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音的形成和分类 可下载 优质文档 参赛教学设计
汽车异响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汽车异响诊断与排除实训二、课程目标:1. 理解汽车异响的成因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异响的诊断方法。
3. 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汽车异响的排除。
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理论1课时,实践1课时)四、教学对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理论部分1. 教学目标:- 了解汽车异响的基本概念。
- 熟悉汽车异响的分类和常见部位。
- 掌握汽车异响的诊断方法。
2. 教学内容:- 汽车异响的定义及分类。
- 汽车异响的常见部位(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轮胎等)。
- 汽车异响的诊断方法(观察、听觉、触觉等)。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解汽车异响的基本知识和诊断方法。
-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异响的成因和排除方法。
-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第二课时:实践部分1. 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汽车异响的诊断。
- 学会排除汽车异响的基本方法。
-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 实践工具的使用(扳手、螺丝刀、千斤顶等)。
- 异响诊断实操(观察、听觉、触觉等)。
- 异响排除实操(更换零部件、调整间隙等)。
3. 教学方法:- 演示法:教师演示汽车异响的诊断和排除过程。
-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 评价法: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和改进之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汽车异响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 教师讲解汽车异响的基本知识和诊断方法。
3.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实践操作:- 教师演示汽车异响的诊断和排除过程。
-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评价:- 教师总结实训内容,评价学生实践操作。
七、课后作业:1. 针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查阅资料,寻求解决方案。
2. 撰写一篇关于汽车异响诊断与排除的实践报告。
汽车呜呜教案

汽车呜呜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汽车的声音——汽车呜呜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探索汽车引擎的声音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否喜欢汽车呜呜的声音?你们知道汽车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吗?2.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简要讨论。
知识讲解:1. 分享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引擎、排气管等。
2. 介绍汽车引擎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环节。
3.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引擎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声音?为什么会有这些声音?实验设计:1. 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辆小模型汽车、一段细绳、一张纸片、一支铅笔。
2. 实验步骤:a. 将细绳系在小模型汽车的前部,另一端系在纸片上。
b. 将纸片放在桌子边缘,确保细绳被拉直。
c. 用铅笔轻轻拨动小模型汽车的后部,观察纸片的动作并听取声音。
d. 尝试不同力度和方式的拨动,观察纸片和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与分析:1.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声音特点。
2. 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汽车呜呜声的原因。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汽车声音的感受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汽车引擎的噪音?可以进行哪些改进措施?总结与评价: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汽车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声音特点。
2. 教师进行课堂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设计。
教学资源:1. 汽车模型2. 细绳、纸片、铅笔等实验材料3.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评估:1. 学生在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中的表现。
2. 学生对汽车结构和声音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关于声音的实验,探索其他物体或现象的声音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环保问题,探讨减少汽车噪音和尾气排放的方法。
车辆隔音教学设计

车辆隔音教学设计引言车辆隔音是指对汽车内部噪音进行控制和减少的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对于行车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隔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隔音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因此车辆隔音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车辆隔音的原理、设计步骤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车辆隔音的原理车辆隔音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车辆内部传导噪音的能量和阻尼噪音的传播路径,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音材料:利用吸音材料来吸收噪音的能量,减少噪音的传播。
常用的吸音材料主要有发泡塑料、吸音毡等,它们能够有效地吸收噪音并转化为热能来消散能量。
2. 隔声材料:采用隔声材料来阻断噪音的传播路径,减少车内外部噪音的相互干扰。
隔声材料通常采用阻尼材料或者隔音膜,能有效地减少噪音的传播。
3. 抗振措施:减少机械振动对车辆的影响,防止振动产生的噪音。
可以通过增加隔振系统、减少噪音源的振动等方法来实现。
二、车辆隔音的设计步骤1. 确定目标: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确定车辆隔音的目标,例如降低某个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噪音。
2. 测量噪音:利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对车辆内部和车外的噪音进行测量,了解噪音的来源和分布情况。
3. 优化设计:根据测量结果,对车辆的隔音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可以通过添加吸音材料、隔音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抗振措施来改善隔音效果。
4. 安装调试:根据设计方案,对车辆进行隔音材料的安装和调试。
可以通过试验和测量来验证隔音效果的改善。
5. 动态控制:在实际使用中,对车辆的隔音效果进行动态控制和调整,确保隔音效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三、车辆隔音的材料选择在进行车辆隔音设计时,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吸音性能:选择具有良好吸音性能的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噪音能量。
2. 隔音性能:选择具有较好隔音性能的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断噪音的传播路径。
3. 耐用性: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以确保隔音效果的持久稳定。
汽车噪声(教案)

进气噪声主要频率范围为 0.05~0.5kHz,其主要成分为低频噪声。进气噪声 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强。转速提高,吸入空气的流速提高,同时在进气管入 口处空气脉动强度和频率随之提高。进气噪声随负荷增大略有增加。
第五章 汽车公害
第四节 汽车噪声 汽车是一个综合噪声源,汽车行驶产生的这种综合声辐射称为汽车噪声。环 境噪声通常包括交通运输噪声运输车辆是城市的主要噪声源。因此,控制汽车的噪声污染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重视。 一、汽车噪声源 汽车噪声源包括与发动机工作有关的噪声源和与汽车行驶有关的噪声源两 类,如图 5-28 所示。前者主要包括进排气噪声、冷却系风扇噪声、燃烧噪声、机械 噪声等发动机噪声;后者主要包括传动噪声、轮胎噪声、车体振动及干扰空气噪 声等。国产中型载货汽车车外加速行驶噪声声源分解比例见图 5-29。噪声的强弱 不但与汽车和发动机的类型及技术状况好坏密切相关,还与车速、发动机转速、 载荷以及道路状况有关。
排气噪声的主要频率范围在 0.05~5kHz 之间。非增压发动机的排气噪声可高 达 110~120dB(A)(距排气口 1m)。排气噪声与发动机排量、有效功率、有效扭矩、 平均有效压力、排气口面积有关。
降低进、排气噪声的主要措施是使用消声效果好的消声器。由于消声器的阻 抗大,会使发动机的性能恶化,因此要选用阻抗小而消声效果好的消声器。此外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进、排气系统的紧固作业和接头的密封状况,以减小表面 辐射噪声和漏气噪声。
于叶片与气体的相对速度。叶片的圆周速度随着距圆心的距离变化,以圆心处速
汽车的噪声-省赛获奖教学设计

汽车的噪声环境污染之一是噪声,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汽车,汽车噪声的大小是衡量汽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汽车噪声的防治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的噪声源有多种,例如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传动轴、车厢、玻璃窗、轮胎、继电器、喇叭、音响等等都会产生噪声。
这些噪声有些是被动产生的,有些是主动发生的如人为按动喇叭。
但是主要来源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动机,另一个是轮胎,它们都是被动发生的,只要车子行驶就会产生噪声。
在发动机各种噪声中,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是主要的。
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由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两大类构成,是发动机内部的燃烧及机械振动所产生的噪声。
燃烧噪声是指汽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是指活塞、齿轮、配气机构等运动件之间机械撞击产生的振动噪声。
一般情况下,低转速时燃烧噪声占主导地位,高转速时机械噪声占主导地位。
两者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
实践表明,减少振动是降低噪声的根本措施。
增加发动机结构的刚度和阻尼,是减少表面振动的方法,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轮胎在路面滚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很大的。
有关研究表明,在干燥路面上,当汽车时速达到100公里时,轮胎噪声成为整车噪声的重要噪声源。
而在湿路面上,即使车速低,轮胎噪声也会盖过其他噪声成为最主要的噪声源。
轮胎噪声来自泵气效应和轮胎振动。
所谓泵气效应是指,轮胎高速滚动时引起轮胎变形,使得轮胎花纹与路面之间的空气受压挤,随着轮胎滚动,空气又在轮胎离开接触面时被释放,这样连续的“压挤释放”,空气就迸发出噪声,而且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辆越重噪声越大。
轮胎振动与轮胎的刚度和阻尼有关,刚度增大例如轮胎帘布层数目增加,阻尼减少,轮胎的振动就会增大,噪声也就大了。
要降低轮胎的噪声,胎面可采用多种花纹节距,采用高阻尼橡胶材料,调整好轮胎的负载平衡以减少自激振动等。
为了防止发动机噪声和轮胎噪声窜入乘员厢,工程师除了尽量减少噪声源外,也在车厢的密封结构上下功夫,尤其是前围板和地板的密封隔音性能。
3汽车噪声与操纵

风扇噪声主要由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组成
旋转噪声(叶片噪声):是由旋转叶片周期性地打击空气质点,引起空气的压力脉动所产生的。其频率就是叶片每秒钟打击空气质点的次数。高速时占优势。
涡流噪声:旋转的叶片使周围的气体产生涡流,这些涡流又因粘滞力的作用分裂成一系列独立的小涡流,从而使空气发生扰动,形成压缩和稀疏过程,产生噪声。低速时占优势。
车身噪声:车身与空气的摩擦,冲击以及车体板壁结构产生振动
3.按噪声产生的过程:
内燃机运转有关——汽车行驶有关
二、机动车辆噪声限值与测量方法
1.噪声限值的确定依据
以考虑噪声对成员和环境的影响、降噪技术措施的可能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为依据综合权衡确定。
2.噪声评价参数:通常常用工况和最大噪声工况。现采用加速行驶噪声、匀速行驶噪声,还有定置噪声和减速行驶噪声等。
5)喷油泵噪声(略过)
3.气体动力噪声
1)进气噪声:包含哪些
高速气流经过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气门进入气缸,气流流动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强烈的空气动力噪声。对某些发动机来说(如涡轮增压)进气噪声是仅次于排气噪声的主要空气动力噪声。
进气噪声影响因素:
转速:转速增加,进气噪声增加。因为转速增加,吸入空气的气体流速增加,同时在进气管入口处空气压力脉动的强度和频率也增加;
对比汽油机和柴油机,柴油机的燃烧噪声要大一些,正常工作情况下,汽油机的燃烧噪声在发动机总噪声中占次要地位。
汽油机燃烧噪声中两种特殊情况:爆震和表面点火
柴油机燃烧噪声:
同样转速,同样负荷的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最大压力和压力上升率,远远高于汽油机,柴油机的噪声比汽油机大的多。
柴油机的燃烧噪声与其燃烧过程组织的好坏密切相关。柴油机的燃烧噪声主要集中在速燃期内,其次是缓燃期。
汽车噪音是如何产生的

汽车噪音从产生的源头来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发动机运转产生的噪音、风扇、排气管等的噪音
减少振动是降低噪音的根本措施。
使用液力偶合器或变叶片扭角的风扇,采用水温感应电动离合风扇,改变风扇叶片形状和材料,也能起到减小振动和降低噪音的目的。
2、路噪,一般来自颠簸、飞溅的吵石敲击底盘等
3、胎噪,使轮胎运转与路面摩擦和接触的声音
要降低轮胎的噪音,胎面可采用多种花纹节距,采用高阻尼橡材料,调整好轮胎的负载平衡以减少自激振动等。
4、风噪和周围环境的噪音,主要是空气传播的'噪音
不管是哪一种噪音,控制噪音的措施不力有两个方面:一是消减噪音源;二是阻止噪音的散出。
汽车噪音从种类上主要分三种:
1、高频噪音,主要包括发动机咆哮声、砂石敲击地盘声音、车体部件结构不紧产生的震动声。
高频声音的特点就是清脆、响亮、易察觉。
2、低频声音,主要包括路噪、胎噪、颠簸时减震的声音、怠速时排气管的气浪冲击。
低频声音的特点是沉闷、不清晰,不易察觉。
3、混合噪音,主要来自车外的环境噪音。
噪音的传导就靠传导媒介,汽车噪音的传导媒介有两种:一是金属车体;二是空气。
汽车发动机隔音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隔音教学设计引言汽车发动机噪音是许多车主和乘客不喜欢的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制造商开始重视汽车发动机隔音技术的研发。
对汽车发动机进行隔音设计,可以显著降低发动机噪音,提高乘坐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汽车发动机的隔音教学设计。
1. 背景知识汽车发动机噪音主要来自于燃烧噪音、机械噪音和气动噪音。
燃烧噪音是发动机关键部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并通过排气系统传播出来。
机械噪音是由于发动机内部机械运动引起的摩擦和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气动噪音来自于气流通过空气滤清器和进气道,以及排气管和排气系统引起的噪音。
2. 设计目标本次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隔音措施减少汽车发动机噪音,提高乘坐舒适度。
具体设计目标包括:- 降低燃烧噪音的传播;- 减少机械噪音的产生;- 控制气动噪音的传输。
3. 设计步骤3.1 分析发动机噪音产生的原因首先需要分析汽车发动机噪音产生的原因,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发动机运作过程和噪音频谱分析来确定噪音来源。
3.2 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根据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对发动机进行隔音处理。
常用的隔音材料包括隔音绵、隔音膜、隔音板等。
3.3 安装隔音材料根据隔音设计方案,在发动机的关键位置安装选择的隔音材料。
例如,可以在发动机罩内部、进气道和排气系统等部位安装隔音材料。
3.4 测试与评估在安装隔音材料后,进行发动机噪音测试和评估。
可以使用专业的噪音测试设备对发动机进行测试,并与之前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评估隔音效果的有效性。
4. 教学方案4.1 理论讲解首先对汽车发动机噪音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讲解,包括燃烧噪音、机械噪音和气动噪音的产生原理,以及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4.2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展示隔音材料的选择、安装和测试过程。
可以使用模型或实际的汽车发动机进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隔音设计的实际操作。
4.3 实践操作设计一个小型的隔音实验,供学生亲自参与。
可以提供一些隔音材料和工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安装在发动机上,然后进行噪音测试,并与未进行隔音处理的发动机进行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动机噪音:车辆发动机是噪音的一个来源,它的噪音产生是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不同而不同(主要通过:前叶子板、引擎盖、挡火墙、排气管产生和传递)。
2、路噪:路噪是车辆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切入形成噪音及行驶带动底盘震动产生的,还有路上沙石冲击车底盘也会产生噪音,这是路噪的主要来源(主要通过:四车门、后备箱、前叶子板、前轮弧产生和传递)。
(三)噪声的评价指标
1、噪声的声压和声压级
噪声的主要物理参数有声压与声压级、声强与声强级和声功率与声功率级。其中声压与声压级是表示声音强弱的最基本的参数。
2、噪声的频谱
人耳对声音的感觉不仅与声压有关,而且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人耳可闻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一般的声源,并不是仅发出单一频率的声音,而是发出具有很多频率成分的复杂声音。声音听起来之所以会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它们的组成成分不同造成的。因此,为全面了解一个声源的特性,仅知道它在某一频率下的声压级和声功率级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它的各种频率成分和相应的声音强度,这就是频谱分析。
(2)测试场地跑道应有20m以上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路面坡度不超过0.5%。
(3)本底噪声(包括风噪声)应比所测车辆噪声至少低10dB。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本底噪声是指测量对象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
(4)为避免风噪声干扰,可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度的影响。
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5、影响睡眠,造成疲倦: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5)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则必须在测量者背后。
(6)被测车辆不载重,测量时发动机应处于正常使用温度,车辆带有其他辅助设备亦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教学方法
手段
时间分配
5、共鸣噪和其他:车体本身就像是一个箱体,而声音本身就有折射和重叠的性质,当声音传入车内时,如没有吸音和隔音材料来吸收和阻隔,噪音就会不断折射和重叠,形成的共鸣声(主要通过:噪音进入车内,叠加、反射产生)。
二、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1)测量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25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
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噪音损害视力: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在接触稳态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绿、白三色视野缩小者竟高达80%,比对照组增加85%。噪音对视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而在高音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一些所谓的流行音乐,只不过是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时购物,往往烦燥不安,眼花缭乱,甚至会混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满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燥音影响视力造成的的。
教学章节
模块四汽车公害检测
课题二汽车噪声检测
教研室
审批
教学时数
2H
授课日期
教学班级
教学
目标
1.汽车噪音的形成和分类
重点பைடு நூலகம்难点
1、掌握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具、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考勤表、平时成绩登记表
复习提问
柴油机黑烟排放量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Ⅰ组织教学
点名检查出勤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Ⅱ新课讲解
1、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2、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Ⅲ小结
5分钟
75分钟
10分钟
作业布置
P118一、问答题1
教学内容
一、噪音
(一)噪声定义
频率和声强杂乱无章的声音组合,造成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更人性化的描述是,人们不喜欢的声音就是噪声。
(二)噪音的危害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胎噪:胎噪是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磨擦所产生的,视路况车况来决定胎噪大小,路况越差胎噪越大,另外柏油路面与混泥土路面所产生的胎躁有很大区别(主要通过:四车门、后备箱、前叶子板、前轮弧产生和传递)。
4、风噪:风噪是指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的压力已超过车门的密封阻力进入车内而产生的,行驶速度越快,风噪越大(主要通过:四门密封间隙、包括整体薄钢板产生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