C,H) —CH2CH3 ; C(C,H,H)化轨道 sp杂化的C原子, 杂化的 杂化轨道的电负性。 的电负性大于sp2杂化轨道的电负性。 从而使叁键比双键键短;叁键中π 从而使叁键比双键键短;叁键中π键P 轨道之间重叠程度及核对π 轨道之间重叠程度及核对π电子的束缚 力均大于烯烃。 力均大于烯烃。 炔烃π键的断裂和极化较烯烃困难。 ∴炔烃π键的断裂和极化较烯烃困难。
a
b
例题1 例题1
C
C
CH3 H
d
e
C
若 a >b , 若 a >b ,
C CH3 H
d>e d> d< d <e
C
则:(Z)(Z)(E)则:(E)C H CH3
CH3 H
(Z)-2-丁烯 ) 丁烯
(E)-2-丁烯 ) 丁烯
例题2 例题2
CH3 C2H5
C
CH3 C H
CH3 C2H5
有机化学3--- 烯烃和炔烃

3.4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 反应机理和烯烃与卤素的加成相似: 第一步:
第二步:
H X 慢 C C H X
C C
H
X
快
C C
H X
不同的是: 第一步进攻的是H+, 且不生成鎓离子; 第二步X- 的进攻也不一定是反式加成。 ◇ 烯、炔与HX等的加成反应以用于工业生产:
CH2 CH2 HCl AlCl3 130~250℃ CH3CH2Cl
C
Br
速度控制步骤
溴鎓离子
C Br
C
Br
快 Br
Br C C
反式加成产物
3.4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 反应经历溴鎓离子、反式加成。
Br
H C CH 3 C CH3 H Br 2 H3 C H C
+ -
Br H CH 3 H Br
-
H 3C C C
H
C Br
CH 3 CH 3 H C Br C
Br
H2
H
H
C2 H4
H
H
CH2=CH2
H-CH2-CH2-H
3.4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R-C C-R' H2 Pd
R C C
R'
H2 Pd
H
H
RCH2CH2R'
常用催化剂:Pt , Pd , Ni,一般难控制在烯烃阶段。 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一种部分毒化的Pd催化剂,能降 低活性,选择性氢化炔键而不影响烯键,且得顺式烯烃。
同碳数烯烃顺反异构体,因几何形状(结构)不同,物理 性质不同。
CH3 C
H
CH3
H C C
H
第三章 不饱和烃20150906-合肥工业大学-有机化学

顺反异构体 :
b.p :直链烯烃 > 支链烯烃
顺式烯烃 >反式烯烃(偶极距=0)
m.p:反式烯烃 > 顺式烯烃(反式对称性高)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 等有机
溶剂。
2 化学性质
• 官能团:
C
C
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2.1 亲电加成反应
C
C
+Y Z
_
加成反应: 有机分子中双键的 π键容易断开,双键所连接的原子和 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形成两个新的 σ键,这种反应称为 加成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 双键被带有正电荷的离子或原子团首先进攻,进而发生 的加成反应称为亲电加成反应。
C Y
C Z
(1) 与卤素的加成
反应通式: CH2=CH2 + X2 CCl4 X:F 、 Cl、 Br、I CH2=CH2 + Br2/CCl4→CH2BrCH2Br
常温下Br2/CCl4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鉴定烯烃
CH2XCH2X
X2反应活性:F2 >> Cl2 > Br2 > I2
I2一般不与烯烃发生反应, F2反应太激烈,易发生碳链 断裂,无实用意义。
(3) 与H2O加成
CH3CHCH3 200℃,2MPa OH δ+ δ直接水合法。遵循马氏规则:H--OH。
间接水合法。
OSO 2OH CH3CH CH2 + HOSO2OH 室温 CH3CH CH3
+ -
CH3CH CH2 + H2O
H3PO4/硅藻土
H2O
CH3CHCH3 + H2SO4 OH
N 代表氮原子的数目,氧和其他二价原子对不饱和度计算没有贡献。
有机化合物烃

有机化合物烃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就是烃。
烃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根据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键的类型,烃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大类。
下面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烃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
一、烃的基本概念烃是一类由碳和氢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基础。
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一个或多个碳链。
根据碳原子间键的类型,烃可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1. 饱和烃饱和烃的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没有碳碳双键或三键,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饱和烃包括烷烃和环烷烃两类。
(1)烷烃:烷烃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不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
烷烃按碳原子数目而命名,常见的有甲烷、乙烷、丙烷等。
(2)环烷烃:环烷烃的碳原子间形成一个或多个环状结构。
环烷烃根据碳原子数目而命名,如环己烷、环戊烷等。
2. 不饱和烃不饱和烃的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或三键,分子结构相对不稳定。
不饱和烃包括烯烃和炔烃两类。
(1)烯烃: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
烯烃根据碳原子数目和双键位置而命名,如乙烯、丁烯等。
(2)炔烃:炔烃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
炔烃根据碳原子数目和三键位置而命名,如乙炔、丙炔等。
二、烃的性质烃具有一系列特定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烃常温下多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或气体,部分烃可以形成固体。
烃的密度较小,通常比水轻。
烃的沸点和熔点与其分子量以及分子结构有关,分子量大的烃沸点和熔点较高。
2. 化学性质(1)燃烧性:烃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释放大量热能。
烷烃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烯烃和炔烃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明亮的火焰。
(2)加成反应:不饱和烃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可以进行加成反应。
例如,乙烯可以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3)取代反应:烷烃可以进行取代反应,取代烃基或氢原子。
例如,甲烷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代甲烷。
三、烃的应用烃是化工工业中重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学品合成和制备有机化合物等方面。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不饱和度)

I
• ⑴上述三种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度分别为
不饱和度为
。
• ⑵A分子中含有上述结构单元I、II、III的个数分别为多少?
作业
• 1.科学家于1995年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0含多个 C≡C叁键的链状烃,其分子中含C≡C叁键最多的是 • A.49个 B.50个 C.51个 D.无法确定 • 2.己知维生素A的键线式结构如下,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HOCH2C
CCH 2OH
不饱和度的应用
•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 同系物结构相似(同类物质),不饱和度相同; •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不饱和度相同。 • 例6: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 OH OH 与 CH3
CH3 与CH3COOH B. HCOO
C. CH=CH2 与 CH3 CH=CH2
Cl
Ω=8+0×2+3=13
F 3CClLeabharlann N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烷烃(饱和烃) CnH2n+2 CnH2n CnH2n-2 CnH2n-2 CnH2n CnH2n-2 CnH2n-4 CnH2n-4 CnH2n-6 无特征官能团,碳碳单键结合 含有一个 含有一个—C≡C— 含有两个 单键成环 成环,有一个 成环,有一个—C≡C— 成环,有两个 一个苯环和若干个烷基
• ⑵若Ω=1,说明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
• ⑶若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 和一个环;或两个环;余此类推; • ⑷若Ω≥4,说明分子中很可能有苯环。
不饱和度的应用
• 2、辅助推导化学式
• 结构简式——计算不饱和度——计算H原子数——确定分子式
• 例1:(2009浙江11)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adamascone,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如下图,则该有 机物的分子式是 C13H20O 。
《有机化学》第三章 不饱和烃

吸电子基团: +NR3>NO2>CN>COOH>F>Cl>Br>I>COOR>OR>
COR>SH>OH> C CR>C6H5>CH=CH2>H
诱导效应的特点:
(1)诱导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原了或基团的电负性的大小
的两原子可相对的自由旋转。 能相对自由旋转。Βιβλιοθήκη c.键的可极化度:较小。 较大
1.2 单烯烃的异构现象
1.2.1 结构异构
CH3 CH2 CH CH2 CH3 CH CH CH3
1-丁 烯
2-丁 烯
官能团碳碳双键 位置异构
CH3 C CH2 2-甲 基 丁 烯 CH3
碳链异构
结构异构是由于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顺序不同而引起的, 位置异构和碳链异构均属于结构异构。
(2) 与卤化氢的加成
CH3CH CHCH3 + HCl CH3CH2CHCH3
2–丁烯
HBr CH3CH2CH CH2
Markovnikov规则
Cl
2–氯丁烷
Br
CH3CHCH CH3
80 %
CH3CHCH2 CH2Br 20 %
当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等极性试剂加成时,氢原总
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其子或
上相互重叠。
从侧面重叠。
电子云的分布情况 a. 电子云集中于两原子 电子云分布在 键所
核的连线上,呈圆柱形分布。 在平面的上下两方,呈块
状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有五个构造异构体:
H2C CH CH2 CH2 CH3
H3C CH CH CH2 CH3
CH3 H2C C CH2 CH3
CH3 H3C C CH CH3
CH3 H3C CH CH CH2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含4个碳原子的开链炔烃有两个构造异构体:
CH3CH2C CH
1-丁炔
H
H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2 烯烃和炔烃的构造异构及命名
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三个构造异构体:
CH3 CH CH CH3
双键位 置异构
碳链异构
H2C C CH3 H2C CH CH2 CH3 CH3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烯烃与同分子式的环烷烃互为官能团异构体:
CH3CH
丙烯
CH2
环丙烷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C C
+
Y
Z
C
Y
Y
C
Z
Y C C
Z
+
Y
ZCBiblioteka YCZZ
C
Y
C
Z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5.1.1
催化加氢
在催化剂存在下,烯烃可以与氢进行加成而生成烷烃, 称为催化加氢。常用催化剂是过渡金属,如镍(Ni)、铂(Pt)、 钯(Pd)等,一般情况下,这类反应均为顺式加成。
H2C
CH2
+
H2 Pt
H3C
H2
CH3C CCH3
2-丁炔
上页 下页
退出
烯烃构造异构体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等长时选择支 链最多的)。
H2C CH CH2 CH2 CH3
3 4 5 6 7
1
2
3
4
5
1-戊烯
CH3CH2CH2CHCH2CH2CH2CH3 CH3 C
2 1
CH2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2-甲基-3-丙基-1-庚烯
剂(Electrophilic Reagent) 。亲电试剂通常为带正电
的离子(如H+、X+等)或为在反应中易被极化而带 正电荷的分子(如X2)。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1) 加卤素
亲电 试剂
H3C CH CH2
+ Br2
CCl4
H3C CH CH2 Br Br
1,2-二溴丙烷
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此反 应可用于烯烃的鉴别.
Ni
CH3
CH3 H3C C CH CH3 C CH3 CH3
+
CH3 CH3 CH3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H3C C CH2 CH CH3
每一摩尔的烯烃加氢放出的能量叫做氢化焓。
几种烯烃的氢化焓
烯烃结构 氢化焓/kJ· mol-1 烯烃结构 氢化焓/kJ· mol-1
126.6 119.5 115.3
1-己烯-5-炔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常用的烯基的名称
H2C CH
乙烯基 丙烯基 烯丙基
H3C CH CH
H2C CH CH2
CH3 H2C C
异丙烯基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3 烯烃的顺反异构及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H3C C C H
顺-2-丁烯
CH3 H
H C C H3C
反-2-丁烯
CH3 H
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且双键两端碳原子连 接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当双键的两 个碳原子各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它们在空间 就可形成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顺反异构体。
如果是烯炔化合物,部分氢化时首先叁键催化加 氢生成烯烃。
CH3 HC C C CH CH2 CH2OH
Pd-CaCO3
+ H2
CH3
喹啉
H2C CH C CH CH2 CH2OH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5.1.2 亲电加成
由亲电试剂的作用而引起加成反应称为亲电
加成反应。
在反应中,具有亲电性能的试剂叫做亲电试
烯烃构造异构体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的碳原子顺序编号, 以使双键碳原子的编号最小。
CH3
5
4
3
2
1
H3C
C CH CH3
2 1 4
CH CH3
4,4-二甲基-2-戊烯
H3C CH2 C CH2
3
5
CH2 CH2 CH3
2-乙基-1-戊烯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烯烃构造异构体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5 烯烃和炔烃化学性质
3.5.1 加成反应
3.5.2 氧化反应
3.5.3 烯烃α -氢原子的反应
3.5.4 聚合反应
3.5.5 炔烃的亲核加成反应 3.5.6 叁键碳上氢原子的反应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5.1 加成反应
发生化学反应时,π键的断裂形成两个更强的σ键, 即在双键碳上各连一个原子或基团的反应称为加成 反应。加成反应是含π键化合物的典型反应。烯烃和 炔烃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通常反式异构体比顺式异构体稳定,
并且有较高的熔点,但是沸点较低。顺 反异构体不能通过σ单键的旋转而互相转 化,但受热时,顺反异构体可以通过π键 的断裂互相转化。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顺/反标记法
H3C CH2 C C H H
顺-2-戊烯
CH3
相同的两个基 团在双键的同 侧,在名称前 加“顺”
大基团在双键的同一 侧,则为(Z)构型,在 名称前加上(Z)。
大基团在双键的不同 侧,则为(E)构型,在 名称前加上(E)。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Z/E标记法
H3C C CH3CH2CH2
CH3 CH2 CH2 (CH3)2 CH
CH2CH2CH3 C CH(CH3)2
> CH3 > CH3 CH2 CH2
CC2H5
+
H2
H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采用钠Na(或锂Li)/液氨(NH3)也可还原炔烃到烯烃, 以反式烯烃为主。
RC CR1
Na / 液 NH 3 33 ℃
R C H C
H 〔 反式 〕 R1
C2H5
Na
C2H5 C
C(CH2)3 CH3
液NH3
H C C (CH2)3 CH3
33℃
H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对称甲基异丙基乙烯
CH3 H3C C CH2
不对称二甲基乙烯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H3C CH CH
CH2 CH3
对称甲基乙基乙烯
CH3 H3C C CH CH3
CH3 H3C CH CH CH2
异丙基乙烯 三甲基乙烯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炔烃的命名方法与烯烃类似
H3C CH2 CH2 C CH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
①同一碳不能有相同基团 ②不可完全自由旋转的条件(C=C或环)
H
CH3 Br
H
Br
H3C
H3C
CH3
反式
顺式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H
C CH3CH2CH2 C
H H
CH3CH2CH2 C C
H H
H
如果有一个双键碳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原 子或基团,则无顺反异构体
Z/E标记法 根据IUPAC命名法,顺反异构体的构 型用字母Z(同)和E(对)来表示,称Z/E命名 法。构型Z或E要用“次序规则”来决定。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Z/E标记法
H3C C H
CH3>H
(Z)-2-丁烯 顺-2-丁烯
CH3 C H
H3C C H
CH3>H
H C CH3
(E)-2-丁烯 反-2-丁烯
126.6 119.1 112.4
氢化焓越小,则烯烃越稳定。连接在双键碳原 子上的烷基数目越多,烯烃越稳定。顺反异构 体中反式烯烃的稳定性大于顺式烯烃。
上页 下页 退出
炔烃与烯烃一样,可以催化加氢,生成烯烃, 继续加氢得到烷烃。
R C CH
H2 Pt
R CH CH2
H2 Pt
R CH2 CH3
炔烃的催化加氢当使用Pt、Pd、Ni等催化剂 时,反应往往难于停留在烯烃阶段,而是直接得 到烷烃。炔烃比烯烃更容易加氢,如同一分子中 含有叁键和双键时,首先在叁键上发生加成。
(Z)-4-甲基-5-异丙基-4-辛烯 (反-4-甲基-5-异丙基-4-辛烯)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Z/E标记法
Br C H3C C
Cl H
Br>CH3,Cl>H
(Z)-1-氯-2-溴丙烯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Z/E标记法
Br C Cl C
Cl H
Br C Cl C
H Cl
Br > Cl,Cl > H
C=C键长 0.133nm C-H键长 0.109nm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π键的特点
π 键只有对称面没有对称轴。所以,双键碳原 子之间不能以两碳核间联线为轴自由旋转。
C
C
σ键可绕键轴自由旋转
π键
σ键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π键的特点
碳原子中余下的一个未杂化的p轨道与另一个碳 中未杂化的p轨道从侧面交盖形成π键,交盖程 度比σ键小的多。所以π键不如σ键稳定,比较 容易破裂。双键键长比碳碳单键的键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