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补充材料
第二章 补充焊接材料

第10讲焊接材料简介焊接材料是焊接时使用的形成熔敷金属的填充材料、保护熔融金属不受氧化氮化的保护材料、协助熔融金属凝固成形的衬垫材料等等。
包括焊条、焊丝、电极、焊剂、气体、衬垫等。
(1)焊条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手工焊条电弧焊时,焊条焊芯既是电极,又是填充金属。
1)常用焊条类型及其特点焊条药皮类型主要有6种,其特点如下:①低氢型焊条:——药皮主要由碳酸盐及氟化物等碱性物质组成的碱性焊条,可分为低氢钠型(型号为EXX15碱性,只能用直流电源)和低氢钾型(型号为EXX16碱性,也可以是钛型或钛钙型,可交直流两用)两种。
正确使用时,熔敷金属中的扩散氢的含量低,其冲击韧性和塑性较好。
这类焊条熔渣流动性好,焊接工艺性一般,焊波较粗,飞溅稍大,电弧较短,熔深较深,脱渣一般,适于全位置焊接。
一般用直流电源。
是压力容器用得最多的一种焊条。
②钛钙型焊条:——(型号为EXX03)药皮中含有质量分数为30%以上氧化钛(金红石或钛白粉)及适量的(质量分数<20%)的钙和镁碳酸盐矿石的酸性焊条。
这类焊条熔渣流动性好,电弧较稳定,熔深一般,脱渣容易,飞溅少,焊波美观,适于全位置焊接,电源可为交直流。
属于钛钙型焊条的还有铁粉钛钙型(型号为EXX23)。
③钛铁矿型焊条:——(型号为EXX0l)药皮中含有质量分数为30%以上钛铁矿一定量的碳酸盐的酸性焊条。
这类焊条熔渣流动性良好,电弧稍强,熔深较深,烙渣覆盖良好,脱渣容易,飞溅一般,焊波整齐,适于全位置焊接,可交直流两用。
④高钛型焊条:——药皮中以氧化钛为主要组成物,其质量分数≥35%的酸性焊条,可分为高钛钠型(型号为EXX12)和高钛钾型(型号为EXX13)两种。
这类焊条电弧稳定,引弧容易,熔深较浅、熔渣覆盖良好、焊波美观、脱渣容易、飞溅少,适于全位置焊接,可交直流焊接。
但熔敷金属的塑性和抗裂性较差。
EXX14、EXX24是铁粉钛型焊条,后者比前者铁粉量更多些。
⑤高纤维素型焊条:——药皮中含有多量有机物的酸性焊条。
关于补充协议的情况说明

关于补充协议的情况说明合同编号:__________第一章:合同双方1.1合同主体1.2合同目的第二章:补充协议内容2.1补充条款(1)合同价款的调整;(2)交付时间的变更;(3)质量标准的修改;(4)违约责任的规定;(5)争议解决方式的变更。
2.2补充协议的效力本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本补充协议与原合同有冲突之处,以本补充协议为准。
第三章:合同价款的调整3.1调整原因双方同意,根据市场行情、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因素,对原合同约定的价款进行相应调整。
3.2调整方式(1)价格变动幅度在±5%以内时,按照原合同约定的价格执行;(2)价格变动幅度超过5%时,双方协商一致后,按照新的价格执行。
第四章:交付时间的变更4.1变更原因双方同意,根据甲方需求、乙方生产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原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进行相应变更。
4.2变更方式(1)提前交付:乙方应提前通知甲方,甲方应予以确认;(2)延迟交付:乙方应在原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前通知甲方,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五章:质量标准的修改5.1修改原因双方同意,根据甲方需求、乙方生产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原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相应修改。
5.2修改方式(1)提高质量标准:乙方应按照新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甲方应予以确认;(2)降低质量标准:乙方应在原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范围内进行生产,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六章:违约责任6.1定义违约行为指任何一方未能履行其在合同项下的任何义务,或未能履行其在合同项下的任何义务的行为。
6.2违约责任(1)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2)违约方应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因此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3)如违约方未能履行其在合同项下的义务,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第七章:争议解决7.1协商解决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争议。
7.2仲裁如协商无果,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第二章-拉普拉斯变换-补充内容

拉普拉斯变换第一节 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一、 主要应用1、 建立传递函数概念,以便于分析系统的动静态特性2、 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得出时间响应。
二、拉普拉斯变换的数学表达式定义:设函数)(t f 当0≥t 时有定义,且广义积分⎰+∞-0)(dt e t f st在s 的某一区域内收敛,则由此积分确定的参数为s 的函数dt e t f s F st -∞⎰=0)()(叫做函数)(t f 的变拉普拉斯换,记作)]([)(t f L s F =函数F (s ) 也可叫做)(t f 的像函数。
若F (s )是)(t f 的拉)(t f 是F (s )的拉氏逆变换(或叫做()s F 的原函数),记作)]([)(1s f L t f -=说明:一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均能满足拉氏变换条件。
(1) t 在)0,(-∞内,)(t f ≡0(2) 在t ≥0的任意有限区间内,)(t f 是分段连续的 (3) 函数)(t f 的积分形式存在并收敛 即dt e t f st ⎰∞-0)(<∞例1求指数函数ate tf =)((a a ,0≥是常数)的拉氏变换。
解 有dt e dt e e e L t a s st at at ⎰⎰+∞--+∞-==0)(0][此积分在s >a 时收敛,有所以)(1][a s as e L at>-=例2 求单位阶梯函数⎩⎨⎧≥<=0,100)(t t t u , 的拉氏变换。
解 ()[]⎰+∞-=dt e t u L st此积分在0>s 时收敛,且有⎰∞+->=)0(1s sdt e st 所以 ()[])01>=s st u L ( 例3 求at t f =)((a 为常数)的拉氏变换。
解[]⎰⎰∞+∞+---==0stst tde s a dt ate at L []⎰∞+-+∞+--=00dt e s a st s a st te []st sa e --=+∞022sa=例4求正弦函数t t f ωsin )(=的拉氏变换。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2

现象、疲劳现象等。 耐腐蚀性
钢材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工作,需要注 意防锈涂装。 时效
随着时间的增长,钢材的力学性能有所改 变称作时效。
23
疲劳
钢材在多次循环反复荷载作用下,即使 应力低于屈服点σs也可能发生破坏的现象 称疲劳破坏
持久强度
高温和长期荷载作用下,其屈服强度有
1.较高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点σs; 2.较好的塑性、韧性; 3.良好的工艺性能(冷、热加工,可焊性); 4.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
3
钢材性能的要求主要有: • 强度 • 塑性 • 韧性 • 冷弯性 • 耐久性 • 可焊性 • Z向伸缩率
4
强度 强度是材料受力时抵抗破坏的能力。说明钢
材强度性能的指标有弹性模量E、比例极限σp、 屈服点σs和抗拉强度σb(fu )等。这些指标可 以根据钢材标准试件一次单向拉伸试验确定。
ε0 ε ε
0.15% 2.5%-3%
1)σs与σp相差很小; 2)超过 σs到屈服台阶终
止的变形约为2.5%-3%,足以满足考虑结 构的塑性变形发展的 要求。
14
(2)钢材在静载作用下:
强度计算以σs为依据; σb为结构的安全储备。
(3)断裂时变形约为弹性变形的200倍,在破坏前
产生明显可见的塑性
采用短试件l0/d=3, 屈服点同单向拉伸时的屈服点。 (三)受弯时的性能
同单向拉伸时的性能,屈服点也相差不多。
(四)受剪时的性能
抗剪强度可由折算应力计算公式得到:
fvfy y3
( 23 )G 79 103N m m 2
18
二、冲击韧性
衡量钢材在动力(冲击)荷载、复杂应 力作用下抗脆性破坏能力的指标,用断裂时吸 收的总能量(弹性和非弹性能)来表示。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规范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工作的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报材料,保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科技成果鉴定申报材料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客观依据,要求科技成果完成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完整、详实、规范的技术资料(包括必要的原始资料)。
第三条本规范所指科技成果鉴定材料是指符合《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六条、第十八条规定的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全部技术资料与文件;符合《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第五条规定的被鉴定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全部文件和资料。
第四条凡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科技成果鉴定材料将一律不予受理,不进入鉴定程序。
第二章科技成果鉴定所需基本材料第五条申报科技成果鉴定须提供下列材料:(一)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鉴定申请书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鉴定依据(1)计划任务书或合同(批复、下达计划文件)(2)有关技术条件或产品标准2、鉴定具备的条件3、鉴定的目的4、鉴定内容(1)提交鉴定的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图样的规范性,是否能够用于指导生产。
(2)评价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3)有关检测数据、质量性能是否达到有关技术标准。
(4)考核生产工艺是否合理、稳定,设备、工装检测手段是否具备生产条件,能否保证产品质量以及评价技术水平。
(5)评价技术关键及创新点、推广应用价值。
(6)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经济社会效益。
(7)考察试验、生产现场。
(二)计划任务书或者合同书这是科技成果鉴定的依据性文件,具体包括:1、计划任务书是指科技行政部门或者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科技项目计划,须提供计划任务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2、合同书是指受托研究或者合作研究所签订的研究开发合同书(或者合作协议),须提供合同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3、自行研究开发的(计划外)科技成果无需提供上述文件,但须提供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
(三)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这是对全部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成果总结,是鉴定材料的主件,是评价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选题立项的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语文 选修 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103

由于一时买不起自行车,爸爸就徒步走上好几公里的路 来接我,然后和我一起搭公交车回家。正是下班的高峰期, 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我很是兴奋,这是我头一 回坐城里的公交车。不一会儿,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人们时不时地回头看我们父子俩,我旁边一位时髦的小姐还 用手紧紧捂住她的钱包。当我们经过人群时,他们都像害怕 瘟疫似的躲避我们。尽管只有七岁,我全明白了。我望向车 外,外面的树枝都干枯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行人都加 快脚步想早点回家。然而此时,我却觉得车内比车外更加寒 冷,冷得让我发抖,我真想找个缝钻进去。我不敢去看父亲, 害怕从他眼中读出心酸的答案。
作者信手拈来课本中学过的古诗、名篇、作家、历史等 有关知识,有理、有据地论证“缤纷成就和谐”这一主题, 显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基本功。
2.从生活中积累 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既可从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真 谛,也可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诸如一些“熟悉的陌生人”, 即看起来挺熟的,但他们身上依然有你没发现的、给你震撼 的一些东西的人。
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 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 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 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 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 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缤纷的色彩。 ——为何? ——缤纷成就和谐!
一路上,流连于青山秀水,徜徉在繁华街市,穿行过闾 巷人家,那少年书生时而悲愁,时而欢愉,时而激昂,还不时 地从小厮处取过纸笔,嚓嚓写下几行诗句或片言只语,然后把 纸条往锦囊一扔,就又继续前行了。
等到日暮西山,他们才催赶着毛驴,蹬蹬地转回那个破 落的小院。这时,一位端庄的妇人迎上来,取过小厮背上的 锦囊,看见里面满满的一大堆纸条,她不赞叹反而心疼地说: “孩儿,你真要写到呕心沥血才罢休吗?”
九上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用途1、日常生活用品2、房屋建筑3、交通工具4、工农业生产二、金属与非金属3、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4、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说出2 种原因。
①银是重金属,易发生重金属中毒 ②银年产量低,价格太贵③银质地太软,易变形④易氧化,容易发黑,影响美观,清洗不便。
5、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纯锡制造?防锈,由于铁和水及空气接触以后很容易发生锈蚀,而锡不易与空气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金属食品罐头内壁要涂上一层金属锡。
三、常见的金属材料1、合金: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
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2、常见的合金:铝合金、铁合金—钢、金铜合金18K 4、现代建筑物的门窗广泛使用铝合金,你能说说为什么不用纯铁或纯铝吗? 铁制品容易生锈,质量较大,使用不便。
纯铝制品硬度较小,抗压性较弱。
四、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金属污染来源① 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②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③ 工厂排出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① 浪费大量金属资源 ② 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破坏土壤结构。
③ 含铅、镉等有毒金属被腐蚀后,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
④ 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的电池都可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方法①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② 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
③ 废旧电池不能任意丢弃。
④ 使用无铅汽油。
⑤ 不能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堆放废渣。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
化学方程式:2Mg+O2加热2MgO2、铜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加热会发出红光,表面有一种黑色的固体生成。
化学方程式:2Cu+O2△2CuO3、铁丝在火柴的引燃下,放入氧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药品审评中心补充资料工作程序(试行)

附件药品审评中心补充资料工作程序(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注册审评补充资料管理工作,明确补充资料的依据和要求,提高申请人补充资料的质量和效率。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根据审评需要,通知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在原申报资料基础上补充新的技术资料的(以下简称发补),或仅需要申请人对原申报资料进行解释说明的,适用本程序。
第三条药审中心通过发补前的专业审评问询和发补后的补充资料问询程序,请申请人进行解释说明或提供相关证明性材料,主动与申请人进行沟通交流,提高补充资料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条补充资料过程中应当遵循依法、科学、公正、公平、及时、准确的原则。
第二章专业审评问询第五条药审中心在专业审评期间或综合审评期间,专业主审或主审报告人在充分审评基础上对申报资料有疑义或认为内容存在问题,经审评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通过药审中心网站向申请人发出“专业审评问询函”,告知申请人存在问题的具体内容、依据和要求等,并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解释说明或书面回复。
审评部门在审评过程中对需要发补的问题应发送“专业审评问询函”提前告知申请人。
但“专业审评问询函”并不是正式书面补充资料通知,也不代表最终审评决策意见,审评计时不暂停。
第六条药审中心通过“专业审评问询函”告知申请人以下信息:1)无需开展研究即可提供的证明性材料;2)不需要补充新的技术资料,仅需要对原申报资料进行解释说明;3)审评认为可能需要补充完善的缺陷问题。
第七条申请人应在“专业审评问询函”发出5个工作日内进行解释说明或书面回复。
对于需要书面回复的,申请人应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电子提交,同时在时限内寄出与电子版一致的纸质版资料,通过药审中心网站下载打印“专业审评问询函”作为接收补充资料及纳入档案的依据。
第三章正式发补、发补咨询和异议程序第八条在审评过程中需要申请人在原申报资料基础上补充新的技术资料的,结合“专业审评问询函”的答复情况,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药审中心原则上提出一次补充资料要求,列明全部问题后,以书面方式通知申请人在80个工作日内补充提交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由总部,两个生产工厂组成,工厂里每个星期有一天是厂长访谈日(半天时间)在这时间,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厂长进行交流,后来进行了调整,这天的访谈时间不变,但规定部门主管必须在此时间与厂长进行沟通,而方式是比较开放的话题,厂长自己也会每周随机找几个员工进行下访谈,当天也会按员工名册中找几个员工来进行访谈,而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每个月会到工厂进行一天的访谈,包括主管理(固定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进行,其访谈的方法是结构式的,访谈,常见的会分为两种一,结构式的访谈,这种是指访谈执行者在访谈时对所想了解的主题进行结构的设计,比如,了解员工对伙食的情况,进行了解,他就可能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对伙食满意吗,答案就会设计有两个,满意与不,而是与否又可以设计几个选择,这样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二,非结构式的访谈,对于一个要了解的主题让被访谈者随意的发挥,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伙食问题,访谈者可以说,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想了解下你对我们公司伙食的意见,以方便我们进行改进,然后让员工进行自由的发挥,访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进行访谈时,要注意一些事项:1.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员工的信任,这是很重要的,否则你根本不可能真正了解问题的真象或是员工真实的想法,才能获得想要的想法这要求访谈执行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过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作为基础,访谈要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包括现场的一些布置,比如桌椅的摆放,坐的方式,语气,消除被访谈者的紧张感2.访谈前要做好准备,]要设计好所想了解的主题,包括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而结构访谈则一定要设计好结构图,不要做无准备的事,准备好记录工具,如果在访谈中,你把一些重要的东西记下来,会让别人觉得你重视,3.访谈过程中,要学会聆听,学会鼓励员工,支持他继续而真实的表达要打破被访谈者防御抵触心理,开始员工放松了心情,但随着一些话题的深入,可能他的这种心理又会出现,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处理,不要多作承诺,特别是没有把握的承诺,也不要给问题下结论,不要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或是把员工引向一个你想要的答案,,比如用一些利诱的话语,我听很多都说员工伙食这段时间不错,你的看法呢,这样效果就不是很好,注意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相接合的方式,这点就象ISO审核样,这与前面说的结构与非结构方式有点类似,不过是指在操作中的方法,要对关键重要的进行记录,不要放过任何有用的信息要感谢被访者的支持与合作,并再次消除他对心理障碍,比如害怕或是不信任会改善等情况4.访谈后一定要注意进行信息的归纳与分析,对于有争议或不是很明确的要进行再确认对于承诺的事,一定要有明确的答复要有相应的管理改善动作,员工需要你替他保密的东西要尽量满足他,不要随意去说,有人说之类的,在实际中也有公司利用意见箱之类的来收集一些员工的想法,但效果不好,常见的一些问题如:员工的不信任,而悬木赏金的方法就是为了获得信任的,有时意见箱的放置也不合理,比如太过于显眼,不便于投放等更有甚者,意见箱从挂上去就没人去开过,这不是自欺人的做法吗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就算不能解决也要同员工沟通,向其说明了原因才是正确的做法我们也不是说要把员工当作上帝,但准确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期望,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念,甚至是发泄下,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这种方法想象的多么了不起,多么万能,也是不对的想法,如果事后没有再次沟通或是问题的解决,不信任就会加剧,在梅奥的《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中,较详细地记载了他在费城纺织厂的研究概况。
这个纺织厂的工人没有什么问题,老板也富有人情味,十分开明,生产和经营秩序良好。
但就是细纱车间存在较大麻烦,直接表现是工人流动率出奇的高。
其他部门的工人每年流动率是5%~6%,而在细纱车间高达250%。
也就是说,那些纺纱工人,平均干不到半年就要走人。
在梅奥之前,先后有不少效率工程师对这种高流动率进行过诊断和治疗,所采取的办法无非是“胡萝卜加大棒”,奖金激励与纪律约束并行。
但是,先后四个奖金方案都未能奏效。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细纱车间的士气低落的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他们从来没有能够达到管理部门规定的获奖标准(如果降低细纱车间的获奖标准,则又明显与其他车间摆不平),所以,细纱车间的工人压根儿没有指望能拿到奖金。
周围其他纺织厂的细纱部门,也都存在类似问题,以至于人们甚至认为,这种情况是行业通病,无法医治。
但费城纺织厂的老板偏偏不认这个理,于是,请来了梅奥。
梅奥观察了纺纱工的工作情况。
表面上,这些工人的工作条件、管理办法以及劳累程度同其他部门没什么两样,都是周五工作制,每天10小时,5小时一班,两班之间有45分钟午饭兼休息时间。
但是,梅奥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些工人在一个长约30码的狭窄过道中看管两边的纺纱机,每个过道3名工人,主要工作就是接续纱锭上的断线。
这种工作十分单调沉闷,但又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不停走动,接线和换纱锭的速度极快,更重要的是,工作性质使工人十分孤独,一上班基本上就是一个人全神贯注地看管机器,无法与同伴说话交流。
用不了多久,工人都会得上这样那样的腰腿疾病。
几乎每个工人都有足疾或胳膊、小腿、肩肘疼痛,而且他们也都清楚这些疾病同工作有关,只要从事这个职业,就没有指望治好。
细纱工人下班后也与其他工人不同,他们很少参加业余娱乐活动。
问及原因,都不约而同地回答说:上班太累,不想参加。
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工人干几个月后,忽然毫无来由地大发脾气,辞职走人。
面对这种状况,梅奥认为,工人的情绪低落可能与疲劳因素相关。
于是,他着手开始进行工间休息实验。
从1923年10月到1924年2月,梅奥推行了上下午各两次(共四次)工间休息的方案。
每次休息10分钟。
休息时间可以躺下,而且鼓励他们打个盹,梅奥小组里有个护士,同工人建立了友善的关系。
在梅奥的指导下,研究小组还以医学专家的身份指导工人如何最大限度地放松和恢复体力。
参与实验的工人占1/3。
这一方法很快奏效。
过去,根据工厂的规定,只有完成标准定额的75%以上才能拿到奖金,而细纱车间从来没有超出定额的70%。
这次,工人生产率很快上升,在实验初期的五个月间稳定在80%左右,一直没有拿过奖金的纺纱工第一次连续拿到奖金,工人的郁闷情绪几乎一扫而光。
这个效果是鼓舞人心的,但是,实验的成效促使梅奥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如果说,工人的情绪低落甚至沮丧是由于过于疲劳引起的,那么,没有实行工间休息的工人理应停留在原生产水平上。
但是,实验表明,另外2/3没实行工间休息制度的工人也表现出了几乎同样的改进。
所以,疲劳问题只是表象,实验反映出影响工人生产率的因素是复杂的,需要“完型心理学”式的研究。
单纯就疲劳研究来说,科学管理时期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尤其是泰罗的助手巴思,曾经精确地测定了休息间隔与疲劳的关系,甚至求出了数学解。
费城纺织厂安排工间休息的实验,从管理手段上看,同那些效率工程师的处方相比没有任何新意。
但是,梅奥在这个实验里看到了科学管理手段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他当时还吃不准,需要在后来的研究中发掘。
有趣的是,这个实验中的反复,验证了梅奥的想法。
1924年2月,工厂突然增加订货,车间的工头,本来就对机器空转着而工人却躺在那里打盹看不惯,借着增加订货赶任务的机会,他下令取消工间休息。
工人一下子变得情绪沮丧,生产率也降到了几个月来的最低点。
这种反应使管理部门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得已又宣布恢复工间休息。
虽然取消工间休息的决定仅仅执行了10天,但是,对工人的情感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恢复休息制度的3月份,生产率虽然略有提高,但远远赶不上2月份以前的实验阶段。
这同两种想法有关:工人认为,这种实验迟早会被取消,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对工间休息能否坚持下去失去信心。
而工头们则认为,机器转速是恒定的(当时实行的是统一动力的传动装置,要停机就是整个车间停机,单部机器不能停,所以,工人休息的时候机器是空转的,而工人干活时即使情绪高涨,也不可能提高机器转速),40分钟的休息时间不干活,只会造成浪费。
工头甚至在潜意识上觉得这种工间休息会“惯坏”工人。
他们习惯的做法是要给工人颜色看看,对让工人在上班时间睡觉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所以,即使恢复了工间休息,在这种充满对立甚至敌意的气氛中,生产率依然上不去。
尽管工头对这种实验满怀疑问,然而,在梅奥的坚持下,4月份开始,在全部纺纱工中安排了工间休息。
总经理为了向工人表示改革的诚意,宣布把那些反对工间休息的工头清理出车间。
这个总经理曾经担任过陆军上校,很多工人都是他原来部队的麾下,彼此情感不错。
工人本来就对总经理评价很高,对工厂也没有多少怨言,只是对部分工头有意见。
解雇工头的举措,使工人看到厂方动了真格的,生产率开始恢复。
到5月份,总经理还下令,由工人按小组自行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四次休息时间总量不变。
公司还为工人购置了行军床、褥垫等用品。
在后来的几个月里,工人不但养成了休息的习惯,而且在午饭和休息时有了交谈和笑声,那种“悲观主义的出神”消失了,生产率稳步上升到85%左右,工人的流动率,也降低到了6%,同其他部门没有两样。
梅奥认为,这次实验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休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验者倾听工人的诉说,工人可以畅所欲言而不用担心泄漏出去(实验人员承诺对工人的言论保密),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了释放,工人确信研究人员是真诚的,总经理对工人福利的关心和对工人的信任,也使工人感受到了温暖。
尤其是把休息权力下放给小组决定的做法,使工人必须对安排休息进行商量和沟通,原来成天不说一句话的孤零零的个人,现在开始自然而然变成了团队。
正是这种氛围的改变,使工人的士气有了重大变化。
也正是这个实验,为后来在霍桑工厂的创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