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测试)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共29题;共60分)1. (2分)下面几幅图片,是历史学者根据北京周口店考古情况设想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下,北京人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剑齿虎采集食物打制石器A . 住山洞B . 应迁徙到别的地方C . 昼伏夜出活动D . 群居生活2. (2分)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 .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 .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 .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 .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3. (2分)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下列战役发生在这期间的是()A . 涿鹿之战B . 阪泉之战C . 牧野之战D . 长平之战4. (2分)雄汉盛唐民族兴的光景是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见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体现了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B . 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C . 西汉、唐朝、元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D . 《百家讲坛》中“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的主题应为贞观之治5. (2分)(2019·龙岗模拟) 如下图,在简易年代尺上,P点代表《史记》记载所截止的年代,则以Q点开始的是哪一事件?()A . 涿鹿之战B . 商鞅变法C . 焚书坑儒D . 赤壁之战6. (2分) (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 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模拟)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模拟)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 (共25题;共25分)1. (1分)(2019·淮安)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B .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步推广C . 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 . 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2. (1分) (2019七上·赵县期中)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成效最大的是()A . 秦国B . 齐国C . 赵国D . 魏国3. (1分) (2019七下·东莞期末) 从下图《唐朝对外交通图》可知,唐朝对外交往()A . 覆盖了欧亚非地区B . 包括了陆路和水路C . 促进了王朝长久繁荣D . 主要有广州港、泉州港4. (1分)(2019·宿迁) 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A . 造纸术B . 活字印刷术C . 火药D . 指南针5. (1分) (2019七上·河源月考) 下列思想主张不是孔子提出的是()A . “仁者爱人”B . 以德治国C . “有教无类”D . “无为而治”6. (1分)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A . ①②③B . ①③②C . ②①③D . ③②①7. (1分)(2019·沈阳) “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共20题;共20分)1. (1分)(2019·湘潭) 下列文明古国与科技文化成就对应正确的是()A . 古埃及——《汉谟拉比法典》B . 古印度——佛教C . 古巴比伦——金字塔D . 古希腊——《儒略历》2. (1分) (2016九上·腾冲期末) 人类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客观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在下列交往方式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是()A . 希波战争B .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C . 罗马征服地中海D . 马可•波罗来华3. (1分) (2019九上·大通月考)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

这就是()A . 王国B . 领地C . 城市D . 庄园4. (1分) (2019九下·梅州开学考)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到19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由此可见罗马法()A . 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B . 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C .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D . 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5. (1分)(2019·许昌模拟)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的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了崭新的近代文化,”材料中“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 人文主义B . 启蒙思想C . 民主科学思想D . 马克思主义6. (1分) (2018九上·长春期中) 下列不属于西欧早期的资产阶级的是()A . 银行家B . 商人C . 农民D . 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7. (1分) (2019九上·郑州月考)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不变的法则。

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转型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哪一新的社会现实()A . 奴隶主加紧剥削奴隶B . 封建庄园经济盛行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D . “三角贸易”兴盛8. (1分) (2019九上·港南期末) 下图作品收藏于法国罗浮宫博物馆。

它创作于()A . 文艺复兴时期B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 . 拿破仑帝国时期D . 中古时期9. (1分)(2019·成都) 在16世纪早期的一次航海行动中,麦哲伦下定决心,“要么完成此创举,要么就葬身大海。

”此次航行,麦哲伦的船队()A .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 . 开辟了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C . 得到了葡萄牙政府的资助D .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10. (1分)(2019·平顶山模拟) “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A . 煤炭资源缺乏B . 劳动力严重不足C . 内燃机广泛应用D . 追逐更大的利润11. (1分) (2018八上·肇源期中) “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说明()A . 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B .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C . 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D . 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12. (1分) (2019九上·静宁期末) 《国际歌》是为了纪念()A . 宪章运动B . 巴黎公社C . 法国大革命D . 马克思主义诞生13. (1分) (2019·兴安盟模拟) 1914年,德、奥匈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是()A . 波士顿倾茶事件B . 攻占巴士底监狱C . 萨拉热窝事件D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4. (1分) (2016九上·吴江期末)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

”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 颁布《四月提纲》B . 颁布《苏联新宪法》C . 实施新经济政策D . 推行斯大林模式15. (1分) (2019九上·兴化期中)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A . 延续了自由放任政策B . 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C . 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D . 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6. (1分) (2018七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假如东汉末年的农民要给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材料上()A . 竹简B . 青铜器C . 纸D . 丝帛17. (1分)(2018·阿坝) 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人认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A . 推行军国主义B . 成为政治大国C . 经济实力猛增D . 推行明治维新18. (1分)(2019·呼和浩特) 下列现象与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相背离的是()A . 中国的和平崛起B .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 . 欧洲联盟的成立D .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9. (1分)(2019·郴州)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中考复习时摘录了四件历史大事,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欧共体成立②联合国建立③非洲年④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A . ②③①④B . ②①③④C . ④②①③D . ④②③①20. (1分) (2019七下·邹平期中) 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课余时间要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苏轼》。

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B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 . 和休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二、材料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共5题;共30分)21. (7.0分) (2019九下·深圳开学考) 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

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科技革命发展的历程。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材料二:材料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发现的新能源是什么?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新时代?(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并依据上述材料指出这场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22. (6分) (2019九下·茂名月考)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之痛】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

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统一之路】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

…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欧洲意识】材料三: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2)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

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

(3)欧洲是通过哪些具体进程实现联合的?(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23. (6.0分)(2019·肇庆模拟)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

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

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国策?(3)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指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