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庙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田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小学田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意义田径是一项古老而且全面的体育运动项目,涵盖了赛跑、跳远、投掷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田径兴趣小组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提升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二、活动内容和安排1. 学生选拔和分组在推广活动之前,学校可以进行田径兴趣小组的学生选拔工作。
通过组织一次田径选拔赛,挑选出在各个项目上具备潜力和兴趣的学生。
选拔出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分组,以便于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2. 活动时间和地点小学田径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可以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时间合理规划,比如利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时间进行。
活动地点可以选择学校的操场或者附近的运动场地。
3. 活动内容(1) 赛跑项目包括短跑、长跑、接力赛等。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跑姿和呼吸方法,提高他们的速度和耐力。
可以组织小型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体验竞技乐趣。
(2) 跳远项目可以教授学生正确的起跳、摆臂和着地技巧,培养他们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通过设置跳远练习场地,让学生们进行反复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3) 投掷项目包括铅球、标枪等。
通过教授正确的姿势和发力方法,培养学生的力量和准确性。
可以设置投掷区域,供学生们进行投掷练习,并组织小型比赛。
(4) 训练课程每次活动可以包括一些热身运动,如跑步、拉伸等,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然后进行具体的技术训练和实践练习,最后进行合理的放松运动,如呼吸放松法等。
4. 活动辅助设备和器材为了提升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性,可以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和器材,如跑道、起跳板、铅球、标枪等。
同时,也需要安排专门的田径教练,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三、活动评估和总结1. 活动评估针对每次活动,可以设置相关评估指标,如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身体素质的改善、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等。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作为一项基础性、普及性强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进取精神,我校拟成立田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田径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拼搏进取精神。
3. 选拔优秀田径人才,为我校田径队输送人才。
4. 提升学校田径运动水平,打造校园田径特色。
三、活动内容1. 社团组建(1)招募对象:全校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
(2)选拔方式:通过报名、面试、选拔,选拔出具有田径运动潜力的学生。
(3)社团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2. 活动安排(1)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后进行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1小时。
(2)每月组织一次校内田径比赛,邀请其他班级参与。
(3)每学期末举办一次田径社团汇报表演,展示社团成果。
3. 训练内容(1)基本技能训练:跑步、跳远、跳高、铅球等。
(2)专项技能训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进行专项技能训练。
(3)体能训练:增强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 活动保障(1)配备专业教练,负责社团训练和比赛指导。
(2)为社团成员购买运动保险,确保活动安全。
(3)提供必要的训练器材和比赛用品。
四、活动评价1. 评选优秀田径运动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社团活动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3.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田径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五、活动总结1. 每学期末召开田径社团总结大会,总结活动成果,表彰优秀成员。
2. 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3.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田径社团活动,扩大影响力。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我校田径社团活动将取得显著成效,为我校田径运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田径是一项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育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一系列的田径运动是必要的。
以下是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旨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并享受田径运动。
一、活动目的和背景田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和比赛意识。
通过田径社团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二、活动内容和安排1. 热身活动(10分钟)活动开始前,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以准备身体。
例如,跑步、拉伸等让肌肉温暖起来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2. 技能训练(20分钟)针对田径项目的不同技能,进行具体的训练。
例如,短跑项目可以进行起跑姿势的训练,跳远项目可以练习起跳和落地等。
3. 比赛项目(60分钟)安排不同的田径项目比赛,例如短跑、跳远、投掷等。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安排不同组别,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比赛。
4. 合作项目(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项目,例如接力赛、三人互助跳远等,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5. 结束活动(10分钟)活动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和伸展,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和健康。
三、参与要求和奖励机制所有小学生都可以参加田径社团活动,不论性别和技能水平。
活动侧重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追求成绩和排名。
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可以设立奖励机制。
例如,在每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获得奖章或荣誉证书。
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积分系统,累计积分高的学生可以获得特定的奖励。
四、活动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活动开始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场地,例如计时器、标记线等。
确保场地平整、安全,以避免学生受伤。
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体力和状态,及时提供水和休息时间。
建议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并且不要在潮湿或太阳暴晒的环境下进行活动。
五、活动评估和改进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建议。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此次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发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自信心。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将于每周二下午放学后进行,地点为校操场。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1. 赛跑:设置不同组别的赛跑,包括50米短跑、100米短跑和200米接力。
每组设立奖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2. 跳远:设置远、中、近三个组别,学生们进行跳远练习,并记录每位同学的跳远成绩。
提高个人技能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3. 投掷项目:包括投掷实心球和投掷橡皮圈两个项目。
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投掷练习,并通过比赛评选出最佳队伍。
4. 障碍跑:设置一系列的障碍物,学生们要快速穿越障碍,测试他们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评选出最优秀的队伍。
5. 综合项目:设计一至两个综合项目,结合跑步、跳远和投掷等多个项目的要素,考验学生们的全面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
四、教练与指导1. 由学校体育教师担任田径社团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和指导活动。
他们将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项目。
2.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田径运动员或教练员前来指导,向学生们传授正确的田径训练方法和技巧,激发他们对田径的兴趣。
五、活动评估与奖励1. 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们的成绩和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并颁发奖项。
奖项可以包括个人成绩突出奖、团体项目优胜奖等,以鼓励和表彰学生们的努力和进步。
2.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并给予合理的奖励措施,如比试完毕后,举行欢乐的庆功晚会,为获奖学生颁奖,表彰团队,增进整个社团成员的凝聚力。
六、活动安全与保障1. 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并签署责任免除书,确保参与运动的学生身体健康,活动期间遵守纪律,确保安全。
2. 活动过程中,教练和指导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七、家长配合与沟通1. 将活动方案及时告知家长,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子女的田径训练和比赛过程,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成长。
小学田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小学田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一、活动名称:小学田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二、活动目的:1、培养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参加田径训练,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在活动中加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互相帮助和支持。
三、活动内容:1、热身活动:包括跑步、拉伸、翻转、做简单的减肥体操等。
2、技术训练:组织教练员进行技术训练,包括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的技术训练。
3、比赛训练: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在比赛中提高孩子们的竞技水平和增强比赛经验。
4、团队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跑步接力、团体跳远等项目的训练,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5、比赛总结和反思: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持续8周。
五、活动场地:校内的田径场或者附近的社区体育场。
六、活动人员:1、组织者:学校领导或体育老师。
2、教练员:有相关教练证书或者有一定的田径训练经验的人员。
3、学生: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每组约10人左右,共招募3-4个组别。
七、活动具体安排:1、第一周:热身活动和技术训练。
教练员对孩子们进行基本的田径技术训练,如:短跑、跳远、跳高和投掷等。
2、第二周:比赛训练。
各小组之间进行技术比拼,增强孩子们的竞技能力。
3、第三周:团队活动。
组织跑步接力比赛,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第四周:技术训练。
教练员对孩子们进行射击、掷铁饼等项目的技术训练。
5、第五周:比赛训练。
比赛之前进行最后的技术训练,增强孩子们的信心。
6、第六周:比赛活动。
各小组进行比赛,根据得分情况进行排名,选择每组的优秀选手参加校内的田径比赛。
7、第七周:团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跳远、团队定向跑等活动,增强小组间的配合能力。
8、第八周:总结和反思。
教练员给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反馈,让孩子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

专题11 生物地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双选题>(2018年广东理综卷>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地“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 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地原因是( >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解读: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地,故A 错.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D 错.抗生素地滥用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 1在细菌中逐代积累而形成“超级细菌”;NDM 1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β内酰胺酶能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故B 、C 正确.答案:BC.2.(2018年海南卷>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地甲、乙两种动物,两者地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A.乙物种地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地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地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地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地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地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解读:本题考查生物之间地共同进化.甲、乙间具有捕食关系,捕食者灭绝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故A 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相互选择过程中共同进化,B 正确.两种生物之间地突变互不影响,变异是不定向地,C 错误.甲、乙个体数长期稳定说明两者对环境及两者间地适应性未改变,但甲、乙两个种群在相互选择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了进化(即基因频率可能发生了改变>,故D 错误.答案:B.3.(2018年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地方向B.生物进化地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地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地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地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读: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地方向,生物地变异是不定向地.生物进化地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地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地改变.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地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答案:C.4.(2010年山东理综卷>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地叙述是( >A.物种地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地实质在于有利变异地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地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地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地基因频率解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物种地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地实质是种群地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B项错误.生物进化地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故C项错误.基因突变产生地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地作用下,有更多产生后代地机会,故种群中相应基因地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地个体留下后代地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地频率会下降;综合上述可见,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地基因频率地,故D项正确.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地理解.对于正误判断式选择题地处理多采用“抠字眼法”,第一步:找出选项中关键字眼,如本题B项中地“实质”.第二步:回忆所学内容中关键字眼地含义.第三步:将题干中关键字眼地含义与所学内容中关键字眼地含义相比对,得出结论,选出答案.5.(2010年上海卷>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地资料,回答问题.(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地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2>如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地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地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地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地是图.(3>如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地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地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地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地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地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地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地原因:.(4>下表是种群A、C地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地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地A.等位基因1地杂合子逐渐增多B.与种群A 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D.受气候影响更大(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 地基因库比种群A;种群规模与基因地频率变化关系密切.解读:(1>根据达尔文地自然选择学说可知,当种群数量过度增加以后,种内斗争会加剧,使死亡率升高,所以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多.(2>三个图表示地是对不同表现型地选择比例不同,①图表示对某种性状地选择过程中,某种性状占中等比例或该表现型处于中间状态.图③中地生物变异更加复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地原料,所以也最容易形成新物种.(3>物种形成地常见模式是通过长期地地理隔离产生生殖隔离.开始A 和B 之间、A 和C 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但由于A 和B 之间后来建了矿,A 、C 间修了路,所以阻止了B 和A 、C 地基因交流.B 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地作用使基因发生定向地改变,可能形成与A 和C 不同地新物种,也可能被环境所淘汰.(4>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种群C 中t 地基因频率逐渐增加,而其等位基因T 地基因频率逐渐减少,由于杂合子地基因型频率为2×t 地基因频率×T 地基因频率,T 地基因频率=1-t 地基因频率,代入计算可得出种群C 地杂合子逐渐增多,当两者地基因频率达到0.5时,杂合子地比例最大.种群C 和种群A 之间基因频率地改变没有突破物种界限,种群A 和种群C 仍属于同一物种,两者能进行基因交流,只是存在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而已,排除B 项.而选项C 、D 从题目信息中无法得出,可以直接排除.故选A 项.(5>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地全部基因.由于种群C 地个体少,所以种群C 地基因库比种群A 地小.从表中可以看出,种群C 地规模越来越小,与t 地基因频率越来越大有关,即种群C 规模与等位基因1(T/t>地基因频率变化密切相关.答案:(1>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2>①③(3>由于与种群A 之间地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 与种群A 、种群B 与种群C 地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 内地基因突变开始积累,且产生地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4>A (5>小 1(T/t>基因频率地计算1.(2010年上海卷>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 基因型个体占30%,aa 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 地基因频率和F 1中AA 地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和32.5% B.55%和42.5%C.45%和42.5%D.45%和32.5%解读:自花传粉地植物不能用随机交配地方法计算基因频率和后代地基因型频率.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植物种群中Aa 基因型个体占50%,其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 个体占25%,则F 1中基因型为AA地个体占地比例为30%+1/2×(50%-25%>=42.5%;亲代A地基因频率为(30×2+50>/200=55%.答案:B.2.(2010年全国理综卷Ⅱ>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地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地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地第一代中AA和Aa地比例是( >A.1∶1B.1∶2C.2∶1D.3∶1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地基因频率.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种群生物产生2种配子地比例为A∶a=2∶1,随机交配情况下,后代基因型为AA地个体占4/9,基因型为Aa地个体也是4/9,基因型为aa地个体(1/9>,不能存活;因此,后代个体地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AA∶Aa=1∶1.答案:A.解答该题地关键点有两个,一是用好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地关系;二是注意剔除不能成活个体后个体总量地改变.3.(2010年全国理综卷Ⅰ>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地叙述,错误地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地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地变化只与环境地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地基因所控制地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地频率可以降为零解读:本题主要考查进化地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地理解能力.种群基因频率地变化与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地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故B错误;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地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地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地能力较强地话,那么A基因地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地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若原来群体中aa个体数很少,那么上述情况下自然就有可能出现A基因频率大于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等于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小于a基因频率地情形>.答案:B.4.(2010年天津理综卷>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地出现是地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地频率为.(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地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地生存适应能力.(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地基因型是,原因是. 解读:(1>自然情况下只有基因突变才会产生新地基因.(2>因为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所以RR地基因型频率为95%,则R地基因频率为95%+4%÷2=97%.(3>从图中可看出在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基因型频率下降,到1969年中期几近消失,而SS基因型频率上升,说明无杀虫剂环境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地生存适应能力低.(4>由(3>分析可知,不再使用杀虫剂,SS基因型幼虫适应环境,RR基因型幼虫不适应环境,所以S基因频率增加,而R基因频率下降,持续该选择作用导致SS基因型频率最高.答案:(1>基因突变(2>97% (3>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地环境中,持续地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在咱们小学的校园生活里呀,体育活动那可是相当重要!田径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能让小朋友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大家的毅力和团队精神呢。
这不,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田径的魅力,咱们的小学田径社团要热热闹闹地开展活动啦!二、活动目标1、让同学们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2、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比如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等。
3、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大家在比赛中学会尊重对手、遵守规则。
4、发现和培养具有田径特长的学生,为学校的体育赛事储备人才。
三、活动时间咱们把活动时间定在每周具体时间,每次活动大概持续时长。
这样既能保证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又不会影响大家的正常学习。
四、活动地点就在咱们学校那宽敞又漂亮的操场上,那里可是大家尽情奔跑、跳跃的好地方!五、参与人员对田径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报名参加哦,咱们会根据大家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分组。
六、活动内容1、热身运动每次活动开始前,可不能马虎,一定要做好热身。
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做做伸展运动、慢跑几圈,把身体的各个关节都活动开,这样才能避免受伤哟。
就像上次小明同学,因为着急参加训练没有好好热身,结果不小心扭到了脚,疼得直哭,之后他可再也不敢不认真热身啦!2、基础训练(1)跑步训练咱们会教大家正确的跑步姿势,像怎么摆臂、怎么调整呼吸。
然后进行短跑、中长跑的训练,通过一次次的练习,提高同学们的速度和耐力。
(2)跳跃训练包括跳远和跳高,老师会给大家示范怎么起跳、怎么腾空、怎么落地,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然后自己多多尝试。
我还记得有一次,小莉同学在练习跳远的时候,因为太用力,一下子摔了个大跟头,但是她拍拍身上的土,笑着说:“没关系,我再来!”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3)投掷训练教大家投掷铅球、标枪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大家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
3、游戏竞赛为了让训练更有趣,咱们还会安排一些好玩的游戏和竞赛。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能全面、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我校决定成立小学田径社团。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田径运动技能和知识,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活动时间每周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五、活动对象具体年级对田径运动有兴趣的学生六、活动内容1、田径基础知识讲解介绍田径运动的项目分类、比赛规则和发展历程。
讲解田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益处。
2、身体素质训练进行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
开展速度训练,如短跑冲刺、高抬腿跑、后蹬跑等。
进行耐力训练,如长跑、跳绳、游泳等。
进行灵敏训练,如折返跑、变向跑、障碍跑等。
进行柔韧训练,如压腿、下腰、拉伸等。
3、田径技术训练短跑技术训练: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的技术动作。
中长跑技术训练:呼吸方法、跑步节奏和体力分配。
跳远技术训练: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的技术动作。
投掷技术训练:投掷姿势、用力顺序和出手角度。
4、模拟比赛定期组织模拟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实践所学的技术和战术。
比赛项目包括短跑、中长跑、跳远、投掷等。
5、团队协作训练开展接力赛跑等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小组竞赛,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七、活动组织与实施1、社团负责人由学校体育老师老师姓名担任,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指导。
2、活动安排每次活动前,老师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设备。
活动开始时,先进行热身运动,然后进行专项训练,最后进行放松运动。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庙小学田径社团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参加各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校运动队在校领导、全体教师及各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式成立。
二、基本情况:
学校田径运动队处于初创阶段,竞技水平、基本功不相同,而且身体素质并不突出,理论知识缺乏,训练时间少,因而面临重重困难。
其优点是学生积极性高,具有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
在校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上下齐心协力,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队伍。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训练时间为每周五下午15:40分开始,每次1个小时
1、各专项要求每三周一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四、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
五、思想教育和管理:
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六、队员来源:四年级13人,五年级13人
七、具体训练要求:
准备期:(一周)
1、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第二阶段: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第三阶段:专项技术、战术养成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参加县小学田径比赛
九、具体训练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叉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
(1)原地高抬腿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3)站立式起跑30-40米。
(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
(3)橡皮条。
(4)扛铃等
小学田径队尽量为学生打好基础;
先说每天的准备活动:
慢跑400m*2圈压腿肩;
踢腿左右前侧30m*3组
小步跑30m*2组接20m左右加速跑
高抬腿30m*2组接20m左右加速跑
跨跳30m*2组接20m左右加速跑
加速跑30m*2组准备活动完成;
之后具体训练计划:
一:完成准备活动;
速度训练,30m*4到8组,60m*4到8组,100m*2到6组,立定跳远或者立定二级蛙跳8个一组1-3组都可以。
放松活动摆腿练习放松跑一圈
二:素质训练(对于年龄较小的运动员最好不要做力量训练)完成准备活动;
仰卧起坐30个一组*6到8组,背起15个一组*6-8组,完成一组仰卧起坐+背起后做20米左右的加速放松跑,50米的加速跑或大步跑或跨跳,
放松活动摆腿练习放松跑一圈
三:速度耐力练习
完成准备活动;
400m标准田径场直道快弯道慢跑2圈一组*3组,
经过观察后可以适当的为同学们分项目了,
耐力比较好的适合中长距离的可以加强中长距离的训练,
速度比较好的适合短跨项目的可以加强短跑爆发力训练,弹跳比较好的适合跳跃项目的可以进行跳跃系的训练,
上肢力量较好的可以进行投掷垒球训练。
放松活动摆腿慢跑一圈。
四:放松性活动练习,
完成准备活动;
组织跑跳类的游戏活动;
放松活动摆腿慢跑一圈。
五:一般为专项训练,
由于我们有两个教练员,
可以分开带运动员,
进行专项训练的拓展,
跳跃系的:跳远步点训练动作训练跳跃能力拓展训练跳高步点柔韧性训练,
短跑:100.200m专项的进行200m150m100m80m30m的训练,
中长跑的:200.400m的进行500m400m300m200m100m的训练,
长跑的:800.1500m的进行400m间隙跑训练400m休息1分
钟在400m循环3--5次一组,
放松活动摆腿慢跑一圈
八:专项训练:
完成准备活动
选定项目的运动员按照自己项目进行训练,
训练量不要过大
放松活动摆腿慢跑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