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延所得税负债 【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合集下载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2篇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2篇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2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下面将分为两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篇:递延所得税资产(简称递延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会计年度中由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未实现的减少未分配利润或者增加未分配亏损,可以用来补偿未来纳税义务的资产。

递延税资产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

首先,暂时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导致企业在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企业可能会在会计上确认一笔费用,但税法却不允许扣除该费用,导致会计利润高于税务利润,从而产生递延税资产。

另外,企业可能在会计上确认一笔收入,但税法却暂时不予扣除,导致会计利润低于税务利润,也会产生递延税资产。

其次,可抵扣亏损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会计年度中发生的亏损可以在未来一定期限内用于抵扣纳税利润,从而减少未来的纳税义务。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将这部分亏损认定为递延税资产。

递延税资产的会计处理主要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并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下进行核算。

当企业预计能够利用这些递延税资产抵扣未来的纳税义务时,会予以确认,并相应地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税资产的存在对企业有一定的财务影响。

它可以降低企业在未来纳税时的实际缴纳所得税额,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

同时,递延税资产的存在也会影响企业的纳税期限、纳税计划以及其它与税务有关的决策。

总结起来,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由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而导致的未实现的减少未分配利润或者增加未分配亏损,具有补偿未来纳税义务的作用。

企业应当合理核算、使用和披露递延税资产,以充分利用它们带来的财务效益。

(本篇为第一篇,接下来是第二篇)第二篇:递延所得税负债(简称递延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由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未实现的应纳税额,是企业为未来的潜在税务负担做出的权益义务。

递延税负债的产生原因与递延税资产相反,主要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导致。

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的负债和资产有什么区别?

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的负债和资产有什么区别?

递延所得税的负债和资产有什么区别?有时候会计处理和计税基础会有不同,比如某项固定资产,企业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但是税法规定该项资产使用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这样子期末资产的账面价值会高于计税基础,这个时候要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则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简单的来说,负债的话期末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就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比如,期末某项固定期末资产账面价值为100万,计税基础为80万,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应交所得税为200万借:所得税费用 20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0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1、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2、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3、递延资产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

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

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此,“递延所得税负债”是负债类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是资产类科目。

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属于负债类科目。

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在贷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一般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形成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使得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额减少,节约了企业的资金,可以看成是一项流入,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注意的两点:(1)如果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该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应予以确认,所以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特殊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1)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与当期及以前期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分录:借:资本公积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此可以看出该项会计处理并没有影响利润,“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要配比的,所以不能对应“所得税费用”科目。

那么此处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对应科目就是“资本公积”。

此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还有: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的,这两种情况“所得税资产”对应科目为“留存收益”。

(2)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用于抵减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但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而不予以确认的(在购买日那一天确实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利用,所以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分析

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分析

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分析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是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反映了企业在税务层面上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本文将对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进行分析,探讨其意义和计算方法。

一、所得税递延资产所得税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在未来可以减少所得税负担的资产。

它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上的差异。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计算利润时采用的原则和方法不同,导致了企业在税务层面上的利润和税额与财务层面上的利润和税额存在差异。

例如,企业在财务会计上确认了一笔减值损失,这将减少企业的财务会计利润,但在税务会计上并不承认该减值损失,因此不会影响税务层面上的利润。

这种差异导致了企业在未来可以享受到减少所得税负担的权益,即所得税递延资产。

所得税递延资产的计算方法是将企业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上的差异进行调整,计算出未来可以减少所得税负担的金额。

这些差异可以是减值准备、长期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所得税递延资产的存在对企业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减少企业未来的所得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所得税递延资产可以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价值。

二、递延税款负债递延税款负债是指企业在未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负债。

它的产生原因也是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上的差异。

当企业在财务会计上确认了一笔收入,但在税务会计上并不承认该收入时,就会产生递延税款负债。

递延税款负债的计算方法是将企业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上的差异进行调整,计算出未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这些差异可以是收入确认的时间差异、费用确认的时间差异等。

递延税款负债的存在对企业也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提醒了企业未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负债,帮助企业合理规划资金和经营活动。

其次,递延税款负债可以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负债,提醒企业在未来需要承担的税务风险。

三、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的分析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税款负债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差异的结果,反映了企业在税务层面上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会计实操经验】所得税递延资产所得税递延负债是什么

【会计实操经验】所得税递延资产所得税递延负债是什么

【会计实操经验】所得税递延资产所得税递延负债是什么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所得税核算时,需要用到“所得税递延资产”或“所得税递延负债”科目,但是很多人觉得不好理解。

税会差异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只影响当期所得税核算,不对以后期间产生影响。

而暂时性差异不但影响当期,还有影响以后年度。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暂时性差异。

所谓暂时性差异,是指因为会计准则和税务规定不一致,导致会计确认的损益和税务确认时间不一致。

典型例子,比如企业购进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假如当年截止12月31日股票大涨,企业按会计准则规定将上涨金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确认进入当年会计利润。

而税法规定,作为投资性资产在持有期间不得变更计税基础,在未处理前不确认盈亏。

这样二者就存在差异了。

会计准则把所得税视为一种费用,一种因为利润而产生的费用;同时会计上又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认为所得税费用应该与利润配比,不管是否在当期缴纳都应确认。

因此,当会计上确认了利润,就应相应地确认对应的所得税费用。

还是前面企业购买股票的例子,如果股票赚钱了,会计已经确认了利润,那么会计上就要确认对应的所得税费用,但是此时税务上并不需要交纳该对应的所得税,此时就相当于——企业欠税务局的了,此时在会计上就应确认“所得税递延负债”;反之,如果企业购买的股票亏了,会计上确认了亏损,同时也应确认对应所得税费用(负数),但是税务上此时却会因为股票尚未转让而不得扣减亏损,还是需要缴税,但是现在缴税以后是可以扣减的,此时就相当于——税务局欠企业的了,此时在会计上就应确认“所得税递延资产”,类似于债权。

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和核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包括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有些可能不涉及资金)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识。

一文让你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一文让你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一文让你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栾庆忠“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按照死方法理解:会计上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说明会计上当期的费用大于税务上的费用,从而会计上的利润小于税务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费用小于应交所得税,形成暂时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上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说明会计上当期费用小于税务上的费用,从而会计的上利润大于税务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所得税,形成暂时的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同理: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比计税基础小,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快速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理解方法: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当前会计上不应确认但是税法要求确认的税款,这笔钱当期交了(可以这样理解:相当于预交了这部分税款),但是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应予递延在以后再计入费用,以后会少缴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当前会计上应确认但是税法暂不要求确认的税款,这笔钱当期未交(可以这样理解:相当于暂时未交这部分税款,以后要多交税),但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以后再实际缴出去。

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含义及核算要求

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含义及核算要求

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含义及核算要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1.由于暂时性差异的存在,导致企业每期的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额之间存在差异,该差异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应根据差异的性质分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所得税适用税率的乘积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所得税适用税率的乘积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企业在确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包括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增加的税所得额,并应提供相关证据。

例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而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l 000万元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债。

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50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16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预计负债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应确认33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32万元。

2.企业经营状况的波动或者税法规定的调整,会导致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发生变化。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由于所得税税率的变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应在税率变动的当期按照最新税率进行调整。

仍沿用上面的举例,假设第二年企业没有产生暂时性差异,但是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变为30%,此时,企业应调减l 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调减3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调减12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总之;根据上述调整的结果,企业在会计年度末累计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等于企业累计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目前适用所得税税率的乘积,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等于企业累计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目前适用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d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d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2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和记录企业在税务层面上的未来潜在利益或风险。

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企业在未来可以从税务方面获得的纳税收入,而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企业在未来需要缴纳的额外税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产生是基于税务和会计两个不同层面的原因。

税务层面上,企业可能会享受到税务政策的优惠,例如减免税、折旧和费用扣除等。

这些优惠在会计记录中被称为“税务暂时差异”,因为它们会导致企业在税务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在当前期间实际上支付了更多的税费,而在未来可以通过利用已确认的税务暂时差异来减少税负。

这些已确认的税务暂时差异可以是资产的计量,在未来可抵扣税负。

例如,如果企业因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提前扣除一项费用,而税法规定只能在未来几年内分摊扣除,企业就会因为这个差异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在当前期间享受到了税务优惠,但是在未来需要缴纳额外税费。

这些已确认的税务暂时差异可以是负债的计量,在未来需要缴纳所得税。

例如,如果企业在会计利润中确认了一笔收入,而税法规定只能在未来几年内分摊申报,企业就会因为这个差异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都是基于预期未来的税法变化和资产负债的计量而计算的。

因此,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企业需要依据可靠的预测和估计来确定未来的税法和财务状况。

这就要求企业在报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必须进行透明度和谨慎性的披露,以确保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准确理解企业的税务风险和潜在利益。

总结起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企业用于记录未来的税务利益或风险的重要概念。

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企业在未来可以从税务方面获得的纳税收入,而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企业在未来需要缴纳的额外税费。

这些资产和负债的产生是基于税务和会计两个不同层面的原因,要求企业进行准确的预测和估计,以便进行适当的计量和披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打赏支持
希望本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2018.06.10-2019.12.12
资产也就没了,就把递延所得税资产 15万冲回了.
【例 2】2017年账面股票购买 200万,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 240万(好像
2018年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16年行情没有这么好,当做例子),企业所得税税率 25%,则: (1)2016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万,不算企业所得税口 径下的所得,不要缴企业所得税,所以纳税调减额 40万,将来可以调增 40万,就 是将来可要多”缴税”,这就是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形成的数额:40万 ×25%=10万; (2)2017年如果全部卖了,账面股票成本是 240万,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账面 值变动 40万,不让税前扣除,所以企业所得税的销售成本是 200万,纳税调增额 40万,形成的负债也就没了,就把递延所得税负债 10万冲回了. 学习和实务中:建议多哪几个例子这样列举一下,比如: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固 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往来账款减值准备等等. 三、注意点和总结 1.只有暂时性差异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永久性差异肯定就不会 了,比如业务招待费,当年纳税调增,将来打死也不让您调减,就不可能形成递延 所得税资产; 2.形成原因 (1)当期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期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后期可”抵税”,形成递 延所得税资产; (2)当期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后期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期多”缴税”,形成递 延所得税负债; (3)考虑特殊情况,比如弥补亏损,因将来能”抵税”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3.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通过损益科目”所得税费用”核算,所以所得税费用
可能是负数;
4.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只在资产负债表日才档首发!
现),平时不需要体现. 四、确定递延所得税步骤 第一步,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资产及负债的计税基础; 第二步,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资产及负债的暂时性差异; 第三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识别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的暂时性差异,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还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第四步,以预期的适用税率(预计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适用税率)乘以各项 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余额; 第五步,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的变动确认为损益、权益或调整商誉.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 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为此,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 则,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 要求。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 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要深入 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 叶,浅尝辄止。
2018年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秒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延所得税负债 【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
【2018年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 导读:只有暂时性差异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永久性差异肯定就不会 了,比如业务招待费,当年纳税调增,将来打死也不让您调减,就不可能形成递延 所得税资产. 一、字面理解 拆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将来的事情 所得税:因为所得税产生的(通俗的说税会差异)
资产:具有资产性质,”资产”就是将来可以”抵税”,就是比账面处理要少
缴税; 负债:具有负债性质,”负债”就是将来要”多缴税税”,就是比账面处理要 多缴税;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产生 【例 1】2016年存货账面价值 300万,按会计规定提了减值准备 60万,账面 价值只有 240万,企业所得税税率 25%,则: (1)2016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提的减值准备 60万,不让税前扣除,所以纳税调 增额 60万,将来可以调减 60万,就是将来可以多”抵税”,这就是形成”递延 所得税资产”,形成的数额:60万×25%=15万;; (2)2017年如果全部销售,账面销售成本是 240万,但是以前提的减值准备没 有让税前扣除,所以企业所得税的销售成本是 300万,纳税调减额 60万,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