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循环冷却水网络的优化
水循环算法特点

水循环算法特点
答案
水循环算法(Water Cycle Algorithm,WCA)是模拟和优化基于网络的算法,它模拟水循环运动中的水分配,即模拟水从水源到水池的数量,以及水从水池到水沟再回到水源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算法最早由清华大学的褚海东博士和其他学者发明并提出,它已成为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算法,甚至逐渐发展成为普遍的最优化算法。
首先,水循环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以使用更少的计算资源来实现有效的优化结果。
它具有低的时间复杂度,仅需要少量的时间就可以实现最佳的优化效果。
同时,水循环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优化能力,它可以通过参数设置和数据驱动来有效地最优解,能够很好的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
它还可以显著提高优化效率,并提供更低的计算开销,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水循环算法还具有很好的解决并行优化问题的能力。
水夹点分析与数学规划法相结合的用水网络优化设计

水夹点分析与数学规划法相结合的用水网络优化设计
李英;姚平经
【期刊名称】《化工学报》
【年(卷),期】2004(55)2
【摘要】提出了水夹点分析和数学规划法相结合的用水网络最优设计法.水夹点分析基于对过程用水的理解,获得新鲜水用量目标并给出用水网络设计的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过程使用新鲜水、排放废水和回用的各种可能匹配方案的用水网络超结构及其MINLP模型.既避免了用水夹点综合设计用水网络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解,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超结构规模过大,MINLP维数太高,求解困难.采用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AMS得到用水网络最优设计方案.文献中的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充分发挥水夹点分析确定新鲜水用量或回用结构的简洁实用性和超结构MINLP寻求最佳方案的优点.
【总页数】6页(P220-225)
【作者】李英;姚平经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统工程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12;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统工程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21.8
【相关文献】
1.融合水夹点分析的具有中间水道用水网络设计 [J], 梁卓;李英;刘名扬;张香平
2.水夹点分析与用水网络优化设计方法 [J], 左永生;李素芹;苍大强
3.基于经验规则的数学规划法快速设计多杂质用水网络 [J], 梁肇铭;李雁;解新安
4.多杂质用水网络最优化设计——水质分析及数学规划法 [J], 刘强;阎光绪;郭绍辉
5.水夹点分析与数学规划法相结合的废水处理网络优化设计 [J], 李英;周集体;姚平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循环冷却水系统如何实现系统优化

灭作 用 ,电极安 装 的铜银 合金 片 电解产 生的 微量 铜银离 子 可 以使 蛋 白 质变 性 。利用这 一过 程 ,可 以有效 去除 循环 冷却水 系统 中的藻类 和细 菌 ,达到改 善循 环冷 却水 系统 水质 的 目的 ,使 循环 冷 却水 的水质 能够 得到 净化 ,延长 循环 冷却 水 的使用 时 间 ,保 证循 环冷 却水 系统优 化取
得积 极效果 。 为此 ,我们 应将 电解 水作 为灭 藻杀 菌的 主要方 式 ,在 系统优 化 中
二、循环 冷却水 系统优 化应做 好溶垢处 理工作
在 循环 冷却 水 系统 工作过 程 中 ,由于水 质会不 断变 差 ,循环 水在 积极 应用 电解 水过 程 ,提 高灭藻杀 菌效率 。 五、循环 冷却水 系统优化应 做好防腐 降氯工作 系统 内部会 受 到管 线影 响和水 质 内部变 化 ,会有溶 垢现 象 的发 生 ,影 响 了循环 冷却 水系统 的 正常 工作 ,为此 ,循 环 冷却水 系统 优化 应做 好 为了保 证循环 冷却 水系 统能 够正 常工作 ,需 要做 好冷 却水 的防 腐降 氯 工作 ,主要 应从 以下几个 方面入 手 : 溶垢 的处理 工作 : 1 . 电解水过程 中部分 活性氧 和活性 氢结 合水体 中 D O ( 溶 解氧 )和 高频 发生 器产 生低 压高 频信 号 ,通 过 电场 力作 用 ,水 分子 在 电极 水分 子生成 臭氧 和过 氧化 氢 ,利用 臭氧和 过氧 化氢 的特 性有效 去 除水 间有规 则 向正极高 速运 动 , 电极 高频 变换 ,原 系统 中大 分子 团水分 子 剧 烈碰 撞后 ,氢键 受到 破坏 ,逐 步裂 解成 小分 子水 体 ,水体还 原 电位 质 中的杂质 和细 菌 ,保 证循 环水 水质 满足 使用 要求 ,提 高循 环水 的活 下降 ,系统 饱和指 数上 升 ,通过 采 取以上 措施 ,循 环冷 却水 中 的溶 垢 得到 了消除 ,溶 垢的数 量和 溶垢 面积 在逐 渐 减少 ,循环 冷却 水 系统 的 水循 环系统 得到 了一 定的 清理 ,使 水质变 差 问题和 水质 溶垢 问题 得 到 解决 。所 以 ,在 循环 冷却 水系统 优化 过 程 中 ,必须 将溶 垢 问题处 理放 在首位 ,有效 h e m i c a l T r a d e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是指对循环冷却水进行处理以防止其腐蚀、水垢、生物污染等问题的方案。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持循环冷却水的高效运行,延长设备的寿命,提高设备的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方案。
首先,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需要对水源进行选择和预处理。
水源应尽量选择优质的自来水或者地下水,避免使用含有大量悬浮物、有机物和硬度较高的水源。
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软化等。
沉淀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将悬浮物沉淀至水底,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过滤可以使用颗粒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去除微小颗粒物和氯味等杂质。
软化主要是通过去除水中的钙和镁离子,减少水垢的形成。
软化可以使用离子交换器或者反渗透等方法。
其次,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需要对水进行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防止细菌和藻类的生长。
消毒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
消毒剂的选择要根据水质、消毒效果和对设备的腐蚀性进行综合考虑。
消毒剂的投加量要根据水质进行调整,确保消毒效果。
然后,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需要对水进行酸碱平衡调节。
酸碱平衡是指调节循环冷却水的pH值,避免水质过酸或过碱导致的腐蚀或水垢问题。
调节pH值可以使用酸碱适当配比调节剂,如碱式氯化铜等。
调节剂的选择要根据水质和设备类型进行科学调配,确保pH值在适宜范围内。
此外,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还需要添加缓蚀剂。
缓蚀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金属的腐蚀。
缓蚀剂的选择和添加量要根据循环冷却系统中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水质来确定。
常见的缓蚀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最后,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需要定期监测和清洗循环冷却系统。
监测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以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清洗循环冷却系统,去除水垢和污泥等杂质。
清洗可以采用化学清洗剂或机械清洗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可以保持循环冷却水的清洁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间接循环水网络优化

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间接循环水网络优化
胡官墨;毕莹莹;董莉;孙晓明
【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年(卷),期】2022(12)4
【摘要】为解决工业园区水资源消耗高和水污染排放强度大等问题,整体优化园区水资源网络,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数学规划法,以园区企业间水耗、排水量和水质的差异为基础,兼顾经济和环境要素,构建了包括水源、处理单元以及水阱的水网络优化模型,形成适用于工业园区水资源间接循环利用的优化方法。
以典型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水网络优化模型,在园区最小新鲜水需求量目标下,比较了不同情景的新鲜水需求量、废水排放量和总费用。
结果表明:采用间接循环水网络优化方案可使园区总新鲜水需求量减少24.7%,废水排放量减少40.5%,废水重复利用率提升40.5%,总费用比较适中,为486.09万元/a,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该优化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工业园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总页数】9页(P1144-1152)
【作者】胡官墨;毕莹莹;董莉;孙晓明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4
【相关文献】
1.“低碳”背景下工业园区控规的创新——以恩施鹤峰县太平乡工业园区控规为例
2.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循环冷却水网络的优化
3.水夹点分析与数学规划法相结合的用水网络优化设计
4.水夹点分析与数学规划法相结合的废水处理网络优化设计
5.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研究——以仁寿汪洋工业园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及软件开发

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及软件开发在实际生产中,净循环冷却水系统已经被很多企业广泛应用,但是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管网中各个设备组件运行参数设定的不合理,会使整个循环水系统造成大量的电力浪费。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展开了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的研究,提出了对工程实际有重要意义的运行优化方法,以实现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耗能最小化。
本文首先分析了净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以节能为目的,通过分析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决策变量,建立运行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最终形成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数学模型。
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问题是一个具有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针对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决策变量含有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的启停,是离散非连续的,而且鉴于BPSO算法在优化离散空间问题方面具有概念简单、调节参数少、实用性强的优点,所以采用BPSO算法来进行求解。
但对发现,BPSO算法不具备收敛性,所以对概率映射函数和位置更新函数进行改进。
通过简单的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的BPSO算法具备收敛性。
最后将改进的BPSO 算法应用到净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本课题以上海宝钢节能技术公司《净循环水系统综合节能仿真平台软件开发》项目为背景,进行了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软件的开发。
软件开发过程包括数据库设计、软件架构设计、界面设计、输入输出系统设计,然后运用Delphi语言、C语言和Matlab语言进行混合编程实现。
最后对净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例进行运行优化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软件是一套能够对流体管网系统进行仿真、能效评估与优化的综合节能数字化仿真研究平台,为钢铁行业等流程型工业水系统节能改造提供了决策支持。
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循环冷却水网络的优化

一
个 整 体 ,无法 获得 很 好 的节 水 效 果 。虽 然 也有
0 引 言
循 环 冷却 水作 为 工业 用 水 系 统 中一 种 最 重要
的用 水 类 型 ,其 用 水 量 占工 业 用 水 量 的8 % 以 O 上 … ,因此它 节水 状况 的好 坏 将 严 重影 响整 个 工 业水 系统 的节 水 程 度 。 由于在 实 际 的运行 中 ,工
业循 环冷 却 水 系 统 存 在 一定 数 量 的 水 蒸 发 消耗 ,
同时为 了避 免 水 蒸 发 引 起 水 中盐 分 的过 度 浓 缩 , 冷却 水循 环 系统必 须 有 一 定量 的排 污 和 补水 。而
学 规划 法处 理 大规模 的循 环冷 却 水 系统 显 得 更 有 优 势 。F n eg等 …将 中间水道 的 网络结 构 推广 到 了
A bsr c t a t: M a h ma ia d l a g tn a m ii t e tc lmo es t r ei g n mum o l f w rt a d m ii m c nn ci n umb r wee e t bihe t ae n n mu o e to n e r sa ls d o o i z a g c l o ptmie lr e s ae c mplx cr ultn t rnewo k . W ih tes wo mahe tc lmod l e ic ai g wae t r s t h e t t mai a es,a c r ua ig wae t ic ltn trne— wo k wih l s ic ltng wa e o u pi n a d smp e sr cur so t i d The efc ie e s a d f a i lt ft r t e s cr u ai trc ns m to n i l tu t ewa b ane . fe tv n s n e sbii o he y
冷却水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

冷却水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冷却水循环系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需要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冷却,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因此,设计一套稳定、高效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冷却水循环系统通常由水泵、冷却塔、换热器、管道等组成。
为了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需要考虑冷却塔的选型。
冷却塔的选型是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的关键之一。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来选择最适合的冷却塔。
其中,冷却塔的散热面积、通风方式、传热能力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另外,根据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还需要考虑冷却塔的防腐、耐腐蚀等性能。
其次,需要考虑水泵的功率选择。
水泵的功率大小直接影响到冷却水循环量、循环时间等多项指标。
通常,可以通过计算系统的压降来确定水泵的功率。
特别是在大流量、高温的场合下,需要考虑水泵的过载能力,防止出现过载故障。
第三,需要考虑换热器的选型。
换热器作为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型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换热器的规格型号以及材料。
同时,应考虑到换热器的传热效率、结构强度以及可靠性等因素。
最后,需要考虑管路的设计。
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管路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管路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管径的大小、管道布局、管道的支撑、接头的连接方式等多项因素。
特别是在贮槽、水泵等重要设备周围,应通过设置支架、管夹等固定装置来保证管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型、功率选择、设计等多方面应尽可能地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同时应注意到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只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系统的维护保养,不断优化系统的设计方案,才能有效地提高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性能,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络的超结构物理模型 。 对于网络中的关键单元 -水 冷器而言,它 所 需 的 冷 却 水 可 以 是 冷 却 塔 的 来 水,也可以是 其 他 任 何 水 冷 器 的 升 温 后 的 冷 却 水; 它的升温后所排 的 冷 却 水, 可 以 直 接 排 放 至 冷却塔,或者也 可 以 排 至 其 他 任 何 水 冷 器 。 图 1 为循环水网络的超结构 。 其中: ( 1 ) 冷却 塔 向 S ( 分 流 节 点 ) 供 水, S 可 以 将循环冷却水分配给各水冷器; ( 2) 水冷器 的 入 口 M ( 混 合 节 点 ) 可 以 接 受来自冷却 塔 的 水 及 其 他 水 冷 器 来 的 循 环 冷 却 水; ( 3 ) 水冷器的出口 S 可 以 将 升 温 后 的 冷 却 水 排向其他水冷器及排向冷却塔; ( 4 ) 返回冷却塔的冷却水向 M 供水, M 可以 接受各水冷器来的循环冷却水 。
Abstract : Mathematical models targeting a minimum flow rate and minimum connection number were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large scale complex circulating water networks. With these two mathematical models ,a circulating water network with less circulating water consumption and simple structure was obtain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demonstrated by an industrial case study. Key words :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network ; flow rate ; connection number ; mathematical model
-1 水率,直接节 约 233. 48 t · d 的 新 鲜 水 。 按 其 新
j∈ P
鲜水价格 1. 6 元 / t 计 算,每 年 可 节 约 11. 21 万 元 ( 10 ) 为连接数的有关约束,如果存 ( 按年运行 300 天计) 。
式 ( 8)
在连接,其中的整 形 变 量 值 为 1 ,不 存 在 时 为 0 。 式 ( 11 ) 为网络的总循环冷却水量的约束 。 采用 相关的数学规划软件 求 解 这 个 模 型, 就 可 以 得 到 循环冷却水量小于目 标 值, 并 且 连 接 数 最 少 的 循 环冷却水网络 。
一个整体,无法获得 很 好 的 节 水 效 果 。 虽 然 也 有
0
引
言
人从水系 统 集 成 的 角 度 进 行 了 探 讨 。 比 如, Kim
[6] 和 Smith 将夹 点 的 方 法 应 用 于 冷 却 水 网 络 的 设
循环冷却水作为工 业 用 水 系 统 中 一 种 最 重 要 的用水 类 型, 其 用 水 量 占 工 业 用 水 量 的 80% 以 上
j∈P ( 3 ) 水冷器 j 进出口的热量平衡:
( 3)
( LF j
+
Σ
· T In + Hj = L i, j j) j∈P
( LD j
+
i∈ P i≠ j
Σ
· T Out L j, j k) ( 4)
j∈ P j≠ k
图1 Fig. 1
循环水网络的超结构
( 4 ) 水冷器 j 进出口的温度要求:
Optimization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networks based o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FENG Xiao ,LEI Zhe ,SHEN Ren-jie
(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
In , max T In j ≤ Tj Out , max T Out ≤ Tj j
Superstructure of circulating water networks
j∈P j∈P
( 5) ( 6)
图 2 表示一个典 型 的 水 冷 器 的 接 受 排 放 冷 却 水的情况,这个图清楚 地 表 示 了 这 种 结 构 水 冷 器 的进出水情况 。
,因此它节水状况的好 坏 将 严 重 影 响 整 个 工
业水系统的节水程 度 。 由 于 在 实 际 的 运 行 中, 工 业循环冷却 水 系 统 存 在 一 定 数 量 的 水 蒸 发 消 耗, 同时为了避 免 水 蒸 发 引 起 水 中 盐 分 的 过 度 浓 缩, 冷却水循环系统必须 有 一 定 量 的 排 污 和 补 水 。 而 补水量取决于循环冷 却 水 的 用 量, 所 以 研 究 如 何 减少循环冷却水的用量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 虽然不少的研究者 对 循 环 冷 却 水 进 行 了 相 关 的研究 。 但目前对于循 环 冷 却 水 系 统 的 研 究 主 要 集中在冷却系统 的 单 个 组 成 单 元 上
-1 该车间优化 后 可 节 约 冷 却 水 44 900. 33 t · d , 占
L i, j - y i, jU ≤ 0 L - y ·U ≤ 0
D j D j
Σ
式中:
F LF j ≤ L min ( 1 + δ )
现行 冷 却 水 总 量 的 81. 3% 。 按 该 企 业 0. 52% 的 补
[2 5]
将中间水道的网络结构推广到了
循环冷却水网络中,并 建 立 了 相 应 的 数 学 模 型 进 行研究,但他们的研究 不 涉 及 常 规 的 循 环 冷 却 水 网络 。 常规的循环冷却 水 网 络 是 指 使 用 循 环 冷 却 水的冷却器构成的串 联 使 用 的 水 网 络, 这 种 结 构 的水网络具有节水量 大 的 特 点 。 以 前 的 研 究 主 要 关注的是如何使用最少 量 的 循 环 冷 却 水 构 造 水 网 络,但是因为这种水 网 络 具 有 不 唯 一 性, 所 以 如 何对大 规 模 复 杂 的 循 环 冷 却 水 网 络 系 统 进 行 优 化,构造出用水 量 少 、 结 构 简 单 、 连 接 数 少 的 循 环冷却水网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或者是
从降低循环倍率的角 度 考 虑, 而 不 是 把 系 统 看 作
收稿日期: 2011 - 09 - 21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0936004 ) .
34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2012 年
为目标值 的 数 学 模 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 而 可 以 得 到 循 环 冷 却
j∈ P
2
循环冷却水网络优化模型
根据循 环 冷 却 水 系 统 的 超 结 构 模 型, 以 及
各水冷器 的 热 容 流 率 及 水 的 热 量 平 衡 关 系, 建 立循环冷 却 水 网 络 优 化 的 数 学 模 型。 模 型 的 建 立可以分 为 两 步: 首 先 建 立 以 最 小 循 环 冷 却 水 量为目标 的 数 学 模 型, 然 后 再 建 立 以 连 接 数 少
[1]
计中,给出了循环冷 却 水 网 络 的 设 计 步 骤 。 但 水 夹点的方法在处理大 规 模 系 统 时 较 为 困 难, 而 且 无法引入其他约束 。 相 对 而 言, 基 于 超 结 构 的 数 学规划法处理大规模的 循 环 冷 却 水 系 统 显 得 更 有 优势 。 Feng 等
[7]
Σ
LF i
( 1)
i∈ P
Σ
D L i, j = Lj +
i∈ P i≠ j
Σ
L j, k
j∈P
( 2)
k∈ P j≠ k
( 2 ) 水冷器 j 进口混合节点的热量平衡:
Out LF + j ·TF
Σ
Out L i, = j ·Ti
i∈ P i≠ j
( LF j
+
Σ
·Tj L i, j)
In
i∈ P i≠ j
第 39 卷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Vol. 39 , No. 1 Jan. ,2012
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循环冷却水网络的优化
冯 霄 ,雷 哲 ,沈人杰
( 西安交通大学 化工系,陕西 西安 710049 ) 摘要: 针对工业用水系统中最重要的循环冷却水进行了优化研究,分别建立了以流率最小和 连 接 数 最 少 为 目 标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可以得到循环冷却水量小,连接数少,结构简单的循环冷却 水 网 络 。 所 提 供 的 实 例说明了本文方法在工业应用上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网络; 流率; 连接数;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TQ021.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2691 ( 2012 ) 01 - 0033 - 04
1
循环冷却水网络结构
为了方便研究,首 先 建 立 常 规 循 环 冷 却 水 网
水量小且 连 接 数 少 的 循 环 冷 却 水 网 络。 需 要 指 出的是,这里 不 考 虑 各 个 水 冷 器 中 的 热 量 和 水 量的损失。 2. 1 优化循环冷却水用量 首先以循环冷却水 网 络 最 小 流 率 为 目 标 值 建 立数学模型,求解就可 获 得 循 环 冷 却 水 网 络 的 最 小流率 。 为了便于计 算, 以 循 环 冷 却 水 的 最 小 热 容流率为目标值,热容 流 率 除 以 比 热 容 即 为 循 环 冷却水的流率 。 P1 : 目标函数: min 约束条件: ( 1 ) 水冷器 j 进出口的热容流率平衡: LF j + 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