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食品感官评价》教学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食品感官评价》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食品感官评价》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代 多学科 理 论与 食 技 术 的交叉手 段 , 统研 究食 品感官 品质 的 内涵 , 系 分 析评价 理论 与方 法 、理 化测 定技术 、工艺 形成 、
津农 学 院在 食品质 量 与安全 专 业开 设 了该课程 。 由于 国 内开设 食 品质量 与 安全 专业 的时 间都 不是
Ev l a in”we er v s d Th o g t n t e i g t ema a e n f x e i n r c s , h x e me t l p r t n c p b l i s au t o r e ie . r u hsr g h n n h n g me t p r e o e me t o e s t ee p r n a e ai a a i t p i o o ie
排序 实验 ;( )差别 实验 ;( )描 述 实验 ;( ) 4 5 6
风 味剖面 实验 。 但该 课程 在 实际 教学 中也 还存 在 一些 问题 ,
与工程 的知识 发展 起来 的 门学科 ,具有 实用性 强 、灵 敏 度高 、 结果可 靠 的特 点 ;它还 可 以解 决 理化 分 析所 不 能解 决 的 复杂 的 生理 感受 问题 ¨, J 具有 理论 性 、实 践性及 技 能性 并重 的特 点 ,是现 代食 品科 学技 术 及食 品产 业 发展 的重 要基础 。食 品感 官评 价 已为 很 多 国家 所普 遍采 用 ,在 食 品新 产 品研制 、食 品质量 评价 、市场 预测 、产 品评 优 等领 域被 广泛应 用 。
何 新益 ,张爱琳 , 闫师杰
( 天津 农 学 院 食 品科 学 系 ,天 津 3 0 8 ) 0 3 4

要:从教学 内容 、教学办法和考核形式三方面对 《 H, 评价》 食 IL : ̄ I 课程 教学的改革进行 了探 讨。

食品感官评价教案

食品感官评价教案

食品感官评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感官评价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2. 掌握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运用感官评价方法对食品进行品质分析与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感官评价概述食品感官评价的定义食品感官评价的重要性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2.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原理感官评价的生物学基础感官评价的心理生理学基础感官评价的计量学基础3. 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感官描述性评价感官定量评价感官排序评价感官偏好评价4. 食品感官评价的操作步骤样品准备与处理评价员的筛选与培训评价条件的控制数据收集与分析5. 食品感官评价实例分析食品品质评价实例食品包装设计评价实例食品广告宣传评价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通过实物或视频演示食品感官评价的操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食品感官评价实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感官评价相关教材或讲义。

2. 实验材料:各类食品样品、评价员手册、数据记录表格等。

3. 设备:实验室、感官评价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食品感官评价的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食品感官评价的定义、重要性和应用。

2. 第3-4课时:讲解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原理。

3. 第5-6课时:介绍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

4. 第7-8课时:讲解食品感官评价的操作步骤。

5. 第9-10课时:进行食品感官评价实例分析。

6. 第11-12课时:进行实验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而不仅 仅局 限于 一 些 固定 的 原理 和 规 则 , 可 以使 学生在 经验 和活 动中获得 知识 , 增 加 才干 , 并 且通 过对案 例 的分 析 和讨 论 , 提 高 表达 能 力 。二 是基
于问题 解决 的学 习 , 它 是将 学 习 内容 设 计 成 问题 或者有 学生 提 出问 题 , 通过 解 决 这个 问题 从 而获 得 问题 图示 和观念 性理解 。这一 教学 过程 既可让 学生原 有 的经验 知识丰 富 , 又 可 以调 整 、 重 构原有 的知识 经验 , 鼓 励 学 生思 考 。三 是基 于 问题 的学 习, 强 调把学 习设 置在 复杂 的、 有意 义的 问题情景 中, 通过 让学 习者解 决 问题 , 学 习隐 于问题 背后 的 科学知 识 , 形 成 解 决 问题 的技 能 。主要 教 学 过程 包括提 出 问题 、 分 析 问题 、 形成 假设 、 验证假 设 、 修 正假设 等过 程 。
“ 食 品感官 评 价 ” 是 专 门研 究 食 品 的感 官 品 质 及其 评定方 法 的一 门交 叉学 科 , 系统 地研 究 食 品感官 品质 的内涵 、 分 析评 价理论 与方法 、 工艺 形 成、 消 费 者 嗜好 , 反映、 测 量 食 品 的特征 性 质等 基
本 问题 , 是现代 食 品科 学 中非 常具 有 特 色 的一 门
学科 , 是 集心 理学 、 生理 学 、 统计 学 和食 品科学 与 工程 的知 识 而发 展 起来 的 , 具 有技 能性 、 实践 性 、 理论性并 重 的特 点 , 还 可 以解 决理 化 分 析所 不 能
激发学 生创造 力 。
研 究性教 学 有很 多 种 , 典 型 的研 究 性 教学 方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曲映红刘振华陈舜胜*(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摘要:针对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相关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改革初步实践表明,该改革方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其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的能力,提高了《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感官评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22-0151-02Teaching Practice Exploration of“Food Sensory Evaluation”CourseQu Yinghong et al.(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China)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201306)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food-related majors in our university,some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food sen⁃sory evaluation”course.The preliminary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roject has inspired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cultivated students′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food sensory evalu⁃ation”course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Key words:Food sensory evaluation;Theoretical teaching;Experimental teaching;Assessment method食品感官评定是在集合了心理学、生理学、食品科学和统计学等综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性质进行反映、测量、分析和解释的一门科学,具有实用性强、灵敏度高和结果可靠等特点,并且解决了一般理化分析所不能解决的复杂生理感受问题[1]。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

、、,,、、,、、,,。

、、、。

,,,,。

,。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性,,。

,,,,,,,,[1]。

,,70%,30%,,。

1.2课程设计不合理,,,,。

,,,40,16,,,,-。

,。

1.3学生对课程不重视,,。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刘国艳梁丽刘晓芳刘莉徐鑫*(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是食品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设计、提高学生重视度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方法。

以期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食品感官评价;教学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24.36作者简介:刘国艳(1979—),女,博士,副教授,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油脂营养、安全检测、深加工及微量伴随物结构鉴定与生理活性研究。

*通信作者:徐鑫(197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功能性因子资源开发、功能评价方法学及脂质营养与安全。

81. All Rights Reserved.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2课程教学改革探索2.1教学方法改革“”,。

,,,、,、[2];,、,;,,,,。

“”,,50%、50%,,、、、、,,。

2.2合理设计课程,,,。

,,,50%,。

,,,、、、,,。

2.3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

,,,。

,,,,,、,[3]。

,,。

3结语,。

,,、、、[4]。

,,,,,。

【参考文献】[1]游刚,牛改改.应用型高校改革背景下《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J].大众科技,2019,21(5):114-116.[2]赵贝贝,霍权恭,张凌芳.“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农产品加工,2020(4):105-106+109.[3]朱苗,李刚凤,谭沙,等.《食品感官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食品工业,2017,38(1):238-240.[4]孙海燕,郝丹青,张志健,等.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饮料工业,2021,24(1):68-70.. All Rights Reserved.。

浅谈食品感官评定教学改革

浅谈食品感官评定教学改革

浅谈食品感官评定教学改革食品感官评定实验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成为食品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品质检验、工艺改进、质量控制、市场抽检和调查、消费者投诉和反馈等工作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多数食品专业均开设食品感官评定这门课程,但由于学科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薄弱、开设时间不长等原因,各高校对此课程的教学都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适应食品专业学生课内外实践与科研需要,是食品感官评定教学研究者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的一个问题。

本项目组根据浙江万里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本学院现有资源,以及食品感官评定实验课程的应用型和综合性,广泛开展研讨式、开放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1 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专业水准的提升和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有效机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一方面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养成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自身价值没有得到肯定,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而问题研讨式教学侧重提高动手能力、训练综合技能、拓宽知识视野,在实践中去强化理论知识,以专业实践带动理论知识学习和巩固。

本项目组借鉴浙江万里学院问题研讨式教学模式成功经验,以及本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实现疑难情境——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解决办法——检验假设问题式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展其思维能力、创造力。

2 教学内容更新本课程内容更新以前,实验指导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按照实验指导书内容准备所需的食品、相关饮食器具,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论等,学生实验时往往只是按照教师指导简单地进行验证及实验结果分析。

食品感官评价教案

食品感官评价教案

食品感官评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评价方法对食品进行评价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食品品质的认识,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2. 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3. 食品感官评价的步骤4. 食品感官评价的应用5. 食品感官评价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食品感官评价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食品感官评价实践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食品感官评价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感官评价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室氛围。

2. 教学材料:食品样品、评价表格、仪器设备等。

3.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六、食品感官评价的实验与实践七、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八、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九、食品感官评价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十、食品感官评价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六、食品感官评价的实验与实践1. 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2. 实验内容:a. 气味识别实验b. 味道识别实验c. 色泽评价实验d. 质地评价实验e. 整体接受度评价实验3.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样品,让学生分别闻气味、尝味道。

b. 引导学生观察食品的色泽、质地等特征。

c. 让学生填写评价表格,记录评价结果。

d.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食品感官评价的准确性。

七、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a. 食品安全与食品感官评价的关系c. 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八、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食品感官评价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食品感官评定》教学方法浅谈

《食品感官评定》教学方法浅谈

《食品感官评定》教学方法浅谈【摘要】本文依据食品感官评定的课程结构特点提出了“五大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即将科学传授与文化传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相关文化修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共鸣;文字与图片、视频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可视性;课程教学与成长教育相结合,增值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强化教学的互动性。

五大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感官评定教学方法实践教学食品质量感官评定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即眼、鼻、耳、口和手,对食品的色、香、味、质、形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

我校的《食品感官评定》通识课是针对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食品感官评定的理论基础和谷物、畜禽肉、水产品、蔬菜、果品、酒水及其制品的质量感官鉴别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能够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客观评价,便于在日常生活中挑选满意的食品,辨别真伪,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中永恒的主旋律,是让教学散发无穷魅力,形成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

由于此门通识课主要是针对非专业的各类学生开设,课程讲授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形成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授课特色,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共鸣本课程是多专业学生选修的通识课,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自己专业的学科基础,适当的结合各个学科讲授新内容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

在讲到醋的鉴别时让学过微生物的生科专业的学生回忆一下食用醋的酿造工艺,其中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脂类是香气的主要来源,氨基酸提供综合风味,陈化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生成了色素。

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了酿造醋特有的色、香、味,是鉴别其与勾兑醋的主要感官依据。

针对园林专业的学生可以讲授葡萄品种和种植对葡萄酒酒体滋味、香气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新旧知识的融合,更容易形成深刻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9C12/2016◆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楠 极 曹志军 张慧敏高职高专《食品感官评价》教学方法探讨《食品感官评价》是近年来各高校食品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有些院校定性为专业必修课,有些院校定性为专业选修课。

食品感官评价就是凭借人体的感觉器官(眼、鼻、口、手)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定,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全面的评定以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的手段,对食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定。

《食品感官评价》这门课程就是学习如何设计感官评价实验室以及样品的制备呈送、怎样正确利用感官对食品的特性特征作出正确的评价,并对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

它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综合学科,有着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特点,它在新产品的研发、质量评价、市场预测、产品评优等方面已获得广泛应用。

一、课程分析(一)课程简介《食品感官评价》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开设的一门课。

根据2015年教学计划规定,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的性质有所不同。

本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定性为专业拓展课,学时分配为理论26学时,实验6学时。

对于食品营养与检测教育专业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来说,这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学时分配为理论32学时,实训48学时。

课程教学进度见表1。

这也体现了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轻重有别。

表1 课程教学进程安排章序内容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讲授时数实验时数合计讲授时数实训时数合计一绪论2222二感官评定的基础知识6688三评定员的选拔培训2222四实验室的设置与要求2222五样品制备2222六感官评定的分析方法10101212七实例26844852合计26632324880(二)课程定性本课程涉及到感官的生理基础、感官评价实验室的平面设计与布置、各类食品的特性特征的鉴评与描述以及评价结果的数理统计手段。

所以它以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基础课,食品添加剂、食品分析、食品试验方法与统计分析等专业课为基础。

因此,该课程要求安排在高等数学与主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之后讲授。

(三)教材分析本课程选择的教材是由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由张艳、雷昌贵主编的《食品感官评定》。

之所以选择本教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教材是食品类“十二五”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

与其他教材相比本教材内容深度合适,容易掌握,实用性更强。

使用效果较好,学生反映通俗易懂。

第二,本教材系统阐述了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包含各类食品的感官评价细则,食品感官评定的常规实验等,更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协调,采用大量应用实例对评定技术的组织与结果分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充分体现了实用性与技术性。

(四)各章节分析本教材包含七章,授课时按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感官基础知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

第二部分为食品感官评价条件,由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

第三部分为食品感官评价分析方法,由第六章组成。

第四部分为食品感官评价实例,由第七章组成。

之所以如此分类,主要考虑到不同内容需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授课,下面详细介绍。

二、理论课教学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学生掌握。

(一)教学方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结合了对比法和讨论法。

比如,味觉的味蕾与嗅觉的嗅黏膜从结构上有相似之处,采用对比法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

通过对比法对感官评价人员的五种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记忆起来简洁明了。

比如,感官的相互作用和感官评价实验室的设置采用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对知识点加以巩固。

第三部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解各种感官分析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下发任务,让学生积极动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讨论法。

比如,将学生分组,每组下达不同任务,小组讨论并由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二)教学手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板书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比如,感官生理基础知识要结合图片和动画将内容生动展现给学生,甚至在味觉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观看纪录片《舌尖摘 要:《食品感官评价》是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的主干科目之一。

本文从课程的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食品感官评价;教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89-02专业探微 ZHUANYETANWEI ■叙事 案例90C12/2016(上接50页)“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与编排,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实验为依托,让学生以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探究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程序。

实验探究式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使学习过程具有问题性、过程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凸显了生物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主旋律不谋而合。

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实验的操作者,还可以是实验的设计者,通过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分析,使学生实现生物教学实验的要求和目的。

推理想象能力和迁移能力,有助于形成科学研究的兴趣、态度和方法,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验—探究”中,利用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充满悬念甚至是出人意料的实验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驱使他们千方百计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建议而不是答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氛围,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改变课堂上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学会倾听、上的中国》,加深对味觉的理解。

感官评价实验室以视频的形式将实验室的场景直观展示给学生。

第三部分以纯板书的形式教学,原因是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理与计算,用板书一步一步带着学生计算,比起只说不动效果明显好很多。

第四部分以实物教学为主,将不同的食品分给不同的小组分别开展任务。

三、实践课教学(一)实验课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主要集中在对食品的感官评价以及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

通常以任务驱动法展开实验,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食品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分析方法进行评价与分析讨论。

往往受到学时的限制,准备工作由教师完成,包括样品的分装、编号、呈送等。

但是此过程也是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必须掌握的内容。

因此只能在实验课上给学生讲解清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的具体步骤。

这也是实验课的不足之处。

(二)实训课相比实验课,实训课的课时安排非常充足。

学生可以完整参与到感官评价的活动中,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样品的制备与呈送、感官评价实验室的设置、感官评价人员的培训以及感官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统计分析。

虽然食品的感官评价和结果分析非常重要,但是评价过程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包括样品的制备、分装、编号、送样等,而且工作量很大。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和准备不同类型的实验。

这样既解决了教师人员不足的困难,又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系统掌握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方法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分组分工形式,小组之间相互准备样品,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与其他实验的不同之一就是感官实验的结果分析是实验的重要内容,因此实验的最后环节核对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也是关键的一步。

我们既开设了基础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又开设了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能活学活用,加深理解,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对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开发创造力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形式新颖、学习兴趣浓 ;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食品感官评价的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1]张艳,雷昌贵.食品感官评定[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2]刘淑燕.《食品感官品评》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3]周浓,蒯主兰,解万翠.食品感官检验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交流、协作、分享。

增强自信心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生物进化教学中,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可以以生物界的进化现象为引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活动,促使每个人独立思考、集体探究,提高个体对问题解决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流生物进化理论的历史和依据,各组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教师要对每个同学在合作中的能力进行评估,还要考察每个小组的协作能力。

三、结束语总之,在大学生物教学中,首先要把握生物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更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意意识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好地实现生物教学目的,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创新性生物人才。

参考文献:[1]杜玉晓.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科技信息,2012,(28).[2]张蜀秋,乔惠理.努力提高生物学科人才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J].高等农业教育,1998,(1).[3]王楠,李燕,何培新.强化食品类专业生物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4,(4).■ ZHUANYETANWEI 专业探微叙事 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