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思修第九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九讲

参考书: 参考书:
♦ 《中国伦理思想史》 陈瑛等著 贵州人民 中国伦理思想史》 陈瑛等著,贵州人民
出版社, 月出版。 出版社,1985 年4月出版。 月出版 ♦ 《西方伦理思想史》宋希仁主编 中国人 西方伦理思想史》宋希仁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年版。 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年版
第九讲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这世界唯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 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 烂的星空, 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 则。 ——康 德 康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 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 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 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 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 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 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 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 系的功效与能力。 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 重要的社会功能。 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
– 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 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 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影响;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影响; –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道德是个体发展、完善的内在动力; 道德是个体发展、完善的内在动力; –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09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闭卷)(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2、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3、对人生价值的评价要坚持哪几个方面的统一?4、简述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5、简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根据以下材料,请你结合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试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儿?(5分)并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10分)晨报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
据介绍,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
到2007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人,但是仍有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
“2007年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增加。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些毕业生到县和县以下单位就业的达到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
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
这一变化和目前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比如到西部农村地区的毕业生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可以代偿国家助学贷款。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
另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左右,占已就业毕业生的0.4%左右。
2、2000年,大冶市保安镇塘湾村农妇柯珍英手脚肌肉出现萎缩,从此瘫痪在床。
其丈夫程鹏才与女儿程琼,对其不离不弃,精心照顾。
其间,柯曾多次流露出轻生的念头。
2008年4月底,女儿程琼出嫁,柯向程鹏才提出喝农药自杀。
5月1日,程鹏才便买了一瓶农药放在家里。
武汉大学12级附答案的思修52题

武汉大学12级附答案的思修52题注意:武汉大学思修考试复习必备,把字体调成7号,行距调成1.0,分成四列,然后拆开,粘贴成一长条,折起来,这样背起来又好又快真的!!1、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3、简述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5、简述大学与大学精神。
6、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才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7、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8、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9、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10、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为什么要更加强调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当前我们应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13、简述“三观”与“四德”,并辨析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的关系。
14、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1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17、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18、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19、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2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2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22、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结合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和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道德修养可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2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什么特征?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4、简述社会公德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义完整版

北京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讲义(2007年春)整理:元培计划06级徐梦目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春) (3)说明: (3)第一讲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3)一、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3)二、适应人生新阶段 (4)三、肩负历史新使命——成才,建设祖国 (5)四、讨论题:回顾与展望 (5)第二讲增强荣辱观念引领社会风范 (6)一、荣辱观与道德观:道德修养的目标 (6)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6)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8)第三讲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9)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9)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0)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1)四、思考题: (11)第四讲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2)一、何谓爱国和爱国主义 (12)二、爱国主义的时代变迁及其表现 (13)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13)四、北大人的爱国精神及其发展 (14)第五讲探求人生意义创造人生价值 (14)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4)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6)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7)第六讲保持健康心理提高耐挫能力 (18)一、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18)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20)四、挫折及其应对 (21)讨论: (23)第七讲培养交往能力增强公德意识 (23)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4)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4)三、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24)四、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24)五、思考讨论: (25)第八讲把握爱情真谛树立家庭美德 (25)一、爱情与人生 (25)二、大学生的爱情 (26)三、婚姻家庭美德 (29)第九讲培养职业道德规划职业生涯 (29)一、敬重人生的职业——解析干活 (29)二、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理解勤奋 (29)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人生 (30)四、老师的祝福: (30)第十讲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30)一、道德的一般理论 (31)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31)三、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 (32)第十一讲学习法律原理增强法治观念 (34)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34)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与体系 (34)三、树立法治观念 (36)第十二讲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 (36)一、我国的宪法制度 (37)二、行政法与行政行为 (38)三、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38)第十三讲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下) (41)一、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41)二、程序法律制度 (4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春)说明:1、本讲义适用于2007年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本讲义主要适用于秦维红老师主管的班级;各章参考内容均已在题目下注明,在此不再赘述;3、本讲义由徐梦整理制作,。
思修各章重点学习内容

各章学习要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学习重点1、大学学习的特点、理念.2、大学生的成才目标要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方法和考核.基本概念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道德3、法律4、思想道德素质5、法律素质6、修养基本理论1.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关系。
2.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基本问题1.大学生活的特点是什么?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认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为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确立成才目标的主要内容? 5.为什么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它对大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学习重点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2、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基本概念1.理想;2.信念;3.信仰;4.信念体系。
基本理论1.理想信念的作用。
2.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基本问题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是什么?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3.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4.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5.为什么说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习重点1,错误人生观的实质与危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
基本概念1.人生观2.人生目的3.人生态度5.价值6.价值观7.人生价值8.合作9.和谐基本理论1.人生环境各种关系的辩证统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与自然的关系)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与评价标准基本问题1.人生目的对于人生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性?2.为什么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3.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有哪些,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4.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5.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6.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学习重点1,认识道德这一社会现象,起源、本质、功能、历史,是理解道德现象的基础。
武大思修课件(共十二讲)第六讲: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43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4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5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46
(一)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47
意义
1、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2、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48
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 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 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 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 带规律性的现象。
26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27
有人提出“市场经济是道德经 济”,可为什么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却 出现了那么多的不道德现象?
28
22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23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 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 部分,表现出了积极、进步、革新的 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了 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24
正确的态度 历 史 虚 无 主 义 反 对 两 种 错 误 思 潮 文 化 复 古 主 义
25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 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优 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 的优秀成果 。
37
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8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规社看们即 范会法对耻荣 的思和荣辱” 体想态辱,即 现道度问荣荣 誉 和 表德,题辱, 达原是的观“ 。则一根是辱 和定本人”
“
39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 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要服从民族的和 人民的利益。 中国人民应该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 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 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 辱。 每个中国人都 应不忘历史,牢记国耻,热爱 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 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八荣八耻
思想道德修养 第九讲(课件)

并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人们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
意向和态度。
2. 人生价值观的类型 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和非剥削阶级的 人生价值观。
唯心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机械主义的人
生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 义的人生价值观。
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价值观和以社会为本位 的人生价值观。 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价值观是指以追求个人 需要满足为根本出发点的人生价值观和评价标准, 例如,以追求个人的金钱财富、地位权力、享乐
4. 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价值、人生价值和科学人生价值观
(一) 价值的基本内涵 1. 价值的概念与特点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价值指的是一种关 系,是主体(人)的需要与满足主体的需要 的客体(外界物)之间所构成的一种关系。
水 食物 手表 自行车 钢笔 ……
主体 (人)
产生需要 属性满足需要
客体 (外界物)
存在的主体身份。人的这两种身份有机地统一
于人生价值关系之中,因而使得人生价值亦相 应地表现出两种形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人生实践对自身存在和 发展需要的满足,是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人 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作为客体,其人生对作为 主体的社会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表现为个人通 过为社会进行劳动创造,以满足社会生存和发展 进步的需要来体现。劳动、创造、贡献,是人生
1. 人生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人生价值观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所构成: 一是人生价值心理。它是人生价值观 最低层次的要素。包括欲望、兴趣、情感、 意志等心理因素,其表达方式是“ 我要什 么 ”、“ 我要怎样 ” 等欲望、感情等。
二是人生价值认识。 它是对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的认识,包 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价值认
6. 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社会的发展进步依靠社会成员的劳动、创 造和贡献,个人需要的满足依靠自身的劳动创
武大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复习重点(武大)1、进入大学后应树立哪些新的学习理念?要养成优良的学风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2、论述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什么是法?什么是道德?试述他们两者的关系。
4、简述个体思想道德素质部的结构关系。
5、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精神是什么?6、简述人才素质的构成要件及其在人才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7、理想与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大意义。
8、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9、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10、如何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11、如何理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12、中华民族精神的涵是什么?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3、什么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14、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15、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16、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17、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保持心理健康?18、简述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9、道德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0、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容是什么?正确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哪两种错误思潮?结合实际谈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21、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容?社会主义集体价值原则的涵是什么?22、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道德修养的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什么?2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什么特征?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什么重要意义?24、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需要哪两种手段?为什么需要这两种手段的结合?25、社会公德的特点及其重要容。
26、职业精神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校大学生应如何培育和提高职业精神?27、爱情的本质是什么?谈谈你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认识。
28、家庭美德的基本规是什么?29、如何理解法的一般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0、简述法律规的逻辑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 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 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 定(立法)、法律遵守 (守法)、法律执行 (执法)、法律适用 (司法)等环节。
(一)法律制定
•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 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 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 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 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 环节。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 法权。
从法律的实质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社会历史发展 规律和自然规律的 反映,具有鲜明的 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 来看,我国社会主 义法律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顺利 发展,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的法律 保障。
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1、规范作用:指法律本身具有的功能。 即: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 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2、社会作用:指法律需要达到的目的。 即:确立和维护政治制度、确立和维护经 济制度、确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 改革和进步。
2、封建制法
封建制法确认人身依附关系,维护专制王权。 等级严明、重刑轻民
公元前五世纪战国时李悝编订的《法经》
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法的渊源《古兰经》
公元七世纪的《唐律疏议》 集中国封建法律的大成
公元六世纪古罗马《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3、资本主义法
• • • • 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确认契约自由 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确认法制原则
劳务派遣的法律关系
1
能 不 的能 法追 律究 责医 任院 ?李 院 长
2 ?
3
4
案例分析
• 案情:李院长是一名儿科专家,有一天晚上,他睡着觉,被邻居叫
醒。因为邻居家的小孩癫痫发作、高烧抽搐。邻居希望院长能帮助 他的孩子,能给他的孩子治疗病。这名院长披着睡衣就跑到了邻居 家,帮助这个孩子做了一些物理性的降温,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院长立刻通知这个孩子的家长,告诉他们赶快拨打120。不幸的是孩 子在送往附近医院的途中死亡。孩子死后,患者的家。
法的渊源,也称“法源”, 或“法律渊源”,是指那些 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 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 法的渊源也叫法的形式,它 侧重于从法的外在的形式意 义上来把握法的各种表现形 式。
法理学
社 会 主 义 法 律 渊 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 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 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 体。它由宪法及宪法相关 法、民法商法、行政法、 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 律部门组成。
4、社会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崭新类型的法
• • • •
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国家意志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国家强制实施和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三)法的本质
资产阶级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
1 哲理法学派: 理念的自由
3 规范法学派: 规范、秩序…
5 社会法学派: 社会控制器 4 历史法学派: 民族精神、民 族意识
违法的主 体是具有 法定的责 任能力或 行为能力 的公民或 社会组织。
行为人 在主观 方面有 过错, 包括故 意和过 失。
(三)法律执行
• 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 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 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 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 律的活动。 • 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 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 值的重要环节。
• 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规范,但又不 限于规范,还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技 术性规定等。 • 法律规范是以法律条文来表述的,两者的关系是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还应注意法律规范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区别。 因家专门机关制作的判决书、搜查证、逮捕证、 公证书、结婚证等法律文件,是依据法律规范制 作的,但只对特定的对象有法律效力。并不具有 普遍约束力;而法律规范则是调整大量同类社会 关系的共同规则。具有普遍约束力。
3
法律关系的内容即主 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权利——从事某种行 为的可能性;义务— —从事某种行为的必 要性。
(三)法律事实
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是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 法律规范,即法律关系 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 律依据; • 权利主体,即权利与义 务的承担者; • 法律事实,即出现法律 规范所假定出现的那种 情况。
(四)法律适用
违法
违法是指社会组织或者公民 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 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 追究责任的行为,表现为超 越法定权限或者疏于履行法 定义务,包括一般违法行为 和犯罪。
违法构成的四要件
1
2
3
4
违法必须 是行为人 实施了违 反法律规 定的行为。
违法在不 同程度上 具有社会 危害性, 侵害了法 律所保护 的社会关 系。
2 古典自然法学 派:永恒正义 的健全理性
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法是上升为国 家意志的统治 阶级共同意志 的体现;
法所反映的统 治阶级意志的 内容是由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 决定的;
经济以外的其 它因素对法也 有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 志来看,我国社会 主义法律是工人阶 级领导下的广大人 民意志的体现;
两 河 流 域 楔 形 文 字 法
原始社会(氏族) 习惯是原始社会的
主要社会规范 。
《家庭、私有制 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 和国家的起源》
1、 奴隶制法
奴隶制法严格保护奴隶主 所有制,公开确认贵族的 等级特权。 愚昧:神明裁判 残酷:酷刑、身体刑
殷墟出土作为祭祀 牺牲的奴隶遗骸
古代奴隶社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律 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
(四)法律的一般涵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 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 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 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几个基本法学概念
(一)法律规范
• 法的要素的一种,即构成法的基本元素 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法律原则、法律 概念、法律技术性事项。 •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括适用条件 (假定)、行为准则(处理)和法律后 果(制裁)三部分构成的一般性行为准 则。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廌(獬豸)
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 兽,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 上长着一只角,故又俗称独角兽。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 獬豸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 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忠奸, 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 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 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 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 该处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 不寒而栗。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 害辟邪的吉祥瑞物。
两大法系主要分布地区
在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体系中,有“罗马法为私法之 模范,英国法为公法之典型”之说。
• 属于英美法系的有英国、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非一些采用英 语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英国的苏格 兰、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和波多黎各、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除外)。 • 大陆法系一般包括法国、德国、奥地利、 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明治维新后 的日本,以及亚、非、拉的部分法语国 家和地区的法律。
• 适用条件,又称假定,是指适用规范必须存在的一 定情况。一定情况的出现或存在,是规范起作用的 必要前提。 • 行为准则,又称处理,是规范本身的具体规定,这 无疑是法律规范的中心内容,它主要是规定人们应 当做什么(应为),可以做什么(可为)和禁止做 什么(非为)。 • 法律后果,又称制裁,是指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所作的处罚。这是国家强制力在法律规范中的重要 体现。制裁的方式可以多样,一般可分为行政制裁、 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
1804年《法国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1787年美国 联邦宪法
法系
• 定义:西方国家根据法的历
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对法作的分 类。凡属于同一传统并具有某 些共同特点的国家的法就构成 一个法系。 • 分类:大陆法系(民法法系、 罗马法系、法典法系)和英美 法系(英国法系、普通法系、 判例法系)
两大法系 的特点
法理学
请分析下列法律条文是否包含 完整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 刑事诉讼法第37条:凡是知道案 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 刑法第256条:犯破坏选举罪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 夺政治权利。 • 婚姻法第18条:夫妻有相互继承 遗产的权利。
法律规范、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条文 联系与区别
西方的法
正义女神一手提着天平, 用它衡量法,另一手握着剑, 用它维护法。剑如果不带着 天平,就是赤裸裸的暴力; 天平如果不带着剑,就意味 着软弱无力。两者是相辅相 成的,只有在正义女神持剑 的力量和掌秤的技巧并驾齐 驱的时候,一种完满的法治 状态才能占统治地位。
(二)法律的历史类型
•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 逐步产生的。法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相一致,法律有四种历 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 主义法律。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
法律案的 提出 法律的 公布
法律案的 审议
法律草案 的表决
(二)法律遵守
•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 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 民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 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 和义务的活动。 • 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 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 行义务。 •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切 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