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合集下载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H2OKMnO4↘↓↑↗CO、CO2↗SO2H2SO4H2O2→→P2O5+ Mg Al Zn Fe→ H2→H2O ↘MgO HClKClO3↗↓↘Al2O3 Fe3O42、碳与碳的化合物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CO2↗ Na2SO4 → BaSO4↓(白)NaOH → Na2CO3 → CaCO3↓(白)(变质)↘ NaCl → AgCl↓(白)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CaCO3→CaO→Ca(OH)2→CaCl2↖CO2↙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1 / 32 /3 ↗BaCl 2 → BaSO 4↓(白)BaO → Ba(OH)2 ↗↘ + CuS O 4↘Cu(OH)2↓(蓝)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CuO ↗ CO 2↙ ↘ Ca(HCO 3)2 → CaCO 3→CaO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Na 2CO 3 ↗ NH 3 → NH 3.H 2O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ZnSO 4↖ ↗ AlCl 3↖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Fe Al↗MgCl 2↖ ↙﹉﹉﹉﹉↗ CuCl 2↘↖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Fe(OH)3 Fe 2O 3 ←――――→ Fe↖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CaCO 3 ⑸ ⑹ ⑺ ⑻CaCO3Na2CO3CO2CO2NaOHNa2CO3CO2O2H2ONaOH NH4ClNH3⑼⑽⑾⑿3 / 3。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1.直线型互变(1)单质←→化合物:①O2↔H2O ②H2↔H2O ③Cu↔CuO④Fe↔Fe3O4(2)化合物←→化合物:①CO↔CO2 ②CO2↔CaCO3 ③CO2↔H2CO3 H2O↔H2CO3④H2O↔Ca(OH)2 ⑤NaOH⇄Na2CO3 ⑥Na2CO3⇄CO22. 三角形变化(4)其它:3. 四边形关系: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A﹣G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俗称纯碱,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E、G是黑色粉末,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D_______。

(2)若C物质有三种元素组成,写出物质A和物质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基本类型是_______。

(3)写出测定A物质酸碱度的方法:_______。

【答案】HCl 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取适量A物质溶于水,用干燥净洁的玻璃棒蘸取其溶液滴到pH试纸上,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解析】【分析】A俗称纯碱,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E、G是黑色粉末,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可知A为碳酸钠,碳酸钠和B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D能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D是盐酸;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所以F为氢气;E是黑色粉末,会与盐酸反应,所以E是铁,G会与盐酸、氢气反应,所以G是黑色金属氧化物,G为氧化铜。

代入推导正确。

【详解】(1)经推导D为稀盐酸,化学式为HCl;(2)若C物质有三种元素组成,且能与二氧化碳、盐酸反应,说明C为Ca(OH)2,物质A和物质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测定A物质Na2CO3酸碱度的方法是取适量A物质溶于水,用干燥净洁的玻璃棒蘸取其溶液滴到pH试纸上,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1.直线型互变(1)单质←→化合物:①O2↔H2O ②H2↔H2O ③Cu↔CuO④Fe↔Fe3O4(2)化合物←→化合物:①CO↔CO2 ②CO2↔CaCO3 ③CO2↔H2CO3 H2O↔H2CO3④H2O↔Ca(OH)2 ⑤NaOH⇄Na2CO3 ⑥Na2CO3⇄CO22. 三角形变化(4)其它:3. 四边形关系: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现有A、B、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单质,B、C、D、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双向箭头“←→”表示可以相互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1)图中有一条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双向箭头没有画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并使其转化关系成立____;(2)写出化学式:A___:F___;(3)写出A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足量B 与F 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

【答案】 Fe CuO Fe+CuSO 4=FeSO 4+Cu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解析】【分析】A 、B 、D 、E 、F 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E 是金属单质,B 、C 、D 、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 、F 是黑色粉末,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 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 是氢氧化铜,F 是氧化铜,B 就是硫酸,E 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 是铜,A 会转化成铜,所以A 是铁,D 是硫酸铜。

【详解】(1) A 、E 是金属单质,B 、C 、D 、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 、F 是黑色粉末,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 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 是氢氧化铜,F 是氧化铜,B 就是硫酸,E 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 是铜,A 会转化成铜,所以A 是铁,D 是硫酸铜。

第二节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规律

第二节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规律

第2节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规律知识回顾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性质,同时各物质之间都相互联系,即有一定的相互转化规律。

1.金属(1)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如:MgO O Mg 222点燃+;CuO O Cu 222∆+(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2442H FeSO SO H Fe ;↑+==+222H MgCI HCI Mg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如:44FeSO Cu CuSO Fe +==+;Ag NO Cu Cu AgNO 2)(2233+==+。

2.非金属(1)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O H O H 22222点燃+;22SO O S 点燃+(2)与金属反应生成无氧酸盐。

NaCI CI Na 222点燃+;FeS S Fe ∆+3.碱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生成碱。

如:22)(OH Ca O H CaO ==+。

(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SO Fe SO H O Fe 234242323)(3+==+(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4.酸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生成酸。

如:3222CO H O H CO ==+。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CaCO OH Ca CO 2322)(+↓==+(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5.酸(1)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2442H ZnSO SO H Zn(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FeCI HCI O Fe 2332326+==+。

(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4224222SO Na O H NaOH SO H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如:33HNO AgCI AgNO HCI +↓==+6.碱(1)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 O H SO Na SO NaOH 2+==+(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第七讲物质的相互转化知无巨细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S+O2错误!__SO2__,C+O2错误!__CO2__,C+2S错误!__CS2__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CO2+H2O===__H2CO3__SO2+H2O===__H2SO3__ SO3+H2O===__H2SO4__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2CO3错误!__H2O+CO2↑__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A.燃烧更旺B.发出白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解析: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故选D.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例3:单质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可能为填序号__③__;①氧气②水③碳酸2若X为CaCO3,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CO→CO2:__ ;②CaCO3→CO2:__ _或__ _;3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①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除CO2外,还有__ _填一种物质等气体;近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 _,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 _;②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 _;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析:1③_ 2CO+CuO错误!Cu+CO2_ CaCO3+2HCl===CaCl2+CO2↑+H2O__或__CaCO3错误!CaO+CO2↑__;3O3或CH4臭氧、甲烷_ ;_C+O2错误!CO2_ ;CO2+H2O===H2CO3_ ;D<举一反三>1.汽车尾气中所含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A.氮气B.硫化氢C.二氧化硫D.氮的氧化物2.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则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B.稀硝酸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同理稀硫酸也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D.NaHCO3、NH42CO3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则Na2CO3固体受热后也能生成气体3.利用海水脱硫是减少SO2排放的有效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天然海水吸收了较多的含硫烟气后,有H2SO3生成,H2SO3与海水中的离子反应,会释放出CO2,通入氧气氧化后,海水的酸性显著增强;①设计一种检验净化后的烟气中是否含SO2的简单的实验方案:__ _;②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知识点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2.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Fe+S错误!__FeS__2Fe+3Cl2错误!__2FeCl3___3.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__CaOH2___Na2O+H2O===___2NaOH___K2O+H2O===__2KOH___4.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__金属氧化物__转化为金属的过程;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__还原剂__,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__金属单质__;5.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__还原反应__;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__还原性__,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__还原剂__,如碳、_一氧化碳_和__氢气__等;6.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2CuO错误!2Cu+CO2_↑_;7.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为:__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H2+CuO错误!Cu+H2O__;8.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就是用一氧化碳还原__氧化铁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CO+Fe2O3错误!2Fe +3CO2__例1: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C.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解析: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故A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故B错误;C、金属锌比铁活泼,所以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故C正确;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故D正确.故选:B.例2: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在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B.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入CO,排净空气后再加热C.直接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通过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可以说明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解析: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A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故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入CO,排净空气后再加热.故B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该反应有气体参加,但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通过该反应可以说明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C.例3:人类常从矿石中获取金属材料;1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 _;该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 _;常用于灭火的是_ _;2铜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反应后固体的质量__减少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 _3CO+Fe2O3错误!2Fe+3CO2__ ;_Fe2O3或氧化铁_;_Fe或铁_;_CO2_2_C+2CuO错误!2Cu+CO2↑; _减少_<举一反三>1.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在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B.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入CO,排净空气后再加热C.直接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通过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可以说明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2.把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的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成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的都呈红热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硫酸亚铁;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得到的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 __;2铁和硫反应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_ _;3证实铁已从单质变为化合物的方法是_ _; 4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 5从理论上计算,为使硫粉和铁粉全部反应,两者的最佳质量比是_ _;3. 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FeS 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 _;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 ;3流程中SO 2转化为SO 3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应注意什么 _ ;5炉渣Fe 2O 3在工业上可用来_ ;一、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3、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a.非金属+O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b.金属+O 2镁在空气中燃烧:Mg+O 2==c.非金属氧化物+H 2O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 2+H 2O==d.金属氧化物+H 2氧化钠溶于水:Na 2O+H 2O==e.金属+铁与氯气反应:Fe+Cl 2==f.金属氧化物+生石灰和二氧化硅化合:CaO+SiO 2== CaSiO 3g.其它化合反应: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CO+O 2==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a.酸分解:酸+H 2O 碳酸不稳定分解:H 2CO 3==H 2O+CO 2↑b.碱分解:2O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 2==CuO+H 2Oc.氧化物分解:电解水:2H 2O==2H 2↑+O 2↑d.盐分解:加热高锰酸钾:KMnO 4==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金属+酸 H 2↑+盐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 2:Zn+H 2SO 4==b.金属+盐 金属+盐铁和硫酸铜溶液湿法炼铜:Fe+CuSO 4==d.还原剂+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氢气还原氧化铜:H 2+CuO==e.其它置换反应:钠和水反应:Na+H 2O==钙和水反应:Ca+2H 2O==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中和反应:碱+酸 盐+H 2O盐酸和氢氧化钠:HCl+NaOH==氢氧化铁和硫酸:FeOH 3+H 2SO 4==b.盐+酸 新盐+新酸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 2:CaCO 3+HCl==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 3==c.盐+碱 新盐+新碱氢氧化钠和硫酸铜:NaOH+CuSO 4==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 4NO 3+NaOH==d.盐+盐 新盐+新盐硫酸钠和氯化钡:Na 2SO 4+BaCl 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 3==例1.物质R 既能与某些酸反应,又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还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在下列物质中,R 可能是 A .KNO 3 B .AgNO 3 C .HCl D .CO 2解析:此题考查各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题干中物质R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盐溶液反应,还能有金属反应;A 选项,硝酸钾不能与任何物质反应,错误;B 选项,硝酸银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能与含氯离子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C 选项,盐酸不能与酸反应,错误;D 选项,二氧化碳不能与酸反应,错误;例2:常温下,某反应M + N → 盐 + 水,其中M 、N 的类别不可能是A .酸、碱B .单质、氧化物C .氧化物、酸D .氧化物、碱解析:此题考查各类反应及其产物,题干中的生成物为盐水,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类型有:酸碱中和反应、△ 通电 △ MnO 2△ △碱性氧化物和酸、酸性氧化物和碱,所以答案选A;<举一反三>1.用新的铝壶烧水,浸到水的地方易变黑,这一现象说明了A.水中含有钾盐,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B.水中含有钙盐,出现了水垢C.水中含有铁盐,发生了置换反应 D.水中含有钠盐,发生了氧化反应2.复分解反应不能生成的物质是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3.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可得到沉淀a g,若相同质量的CO2,经过CO2→CO→CO2的一系列的变化后假设无损耗,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多生得到沉淀bg,则A与B的关系为A .a = b B.3a = b C.a = 2b D.2a = b4.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含有MnO2、ZnCl2、NH4Cl、C少量等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部分物质;请回答相关问题:1玻璃棒在操作l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2过滤后,滤液C仍然浑浊,则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可多选A.滤纸破损B.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C.烧杯不干净D.滤液C中的物质相互反应3固体B常用作催化剂,则B是_______填化学式;课后练习1.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B.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C.木炭粉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搅拌、过滤得到红色溶液D.生石灰放入足量水中放出热量,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变红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A.CaCl2→CaCO3→CaOH2 B.AgNO3→FeNO32→ZnNO32C.NaNO3→NaOH→Na2CO3 D.Fe2O3→FeSO4→FeOH3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O固体CaCO3——加入稀盐酸B.CaCl2溶液HCl——加入碳酸钠C.K2CO3固体KCl——加水溶解,过滤D.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5.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以下实验: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__,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他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小李的记录如下:323答:_ _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答:_ _。

初中化学 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初中化学 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初中化学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化学转换三角是一种直观的化学反应表示方法,它用不同的物质或元素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换关系。

这个三角形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通过给出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结果,让考生推断出未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化学反应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转换三角可以帮助考生在推断题中快速找到突破口。

例如,对于一个包含多种物质的推断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化学转换三角来确定哪些物质之间可能发生反应,从而缩小可能的答案范围。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化学转换三角中物质的分布情况,推断出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条件等重要信息。

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以便在解题时能够迅速联想到相关的反应。

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

尝试从已知的反应中找出规律,以便在未知的反应中找到对应的规律。

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转换三角来分析其可能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已知A、B、C、D、E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化学转换关系:现知A是一种碱,B是一种盐,C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一种非金属单质,E是一种酸。

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A、B、C、D、E、F、G、H、I、J分别是什么物质。

A与B反应生成C和D,由于A是一种碱,B是一种盐,因此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碱与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结合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可以推断出C可能是沉淀物或气体,D是非金属单质。

C与E反应生成A和F,由于E是一种酸,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

结合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可以推断出F是一种盐。

B与E反应生成G和H,由于E是一种酸,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盐与酸之间的反应。

结合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可以推断出G和H可能是沉淀物或气体。

F与H反应生成I和J,由于F是一种盐,H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盐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 Na2SO4 → BaSO4↓(白)
NaOH → Na2CO3 → CaCO3↓(白)
(变质)
↘ NaCl →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 CaCO3→CaO→Ca(OH)2→CaCl2
↖ CO2 ↙
-可编辑-
精品教育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2 → BaSO4↓(白)
精品教育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2O
KMnO4↘ ↓↑ ↗CO、CO2
↗SO2
H2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H2O2 → O2
→P2O5
H2O
↘MgO
HCl
KClO3↗ ↓ Fe3O4
↘Al2O3
2、碳与碳的化合物
+ Mg Al Zn Fe→ H2→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
BaO → Ba(OH)2

↘ + CuSO4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 CuSO4.5H2O→CuSO4→ Cu
↗ CO2 Ca(HCO3)2 → CaCO3→CaO
↘ H2O
↗Na2CO3 NaHCO3 →CO2
↘H2O →
H2CO3
↗ NH3 → NH3.H2O NH4HCO3 → H2O
-可编辑-
精品教育
Fe Al
↙ FeCl3 ↖
Fe(OH)3
Fe2O3
↖Fe2(SO4)3↙
C CO H2 Mg Al
←――――→
O2 H2O

2020年化学中考题型----价类图

2020年化学中考题型----价类图

2020年化学中考题型----价类图1.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B的俗称为.(2)E的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是.(3)H、G均可与F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则G与F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F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5)已知金属铝可与E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最轻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A~M九种物质中能与F溶液反应的物质有种.2.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图2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B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②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它代表的点是.(填“A、B、C、D、E”)③写出由C点表示化合物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3. 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

(1)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2)写出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它对应的物质类别是:▲;(3)浓氨水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NH3),标出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4)氮气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

有3g氢气参加反应,理论上生成氨气的质量是多少(请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在答题卷上写出计算过程)4. 腌制的咸菜过程中常有亚硝酸盐(如NaNO2)产生。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Ⅰ:腌制咸菜时,蔬菜中的NaNO3转化为NaNO2。

右图为咸菜腌制和食用时涉及的四种含氮物质的类别及氮元素化合价关系图。

(1)如图中可表示NaNO2的点是▲ (填字母);(2)L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该物质大量排放时,可能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这种降雨称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