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28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课后作业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读音播放间。
(给加点字注音)不朽.( ) 摔垮.( )尸首.( ) 俯.下(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怒恕愤( ) 饶( )宽( ) 恼( )捶睡( )觉 ( )打瞌( ) ( )背碎悴瘁憔( ) 摔( )鞠躬尽( )三、对号入座。
A.人民把他摔垮;B.人民永远记住他!C.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D.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E.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3.骑在人民头上的( )4.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5.给人民作牛马的( )四、课外阅读。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到天亮。
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他到了晚年更加( )地学习,( )地工作。
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在写日记。
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文中的“战斗”是指 ( )A.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
B.和敌人做斗争。
3.在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 )——( )4.请把画横线的部分补充完整,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第28课一、xiǔkuǎshǒu fǔ二、怒恕恕怒睡捶睡捶悴碎瘁三、1.E 2.C 3.A 4.D 5.B四、1.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2.B 3.爱惜珍惜 4.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告诉我们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说明鲁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他人的时间。
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8课时视图与投影(PPT版)-课件

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3.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几何体
主视图
左视图
正方体
圆柱
俯视图
几何体 圆锥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球体
几何体 长方体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棱柱
4.计算组成几何体的小正方块个数的方法 首先可由俯视图来确定几何体的最底层形状(打基础), 再由主视图在俯视图的基础上累加小正方块(疯狂盖), 最后由左视图来排除多余的小正方块(拆违章).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提分多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8课时 视图与投影
基础点巧练妙记 基础点 1 投影
1.投影: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 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 3.中心投影:从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
基础点 2 三视图
1.概念:当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平 面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1)主视图:从①_正__面___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2)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3)俯视图:从②_上__面___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2.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
第6题图
基础点 3 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1.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
常见几何体
展开图
正方体
六个全等的正方形
图示
常见几何体
展开图
圆柱
两个同等大小的圆和一 个③_矩__形_
圆锥
一个圆和一个④_扇__形_
三棱柱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和三 个矩形
图示
2.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类型 一四一型
二三一型
三三型
语文第八单元的28课早和是一篇民间故事你读过的故事中主人公鱼

语文第八单元的28课早和是一篇民间故事你读过的
故事中主人公鱼
前几天我们读了一篇民间故事的课文,叫《海的女儿》,读过这篇课文后我被故事里的主人公人鱼公主深深的感动了。
他讲的是海王的第六个女孩讲述了她在一次他在一次风暴中救
了一个不到十六岁的王子,从那以后他就深深的喜欢上了那位王子,在那以后小美人鱼好几天都没见到王子,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姐姐们,有一个姐姐知道王子在哪里就告诉了她,他就每天去那里看王子,有一个奶奶告诉她只要变成人就可以见到王子并且可以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他就去找了海巫婆,海巫婆给他熬了一服药,但要以她美丽的声音为酬劳,他到了那里找到了王子,并且从那以后王子开始慢慢的喜欢上了小人鱼,但从没有娶小人鱼为妻子的意思,因为他在想救过他的邻国的公主,到最后小人鱼没把刀刺到王子身上,小人鱼变成了泡沫。
小人鱼是善良的,她不愿意用自己的幸福来夺取他人的幸福,虽然在她最后没能变成人,但是美人鱼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不管在成功的路上玉带任何困难和磨难,都要勇于的去面对它,去克服它。
不管结果会是怎样,那至少在我们美好的生命里都要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有意义,做不能让自己后悔的事,自己所坚持的事就得要坚持到底。
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习小人鱼的这种追求幸福的精神。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8课,续写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8课,续写300字。
枣核如此戏弄了县官,官府岂能善罢甘休。
看,衙役们来了!然而,这次枣核并没有反抗,反而和颜悦色,一声不吭,乖乖滴跟着他们去了官府。
村民们惊讶万分,可枣核却偷偷地对村民们眨眨眼,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到了官府大堂,十来个衙役正在搬运几袋刚刚收上来的大米。
枣核二话不说,纵身一跃,跳进了最大的米袋里,一下子扎进米堆。
这下可把衙役们忙得团团转:二三十人齐刷刷冲向那个米袋,你挤我碰,你争我抢,都想拿头功。
这许多只手同时飞快地翻来覆去地找,米袋都抓破了,可一直不见枣核的半点儿踪影。
突然,一个声音从另一个米袋里传了出来:“我——在——这——”县官火冒三丈,气得鼻子都歪了,他深吸一口气,大叫道:“饭桶!全是饭桶!”衙役们郑准备转移阵地,却被县官拦住了。
“把米都倒出来!看他往哪里藏!”衙役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踢翻所有米袋,趴在地上仔细搜查。
县官洋洋自得:“哼!这回定能逮住你了!”。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8课时 通过激素的调节……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6/73 /73
第 28 课时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的关系
第28课时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7பைடு நூலகம்73 /73
回扣基础·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8课时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4/73 /73
(3)考查题型: (3)考查题型: ①考查内容中的①、④、⑥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②考查内容中的③、⑤、⑥多以图解、曲线等形式综合考 查相关内容。 ③考查内容中的②、③、⑤、⑥涉及到实验探究能力的考 查。
第28课时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10/73 /73
二、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
名师点拨 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 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 又有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若胰管受阻,影 又有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若胰管受阻,影 响食物消化但不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经血液运输) 响食物消化但不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经血液运输)。
栏目
步步高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14/73 /73
回扣教材
1.教材23~24页[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科 .教材23~24页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 学史) 学史)中对照实验设计。 2.教材25页图2-9和下面[思考与讨论]。 .教材25页图2 和下面[思考与讨论] 3.教材26页图2-10胰腺与胰岛的关系图解。 .教材26页图2 10胰腺与胰岛的关系图解。 4.教材29页图2-13归纳总结激素作用的几个特 .教材29页图2 13归纳总结激素作用的几个特 点和特定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5.教材32页[资料分析],解决好讨论题。 .教材32页 资料分析] 6.教材29页练习一中1和2;教材33页练习一中1 .教材29页练习一中1 ;教材33页练习一中1 和二中1 和二中1和2。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

检测词一、学习目标: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 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二、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名言导入: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
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没译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依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译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二、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
三、介绍一本好书: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a请一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的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四、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读书的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指好书。
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好似“好书”。
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
高考生物 总复习系列 第28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C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构建知识网络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1.图示
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 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1.图示
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液
红细胞
有形成分——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血浆中水来源:组织液、血细胞、淋巴,还
有消化道吸收。
练一练 图示中A、B、C、D四种液体之间关系, 分析推断。
提示 先判断B为组织液,则A为细胞内液,C为 血浆,D为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理 1.化性
质
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 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 数目。 透 压 来源: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解题思路探究
思维误区警示 易错分析
对人体内环境的概念与组成成分理解不到位 (1)准确把握细胞外液的内涵与外延:①“细 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 无所谓“细胞外液”;②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 内涵与外延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细胞外液 相对于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而内环境相对于外 界环境。 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
5.内环境稳态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 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 功能。 (2)失调 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 能异常; ④体温失调 ——发热、中暑等。
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25 28课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25 28课导学案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25--28课导学案第2五单元第8课第5课学习指导方案的设计课题课型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25、七律?长征讲授课授课日期五年级第四单元第25课《七律?长征》第一课时课时2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资料、录像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谈话导入,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内容补充情景导入、明确目标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
自主学习、标注问题教师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3)有关作者毛泽东的资料。
(4)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诗。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
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
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解题,补充课外资料合作探究、初解疑难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大家带来的这些资料。
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体会诗的韵律与节奏-1-1.阅读整首诗,找出你不懂的单词,在书上标出,提出,给出反馈,展示并鼓励我们一起解决它们。
2.学生提问。
(单词)3。
根据你的问题,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学。
4.学生报告交流,集体解决问题。
5.故障排除后交流感受。
重读诗歌,提问和解决问题,进行分层训练,总结和总结标准测试,自我反思,引导朗读,引导朗读,教学生唱长征,教学生唱长征。
老师小结:这首诗共有八句,每两句都是对联。
它分为教师小结,被称为第一联——下巴联——脖子联——尾巴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课时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一、激素调节的发现、概念和作用特点及方式名师点拨(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2)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
(3)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4)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器官、细胞,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改变代谢。
二、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名师点拨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若胰管受阻,影响食物消化但不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经血液运输)。
三、激素调节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3.体温调节的中枢是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器为______感受器,增加产热的激素为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素。
4.水平衡及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渴觉中枢在________,相应激素为________激素,由下丘脑________分泌,________贮存并释放,靶器官为________________,加强对水分________。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判一判]1.内分泌腺都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2.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高等动物和人生命活动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中以激素调节为主() 4.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5.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6.CO2引起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1.教材23~24页[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科学史)中对照实验设计。
2.教材25页图2-9和下面[思考与讨论]。
3.教材26页图2-10胰腺与胰岛的关系图解。
4.教材29页图2-13归纳总结激素作用的几个特点和特定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5.教材32页[资料分析],解决好讨论题。
6.教材29页练习一中1和2;教材33页练习一中1和二中1和2。
考点83模型构建——血糖的平衡与调节1.回答下列关于人体代谢和激素调节的问题。
(1)在人体内,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后,产生的共同最终产物是________。
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了早餐。
据图回答。
(2)图中A点,体内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增加;在B点,体内分泌的________增加。
这两种激素通过________到达靶器官,其作用相互________。
(3)图中C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人体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开始分解。
排雷(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2)胰岛A细胞、胰岛B 细胞除受血糖浓度的影响外,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也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其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影响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的变化。
(4)血糖浓度低和血糖浓度高两种情况下,参与调节的是下丘脑不同部位,而不是相同部位。
(5)若A为血糖、B为糖原,则A→B中B既可为肝糖原也可为肌糖原,而B→A或A B中B只能代表肝糖原。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1)血糖的来源有a 、b 、c 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a ,即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去路有d 、e 、f 三条途径,其中主要去路为d ,即机体细胞氧化分解葡萄糖,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体现了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2)d 过程进行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图1中d 、e 、f 途径和血糖向细胞内转移;抑制图1中b 、c 途径。
(2)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图1中b 、c 途径;肾上腺素也可升高血糖,其作用为促进图1中b 、c 途径,在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同时,又可释放热量增加产热维持体温。
故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中都发挥作用。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
3.糖尿病的病因、防治及检测(1)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伤,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出现障碍。
(2)病症:“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体重减轻。
(3)尿糖的测定方法实验组:斐林试剂1 mL +糖尿病患者尿液0.1 mL ――→混匀蓝色――→1~2 min 加热砖红色沉淀。
对照组:斐林试剂1 mL +正常人尿液0.1 mL ――→混匀蓝色――→1~2 min加热无变化。
(4)曲线解读①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曲线判断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去判断,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 为正常 人, B 为糖尿病患者。
②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的曲线判断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 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判断根据进食后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1.如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考点84模型构建——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2.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
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排雷(1)上图中b既受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又受a的垂直促进调节。
(2)分级调节除上图中甲状腺激素外,还有性激素和肾上腺素,作用机制与甲状腺激素一致。
(3)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是缺I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分泌增多,促使甲状腺增生。
1.分级调节基本模型提醒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
②下丘脑可以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
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少,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少;反之,则多。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2.反馈调节模型及信息解读(1)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大类。
(2)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3)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2.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以下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考点85模型构建——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3.(2010·上海卷,12)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排雷(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3)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加盖棉被。
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
1.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
2.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体温感受中枢:大脑皮层。
3.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4.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5.体温调节的图解特别提醒(1)“寒颤”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
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
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
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3)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3.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考点86模型构建——水平衡调节4.(2011·北京卷,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排雷(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后叶细胞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尿量,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2)参与水调节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3)人体内并没有绝对的“水多”和“水少”,水平衡被破坏是指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
水平衡的调节提醒(1)中枢:高级中枢和渴觉中枢——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合成部位——下丘脑;贮存和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拓展水平衡(如图)(1)粪便中排出的水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食物、饮水,没有进入内环境中;另一部分来自内环境,是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中的。
(2)由皮肤排出的水分包括汗液及无明显出汗时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汽。
4.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血糖、体温、水平衡过程的调节该部分题目大多以图解形式呈现,围绕神经、激素的作用设置问题情境,因此,解题要注意:(1)识别图解中相应结构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