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执笔
修订
学习目标
1、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现象和原因。
2、了解晨昏线。
学习过程
自主空间
一、导入(复习提问、游戏、创设情景等)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P11-12,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2.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
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3.填表:
环绕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4.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5.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的昼夜状况会怎样?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优秀小组和个人)
1.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寒带地区D.亚寒带地区
2.下列节日中,南京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
A.六一国际儿童节B.五一国际劳动节C.国庆节D.元旦
3.划分五带主要依据是( )
(2)a______(纬线)是______带和_____带
的分界线,依次说出b、c、d。
________:终年炎热
7.气候特点南北温带:_________
南北寒带:________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练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球的运动练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球的运动练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球的运动练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练习知识回顾 1、自转和公转2、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况3、地球上的五带(1)五带名称:A ,B ,C ,D ,E .自转公转定义地球围绕 的运动地球围绕 的运动方向周期产生现象 时间的差异的变化;长短的变化; 的形成.公转位置节气 日期太阳直射纬线昼夜状况① ② ③ ④(2)C、D之间的界限是 ,纬度是。
A、B之间的界限是,纬度是。
(3) A、B、C、D、E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太阳光能够直射的最南界线是达标检测1。
地球自转产生了①四季更替②昼夜更替③时区差异④昼夜长短的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下列四地区中,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 )A.15°S B.25°N C.45°S D.30°S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D.冬至日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南极圈D.北极圈5.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6。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由于()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

4.产生的现象:同一地区产生_______的变化,不同地区产生_____的划分
三.四季的划分
1.北半球四季的划分:春季:_______三个月;____:6、7、8三个月;
秋季:________三个月;____:12、1、2三个月
2.南半球的季节与_____半球相反。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___上,从D到A,南京白天时间越来越来_______。
自传方向从北极看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方向:_______
自转产生现象:___________
周期:_______
地球的运动方向:_______
公转周期:_______
产生现象:_____________
1.2地球的运动(1)
课题
1.2地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难点
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点拨
导入
暑假的日全食现象是怎么产生的?这和地球的运动有怎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运动。
自
主
学
学生自己完成
团
队
合
作
1.读地球上的昼夜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地处于白天的是_____。
(2)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现象,自转方向是_______,在北极上空观察自转应为_____(顺、逆)时针方向。
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线段上用箭头标出公转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上,这一天北半球叫做___日。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学习目标:1、能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2、知道地球的自转造成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能举出实例说明时差的存在。
3、知道地球公转造成的季节变化,两分两至日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预测重点:1、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预测难点:1、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学习资源:1、教材;2、手边参考资料;3、身边同学和老师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1、为什么中国人要熬夜看世界杯直播?2、毛泽东有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怎么理解?3、澳大利亚过圣诞节是在炎炎夏日中度过,为什么?二、感受新知(一)自转1、阅读教材P9第一、二段。
2、用身边的物体或自己的身体演示地球的自转。
3、用箭头在下面地球示意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完成表格。
NS4、解释教材P10活动3的问题,并举出其它不同地区存在时间差异的例子。
(二)公转1、阅读教材P11第一、二段以及图1.19。
2、实验:第一、五小组做实验,第二到四组观察第一组,第六到九组观察第五组做实验。
实验如下:将写有地球公转轨道的硬纸板放在实现调好高度的书本上,春分日的箭头指向黑板,按照书P11图1.19,将地球仪放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对应的位置上(注意地轴的空间指向适中保持不变),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3、根据实验,以及书本P11图1.19,完成下题。
①在右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北半球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与秋分日。
②完成以下两个表格:秋分日三、导学练习1、通常,人们以一天为起居和作息的时间单位,是因为()A.一年是365天B.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天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2、公转和自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下列关于两种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转动中心相同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C.运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D.运动周期相同3、天安门都是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升国旗,下面哪个节日升国旗的最早()A.“三八”妇女节B.“五一”劳动节C.“六一”儿童节D.“十一”国庆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重难点
理解并能解释五带划分的原因。
教法 学法 教具 一、目标展示 1.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级界线 2.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极昼极夜现象 二、自学检测
分析讨论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黑板、多媒体
1.五带划分依据:__________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名称及界线: (1)A____带 B_____带 C_____带 D_____带 E______带 (2)a______(纬线)它是_____带和_____带的分界线,依次说出 b、c、d。 _________:终年炎热 3.气候特点 南北温带:_________ 南北寒带:_________ 三、质疑探究 1.填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设 想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1 地球的运动(2) 1.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级界线 2.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极昼极夜现象 通过学习明确五代划分的界限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二次修改意见
课 堂 设 计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2)五带中既无极昼极夜,又无阳光直射的是____带和____带。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带和____带,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带。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之中,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每天 12 点时(正午)一样长吗?什么时候最长?是由于地球的什么运动引起的? (2)一天之中,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什么时候最长,这又是由地球什么运动引起的? 四、当堂检测 1.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亚寒带地区 2.下列节日中,南京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 A.六一国际儿童节 B.五一国际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旦 3. 划分五带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C. 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五、作业布置 地球上的五代是怎样划分的? 北寒带:________(纬线)以北地区 板 书 设 计 ____带:北极圈与_______(纬线)之间 地球五带 热 带:_________________(纬线)之间 南温带:_______与南回归线之间 ____带:南极圈以南地区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3(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传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学习过程】一、读一读、找一找(课本P9页内容完成)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产生现象:二、想一想、议一议(1)、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还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吗?(2)、凭你的感觉,你认为东边的人和西边的人相比,谁先看到太阳?三、动动手、做一做(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从北极俯视球仪,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时针方向,从南极俯视球仪,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时针方向。
【学习总结】【学习自评】1.下图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B.30天C.三个月D.24小时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4.地球自转时( )A.以一年为周期B.地轴的倾斜方向随季节而变化C.总是自西向东D.西边总是比东边早见到太阳5.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是因为地球( )A.有公转运动B.有自转运动C.沿自东向西的方向运动D.地球本身不发光6.发表天体运动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哥伦布B.麦哲伦C. 哥白尼D.布鲁诺7.2020年元旦最早出现在下列城市中的( )A.中国北京B.日本东京C.印度的孟买D. 伊朗的德黑兰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理解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学习过程】一、读一读、做一做(课本P11页内容完成)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产生现象:公转的特征:公转时地轴总是_____的,而且空间指向______________。
二、动动脑、想一想:(观察课本11页图1.19)1、红色箭头所构成的椭圆型代表_________________。
2、黄色箭头代表直射向地球的太阳光。
3、地球的四个位置代表一年中重要的四个节气。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和地理意义。
学习方法:观察法、演示法、想象法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我自信 ,我能行(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对照地图册,自学课本P11—P12,完成下列问题:地球不停地自____向____自转,________也就不断地更替,而且总是自____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____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就出现了________的差异。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北极上空往下看是________针。
从南极上空看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答:(二)地球的公转(阅读P13第一段第二段和图1.18)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6.地球不停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答:二.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自转公转定义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三.大展身手---我成功,我自豪1.地球自转是()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C.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一天B.一年C.24小时D.365天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5.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A.方向B.周期C.速度D.产生的地理现象6.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2 地球的运动一、学习目标: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名称、范围和各带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学习重点:1、季节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三、学习难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认识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读P13图1.18,认识:1、二分二至日时间,太阳直射的纬线。
春分,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夏至,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秋分,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冬至,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2、结合生活体验(如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
我国放暑假时,正好是澳大利亚的季。
3、理解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近段时间,南安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如何变化的?学习任务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p14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五带的名称:①、②、③、④、⑤3、看P14图1.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热带:;寒带:;温带:。
5、各带产生的现象:热带:;寒带:;温带:既无又无。
合作探究:地球公转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教师总结反思:(要求做笔记。
)当堂检测(约10分钟)1、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从而产生了变化和的变化。
2、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3、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4、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各自对应的时间,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并标上相应的纬度。
(2)地球公转在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传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找一找(课本P9页内容完成)
地球自转的定义: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二、想一想、议一议
(1)、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还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吗?(2)、凭你的感觉,你认为东边的人和西边的人相比,谁先看到太阳?
三、动动手、做一做(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从北极俯视球仪,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时针方向,
从南极俯视球仪,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时针方向。
【学习总结】
【学习自评】
1.下图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4.地球自转时( )
A.以一年为周期
B.地轴的倾斜方向随季节而变化
C.总是自西向东
D.西边总是比东边早见到太阳
5.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是因为地球( )
A.有公转运动
B.有自转运动
C.沿自东向西的方向运动
D.地球本身不发光
6.发表天体运动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 哥白尼
D.布鲁诺
7.2005年元旦最早出现在下列城市中的( )
A.中国北京
B.日本东京
C.印度的孟买
D. 伊朗的德黑兰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理解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做一做(课本P11页内容完成)
公转的定义: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公转的特征:公转时地轴总是_____的,而且空间指向______________。
二、动动脑、想一想:(观察课本11页图1.19)
1、红色箭头所构成的椭圆型代表_________________。
2
3、地球的四个位置代表一年中重要的四个节气。
请你找出四个节气的时间以及在这四个节气时太阳光分别直射在哪条纬线上?
春分日、夏至日、
秋分日、冬至日、
4、在本图的4个方框中找出四季分别所包含的月份: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5、在图中用红色笔描出四个节气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
三、理论联系实际
你认为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何关系?
为什么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的人永远也过不上白色的圣诞节?
答:
【学习总结】
【学习自评】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
A.一年一天
B.一天一年
C.一年一月
D.一月一年
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A.冬至日 B.春分日C.夏至日 D.秋分日
3、下列属于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属于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四季的变化B、昼夜交替C、五带D、昼夜长短的变化
4、今天是___月___日,是昼长还是夜长?()
从现在起到以后的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以下关于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公转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C、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单独进行
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会发生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则本地的纬度和节气是()
A 23.5°S、冬至B 23.5°N 、夏至
C 23.5°N、冬至D 23.5°S 、夏至
7、明明每天中午12:00放学,发现操场上的旗杆影子发生了变化,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请帮明明找到合适的解释()
A、他的身高在变
B、他观察的位置变化
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的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
D、他的观察出错了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五带的名称、位置、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找一找,填一填
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出其所在的的五带名称,在各条纬线的左边横线上填出他们的名称。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想一想、做一做(
(1) ______________带有太阳
(2)___________带、带有极
(3)____________
(4)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_____________带。
【学习总结】
【学习自评】
1. 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2.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北半球称________,度数为________。
3. 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是________的最南界线。
4.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________带。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6、郑州市地处()
A.南温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
7、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A.植被的特点 B.动物的特点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特殊自然现象
三、连线题:
①赤道 A.66.5°N
②北回归线 B.66.5°S
③南回归线 C.23.5°N
④北极圈 D.23.5°S
⑤南极圈 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