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和ABS共混料的设备计算

合集下载

pc+abs分子式

pc+abs分子式

PC+ABS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共混物,由聚碳酸酯(PC,聚碳酸丙烯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乙烯-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组成。

这两种材料通常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获得具有良好强度、韧性和耐热性的塑料材料。

PC的分子式是(C15H16O2)n,而ABS的分子式是(C8H8)n(C4H6)n(C3H3N)n(C3H5)n,其中n表示聚合物链的重复单元数目。

要得到PC+ABS的精确分子式,需要知道两种成分的具体比例,然后使用它们的分子式按照相应比例来计算。

不过要注意,由于实际生产中的添加剂和杂质等因素,实际的PC+ABS材料可能具有稍微不同的分子式。

高韧性PC ABS配方设计之三 PCABS比例

高韧性PC ABS配方设计之三  PCABS比例

高韧性PC/ABS配方设计原则之三PC/ABS比例
怀梦草
这一章我们讨论PC/ABS配比对其韧性等的影响。

关于PC/ABS配比,我们耳熟能详的比例为70/30。

那么为什么是这个比例呢?它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最优的选择吗?
为70/30时呈现最大值,也就是说此时PC/ABS对厚度的敏感性最弱。

PC含量对PC/ABS脆韧转变温度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
也有研究认为,当PC/ABS配比为80/20时,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当PC/ABS配比为70/30时,拉伸强度出现极大值;当ABS含量为50%时,PC/ABS的流动性最好。

将市场上常用的PC1100和ABS8391
复配后发现,基本符合此规律,如图3所示。

3000吨年PC、ABS共混料挤出生产工艺设计

3000吨年PC、ABS共混料挤出生产工艺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年月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
摘要
综述了PC树脂、ABS树脂单一材料的性能以及PC/ABS共混料的性能,近年来我国PC/ABS共混料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知道了PC/ABS共混料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尤其是在电器外壳方面方面。PC/ABS共混料比起单一的PC树脂、ABS树脂具有更加优越的力学性能与更好的适应性能,可以适应更多不同的使用环境。本设计详细的介绍了PC/ABS共混料的挤出工艺,PC/ABS共混造粒生产线的工艺并不复杂,选择普遍使用的双螺杆挤出造粒的成型方法生产PC/ABS粒料,通过配方筛选、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工艺参数控制等过程对整个工艺流程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从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应用前景等各方面考虑设计了较为合理的PC/ABS共混造粒生产配方和留有发展潜力的生产设备,计算其生产车间所需的各种生产设备和总投资成本,对实际投资建设PC/ABS共混料造粒生产车间的各个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PC+ABS手机壳工艺设计

PC+ABS手机壳工艺设计

PC+ABS手机壳工艺设计+ABS塑胶原料介绍PC+ABS 是 PC 塑胶原料与 ABS 塑胶原料共混物,可以综合℃,熔融温度为 230℃~270℃,PC+ABC 具有较高的强度、刚性,很好的耐热性,优良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光稳定性,低的成型收缩率,良好的成型性能,使得 PC + ABS 原料做出的塑件的尺寸稳定性比较高。

PC+ABS由于其中含有的PC的含量很高,流动性不是很好,注射成型薄壁、复杂壳形塑件普遍容易出现脆裂或断裂的现象。

2.生产工艺1.方法现阶段,生产手机壳主要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

2.生产条件a.在注射步骤时,要有适当的树脂温度和时间,防止树脂降解,所述温度时间,能保证[(B-A)÷A]×100%<30%公式中:A 为原料的熔融指数,B 为成品的熔融指数。

如果能保持[(B-A)÷A]×100%<15%更好。

树脂料管设定温度为:射嘴为265℃~275℃,N1为270℃~280℃,N2为265℃~275℃,N3为260℃~270℃,将塑胶的熔胶温度控制在270℃~290℃范围内,N1为料筒中段前端的温度,N2为料筒中段中间部份温度,N3为料筒中段后端的温度。

b.注射加工时要有适当的树脂温度,使用合适的料管设定温度,因为手机壳使用的注塑机的射嘴尺寸一般较小,所以设定温度不要太高,以免高温的情况下长时间的滞留导致材料降解。

当出现品质问题,例如充不满、缩水等,如需要将料管温度提高至极限时,要确认材料是否降解,最理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模具设计来提高填充能力。

c.注射前,将模具上附着的油脂和润滑脂等环境化学物质擦拭干净。

d.模具型芯部分温度为70℃~80℃,75℃最好;模具型腔部分80℃~90℃,85℃最好。

e.塑料干燥温度为100℃~140℃,最好120℃;干燥的时间为4~8h。

f.注射速度先慢后快,保持塑胶的平稳均一流动,即注射速度V1=30~40mm/s,V2=55~65mm/s,V3=40~ 50mm/s,所述V1为射胶开始速度,V2为射胶中间速度,V3为射胶最后速度。

APS与PC

APS与PC

ABS/PC共混合金组成与性能的研究高082 0808062035 左文艳摘要: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ABS树脂与PC共混,并对其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ABS的组成不同,ABS/PC混合物的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流变行为都不相同。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碳酸酯;共混合金ABS树脂是一种在性能上介于工程塑料和通用塑料之间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冲击和加工流动性,价格也较便宜,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其耐热性和耐候性能差,机械性亦不够高且易燃因而限制了应用。

P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良好的机械、耐热、电绝缘性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

因而,已在工业部门得到了应用,尤其汽车制造业和电子电器工业是它的两个广泛市场。

但因PC熔体粘度大,加工成型困难,特别是大型物品,容易产生应力开裂,缺口敏感性大,不耐溶剂,易发生降解,价格昂贵,许多应用领域尚未开拓,致使PC的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将ABS与PC共混可以得到一种兼具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各自缺陷的塑料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刚性和加工流动性、较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并且高低温冲击性能都非常优异的合金材料[1~9]。

所以用PC来提高ABS的耐热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案。

本实验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ABS树脂分别与PC进行共混,并对其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材料ABS1(SAN基体中丙烯腈含量为24%),ABS2(SAN基体中丙烯腈含量为29%);PC(GE公司);抗氧剂1010、抗氧剂CA(工业级,北京助剂研究所);DLTP(工业级,天津力生化工厂)。

1.2实验设备主要实验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仪器设备仪器规格厂家高速混合机10 L 北京塑料机械厂双螺杆挤出机SHJ—30 南京信立注射机83 t 日本东芝公司万能制样机KHY—W 河北省承德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电子万能试验机500kg 日本岛津公司冲击试验机XJ—40A 吴忠材料试验机厂哈克流变仪RC—9000 德国1.3实验方案(1)按ABS/PC:100/0,90/10,80/20,70/30,60/40,50/50(提前烘干)的不同质量比称取ABS、PC及各种助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温度为220℃~240℃),然后注射制样,最后进行各项性能的测试;(2)按ABS/PC:100/0,90/10,80/20,70/30,60/40,50/50的不同质量比混合均匀的树脂,在哈克流变仪的小密炼机中(物料混合温度为220℃~240℃)进行塑化行为的研究。

PC和ABS共混料的生产成本估算

PC和ABS共混料的生产成本估算

PC和ABS共混料的生产成本估算5.1 固定成本计算5.1.1 设备投资成本(1)生产设备:表5.1 生产设备明细表(2)其他设备投资表5.2其他设备投资表设备投资=生产设备投资总额+其他设备投资总额=43.7742+30=73.7742万元设备的运杂、安装费主要包括设备安装的机械设备和装配、装置工程,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等装设工程,以及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等。

设为设备成本的5%,则:设备的总投资为73.7742 (1+5%)=77.46291万元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如下表:设备的总投资=77.46291+3..34=80.80291万元5.1.2 车间定员及人员工资生产车间操作工人采用三班二运转制,将车间人员分为三个班,其中每个班都是工作12h,体息24h,总的工作时间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机械总是连续运转。

(1)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主要包括:车间主任,技术员,统计核算员。

车间主任:主要负责车间生产、技术、质量、设备及劳动纪律的管理工作,负责下达生产任务和人员按排,督促检查其他人员及班组长的工作,完成车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调好各方面积极性。

技术员:主管车间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执行工艺规格及主管车间的计量工作,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负责车间工人的技术教育各技术培训,与有关部门研究有关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问题。

统计核算员:主管车间的统计工作,对原料及产品的出入库、产品的成品率、生产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完成成本核算,并统计车间人员考勤情况。

(2)直接生产人员主要指车台间生产操作人员。

生产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认真填写生产记录卡,对生产中的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有关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

(3)间接生产人员主要包括维修工、电工、检验员。

维修工: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平时要准备好各种备件,做到少停机,并建立大修、中修计划及设备检修卡,督促工人进行设备保养,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pcabs达因值 -回复

pcabs达因值 -回复

pcabs达因值-回复什么是PCABS达因值?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PCABS(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基本信息。

PCABS是一种共混物,由聚碳酸酯树脂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组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

它常常被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外壳以及其他需要耐磨、耐化学品和耐高温的产品。

在注塑加工中,PCABS达因值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材料的熔融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那么,什么是PCABS达因值呢?PCABS达因值是一种定量描述材料熔融流动性的物理参数,通常用于注塑成型工艺的优化和模具设计的验证。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材料在注塑过程中的流动性,并据此调整工艺参数,以实现更好的制品质量。

PCABS 达因值的计算基于原料特性以及模具的几何形状。

PCABS达因值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如何计算PCABS达因值。

第一步:收集材料特性数据要计算PCABS达因值,首先需要收集PCABS材料的特性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由材料供应商提供,包括熔点、密度、热传导系数、熔融粘度等。

第二步:准备模具设计数据在计算PCABS达因值之前,需要了解注塑模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这包括模具的喷嘴直径、射嘴通道长度、流道的截面积等。

第三步:计算PCABS达因值计算PCABS达因值需要使用以下公式:D = (pi/4) * ((d_i + d_n)/2)^2 * l_m * (1-(H/d_n))^2 * (F_rr * ((T_c - T_m)/L_d) * (ř_i/ř_m))其中,D为PCABS达因值;π为圆周率;di为喷嘴直径;dn为射嘴通道直径;lm为射嘴通道长度;H为产品的最大厚度;Frr为相对流动阻力因子;Tc为模具温度;Tm为PCABS材料的熔点;Ld为流动路径长度;ři为PCABS材料的熔融粘度;řm为PCABS材料的平均熔融粘度。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填入相关参数的数值来计算PCABS达因值。

PCABS的注塑加工指南

PCABS的注塑加工指南

PC/ABS的成型加工指南上海锦湖日丽的PC/ABS合金(HAC系列)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它改善了PC的应力开裂性、加工性,同时具有优秀的耐热性、抗冲击性、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

改变PC和ABS的混合比,PC/ABS合金可被定制,以满足特殊的技术要求,包括从汽车控制板和仪表板等零部件,到电动工具、计算机外壳和移动电话系统等广泛的高性能应用领域。

锦湖日丽的PC/ABS合金具有优越的流动性,加工性能卓越,图1是我司三种代表性的PC/ABS之流变特性图。

可以使用传统加工设备进行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和吹塑成型。

图1:流变特性图锦湖日丽的PC/ABS合金与所有的热塑性材料一样,并非不可损坏,必需在其一定的范围内,对加工条件进行准确的控制。

重要的是,机器设备、加工参数和成型模具必须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用,即可以提供准确的工艺控制,这样才能完全发挥材料的性能。

比如,PC/ABS由于含有PC成分,小量的水分易导致PC在高温成型加工过程中产生水解,以及过分受热(包括剪切热)导致部分降解,从而造成制品产生银丝、发黄、表面黑条纹、色差等外观问题、以及产品脆裂、喷漆开裂等强度问题。

为了成型出更优质的产品, 建议检查注塑各相关环节,本注塑加工指南从模具设计到材料准备、设备选择、成型工艺设定以及其他操作规程等方面作出了一些规范,以供客户参考。

一、模具设计精确的成型模具设计乃是制造成功的塑料产品的先决条件。

因为模具设计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产品之质量,产能,操作难易,更直接关系到整个成本结构。

对于HAC系列PC/ABS树脂所用的模具,可以采用业内常用的模具设计,用标准的模具钢制造。

1)流道设计流道应该具有最大的横切面积及最小的周长,较大的横切面积,有利于减少流道的流动阻力;较小的截面周长,有利于减少熔融塑料的热量散失。

我们称周长与横切面面积的比值为比表面积(即流道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用它来衡量流道的流动效率。

即比表面积越小,流动效率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和ABS共混料的设备计算
3.1 挤出生产线的设备计算
依据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年产量3000吨/年PC/ABS共混造粒生产线,生产时间设置为7200小时,则每小时产量为:3000/(300×24)=0.41kg/h,两条不同配方生产线平均是0.20kg/h。

选择的挤出机为JWP-135型的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其生产能力为2000kg/h,则所需挤出机台数为:2216/2000=1.1台,实际中取为2台。

既能完全符合产量要求,且留有增大产量空间,可减少机器满负荷运转的时段。

并且该造粒生产线具有性能稳定,变频调速等多项特点。

3.2 混合机组的设备计算
根据物料衡算,SRL-Z 300/600型高速加热/冷却混合机组有效容积为225L,用于各种塑料的配料、混合、干燥、着色等工艺。

该设备热混具有自摩擦和电加热及蒸汽加热功能,锅盖采用双道密封。

冷混亦采用拱形锅盖,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

一次最大混合量:225×1.20=270kg。

每条生产线配一套混合机组,所以车间共需二台混合机组。

3.3筛选设备计算
选用ZDS80-3振动筛设备,生产能力0.3t/h。

粒料的小时消耗量:
3000×1000/7200=416.7kg/h
所以两条生产线选择两台ZDS80-3振动筛设备能满足生产要求。

该设备效率高、设计精巧耐用;换网容易,操作简单,清洗方便。

杂质粗料自动排除,原料接触部分均用不锈钢制成,可以自动化作业。

无机械动作保养简易,可单层或多层使用的特点。

3.4 切粒机的计算
两条生产线的年产量都是7500吨,每小时的产量是1108千克,本设计选择LQ300悬臂式切粒机,该机生产能力为1000~1300kg/h,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

3.5 其它设备计算
粉碎机因只在回收粉碎废品时使用,年需破碎量为797.87吨,全年需要破碎下脚料为834.72吨,选用XC-GY10HP型破碎机,破碎量为200-400kg/h,每小时破碎量为 115kg/h,因此选用XC-GY10HP型破碎机即可满足生产;这些设备两条生产线选用一台就可满足生产要求。

根据设备的耗水量技术参数:混合机组:5m3/h;造粒生产线:4m3/h。

根据冷水机的技术参数:13.36m3/h,2台设备满足生产条件。

同时,根据混合机组耗气量技术参数:0.4m3/min,两条生产线各1台设备满足生产条件。

3.6生产线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说明
3.6.1生产工艺要求
车间布置的选择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车间内总体上要符合国家安全防火与环境保护的规定,各装置的位置应尽量按工艺生产过程的顺序进行布置,尽可能避免物料管道、运输和人行路线相互交叉;
⑵各装置之间的距离要严格按照规定布置;
⑶投料装置应靠近原料仓库或运输线,产出成品装置应靠近产品仓库或运输线;
⑷配电设备应尽可能靠近用电量大的装置,以减少电压降和电能损耗;
⑸从发展远期或近期考虑,由生产规划所确定,要考虑预留扩建余地;
⑹经济效果要好,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以减少建设总投资费用,降低成本。

3.6.2设备安转、检修
(1)由于生产设备运动机械多,需要经常进行维护检修甚至更换其设备、机头和模具。

因此,在进行车间布置时,必须考虑到设备安装、检修和拆卸的方法。

(2)必须考虑设备进出车间。

设备运入或搬出次数较多时宜设大门。

大门的规格应比设备高0.6~1m,比设备宽0.2~0.5m,若属于一次性搬运,可考虑在安装位置的外墙预留墙洞,待设备安装后再砌封。

(3)应有一定的面积和空间供设备检修、拆卸和运送物料用。

综上所叙,生产车间平面布置总原则应该是简单实用、顺畅安全、经济效果要好。

完整的PP保险杠专用粒料共混造粒生产车间应包括原料仓库、混料房、
生产车间、成品仓库、配电房、维修间等。

本设计中,根据布置的原则,各个空间应该互相联通,从而节省空间并降低成本,同时增大了操作的安全系数。

厂房平面轮廓选用长方形,因为长方形厂房便于通道的布置,使设备可以紧凑,集中,经济效果好,便于生产管理,操作方便,采光通风也较好。

原料仓库位于前端,正中连接混料房,而配电房和工具房处于混料房两翼位置,中间最长空间作为生产车间,总共有二条生产线,最后是成品仓库。

在这样布置中,可以将运输距离缩至最短,节省生产时间与人力消耗;配电房生产车间相邻,则方便操作,更减短电缆线布置长度,降低成本。

车间中生产线直线排列,前端预留3m和左边4m的安全距离,而由于产品具有一定长度(4m 或6m),生产线的末端也预留了1.5m的安全距离。

另外生产车间的宽度也为扩建需要预留了多一条生产线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