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一课时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 《可能性》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3.例:
分析与解答: 圆盘中红色区域的面积( 大。
)黄色区域的面积,所以指针停在(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面积相等,指针停在各区域的可能性就( 停在该区域的可能性就( )。
)色区域的可能性 );面积越大,指针
5.把一枚硬币抛向空中,落地后可能出现( )种结果,分别是(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第一课《 可能性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了可能性,并且知道 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对可能性的再一次认识,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 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主要是以直观的 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 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转动转盘,将指针落在红色区域、黄色区域的次数记入下表。
让学生小组内完成,一人转动转盘,另一人负责记录。(让每个小组都转 动转盘20次) 学生开始转盘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反馈: 生1:我们组指针落在红色区域15次,指针落在黄色区域5次。 生2:我们组指针落在红色区域14次,指针落在黄色区域6次。 生3:我们组指针落在红色区域16次,指针落在黄色区域4次。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预设:红色区域比黄色区域大,指针落在红色区域比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 性大;也可以说,指针落在黄色区域比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小。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 教师小结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巩固新知 1.处理教材第94页课堂活动第1题:游戏。 有10张相同的卡片,记有数字0,1各5张,甲、乙两人轮流任取一张(取后放
《狐假虎威》教案(第一课时)

《狐假虎威》教案(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狐假虎威》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也是一则传统寓言故事。
写的是一只狐狸骗过老虎,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
这则故事家喻户晓,学生耳熟能详,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
自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读的层次,由读通、读熟到读懂、读好。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充分发挥读的功能,以读带讲,以读带答,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演结合,既突出重难点,也关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学习积累词语,明白故事内涵。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分角色演读课文。
2.学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并能根据上下文理解“神气活现”、“违抗”等词语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4.培养学生喜爱阅读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学,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表演课文。
2.学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并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4.培养学生喜爱阅读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学,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老虎、狐狸等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扣点设疑,导入新课。
1.听读解题。
(1)教师绘声绘色讲《狐假虎威》。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吗?(3)听了故事,谁能说说‘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揭题,板书)(4)读一读,找一找:画出概括“狐假虎威”意思的句子。
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题:可能性节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课题:我学会了吗?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克与千克》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课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质量的大小,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掌握克和千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强调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质量的感知和量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理解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质量的大小。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掌握克和千克。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子白板、课件、克和千克的重量物品、天平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重量物品、称重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重量物品,如水果、蔬菜等,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重量。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克和千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以实物为例,呈现1千克和1克的重量,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称重工具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记录在中。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称重工具。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掌声(第一课)人教部编版〔优秀PPT〕

落 姿势
况
镇 述普
yōu lián diào
tóu mò
liè
忧联 调
投默烈
多音字
lào (落枕)
diào(调查)
落 là (丢三落四) 调
luò (落后)
tiáo(调节)
识字方法
掌 班
易混字:掌—赏 组词:手掌
巧记:双“王”站 两边,中间夹点撇 组词:班级
腿
组词:腿脚 造句:爷爷年纪大了, 腿脚不太灵便。
我会写
掌班默腿轮投 调 摇 晃烈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5掌声 (第一 课时) 人教( 部编版 ) (共20张ppt)[1]【优质课件】
易错字
yǒng
勇
组词:勇气 勇敢 见义勇为 造句:小明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5掌声 (第一 课时) 人教( 部编版 ) (共20张ppt)[1]【优质课件】
注视:集中注意地看。 近义词:注目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5掌声 (第一 课时) 人教( 部编版 ) (共20张ppt)[1]【优质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5掌声 (第一 课时) 人教( 部编版 ) (共20张ppt)[1]【优质课件】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例句:他总是一副忧郁的样子,让人觉得他 有什么伤心事。
不要忘记一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5掌声 (第一 课时) 人教( 部编版 ) (共20张ppt)[1]【优质课件】
huàng
晃
组词:晃动 摇晃 造句:地震了,地面剧烈地晃动起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八单元25掌声 (第一 课时) 人教( 部编版 ) (共20张ppt)[1]【优质课件】
1年级下册8单元:《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第1课时“一课三单”
养其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学习单
任务一:给ɡěi加jiā点diǎn的de字zì选xuǎn择zé正zhènɡ确què的de读dú音yīn。
任务二:卫生间里有什么?找出本节课认识的物品,给它们涂上颜色。
任务三、送sònɡ小xiǎo动dònɡ物wù们men回huí到dào自zì己jǐ的de队duì伍wǔ。
设计目的及依据(细化):生字词的练习是巩固识字写字的重要方式,选择正确读音既练习了生字读音,又巩固了生字字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参加动物王国偏旁总结大会的开幕仪式的形式呈现生字,减少了识字的枯燥感。
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练习单
一、读儿歌来记住这些生字吧!
狗熊来到卫生间,
它用牙刷刷刷牙,
它用梳子梳梳头,
它用脸盆洗洗脸,
它用香皂洗洗澡,
它用毛巾擦擦手,
高高兴兴去主持。
二、会场里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座位,你来帮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吧!
鸟虫鱼
设计目的及依据:识字活动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也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强化了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第八单元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0~41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
(2)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掌握对自己合适、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加法的含义。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实践,使学生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师:情境演示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教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字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 (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学习主题图。
①教师: (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②交流结果,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③理解加法的含义。
a.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像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写成算式:3+2(板书3+2)b.认识加号。
(板书加号)c那3+2等于几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d.理解算法。
e.读算式。
f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9指导写算式。
h.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板书:加法)(2)学习“试一试”。
①出示“试一试”的画面。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②让学生说图意。
③把l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l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④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湘少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8 I come from China 第一课时 教案

讲解后操练,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4.Exercise.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国家单词,以及重点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China.
I come from China.
通过歌曲歌谣游戏猜谜的形式,学生
板书
Unit 8 I come from China.
图片上的建筑物,你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吗?
对了,我们一起看看澳大利亚的国旗。
Read after me.Australia Australia.澳大利亚
Look at the picture.
图片上的建筑物,你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吗?
对了,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的国旗。
Read after me.the USA the USA美国
对了,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的国旗。
Read after me.China China中国
Look at the picture.
图片上的建筑物,你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吗?
对了,我们一起看看加拿大的国旗,上面带有一个枫叶。
Read after me.Canada Canada加拿大
Look at the picture.
和I am from...”对该询问做出回应。
能力目标:能理解并复述本课文;
情感目标:乐于学英语,善于交朋友。
重点
掌握A、B部分单词。
难点
正确使用“Where are you from?”询问某人来自哪里?并用“I come from...”和“I am from....”对该询问做出回应。
教学过程
跟读单词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跟读单词。
美国的国会大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和中学七年级下英语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单钟辉审核人:王庚文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使用时间:2013年5月
Unit 8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 1a--2c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熟悉本节课出现的生词短语。
2、学会could的基本用法,会用它来表达请求及其应答语。
3、在人际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学习重点】(1分钟)
学会could的基本用法,会用它来表达请求及其应答语。
【知识链接】
1. could you (please)…?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意思是””其肯定回答可用yes, sure / certainly./of course. 否定回答可用sorry,i can’t./sorry,i’m afraid not. i have to …等,这种句型的否定结构是在please后加________.如:could you please not stand here ?
2.could i /we …? 表示请求得到对方的________,意思是“我/我们可以……吗?”这种问句无论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避免用could,肯定回答常用yes,you can…否定回答常用sorry/no, you can’t.
【学法指导】
(1)自习p43-p44词汇,做好预习准备。
(2)运用目标语言进行听力、对话训练。
【自主学习】(约6分钟)
词组翻译:
1、洗盘碟
2、倒垃圾
3、整理床铺
4、扫地
5、去开会
6、在外面呆得很晚
7、搭车 8、操作它 9、去看电影
10、叠衣服
【合作探究】(约20分钟)
1、小组交流自学导航的自学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建议学生板书)
2、听力练习1b.
3.1c结组练习
a: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
b: yes, sure.
4、听力练习2a&2b.(注意听力技巧)
5、2c小组练习
---could i go to the movies ?
---yes ,you can ./no, you can’t. 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反馈交流,随堂检测】(约13分钟)
(一)依句意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could you please _____ ( open ) the door, nick ?
2. can you ____ (get) to the station early ?
3.mary’s mother often cleans the ____ (live) room in the morning.
4. it’s too late. i have to ____ (go) to work by taxi .
5.my sister often does the _____ (dish) after meals.
(二)、完成句子
1、could you please fold your clothes ?(改为祈使句)
--------- -------- --------- ,please.
2、sun ning sweeps the floor every day .(改为否定句)
sun ning ______ ______ the floor every day .
3、could i go out now ?(作肯定回答)
_____ , ______ ______
4、zhao lei is going to visit the museum tomorrow .(提问)
_______ ______ zhao lei ______ ______ visit the museum?
【家庭作业】
根据2c,编写对话。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