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胸神经、腰丛、骶丛)

合集下载

胸神经、腰丛、骶丛PPT课件

胸神经、腰丛、骶丛PPT课件

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05
胸神经、腰丛、骶丛的疾病预防与保健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充足睡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04
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同时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跑步,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免对神经造成损伤。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谢谢观看
腰丛与骶丛
腰丛与骶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当腰丛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影响到骶丛的功能,导致会阴部肌肉运动和感觉异常。反之亦然,当骶丛受到损伤时,也可能影响到腰丛的功能。
总结
胸神经、腰丛和骶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部位的损伤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功能。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难度,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部位的症状和体征,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腰丛损伤的症状与治疗
03
骶丛
骶丛位于骶骨和尾骨的背面,由第4至第4骶神经前支组成,主要分布在臀部、会阴部和肛门周围区域。
骶丛发出分支支配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梨状肌等肌肉,还支配会阴部的皮肤和阴部神经。
骶丛的分布
骶丛主要负责控制臀部和大腿后侧肌肉的运动,参与站立、行走、跑跳等动作的协调。
骶丛还支配着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维持排便和排尿等生理功能。
胸神经损伤的症状与治疗
治疗
症状
02
腰丛
01
02
腰丛的分布
腰丛发出分支,包括股神经、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分别支配大腿、臀部和下肢的运动和感觉。
腰丛位于腰椎两侧,由第1至第3腰椎神经的前支组成,主要支配下半身的运动和感觉。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脊神经亦称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

脊神经自脊髓出发,共31对,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上七对颈神经在相应椎骨的上方穿过椎间孔出椎管,第八对颈神经穿过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间的稚间孔出椎管。

胸、腰神经均分别按序列通过相应推骨下方的椎间孔。

上四对骶神经通过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

第四骶神经和尾神经经骶管裂孔出骶管。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相应节段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内合并而成。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胸节至第三腰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它除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外,在第一至第三胸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含有内脏感觉纤维。

每个脊神经因由前、后根合成,都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所以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和脊柱。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其中发自脊神经连至交感干的叫白交通支;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叫灰交通支。

后支较细,是混合性的,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向后行走(骶部的出骶后孔),都有肌支和皮支分布于项、背及腰骰部深层的肌和枕、项、背、腰、臀部的皮肤,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

其中,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于杭和项部的皮肤。

腰神经后支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内侧支细小,经横突下方向后,分布于腰椎棘突附近的短肌与长肌。

在腰椎骨质增生病人,可因横突附近软组织骨化,压迫此支而引起腰痛。

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较粗大,分布于臀上区的皮肤,称臀上皮神经。

第l~3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臀中区的皮肤称臀中皮神经。

前支粗大,是混合性的,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和皮肤。

在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其余的前支分别交织成丛,由丛再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

脊神经(胸神经、腰丛、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腰丛、骶丛)

临床表现
3. 运动麻痹主要是髋关节屈曲障碍 股神经完全麻痹: 屈髋或由卧位而坐起完全困难,伴小腿屈曲和旋 转障碍,足不能提举。大腿外展困难,小腿固定于 伸直位。 股四头肌萎缩 膝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大腿前面和内侧面&小腿内侧感觉障碍 可伴水肿\青紫等营养改变
骶丛
• 组成和位置
• 从参与脊神经数目看,骶丛是全身 最大的神经丛。
脊神经的解剖(部分)
• 胸神经 • 腰丛 • 骶丛
胸神经
T1-11---肋间神经 T12—肋下神经 T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 T4—相当于乳头平面 T6—相当于剑突平面 T8—相当于两侧肋弓中点连线的平面 T10—相当于脐平面 T12—相当于脐与耻骨连线中点的平面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部皮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腰丛(T12,L1-3,L4)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隐神经) 闭孔神经 生殖股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闭孔神经 肌支:闭孔外肌
大收肌 长收肌 短收肌 股薄肌 皮支:大腿内侧份皮肤
闭孔外肌—大腿外旋 短收肌、长收肌—大腿内收、屈曲与大腿外旋 股薄肌—大腿内收、小腿屈曲与小腿内旋
闭孔神经损伤: 大腿内收力弱,足稍外展,患肢不能置于健侧腿上, 股内侧区皮肤感觉不明显。
股后皮神经: (感觉神经) 臀区、股后区和腘窝处的皮肤
坐骨神经
由L4~S3神经根组成 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 经臀分布于整个下肢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 全身最粗长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下行,经过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在股 二头肌深面。沿大腿后面中线垂直下降。
• 至大腿下1/3部或腘窝上角附近分为两大终 支。
坐骨神经
之胫神经
• 胫神经是坐骨神经本干延续。

25脊神经

25脊神经
Up Down Back
四、腰 丛
(一)组成
T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L1~3腰神经前支 L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二)位置
位于腰大肌深面
Up Down Bac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腰 丛
(三)主要分支
1. 髂腹下神经 皮支:耻区和腹股沟区的皮肤 肌支:腹肌前外侧群的下部 2. 髂腹股沟神经 皮支:分布腹股沟区及阴囊(大 阴唇)的皮肤 肌支:腹肌前外侧群的下部 3. 股外侧皮神经 分布大腿外侧面的皮肤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一)组成
L4、5合成的腰骶干及S1~5骶 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
(二)位置
盆腔内,骶骨及梨状肌前 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三)主要分支
1. 臀上神经:出梨状肌上孔, 臀中肌深面,支配臀中、小肌 和阔筋膜张肌。 2. 臀下神经:出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面,支配臀大肌。 3. 股后皮神经:出梨状肌下孔, 在臀大肌下缘浅出,分布股后 部和腘窝的皮肤。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三)主要分支
5. 坐骨神经
腓深神经行程
腓深神经与胫前动脉伴 行至足背
分布
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
皮支分布第1、2趾背相对缘皮肤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三)主要分支
5. 坐骨神经
腓总神经损伤表现
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 下垂内翻、呈“马蹄”内翻 足畸形。行走时呈“跨阈步 态”。小腿前外侧及足背感 觉障碍明显。
Down Back
胫神经分布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 和足底肌
皮支分布足底皮肤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脊神经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胸神经前支、腰丛和骶丛在支配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胸神经前支共有12 对,它们分布于胸部的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

这些神经前支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相邻的神经前支在分布区域上存在重叠,这有助于确保身体某个区域的神经支配不会因为单一神经的损伤而完全丧失功能。

腰丛由第 12 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1 3 腰神经前支和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丛发出的分支众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股神经、闭孔神经等。

股神经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它主要支配大腿前群肌肉的运动,以及大腿前面、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感觉。

当股神经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大腿前群肌肉无力、行走困难,以及相应区域的感觉障碍。

闭孔神经则主要支配大腿内侧群肌肉的运动和大腿内侧的皮肤感觉。

如果闭孔神经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大腿内侧的肌肉功能和感觉。

骶丛由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5 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骶丛发出的分支包括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等。

臀上神经主要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这些肌肉对于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和运动非常重要。

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臀大肌在人体行走、站立和跑步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阴部神经则主要分布于会阴部的肌肉和皮肤,对于控制生殖器官和肛门的感觉和运动起着关键作用。

了解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和骶丛的分布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会压迫腰丛或骶丛的神经,导致患者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医生通过对患者症状的仔细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能够判断受压的神经以及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如弯腰驼背、久坐不动等,可能会增加脊神经受压的风险。

此外,外伤、感染、肿瘤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脊神经损伤。

为了保护脊神经的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脊神经

脊神经

C.分支分布: 肌支支配上臂前群肌(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皮支分布前臂外侧的皮肤。 2.正中神经 A.组成:C6~8、T1神经的前支 B.行径: C.分支分布:在上臂不分支;
肌支在前臂支配前臂前群肌的六块半肌(除肱桡 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手掌 分支为指掌侧总神经和返神经支配鱼际肌(除 拇收肌)和第1、2蚓状肌; 皮支:分布掌心和鱼际的皮肤及由指掌侧总神经 的分支指固有神经分布的桡侧三指半指的掌侧 面及其中节、远节指背皮肤。 3.尺神经 A.组成:C8 、T1神经前支 B.行径:内侧束 伴尺侧上副动脉 穿内侧肌 间隔 行于尺神经沟 伴尺动静脉下降至腕 经腕尺侧管 手掌
肋间神经的肌支支配肋间肌和腹肌的前外侧群; 皮支分布胸、腹壁的皮肤以及胸、腹膜壁层。 胸神经前支节段分布规律 第2胸神经前支T 2------ 胸骨角平面 第4胸神经前支T4 ------ 乳头平面 第6胸神经前支 T6------ 剑突平面 第8胸神经前支 T8------ 肋弓平面 第10胸神经前支 T10------ 脐平面 第12胸神经前支 T12------ 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 临床上常以上述平面为标志,检查感觉障碍的节段或 确定麻醉平面。
•股神经
隐神经
•闭孔神经
6.闭孔神经 A.组成:L2~4腰神经的前支 B.行径:腰丛 腰大肌内侧缘下行 经闭孔管 大腿内侧区 C.分支分布: 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和大腿肌内侧群。 皮支分布股内侧区部分皮肤。 五.骶丛 (一)组成: L4、5腰骶干及S1~5骶神经和尾神经的 前支 (二)位置: 盆腔内,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 脉的后方。
坐骨神经
•分支: 胫神经 腓总神经
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1.胫神经 在窝与动静脉伴行,在小腿经比目鱼肌 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再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 足底内侧、外侧神经。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皮支分布足底皮肤。 2.腓总神经 沿股二头肌内侧行向下外,绕腓骨颈 外侧向前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深、腓浅神经。 腓浅神经在腓骨长短肌与趾伸肌之间下行,肌支支 配腓骨长、短肌;皮支在小腿下1/3处浅出,分 布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与胫前动脉伴行至足背,肌支支配小腿前 群肌和足背肌,皮支分布第1、2趾背相对缘皮肤。

8461神经系统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8461神经系统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本干
半腱肌
股二头肌 半膜肌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胫神经
胫神经
腓肠肌 比目鱼肌
系统解剖学
腓深神经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马蹄”内翻足
系统解剖学
钩状足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腓总神经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走行)
胫神经
系统解剖学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长头
腓总神经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走行)
胫神经
系统解剖学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长头
系统解剖学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胸神经腰丛骶丛

胸神经腰丛骶丛

胸神经腰丛骶丛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机器,其中神经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胸神经、腰丛和骶丛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如同分布在身体中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各个部位,同时也将身体的感觉反馈给大脑。

先来说说胸神经。

胸神经共有 12 对,它们从胸椎椎间孔发出后,分布于胸壁、腹壁的肌肉和皮肤。

这些神经主要负责控制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运动,比如呼吸时胸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腹部肌肉在维持身体姿势和进行某些动作时的协同作用。

同时,胸神经也传递着胸部和腹部皮肤的感觉信息,比如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腰丛则是由第 12 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1 3 腰神经前支和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发出的分支分布于腹股沟区、大腿前部和内侧部的肌肉和皮肤。

其中,股神经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它负责控制大腿前侧肌肉的运动,比如伸膝和屈髋。

闭孔神经则支配大腿内侧肌肉的运动。

骶丛由腰骶干(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 5 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和梨状肌前面,发出分支分布于臀部、会阴、下肢等部位。

比如坐骨神经,它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主要支配大腿后侧、小腿和足部的肌肉运动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

胸神经、腰丛和骶丛的损伤或病变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

比如,如果胸神经受损,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或胸部感觉异常。

腰丛损伤可能会引起下肢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影响行走和站立。

骶丛损伤则可能导致臀部、会阴和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比如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胸神经、腰丛或骶丛的损伤,并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治疗方法则取决于损伤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孔外肌—大腿外旋 短收肌、长收肌—大腿内收、屈曲与大腿外旋 股薄肌—大腿内收、小腿屈曲与小腿内旋 闭孔神经损伤: 大腿内收力弱,足稍外展,患肢不能置于健侧腿上, 股内侧区皮肤感觉不明显。
精品文档
股外侧皮神经分布: 股外侧直至膝关节皮肤(纯感觉神 经)。 损毁性病变:感觉降低或丧失,有时 为感觉过敏。 刺激性病变:此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 (蚁走感、烧灼感或刺痛感等)-感觉异常性股神经痛。
精品文档
胫神经
坐骨神经
之 胫神经
• 胫神经是坐骨神经本干延续。
• 在股后区下份沿中线下行入腘窝,与位于 深面的腘血管伴行至小腿后区,经过比目 鱼肌深面,下行于小腿后群肌肉深浅层间, 伴胫后血管行内踝后方达足底。

分为两终支。
• 足底内侧神经
• 和足底外侧神经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
之 胫神经
• 足底内侧神经
孔,一支穿下孔。
分为两终支。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的变异
之 梨状肌综合征
• 坐骨神经常年受梨状肌收缩压迫,神经干 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出现功能障碍。
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
精品文档
胫神经
胫神经由L4~S2组成 支配小腿三头肌\腘肌
\跖肌\趾长屈肌\胫骨 后肌\拇长屈肌&足底 所有短肌 *屈膝、足跖屈、内翻及 足趾跖屈
股神经
由L2~L4神经组成 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
肌支: 髂肌、腰大肌—大腿屈曲并外旋 缝匠肌—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并大腿外旋 耻骨肌—大腿屈曲、内收和外旋 股四头肌—大腿屈曲和小腿伸直 皮支: 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 隐神经: 分布于膝关节、髌下、小腿内侧面及足 内侧缘的皮肤
精品文档
股神经痛
概念 沿股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
临床表现
➢ 一或几个肋间持续性疼痛, 阵发性加重 呼吸\咳嗽\喷嚏可加剧 ➢ 相应肋间皮肤感觉过敏&肋骨缘压痛
精品文档
腰丛() 闭孔神经 生殖股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闭孔神经 肌支:闭孔外肌
大收肌 长收肌 短收肌 股薄肌 皮支:大腿内侧份皮肤
精品文档
临床表现
1. 股神经损伤特殊步态 ➢ 下肢无力,尽量避免屈膝, 行走步伐细小, 先 伸出健足病足再拖曳前行
➢ 皮支损伤→剧烈神经痛&痛觉过敏现象
精品文档
临床表现
2. 病人俯卧位检查者上抬其下肢→大腿前部&腹
股沟疼痛 病人蹲坐在两脚上→疼痛而伸直 膝腱反射消失 大腿前面和内侧面&小腿内侧感觉减退或消失 可伴水肿\青紫等营养性改变
精品文档
胸神经损伤
* 一个肋间神经损害由于临近的神经可以代偿临床 不容易出现运动麻痹或节段性感觉障碍,只有3 个以上的相邻的肋间神经损害才会出现症状。 * 胸神经损伤-感觉与运动障碍、腹壁反射减低或消失。 * 第一胸神经损害尚出现Horner征。
精品文档
肋间神经痛
概念
❖ 肋间神经支配区疼痛综合征
精品文档
骶丛的位置
• 位于盆腔内,骶骨与梨状肌前面,髂血管 后方。
• 左侧骶丛前有乙状结肠,右侧前有回肠襻 • 易被(与直肠子宫临近)恶性肿瘤侵润扩散
出现疼痛及多个神经根受累体征。
精品文档
骶丛的分支
精品文档
骶丛神经
(腰骶干,骶、尾神经前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脊神经的解剖(部分)
• 胸神经 • 腰丛 • 骶丛
精品文档
胸神经
精品文档
T1-11---肋间神经 T12—肋下神经 T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 T4—相当于乳头平面 T6—相当于剑突平面 T8—相当于两侧肋弓中点连线的平面 T10—相当于脐平面 T12—相当于脐与耻骨连线中点的平 面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部皮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 在拇展肌深面、趾短屈肌内侧前行,分支分布于足底内侧 肌群,足底内侧半皮肤及内侧三个半足趾跖面皮肤。
精品文档
股外侧皮神经炎
也称感觉异常性股痛
股外侧皮神经--纯感觉神经, L2、L3神经前支组成 髂前上棘下约5~6cm穿出阔筋膜→股前外侧皮肤 一侧大腿外侧下2/3区 ❖ 感觉异常(蚁走感\烧灼感\麻木感\针刺感) ❖ 局部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失
❖ 慢性病程 ❖可反复发作 ❖ 预后精品良文档好
精品文档
临床表现
3. 运动麻痹主要是髋关节屈曲障碍 股神经完全麻痹: 屈髋或由卧位而坐起完全困难,伴小腿屈曲和旋 转障碍,足不能提举。大腿外展困难,小腿固定于 伸直位。 股四头肌萎缩 膝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大腿前面和内侧面&小腿内侧感觉障碍 可伴水肿\青紫等营养改变
精品文档
骶丛
• 组成和位置
• 至大腿下1/3部或腘窝上角附近分为两大终 支。
• 内侧的颈神经 和外侧的 腓总神经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L4,L5,S1-S3) 肌支(股部):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此三肌共同的功能使小腿 屈曲并内旋) 分支(腘窝上角): 内侧支:胫神经 外侧支:腓总神经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的变异
表现在两个方面
• 从参与脊神经数目看,骶丛是全身 最大的神经丛。
• 分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精品文档
骶丛的组成
• 来自腰丛的腰骶干
• 第4腰神经前支部分纤维
• 第5腰神经前支所有纤维 • 在腰丛下方合成穿越盆腔
上口入小骨盆
• 加入骶丛。
• 所有骶尾神经前支
精品文档
臀上神经: 臀中肌、臀小肌—大腿外展 阔筋膜张肌—大腿屈曲及稍内旋 臀下神经: 臀大肌—大腿伸直及稍外旋
精品文档
股后皮神经: (感觉神经) 臀区、股后区和腘窝处的皮肤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
由L4~S3神经根组成 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 经臀分布于整个下肢
精品文档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 全身最粗长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下行,经过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在股 二头肌深面。沿大腿后面中线垂直下降。
• 出盆腔时与梨状肌的不 • 分为两大终支的不同
同关系
部位
• 以单干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66.3%
• 多数情况坐骨神经在腘窝上方
• 其他形式33.7%
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分
• 以单干穿梨状肌出盆腔(不利)
支。
• 神经干分两支,一支穿梨状肌下
孔盆腔,一支穿梨状肌。
• 神经干分两支,一支穿梨状肌上 • 也存在出盆腔时或在盆腔内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