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总结.pdf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 :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
相互交
配 并能生殖出 可育 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 地理上的障碍 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
生殖隔离: 指不同种群的个体 不能自由交配 或交配后产生 不可育 的后代。
2、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
生物不断进化 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
产生又 加速 了生物的进化。
3、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基因) 多样性、 物种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三个层次。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杂合子频率
③ X 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Xb/(X b+XB)*100%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概念:在一定 时间 内占据一定 空间 的 同种 生物的 所有 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 繁殖 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 进化 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 一个种群的 全部 个体所含有的 全部 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①按定义计算: A%=A/(A+a)*100%(A+a 表示全部等位基因数 )
Xb 的基因频率 =Xb 数目 / ( 2* 女性个体的人数 +男性个体的人数)
4、遗传平衡定律:
( 1)满足条件:种群数目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没有
迁入和迁出; 没有自然选择
( 2)设 A 的基因频率为 p,a 的基因频率为 频率, 2pq 代表基因型 Aa 的频率, q2 代表基因型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内容①物种是可变的。
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2)历史贡献: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3)局限性: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①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的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材料。
②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
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③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决定遗传的变异是幸存或被淘汰,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书p111(3)进步意义①它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原因: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较好的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③它指出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4)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应立足于群体水平.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整理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第二课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导学案编写人:覃宇斌审定人:编写时间:2010-6-14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概述物种的概念,地理隔离的概念,生殖隔离的概念。
2、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物种和隔离的概念。
▲难点: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知识链接】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牛种群个体间或马种群个体间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桦尺蠖的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形成新的物种。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学法指导】针对书本实例(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但是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应用已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推测马和驴是不同的物种,进而分析讨论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区别,从而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并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物种的慨念1、物种的慨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2.隔离:①隔离的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_____的现象。
②类型:生殖隔离:_____________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_____________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____________的现象。
③地理隔离:_____________种生物由于_____________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_____________,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针对训练1、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级)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知识点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

章末整合提升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知识网络构建 课前预习导学
知识网络构建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专题归纳整合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一
二
三
四
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预习交流
拉马克认为变异是定向的,而达尔文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从现 代遗传学的角度分析,他们各自提到的变异分别来自哪方面?从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谁提到的变异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进化 的原材料? 答案: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分析,拉马克提到的变异来自环境的直 接影响和诱导,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没有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达尔文 提到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达尔文提到的 变异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预习交流
一个菜市场上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吗?为什么? 答案:不是。它们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彼此不能够交配将基因传 递给后代。
章末整合提升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知识网络构建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专题归纳整合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一
二
三
四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若已知基因型为 XBXB、XBXb、XbXb、XBY 和 XbY 的个体数分 别为 a1、a2、a3、a4、a5,试求 XB 的基因频率。 答案:X 的基因频率 =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名词:1、过度繁殖: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3、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4、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5、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6、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7、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a、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
(如: 东北虎和华南虎)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语句: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3、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4、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5、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高中生物必修二 7_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情景: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 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 被敌害发现。
讨论: 1. 该绿色个体一定能够被选择下来吗? 2. 如果该绿色个体(Aa)已经很好的生活下来,它怎 样做才对整个群体做出了贡献?
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 境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变化。
(4)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5:1
B.8:1
C.5:3
D.3:1
例:囊性纤维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
2500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 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
们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SS 基因型
频率 Ss ss
基因 S 频率 s
第1年 10% 20% 70% 20% 80%
第2年 11.5% 22.9% 65.6% 23% 77%
第3年 13.1% 26%
60.9% 26.1% 73.9%
配子的比率 A( 30%) A( 30%) a( 30% ) a(10% )
子代基因型
频率
AA(36% )
Aa( 48% )
子代基因频率
A (60% )
aa( 16%) a( 40%)
如果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则亲代和子代每一种基因的 频率都不会改变,到子二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基因频率可 以代代保持稳定不变。 哈迪-温伯格定律
该基因的总数 基因频率=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例:如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 因为a,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 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必修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015)

生物百花园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变式训练】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 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 XBY(46%)、XbY(4%),则在该小学XB和Xb的基因频率 分别为( ) A.6%、94% C.78%、22% B.92%、8% D.69%、6% XB在男性和女 性中的频率各是 多少?
【解析】选C。F1金鱼共67只,雄金鱼21只,雌雄比例不等, 故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a基因纯合时致死,F1雌金鱼 基因型为1/2XAXa和1/2XAXA,雄金鱼的基因型为XAY,F1金鱼 随机交配,F2为3/8XAXA、3/8XAY、1/8XAXa、1/8XaY(致死), 故成活个体3/7XAXA、3/7XAY、1/7XAXa中,a的基因频率为 1/11。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 色基因(S)频率为95%, 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5%
生物百花园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 (1)成立前提 ①种群非常大;②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③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没有自然选择;⑤没有基因突变。
(2)计算公式
【答案】选B。
生物百花园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 全部个体 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1)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基因频率一定改变: ①突变;②自然选择;③迁入和迁出;④生物发生了进
化;⑤形成了新物种;⑥遗传漂变。
(2)下列情况不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①自交;②自由交配。 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3)自交会引起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由交配不一定引起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不是过渡)繁殖——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1、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进化的。
3、局限性:缺乏证据,多为主观臆断。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进化方向: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动力:生存斗争。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
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½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①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②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
多见于植物。
③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蓝—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成因: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1)区别
①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所以生物进化的标志为基因频率改变,不论变化大小,都属于进化的范围;
②物种形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至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的物种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联系: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