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整理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大气层对地球很重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大气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千米到5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85 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大气层是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距离地表5000 千米处,已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层是地球与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__________ 千米。

人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人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二章复习提纲1.空气里各种气体所占的体积:氮气占78%,氧气21%,其它气体占1%2.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易液化和凝固3.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利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操作:①检查气密性②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⑦熄灭酒精灯(2)利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时,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3)利用氯酸钾(KClO3)制取氧气时,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

6.工业上制取氧气:分离空气法:是物理变化,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7.缓慢氧化与燃烧(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

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急剧膨胀,引起爆炸。

(4)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①有氧气参与;②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

8.灭火——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

9.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多变一)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一变多)10.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汇总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汇总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提纲试题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提纲试题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第二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假如没有大气层,那么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消费关系最亲密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如今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三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是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绘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是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是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根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如今: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如今: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四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详细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形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部分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浙教版新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浙教版新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假如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改变;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与消费关系最亲密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猛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困难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与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匀称,表如今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匀称。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汲取紫外线,对人类起爱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与气温6、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绘天气与气候最主要区分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7、天气是由很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8、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根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改变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视察。

缘由:(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如今: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如今: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详细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缘由: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形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缘由: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削减部分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缘由: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接着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刚好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一、物理1. 光- 光线的传播和反射- 反射定律和角度的性质- 光线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光的彩色分解和光的组合2. 声音-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声速和音量的性质- 声的反射和回声-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特性3. 电学- 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荷的运动- 电路和电路元件- 串联和并联电路- 直流电流和电阻4. 磁学- 磁场和磁场线- 磁场的性质- 磁场力和磁铁- 磁感应强度和电磁感应二、化学1. 物质的组成-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分类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式和化学反应类型-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的应用- 酸碱中和和常见盐的性质3. 物质的性质- 溶液和溶剂的概念- 浓度和溶解度的量的关系- 电离和电解质的概念- 单质和它们的应用4. 化学能和环保- 燃烧和能量转化-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三、生物学1. 生命基础知识- 细胞和生命的本质-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个体和群体- 细胞的组织和器官2. 生态-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 生态链和食物网- 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3. 遗传和进化- 遗传的规律和遗传信息的变化- DNA和基因的结构- 基因和性状的遗传规律-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进化的证据4. 健康教育- 健康的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和健康饮食- 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 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公共卫生总之,八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提纲可以概括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个方面,拓宽了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科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物质的概念及特点
- 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粒子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概念及要素
- 运动的描绘方法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力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章:采用合理的能源
-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 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
- 能源的优劣比较
- 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
第四章:物质的反应
-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 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
-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第五章:声的传播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三要素和特性
-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 声的阻抗和衍射
第六章:光的传播
- 光的概念和产生
- 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和光谱
第七章:电的产生和传输-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
- 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措施
第八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物质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
- 物种的多样性和变异的重要性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科学复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和总结,祝你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一、大气层1、大气的重要性a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b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c臭氧层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d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固体杂质) 等。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球分成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对流层(0-17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17-5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中间层(50-8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暖层(80-50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外层(50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其中与人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适合飞机飞行的是平流层3、对流层特点:●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

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天气复杂多变4、对流的形成热空气上升,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

发生在对流层二、天气和气温;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叫天气。

(如:阴转多远,晴空万里,和风细雨,雷电交加,注意区分气候)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其中气温是最基本的要素。

2、气温是空气的温度,表示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仪器是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

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人体最舒适温度大约22℃3、百叶箱a.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为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1.5--2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三、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目录:1 大气层2 天气和气温3 大气的压强4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5 风6 为什么会降水7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8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9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1、2、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3、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D、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

(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第四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1、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

2、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A、高山反应B、拔火罐原理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

3、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高压锅的使用原理4、生活用品与大气压A、真空压缩保存袋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尘器能力越强。

第五节风1、风是怎样形成的?A B2、A常用的风向有八种,表示方法:东风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风向标观测风向B、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

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0—12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

3、风与人类的关系:A、有利----风是一种资源,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B、不利-----破坏性风会对人类产生危第六节为什么会降水1、空气的湿度:大气中水蒸气的多少。

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

所以空气湿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

如果空气中水蒸汽量没饱和,湿球的表面便不断地蒸发水汽,并吸取汽化热,因此湿球所表示的温度都比干球所示要低。

空气越干燥(即湿度越低),蒸发越快,不断地吸取汽化热,使湿球所示的温度降低,而与干球间的差增大。

(4)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然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可以得出相对湿度。

(5)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

2、降水(1)降水的形成条件: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B、气温继续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水汽凝结C、空气中有微小的尘埃即云、雾等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3)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度量单位----毫米;测量仪器---雨量筒第七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或气象预报;(2)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2、怎样看天气预报(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 “少云”指天空的总云量在5/10到3/10,“晴”指天空总云量在3/10 以下(2)小雨: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时内降水5-1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降水大于15毫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A 、高压系统:天气晴好,B 、低压系统:阴雨天气C 、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冷锋 暖锋(3)特殊的天气系统:台风------实际上是属于强低压系统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天气与气候:A 、 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 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如:长夏无冬、秋高气爽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均为秋高气爽,但不代表没有下雨天。

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就是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A 、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

比热单位: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是什么?表示的含义:1kg 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

比热表的阅读:⑴水的比热最大。

(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

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B 、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 ● 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3)季风对气候的影响A 、 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B 、 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C 、 风向:● 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 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冬季-------吹冬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D 、性质: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E 、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

(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B、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C、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原因:该市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有丰富的地形雨。

第九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1、东部季风气候(1)、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

而降水主要来自湿润的夏季风(2)、季风气候区的范围: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

(3)、季风气候的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全年降水比较丰富。

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5)、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B、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洪涝和旱灾频发。

D、冬季的低温又常形成寒潮、冻害、暴雪等恶劣天气。

(6)深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能形成台风、干旱、洪水等气象灾害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1)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指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2)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特点: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