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2)学会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
(3)掌握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整理和信息表达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安全的意识。
(3)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技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信息技术概述第1课: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第2课: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第3课:认识计算机第4课: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三单元:网络应用第5课:走进网络世界第6课:网上搜索与信息交流第四单元:智能手机应用第7课: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第8课:常用智能手机应用介绍第五单元:信息处理与表达第9课:文字处理与排版第10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
2. 任务驱动法:布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
2. 设备: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
3. 素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4. 工具: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
六、教学计划第1周:第1课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第2周:第2课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第3周:第3课认识计算机第4周:第4课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5周:第5课走进网络世界第6周:第6课网上搜索与信息交流第7周:第7课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第8周:第8课常用智能手机应用介绍第9周:第9课文字处理与排版第10周:第10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3)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安全上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2)学会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史(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4)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2.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1)Word的基本操作(2)字体设置(3)段落设置(4)插入图片和表格(5)文档的保存与打印3.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1)Excel的基本操作(2)单元格的编辑(3)公式和函数的使用(4)数据的排序和筛选(5)图表的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Word、Excel软件的基本用法。
(3)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上网。
2. 教学难点:(1)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2)网络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和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如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践作品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2)幻灯片的编辑与设计(3)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4)放映和保存演示文稿七、第五章:网络的基本知识与安全(1)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2)浏览器的使用(3)搜索引擎的运用(4)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八、第六章:电子邮件的使用(1)申请电子(2)收发电子邮件(3)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与接收(4)电子邮件的沟通与交流九、第七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1)QQ和的基本使用(2)网上购物和支付(3)在线学习资源的利用(4)博客和论坛的参与十、第八章:信息素养与道德法规(1)信息素养的培养(2)知识产权的保护(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处理(4)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PowerPoint软件的制作与展示。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3 教学活动观看网络发展历程的视频资料,加深对网络的了解。
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教师讲解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学生进行笔记。
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发送和接收邮件。
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方法电子邮件礼仪与注意事项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学生进行笔记。
观看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的操作视频,跟随步骤进行实践。
分组讨论电子邮件礼仪与注意事项,共同制定小组规范。
第三章:搜索引擎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培养学生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辨别真伪。
3.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与使用方法网络信息的评估与辨别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与使用方法,学生进行笔记。
进行搜索引擎使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网络信息的评估标准,分享辨别真伪的方法。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文字编辑能力。
4.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文档排版与格式设置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进行实践。
分组练习文档排版与格式设置,互相评价。
分享优秀文档排版案例,总结经验。
第五章: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表格处理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5.2 教学内容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排序与筛选数据分析与可视化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进行实践。
分组进行数据排序与筛选练习,分享结果。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互联网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2. 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3. 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4. 认识网络陷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5.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认识网络陷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陷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强调网络素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陷阱,让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实践作业。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常用计算机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和交流。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网络的发展历程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讲解发展历程: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基本组成:介绍硬件、软件、协议等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1.4 作业与评价完成网络发展历程的思维导图分享自己使用网络资源的经验第二章:信息的收集与处理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信息的收集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处理2.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信息的整理与处理技巧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讲解与示范:介绍搜索引擎的基本操作和技巧实践操作:学生自行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讲解信息的整理与处理:如何筛选、归纳和总结信息2.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信息收集与整理报告第三章:电子邮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交流3.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电子邮件的定义和作用实践操作:学生自行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3.4 作业与评价第四章:电子表格的使用4.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电子表格的定义和作用讲解与示范: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公式函数的使用方法实践操作:学生自行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4.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家庭成员身高体重的电子表格统计报告第五章:演示文稿的制作5.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进行展示和表达学会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5.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技巧5.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演示文稿的定义和作用讲解与示范:介绍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和设计技巧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5.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演示文稿,并进行展示第六章:计算机硬件的认识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识别和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连接和配置6.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作用讲解与示范: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识别和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6.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篇关于计算机硬件的调查报告第七章:计算机软件的认识7.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使用和安装计算机软件7.2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7.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作用讲解与示范: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实践操作:学生自行安装和使用计算机软件7.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心得报告第八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8.1 教学目标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等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8.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步骤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8.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讲解与示范: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文件管理方法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8.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份关于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实践报告第九章:计算机的安全与维护9.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安全知识,如病毒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学会计算机的维护方法,如清理磁盘、检测故障等9.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安全知识计算机的维护方法9.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的安全与维护讲解与示范:介绍计算机的安全知识和维护方法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进行计算机的安全设置和维护操作9.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篇关于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的心得报告第十章:编程基础10.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10.2 教学内容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的选择和使用10.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编程的定义和作用讲解与示范:介绍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的选择实践操作:学生自行尝试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10.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项目,如计算器、小游戏等第十一章:multimedia 应用11.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信息的创建和编辑11.2 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定义和类型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1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多媒体的定义和类型讲解与示范:介绍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实践操作:学生自行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信息的创建和编辑11.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个关于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视频的多媒体作品第十二章:网络素养与道德法规1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了解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了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12.2 教学内容网络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网络安全法律法规1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网络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讲解与示范:介绍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以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遵守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12.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篇关于如何提高网络素养和遵守网络礼仪的文章第十三章:Web 页面设计与制作1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进行网页设计学会网页布局和设计的基本原则13.2 教学内容网页制作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网页布局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网页制作的基本概念讲解与示范:介绍网页制作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网页布局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操作:学生自行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进行网页设计13.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个关于自己喜欢的主题的网页设计作品第十四章:计算机网络技术14.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学会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和配置14.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类型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类型讲解与示范: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进行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和配置14.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篇关于计算机网络连接和配置的实践报告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回顾整个学期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展望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15.2 教学内容回顾本学期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5.3 教学步骤讲解与示范:回顾本学期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5.4 作业与评价完成一篇关于本学期学习收获和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文章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的全面解析。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操作系统的使用2. Word文档编辑文本输入与编辑格式设置与排版3. Excel电子表格数据录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4. PowerPoint演示文稿演示文稿制作与编辑动画与切换效果设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知识,了解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Word进行文本编辑与排版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能运用公式与函数进行数据处理。
4. 提高学生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水平,学会设置动画与切换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识别与理解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PowerPoint动画与切换效果的设置2. 教学重点: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与数据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及投影仪教学PPT2. 学具:课本与练习册课堂练习纸张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体验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以Word文档编辑为例,讲解文本输入、编辑与排版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利用Word软件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Excel电子表格的功能,引导学生运用公式与函数进行数据处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 Word文档编辑3. Excel电子表格4. PowerPoint演示文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Word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使用Excel制作一份班级成绩表,包含总分与平均分。
制作一份关于保护环境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答案:个人简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2.2 网络的应用与好处1.2.3 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1.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网络的基本使用方法。
1.4 教学步骤1.4.1 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网络。
1.4.2 讲解网络的分类,如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1.4.3 讲解网络的应用与好处,如在线学习、查阅资料、交流等。
1.4.4 演示如何使用网络资源,如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
1.4.5 学生实际操作,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1.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网络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二章:电子的使用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电子,进行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提高沟通效率。
2.2 教学内容2.2.1 电子的注册与登录2.2.2 邮件的发送与接收2.2.3 邮件的附件与格式设置2.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子的使用方法。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电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的作用。
2.4.2 演示如何注册电子,并讲解注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4.3 演示如何登录电子,并查看收件箱和发件箱。
2.4.4 讲解如何发送邮件,包括邮件主题、、附件等。
2.4.5 讲解如何接收邮件,并查看邮件内容。
2.4.6 学生实际操作,注册电子,发送和接收邮件。
2.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电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三章:word的基本操作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的编辑与排版,提高文字处理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word的启动与退出3.2.2 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与关闭3.2.3 文字的输入与编辑3.2.4 段落的排版与格式设置3.2.5 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3.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作用- 认识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硬件设备- 掌握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方法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作用-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和输入设备等。
- 硬件的作用是接收、存储、处理和输出数据。
2. 计算机主机- 计算机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含中央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
- 主机负责处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项任务。
3. 显示器-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和图像。
4. 键盘和鼠标-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指令和操作计算机。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作用。
2. 展示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硬件设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说出设备名称。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硬件设备的作用和功能。
4.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何开机、登录、操作键盘和鼠标等。
5. 结束课堂:复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
拓展练1. 让学生自己组装一台简单的计算机,并演示其正常运行。
2. 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细节,如插口、按钮和线缆的连接方式。
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硬件的小作文,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作用。
2. 预下节课的内容:计算机软件。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内容。
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复习准备课[教学目的与要求](1)复习回忆上学期所学内容。
(2)明确上课和上机要求。
(3)安排上机位置和值日打扫。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上课和上机要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今天我们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板书课题) 二、新授1.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技能?(1)学会了写字板的启动和退出。
(2)会用拼音在写字板中输入汉字。
(3)学会了用词组输入文章的方法。
(4)掌握了文章的打开和修改。
(5)能对段落进行调整和重排。
(6)学会了文字的查找和替换。
(7)能改变字体和添加美术字。
(8)学会了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2.明确上课、上机要求(1)上课前准备好笔记本、鞋套。
(2)上课时记好笔记、遵守纪律。
(3)整队快、静、齐,不吵闹。
(4)进机房先套鞋套,保持整洁、干净,不带无关物品。
(5)上机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
(6)不许交换使用机器,不得开关微机电源。
(7)微机如有故障,应向老师汇报。
(8)如违规操作损坏机器,应负责赔偿或罚款。
三、练习同桌口述上学期所学内容。
在笔记上记下上课上机要求。
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回忆了上学期所学内容,明确了上课和上机要求。
这节课我们来安排一下上机位置和值日打扫。
二、新授1.安排上机位置(机房图)北东7 6 5 4 3 2 4组17 6 5 4 3 2 3组1讲台7 6 5 4 3 2 2组17 6 5 4 3 2 1组12.安排值日打扫星期除尘8人班级扫地8人班级一显示器四(3) 室内4人室外4人五(1)二电脑桌三(1) 室内4人室外4人五(2)三键盘三(2) 室内4人室外4人五(3)四主机四(2) 室内4人室外4人四(1)五窗户六(1)(3) 室内4人室外4人六(2)三、练习到机房安排学生上机位置。
学生上机复习上学期内容。
四、小结第2课指法训练[教学目的与要求](1)复习回忆键盘分区。
(2)了解基准键的位置。
(3)明确手指在键盘上的分工。
(4)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为练五笔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后有同学们问老师:怎样才能像老师那样双手自如地使用键盘输入字符呢?其实,并不难,要熟练地使用键盘一要有正确的指法,二是要刻苦练习(板书课题:第8课指法)。
指法是一种击键、按键的手指动作规范,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必须要遵循指法规则。
二、新授1.基准键掌握基准键的操作方法是我们正确使用键盘的关键所在,基准键是确定其他键的位置的标准,他位于主键盘区,分别是 A 、S 、 D 、 F 、J 、K 、L 、;八个键(板书:基准键: A 、S 、 D 、 F 、J 、K 、L 、;)。
其中 F 和J 上面有凸出的小横线,它的作用是通过手指触摸定位的( 板书:分别给 F 和J 加着重号)。
2.手指分工(出示手指分工示意图)告诉学生在使用键盘的时候,要双手并用、每个手指都用自己的用处,不要单手、单指操作。
打字姿势说明:正确规范的操作姿势,有利于快速、准确的输入不易产生疲劳。
(教师说明,学生跟着做)(1)坐姿端正,身体正对键盘,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
(2)肩部放松,上臂的肘部轻轻靠近身体,手腕自然放平,不要弓起,不要接触键盘。
(3)上身稍向前倾,胸部与键盘距离一般在20厘米左右。
(4)坐位高低适当,屏幕中心略低于水平线。
(5)手指微曲,轻轻的放在各个基本键上。
其中左右手食指分别放在F和J上,双手大拇指放在空格键上。
学生摆好姿势,教师检查纠正。
3.操作要求在掌握了打字姿势和手指分工后,我们要通过练习,来巩固熟练,在练习之前我们要给同学们提几个要求:(出示要求)(1)坐姿端正,肩部放松,两脚平放。
(2)指尖击键,用力适度,击键快准。
(3)严格指法,记牢键位,多打多练。
(4)眼睛看屏幕或文稿,练习“盲打”。
三、练习(1)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附件”,单击“写字板”命令,打开“写字板”窗口。
(2)进行基准键训练,对照课本中的要求,每行打两遍,打完一行,按回车键换行。
练习过程中巡视,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指法。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键;学会大字的正确姿势还练习了基准健的指法。
收获很大哦,继续努力我们就能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了。
第二课时一、导入问:基准键是哪几个?分别对应哪个手指?打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同学们做一做,复习巩固打字的姿势。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指法练习,不过我们今天要学习用《学打字》软件来练习哦,《学打字》是个很有趣的软件相信,同学们会喜欢的!二、新授(1)(教师演示)启动“学打字”程序。
在桌面上有一个快捷方式,双击就可以打开“学打字”程序,这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学打字”的封面了,只要我们按一下回车键就可以进入“学打字”软件的主画面(学生练习打开“学打字”程序,进入主画面)。
(2)(教师演示讲解“学打字”软件的用法)进入“学打字”的主画面后,使用光标移动键,就可以在左边的菜单上下移动,选择训练的项目,选中的按钮呈下凹状,按回车键,就可以开始打字练习了。
如果想退出“学打字”我们只要按Esc键两次。
一次回到主画面,第二次退出“学打字”。
“学打字”软件由易到难准备分别设计了“指法入门”“字母键练习”“全键盘练习”“初级测试”“中级测试”“标准测试”“游戏”几种类型的练习,我们就按照这种顺序一步步的进行,很快我们就能比较熟练的使用键盘了。
三、练习今天我们首先来练习比较容易的“字母键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练习指导纠正指法) 学生汇报成果(速度,准确率)。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学打字”软件,还进行了“字母键练习”。
下面的几节课我们将继续使用“学打字”软件练习指法。
第3课认识“五笔字型”[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道汉字的三个层次。
(2)了解汉字的五个笔划。
(3)认识汉字的三个类型。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汉字的三个类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会了用拼音输入汉字,但速度不快。
如何更快地输入汉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汉字输入法。
(板书:认识“五笔字型”)二、新授1.简介“五笔字型”输入法是根据汉字字形输入汉字的输入法,特点是:输入速度快,但要熟悉其规则,记忆字根表。
2.汉字的三个层次汉字一般是由较小的块拼合而成(如:日、月→明)。
“日、月”就是构成“明”的基本单位,我们称他们为“字根”。
一般字根是有形有义的,经过拼形组合就可产生众多汉字。
而字根以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笔划)因此,“笔划、字根、单字”是汉字结构的三个层次。
3.汉字的五个笔划。
汉字都是由笔划构成,而笔划的形态多变,错综复杂。
“五笔字型”输入法将汉字的笔划分为“横、竖、撇、捺、折”五种。
代号笔划名称笔划走向备注1 横左→右提笔为横2 竖上→下竖左钩为竖3 撇右上→左下4 捺左上→右下点为捺5 折带转折竖钩为折4.汉字的三个类型根据汉字中各字根间的位置关系,汉字可分为三种类型:(1)左右型(包括左右、左中右结构,如:汉、湘、封、结)(2)上下型(包括上下、上中下结构,如:节、算、竖、花)(3)杂合型(包括半包围、全包围、独体字结构,如:困、凶、这、司、本、重、天)三、练习同桌互说汉字的三个层次、五个笔划和三个类型。
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五笔字型”的概念,知道了汉字的三个层次、五个笔划和三个类型,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二、新授1.想一想,回答(1)“五笔字型”把汉字归纳为哪三个层次?(2)“五笔字型”把汉字归纳为哪五个笔划?(3) “五笔字型”把汉字归纳为哪三个类型?2.试一试(1)说出下列汉字的三个层次:(地、吧、音、怠、回)(2)说出“横、竖、撇、捺、折”五种笔划包含的范围。
(3)说出汉字三个类型的具体含义。
3.练一练区分下列汉字的类型重()算()封()竖()湘()司()结()困()花()三、练习给下列汉字分类[ 利、沿、尚、羊、血、自、声、冬、抗、友、知、壬、套、乏、后、东](1)左右型()(2)上下型()(3)杂合型()四、小结第4课笔划关系和字根[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汉字笔划间的四种关系。
(2)认识字根在键盘上的分布。
(3)学会选取字根。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字根在键盘上的分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五笔字型,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汉字的笔划关系和字根。
(板书:笔划关系和字根)二、新授1.笔划间的四种关系五种笔划组成字根时,其间的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况:①单:即五种笔划自身。
②散:组成字根的笔划之间有一定间距,如三、八、心等。
③连:组成字根的笔划之间是相连接的,可以是单笔与单笔相连,也可以是笔笔相连。
如厂,人,弓等④交:组成字根的笔划是互相交叉的,如十,力,水,车等。
当然,还会有一种混合的情况,即一个字根的各笔划间,既有连又有交或散,例如农,禾。
2.字根的分布出示字根分布图:五笔字型中优选了一百多种基本字根,分五大区,每区又分五个位。
各区的位号都是从键盘的中部向两端排列。
一区:横起笔类(11G12F13D14S15A)十位上1表示横划。
(横区)分“王土大木工”五个位;二区:竖起笔类(21H22J23K24L25;)十位上2表示竖划。
(竖区)分“目日口田山”五个位;三区:撇起笔类(31T32R33E34W35Q)十位上3表示撇划。
(撇区)分“禾白月人金”五个位;四区:捺起笔类(41Y42U43I44O45P)十位上4表示捺划。
(捺区)分“言立水火之”五个位;五区:折起笔类(51N52B53V54C55X)十位上5表示折划。
(折区)分“已子女又纟”五个位;3.字根的选取(1)由字根的起笔可找到字根的区。
因为区号与首笔代号一致:如“王”首笔“一”,代号1,所以“王”在1区。
(2)由字根的第二笔可找到字根的位。
因为许多位号与次笔代号一致:如“白”次笔“|”,代号2,所以“白”在2位。
(3)由字根的笔画数可找到字根的位因为单笔划的个数与位号一致:如“二”,“||”等均在各区的2位,“氵”在四区3位,“灬”在四区4位。
三、练习熟记字根的分布规律和选取方法。
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汉字笔划间的四种关系,认识了字根在键盘上的分布,学会了选取字根,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二、新授1.想一想,回答(1)汉字笔划间有哪四种关系?(2)字根在键盘上是如何分布的?(3)如何快速找到字根的位置?2.试一试(1)“王”和“和”分别在哪个区,为什么?(2)“土”和“十”在一区的第几个键位,为什么?3.练一练下列字根分别在哪个区哪个键?“了”()区()键“言”()区()键“山”()区()键“金”()区()键“古”()区()键4.读一读三、练习熟记字根表四、小结第5课字根中汉字的输入[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键名汉字和成字字根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