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政府关于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无锡会展业若干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118号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无锡会展业若干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1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22746f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6.png)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无锡会展业若干意见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无锡会展业若干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118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关于加快发展无锡会展业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四日关于加快发展无锡会展业的若干意见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于一体,具有经济增长“加速器”、城市发展“助推器”、城市形象“传播器”、劳动就业“吸纳器”的功能,对于加快城市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我市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区域环境为发展会展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目前我市会展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内外会展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加快推进我市会展业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生态城、高科技城、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城和宜居城为目标,进一步发挥无锡位居长三角中心区域、产业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整合会展资源,规范会展市场,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
将会展业列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容,集聚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和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品牌会展,延伸关联产业,大力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总体目标积极发挥太湖博览会的龙头带动作用,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性、专业性、国际性知名展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会展企业。
无锡市政府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无锡市政府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2.15•【字号】锡政发[2008]36号•【施行日期】2008.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无锡市政府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锡政发〔2008〕36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促进我市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现就支持我市金融业发展提出以下政策意见:第一条鼓励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总部(注册和办公地在无锡具有法人性质的金融机构)和地区总部(注册和办公地在无锡直属总部管辖的金融机构分行、分公司,或单独设立并直属总部管辖的业务中心、营运中心、客服中心、研发中心等金融配套服务机构),加快我市金融集聚区建设步伐,推动总部经济发展。
对新设和引入我市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总部,由市政府按不高于注册资本1%的金额给予一次性奖励。
对新设和引入我市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等金融机构总部,由市政府按不高于注册资本2%的金额给予一次性奖励。
对新设和引入我市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配套服务机构等金融机构地区总部(含直属地区总部管辖的外资银行市级分支行),由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对引进上述机构的有功人员,由市政府给予适当奖励。
第二条提高金融机构的地位,营造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环境。
各类金融机构(市级分支行、分支公司及以上)的负责人,参照市管国有集团公司、资产经营公司负责人的同等待遇,享有参加政府专业工作会议、参与制定有关政策、直接获取政府相关信息的权利;同等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考察、出访、休养、体检等计划安排。
鼓励金融机构引进国内外金融高端人才,纳入我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范畴,可比照《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试行规定》(锡委发〔2006〕62号)的有关规定,享受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安家费补助、配偶工作推荐、子女入托入学等同等政策待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27•【字号】锡政办发[2011]169号•【施行日期】2011.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169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市发改委2011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根据国家、省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2011年至2015年无锡市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如下: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无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突出转型发展主线,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制度,在促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5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1.3万美元以上,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始终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产业层次得到显著提升。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45.7%。
高效农业面积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提升到53.9%。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微电子、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在2005年基础上,5年来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削减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32%以上。
基于C—GEM模型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以无锡市为例

服务外 包 产业 集 群 是 由于 服务 外 包 企 业 大 量 聚 集于某 一特 定 地 区而 形 成 的 一 个稳 定 、持 续 、有 特 殊 竞争 优势 的集 合 体 ,它 是 一 个 由发 包 方 、服 务 外 包企业 、政府部门、中介 机构等多种主体所组成的 超越 企业 的 网络组织 。 对服务 外包 产 业 集群 的 竞争 力 进 行 科 学 评 价 具 有重要 的现 实 意 义 。其 中 ,按 照 时 间维 度 进 行 纵 向 评价 有助 于 了解 服务 外 包 产 业 集 群 的演 化 升 级 状 况 和政 策实施 的效 果 ,而 在 产 业集 群 之 间进 行 横 向评 价则 有助 于确 定 集 群 之 间 的差 距 ,为推 动服 务 外 包 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Ev d n e f o u i ie c r m W x
・--—
—
J e g,XU F y a YU J n ICh n u u n, u
( hn usuc gIstt,C iaE rp n rai a B s es col h nhi 02 6 hn ) C iaO t ri ntu o n i e h uo eIt t n ui s S ho,S aga 2 10 ,C ia n e n ol n
Ev l a i n o h m p t i e e s o t o r i g I d s ra u t r s d o — GEM o e a u to n t e Co e i v n s fOu s u cn n u t i lCl e sBa e n C — t s M dl
程外 包 ( P 、知识 流 程 外包 ( P 。这 些 服 务 B O) K O) 外包 产业 集群 以不 同方 式 嵌 入 到外 部 的 全球 服 务 外 包产 业链 之 中 ,二 者 之 间 形 成 了相 互 耦 合 发 展 的紧 密关 系。此外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集 群 中 各 服务 外 包 企 业和其他经济 主体之间并不是杂乱无章 的集聚 ,由 于地域临近和产业关联性 ,它们之间往往形成 了集 群 内部 的服务 外包 产业链 。 考虑到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与服务外包产业链 的 这些 紧密关 系 ,因此 在 评 价 服 务 外包 产业 集 群 竞 争 力 的 时候 ,需 要充 分考 虑到服 务 外包 产业 链 的影 响 : 种影响来 自集群外部的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链 ,源 于集群对全球 服务外包产业链 的嵌入和联 系;另一 种 影 响来 自集 群 内部 的服 务 外包 产 业 链 ,源 于集 群 内部的产业链各参与主体 之间以及与环境要素之间 的联 系 。 加拿大学者 帕德 莫 ( i am r)和 吉博 森 T Pd o m e ( e e Gbo )曾提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 “ Hr y i n v s 帕 吉 G M” 模型 ,该模 型认 为 产业 集 群 发展 的影 响 E 因素 有 6个 ,这 些 因素 被 分 为 Gonig ( 础 ) r dns 基 u 、 E t p ss( n rre 企业 )和 M re 市场 )3 因素组 。 e i a t k s( 个 为 了科学 直 观地 评 价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集 群 的竞 争 力 ,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科技局无锡市“三创”载体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26号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科技局无锡市“三创”载体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26号](https://img.taocdn.com/s3/m/fe70fe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6.png)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科技局无锡市“三创”载体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科技局无锡市“三创”载体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26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科技局《无锡市“三创”载体建设管理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二月八日无锡市“三创”载体建设管理意见(市科技局2011年1月)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以下简称“三创”载体)主要指集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成为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人才开展研发、试验、中试及生活的聚集地。
为进一步高标准推进“三创”载体建设步伐,加强“三创”载体管理规范化,实现“三创”载体建设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我市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转型,现就无锡市“三创”载体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整合资源、集成力量,更大力度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高质量“三创”载体,进一步规范全市“三创”载体的建设、管理,推动全市“三创”载体管理有序发展,努力将“三创”载体打造成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的聚集高地、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体制机制与文化建设的创新高地、科技创新创业高地,为促进我市科技创新创业、建设高科技产业城和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28•【字号】锡政办发[2009]259号•【施行日期】2009.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259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无锡市关于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认真贯彻实施无锡十大产业调整和提升行动计划,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的储备、培育、实施工作,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转型优化发展的牵引、支撑和推动作用,努力把无锡建成生态城、旅游和现代服务城、高科技产业城和宜居城,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效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建设。
重大产业项目是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产业是立市之基、竞争力之本。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是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有利于我市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重大产业项目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产业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加快淘汰“五小”和“三高两低”落后产能,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重大产业项目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保证。
引进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水平高、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同时吸引相关配套产业跟进,有利于迅速提高我市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带动产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滨湖概况

滨湖区概况(招商用)2010年2月一、无锡滨湖区地位及定位:滨湖区是无锡市的行政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科教研发中心、商务中心、生态中心;滨湖区总面积608.5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64.62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左右,以接受上海产业、要素、业务转移辐射为定位的服务外包制造基地。
2009年8月9日,温总理在无锡指出,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心中心。
无锡成为了“感知中国”中心,滨湖正是这个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滨湖区的发展优势1、交通优势:滨湖区位于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无锡的西南。
距苏州车程1小时,上海2小时,南京2.5小时无锡是中国高速公路骨干线的主要交汇点,已成为中国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无锡苏南国际机场已开通包括香港、澳门、日本大阪等在内的20多条航线,预计在2010年内争取开通无锡到韩国以及无锡到日本东京的航线。
无锡机场主要航线2、人才优势:滨湖区人才荟萃,区内拥有北大微软学院、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东南大学无锡分校、江南计算机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2研究所等一批科研院所。
无锡在校计算机类学生约为8000人,每年为无锡输送大量人才。
另外,无锡拥有数万名可直接从事服务外包的各类人才,其中IC设计外包工程师1万余名,无锡还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条件。
另外,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教育无锡中心、印度NIIT、新世纪永中培训中心、万博信息技术培训学校、苹果媒体学院、苹果数码学院等多家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每年专门培训各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近2000人左右。
滨湖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重点学校一览表滨湖区日语人才培养重点学校一览表3、运营成本:无锡的人力成本和周边的上海、苏州、杭州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2007年无锡市职工平均薪酬为37572元,排名全国第十,低于上海、杭州、苏州,与南京相当。
无锡市的写字楼租金、水、电、通讯的商务运营成本低于长三角其他主要城市。
无锡软件行业报告分析

无锡软件行业报告分析无锡作为中国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软件行业发展迅速,成为无锡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对无锡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竞争优势进行深入分析,为了解无锡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展现状。
1. 产业规模,无锡软件行业规模庞大,涵盖了软件开发、软件服务、信息技术外包等多个领域。
据统计,无锡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产值超过百亿元。
2. 产业结构,无锡软件行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企业,同时传统的软件开发和服务企业也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 政策支持,无锡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软件行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为软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无锡软件行业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产业融合,软件行业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无锡产业升级和转型。
3. 国际合作,无锡软件行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交流,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竞争优势。
1. 人才优势,无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软件人才队伍,包括软件开发、测试、运维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产业集聚,无锡软件企业集聚度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
3. 市场需求,随着无锡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软件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无锡软件行业发展迅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
未来,无锡软件行业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国际市场,助力无锡经济的转型升级。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了解无锡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政府关于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123”计划的政策意见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抢抓国际服务外包转移机遇,加快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把无锡太湖保护区建设成“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特制订本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2010年末,全市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100家,每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年出口超过3000万美元(以下简称“123”计划)。
二、扶持对象
申请重点扶持的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本市注册经营,企业到位注册资本不少于2000万元,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发展潜力的国际服务外包或软件出口企业。
(二)主要从事承接国际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创意设计外包、软件出口业务的企业。
(三)自入围“123”计划之日起,三年内企业从业人员能达到2000人、年出口能达到3000万美元。
三、扶持政策
市政府和市(县)、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列入重点扶持的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给予以下政策支持:
(一)租金减免。
对入驻的国际服务外包或软件出口企业,按从业人员平均每人约10平方米提供租赁办公用房,给予第一年免房租,第二、三年房租减半的优惠。
该政策由市(县)、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二)资金补助。
当企业从业人员达500人以上,且年出口达到300万美元以上时,市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助500 -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人才引进和人员培训。
(三)出口奖励。
连续三年,以海关出口统计或外包业务合同、出口合同备案证书和银行外汇兑换水单为依据,企业当年出口额与上年度相比(首期出口规模以50万美元为基数),每增加5万美元,给予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奖励资金由市政府与企业所在市(县)、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各承担50%。
(四)人才奖励。
企业所聘大专以上学历的实用性人才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同级财政按缴纳部分的30%连续奖励5年。
每季度兑现一次。
(五)其他政策。
对于无锡市人民政府已出台的《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试行规定》等政策,以及今后出台的有关鼓励政策,只要与本规定没有冲突,企业可同时享受。
四、具体实施办法
(一)成立无锡市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123”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申请重点扶持的国际服务外包或软件出口企业,先向所在市(县)、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提出申请,由市(县)、区政府初审后,上报市“123”计划办公室,经组织评审后由领导小组提出评审意见,并报市政府批准。
评审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
(三)企业申报时须提供下列材料:
(1)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经营团队和行业背景情况、企业经营目标、市场策略和发展措施,企业合作伙伴以及意向合约等情况);
(4)合同和章程;
(5)审批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以上材料按顺序编制目录并装订成册,一式五份上报。
(四)本意见适用于在无锡市区(包括新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北塘区、南长区、崇安区)设立的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
(五)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实施细则由市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123”计划办公室负责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