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精选习题与作文指导
向《劝学》学写作

向《劝学》学写作摘要:研究学习《劝学》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学习《劝学》写法提高写作水平许多学生认为,每天花费许多时间学习语文课文,却对考试没有多大帮助。
其实,单就作文而言,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课本上不少内容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也有不少篇章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抓住一些典型的议论性篇章挖掘其巧妙写法让学生学习掌握,让读与写相互促进,那么学生的读写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这里笔者就谈谈如何向《劝学》学写作。
首先,学习《劝学》的谋篇布局技巧。
《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里的一篇极经典的说理性文言短文,该文采用了典型的议论文三步曲写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文章一开篇就借“君子”之口直截有力地提出中心观点“学不可以已”,即学习不可以停止,接着在第二段就分析为什么“学不可以已”,作者认为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三段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第四段解决问题,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认为学习要重积累,有恒心且专心。
其实此文正是围绕着我们常强调的议论文写作的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层层展开的。
虽说这种“三问题”式的打开思维、构建文章的方法很常见,但学生们却不甚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的更不多,他们大多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古今中外各举一例来证明观点,最后收结全文,不会深入全面地分析说理,纯粹是以例代议,许多学生只知道写议论文“事实胜于雄辩”,不知道“事实永远不能取代雄辩”。
所以很有必要以课文为范例,进行一定量的议论文的构思谋篇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是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拟写作提纲,甚至是课堂上的短时间的讨论。
笔者在高三总复习时,着重复习了此文,要求学生把它背得滚瓜烂熟,还根据高三学生比较喜欢写议论文的特点,特地让学生仔细揣摩此文的写法,然后要求他们用这种“三问题”式构思文章的方法,以“讲正气”为话题,展开讨论,构思作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劝学”新说(三篇)(附写作导引)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劝学〃新说(三篇)《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劝学》中讨论的学习重要性、学习需要积累和学习态度要专注等方面,依旧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今天的学习出现了新的挑战,如重新认识学习的意义,如何看待网络学习的利弊,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如何创新性学习等。
我们可以从新时代学习观的发展内涵来切入话题,还可以就自己学习中遇到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困惑,手机与学习的关系等。
佳作示例一“劝学”新说李洋两千多年前,荀子提出:“学不可以己”。
处于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似乎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口头禅,学习似乎无需再劝。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今仍有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是谋生的手段,成其事后可弃之。
此论当然不可取。
荀子《劝学》说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学为修身成人。
“玉不琢,不成器”,顽石尚需雕琢才为璞美玉[璞玉:未经雕琢的玉,即含玉的石头,顽石。
], 更何况人呢?修养身心,形成完整的人格,并非与生俱来的。
我们阅读的每本书,跋涉的每一处山水,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具有芳香,熏陶着灵魂。
《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备受观众喜爱,人们喜欢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坚持阅读涵养出的谦恭优雅。
在一次次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成为真正成熟完备的人。
然而,学习不能修身,仅为个人私欲,则难以成人。
高铁霸座男学习多年,获得博士学位,火车上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进行各种胡搅蛮缠,令人扼腕叹息!学亦为达人。
荀子又曰:“学恶乎始?恶乎终?[学习究竟应从哪里入手?又到哪里结束呢?]……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高二语文《劝学》默写练习附作文摘抄近义成语

真题回顾
• (2013年全国卷2)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
用心一也。
• (2016年全国卷1) • 《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
弱,却能“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 A.拭目以待
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
• B.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拭目以待
• C.拭目以待
倚马可待
指日可待
• D.倚马可待
指日可待
拭目以待
•
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事情,希望等)不久 就可以实现。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 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 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参半,
,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
才能分辨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西南北。
• (2)当今的娱乐圈
、乌烟瘴气,很
多艺人在光鲜的表面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黑色故事。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 两个成语都有两种东西混在一起,难以分辨的意思。 鱼龙混杂适用对象是人,指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 目混珠适用对象是物,指假的事物冒充真的事物。
巩固练习
• 10.荀子在《劝学》写到,“骐骥”是一种很善跑的 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够人的十步远,与之相反的
是“驽__马__十__驾___,,功__在__不__舍__。_”,通过正反对比说明坚
持的重要性。
• 11.荀子的《劝学》中,“不__积__小__流__,,无以成江海。
__________”这两句从反面揭示了江海之大是由涓涓 细流汇聚而成的道理,通过此例论证积累的重要性。
《劝学》阅读后作文

《劝学》阅读后作文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国王。
赤壁之战后,因为大家把周瑜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周瑜留下了一句话,“何圣亮生于禹”而死。
吕蒙是孙权手下唯一的军事指挥官。
然而,吕蒙是一个勇士,他勇敢但不足智多谋。
作为一个国王,当然希望自己的下属能有勇有谋。
可眼看着失去了一员大将,现在只有一个有勇无谋的吕蒙,自然担心。
然而,他并没有小瞧吕蒙,而是小心翼翼地劝他多读书。
且不说这个故事的历史价值,就文学而言,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突出了中国古文的特点。
只有短短的100个字,却清晰具体的描述了一件事,两者之间的时间跨度很长。
看完这篇文章,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书的价值。
作为国王,每天都有没完没了的国家大事。
而且是三国时期,各个国家局势还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
但孙权经常看书,劝下属多读书。
由此可见,书的价值真的很大。
或许,“书自有黄金,书自有颜如玉”才是真理。
其实任何读过书的人都应该有感觉。
书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精神需求。
你有没有孤独过,失去了信心,犹豫过?那么书对你来说还是可以算是良药的!当你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书,那么你就会体会到书的真谛。
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你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但这不是镜子的错!”其实每一本书都是一面镜子,照亮你的缺点,折射出智慧的光芒。
“开卷有益。
”如果你读了成千上万本书,那么成千上万本书会教会你生命的真谛。
高尔基曾经说过:“我读得越多,书就越贴近世界,生活对我来说就越幸福,越有意义。
”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能理解事物,越能读懂生活,珍惜生活。
我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这条路是用无数的书铺成的!没有书,就失去了自己的意义,永远只是一条平凡的路,甚至成为一条被遗忘的路,一条被人抛弃的路。
培根的话特别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明,数学使人思考准确,哲学使人思考深刻,伦理学使人修养,逻辑使人善变……无非是让我们博览群书。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幸福。
至于我自己,平时爱看书。
《劝学》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劝学》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角度一: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角度二: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
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角度三: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
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
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运用范例】1、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对终身教育思想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劝学》开篇就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该不间断地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
荀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荀子的论断,可以说是世界上对终身教育理论的最深刻最独到的见解,反映了现代各国大力提倡的终身教育的实质。
这说明荀子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可以从荀子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的基础。
2、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使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的作文分析

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在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日本,
有两个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着。
日本人每月
雷打不动地坚持把工资和奖金的三分之一存入银行,尽管
许多时候他这样做会让自己手头拮据,但他仍咬咬牙照存
不误。有时甚至借钱维持生计也从来不去动银行的存款。
相比之下,那个美国人的情况就更糟糕了,他整天躲在狭
六年的时光里,日本人靠自己的勤俭积蓄了5万美元的存
款;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
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
六年后,日本人用自己在艰苦的岁月里仍坚持节衣缩食 积累财富的经历打动了一名银行家。从银行家那儿获得了 创业所需的100万美元的贷款,创立了麦当劳在日本的 第一家分公司,从而成为麦当劳日本连锁公司的掌门人。 他叫藤田田。 同样是在6年后,美国人成立了自己的 经纪公司,并发现了最重要的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预 测方法,他把这一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他在金 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华尔街上靠研 究理论而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他叫威廉·江恩,世界证券 行业尽人皆知的最重要的“波浪理论”的创始人。如今, 他的理论被译成了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地金融领域的 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古印度一个着名棋手和皇帝下 棋,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他说,只要在棋盘上第 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然后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 第三个格子放四粒米,依此类推,放满64个格子 就行了。皇帝很高兴,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可后 来兑现赏赐时,皇帝傻眼了,把全印度一年收获的 全部粮食加起来也不够用。谁能想到,棋盘上这一 格到下一格的微不足道的积累,到后来竟然成了天 文数字。第三事例讲的是: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原 来在部队一个科研单位工作。他原来基础并不好, 学历不太“硬”,也曾不被人看好。可是他自己却 “不放弃,不抛弃”,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积累 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成绩。他不放弃一切可以学 习机的会,他向一切内行的人虚心请教;
适合当作文题目的劝学短语

适合当作文题目的劝学短语
《学习这件“好玩”事儿》
哎呀,今天我想说个事儿,就是关于学习的。
你们知道吗,我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他呀,那可真叫一个特别。
有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提出了一个挺难的问题,问谁能回答。
全班都沉默了,没一个人敢举手。
这时候我那个同学,他居然慢悠悠地举起了手,然后不慌不忙地就把答案说了出来,说得还特别在理儿。
从那之后我就特别好奇,他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于是我就开始观察他,发现他每天都会提前预习要学的知识,上课的时候特别认真听讲,下课后还会主动找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慢慢地,我明白了,原来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变得这么厉害的呀。
所以啊,咱也得学学他,努力学习,找对方法。
不要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其实当你真正投入进去,你会发现学习就像探险一样,可有意思啦!你可以不断地发现新东西,解锁新技能。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让我们都当个学习的有心人,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玩耍吧!学习这条路呀,适合我们一直走下去,别停下哦,一起加油吧!就像我那同学一样,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成为别人眼中厉害的人呢!嘿嘿!。
劝学心说作文提纲

劝学心说作文提纲
晚上放学铃声响了,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飞向操场。
操场上的小朋友比平时更焦急,他们在玩捉迷藏、跳绳、踢毽子,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
不过,我的心却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
因为,老师今天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劝学心声”。
我正坐在绿荫下,看着同学们快乐疯玩,脑袋里却一片空白。
我该怎么写呢?
我突然记起妈妈以前跟我说的话:“学习就像爬山,只能努力再努力再努力再努力往上爬,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
”
是啊,学习就像去登山,越往上爬,风景越美,也越能看到远方。
但有时候,我真的不太喜欢学习。
写作业的时候,我会突然感到很无聊,写数学的时候,我会突然感到很恼火。
我看见一只小蜜蜂在花丛里忙着采花粉,它好像会永远都那么勤劳,这样的话大家都会快乐。
可能,学习看起来像一只小蜜蜂采蜜,虽然辛苦,但收获的甜蜜却也无穷无尽。
我很清楚,学习对我很重要,它可以让我拥有更多知识,让我变得越来越优秀。
我握紧了拳头,暗下决心,我要像小蜜蜂一样勤劳肯干,认真学习,朝着远处的梦想努力飞跑!
我要写一篇很棒的作文,把我的“劝学心声”告诉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劝学》复习学案
制作:张晓丽审定:金秀军审批:李玉芳2012. 8.18
一.选择
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下列实词翻译错误一组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超越,超过
C.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明显,清楚
D.金就.砺则利就:接近
3.下列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A.金就砺则利
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蚓无爪牙之利
D.蟹六跪而二鳌
4.没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学不可以已
5.“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6.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雁荡具体而微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答案1.C 2.B 3.B 4.D 5. ①C ②B ③F ④D ⑤F ⑥A
6.B
7.D
8.C
二.默写全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素材:
5.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一.荀子《劝学》:
1.学习必要性:学习是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责任。
⑴可以提高素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任何人通过
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
过老师。
⑵使人智慧明达:博学多识、明察善断者常受拥戴,孤陋寡闻、唯唯
诺诺者难以服众。
⑶减少言行过错:很多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都注意随时反省自己的内心,以得补
失,以是克非,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2.点滴积累: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
”
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3.坚持不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
4.专心致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八跪而二螯,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
气。
二.联系现实:文化浮躁现象。
如今,太多人们不大愿意沉下心来去学习和思考,而仅仅是追求表面上的东西。
翻翻街头的刊物,大抵是千篇一律,封面是美女,内页是广告,夹杂着一些社会热门
现象。
翻翻报纸,歌功颂德的多,针砭时弊的少,很多不同的报纸刊登着雷同的内容。
文字越来越短,图片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少,聊天越来越多。
这种种表现,正是文
化界浮躁的写真,也是整个社会浮躁的微缩。
就中国本身来说,我们处在一个文化浮
躁的时代。
美国人在‘南北战争’之后,也曾经历过将近40年的文化浮躁,最终到老
罗斯福时代才得以改观。
老罗斯福力挽狂澜,真正奠定了美国的全球霸权。
在这之前,
美国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国。
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没有30年可以等了,我们必须警
惕文化浮躁带来的种种问题。
当年的美国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也
没有这么快,所以它可以用30年去度过精神迷失时期。
但是现在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
了,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你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和别人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因为别人是不可能等你的。
所以解决文化浮躁的问题,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我们用
的时间越少,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
三.荀子名言
1.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