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明确问题(1-2)

合集下载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注水肉检测仪器
18岁的南京第42中高三学生周浩发现市场上 有很多猪肉都有注水现象,他想怎样才能辨别猪 肉是否是注水肉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成功 发明了一种测定仪器,只要往肉里一插,马上就 让“注水肉”现形。他的根据是肉和水都是导电 体,但导电率不同,如果肉里加注一定量的水, 肉的导电率就会相应改变。他边实验边改进,最 终制作出了这台测试仪。该发明在第五届中国发 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
磁力擦玻璃器
带 温 度 计 的 奶 瓶
4.1 发现问题 1、问题的来源
产生问题的三种情况: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叉子、筷子, 西方人发明了刀叉。
(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 方案。 如:当汽车的速度超过200Km/h时,空气阻力的问 题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外 观呈流线型的汽车。
这里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
设计要求:


台灯的设计要求: 1、功能要求:基本的照明功能,辅助功能 2、技术指标:亮度 3、外观要求:美观 4、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 5、成本要求:不高于20元
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3、成本不高于5元。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马上行动
曾经有人发现: 1、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时,如 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2、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着孩子; 请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 要求:小组讨论,每组至少提出2个问题,最后 小组代表发言。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
P83
明 确 问 题
Continue„

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

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

3、支撑架材料 □金属 □塑料 □木材 □金属与塑料结合
4、结构形式 □固定式 □折叠式 □升降式
5、灯泡
□节能灯 □白炽灯 □小日光灯
6、灯罩形式 □普通反光式 □艺术造型式 □其他形式
7、能承受的成本价格 □10元以内 □10-20元 □20-30元
□30-50元 □50元以上
8、其他要求
• 分组讨论:
下降; • 班上多数同学竟然存在同样的苦恼。
怎样的台灯才适合学生使用呢?
P81页小资料:问卷调查 1、问卷分类
(1)、开放式问卷:你最喜欢的是怎样的运动 (2)、封闭式问卷:请你在ABCD中选出最满意的一项 (3)、混合式问卷:既有开放式又有封闭式的栏目
2、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1)、把被调查者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忌问卷 设计的太长,问题太多,需要填写的量太大; (2)、忌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进行难度较大的回忆 和计算; (3)、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4)、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卷的设计。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技术素养,也是创新的基本能 力之一问题存在于世界的角角落落,存在于生活的方 方面面,我们不仅要有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还需要 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1、观察日常生活
P79页新式纺纱机的诞生 詹姆斯·哈格里沃斯无意中 将家中的纺车碰翻了,看到 原来水平放置的纺车锤变成 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 得到启示:纺车锤竖立时仍能 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 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 几根纱吗?
台灯需求问卷调查表:
同学你好!我们高二(15)班正计划设计一款供高中学生使用的

《一、 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 技术

《一、 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 技术

《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重要性,学习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问题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明确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认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重要性。

2. 准备教学道具,如纸笔、模型等,方便学生记录和分析问题。

3. 安排教室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和解决问题。

4.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供学生实践操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技术产品,引导学生发现技术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明确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范围和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

3. 制定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让学生讨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最佳方案。

4. 实施解决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施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并监督实施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5. 评估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反思整个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6.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相关书籍、网站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和技能水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问题发现和明确的重要性,并能够识别平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及明确问题模板

发现问题及明确问题模板
技术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知道问题的来源,树立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可 以挑战和拓展人们的能力。
掌握一些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 析信息、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发现问 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明确问题的内容,确认问题的价值,可以为分析问题解决的条件 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设计要求奠定基础。
分析解决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受到的限 制和所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和 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定周密的设计计划对确保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有着重 要的意义。
调查问卷表
对于日常生活的问题还可以有目的、有计 划地实行观察。
观察的一般要求: 1.养成观察习惯,边观察边思考. 2.制定好观察计划(提纲). 3.按计划(提纲)实行观察,作好纪录,最
后整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作出结论。(2Fra bibliotek收集和分析信息
收集信息的途径: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 文献法: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 问卷法: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
台灯的设计要求: 1、功能要求:基本的照明功能,辅助功能 2、技术指标:亮度 3、外观要求:美观 4、耐 用 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 5、成本要求:不高于20元
3、设计计划
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工作程序的排列:
台灯设计进度表
台灯设计计划书
本章小结
案例: 台灯设计活动
1组: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记录和总结调查结果。
2组:负责到大商场家电部了解现有台灯的款式、 功能及销售情况。

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节发现问题

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节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汇报人:XX
01 如 何 发 现 问 题 02 发 现 问 题 的 途 径 03 发 现 问 题 的 方 法 04 发 现 问 题 的 思 维 模 式 05 发 现 问 题 的 重 要 性
目录
01 如何发现问题
保持好奇心
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不断提问 和探究
不断学习和探索,扩大自己的知 识面
特点:能够全面地 分析问题,帮助团 队成员更好地理解 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因素
步骤:确定问题或 目标,列出所有相 关因素,将它们按 照逻辑关系进行分 类和整理,形成鱼 骨图
应用场景:适用于 需要全面分析问题 的场合,如产品开 发、项目管理等
04 发现问题的思维模 式
发散性思维
定义: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方法:分析问题、识别关键因素、建立系统模型、优化系统。
逆向思维
定义: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反面或对立面进行思考,寻找不同寻常的解 决方案。
特点:逆向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和机会。
应用场景:在创新、设计、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是发现问题和创 造新思路的重要思维方式。
实践方法:可以通过提问反面问题、尝试颠倒顺序或反转概念等方式来培 养逆向思维能力。
跨领域合作与交流
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激发创新思维 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拓宽视野 交流经验和技术,加速问题解决进程 促进团队协作,提高整体效率
03 发现问题的方法
SWOT分析法
定义:SWOT分析法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通过对组织内部的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评 估,帮助组织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行动计划。

解决问题五步法:

解决问题五步法:

解决问题五步法:
发现和解决问题经五个步骤,其具体内容是:(1)发现问题亦即发现事物的⽭盾,包括已有知识经验与新课题的⽭盾,课题内部⽭盾,不同学习材料之间的⽭盾等。

(2)明确问题发现问题是思维之初始过程,还必须对问题加以明确,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予以正确表达,这与⼀个⼈的观察⼒和思维⼒密切相关。

(3)提出假设明确问题之后,为了解决问题,可以运⽤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成材料,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各种⽅案、假说、⽅法,要尽⼒想出各种可能性,但要有⼀定依据,不能乱想。

(4)验证假设对提出的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进⾏双重论证,以明确其正误,并加以完善。

(5)形成结论假设经证实后,可据此作出结论,有的结论往往是多次反复的结果。

通用技术公开课 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

通用技术公开课 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

调查问卷表的形式与内容
访谈计划的形式与内容
统计结果立体图式中的三维饼图法:
• 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 计要求
• 在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之后,还应明 确解决这一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 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应 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
(1)受到的限制主要由两方面决定: 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 标准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问题的来源
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 产生问题的三种情况: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例:叉子、筷子
2.别人给出的问题:
在企业进行设计工作时,问题的来源大都属于这种。
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独具慧眼的发现。
• 答案:贝尔针对的是如何让声音通过电 传输的问题。 • 是贝尔自主发现并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观察日常生活 • 收集和分析信息 • 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1、观察日常生活
感冒专用卫生纸
吃面条专用筷子
2、收集和分析信息
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
• 微软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发现系统问题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中国人发 明筷子
欧美人发明刀叉
2.别人给出的问题
• 在企业进行设计工作时,问题的来源大都属于这种
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 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独具慧眼的发现。
贝尔发 明电话 机
案例电话的发明
• 阅读P78《电话的发明》,贝尔针对的 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明确问题
明确什么呢?
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1)明确问题的内容

第四章 发现和明确问题

第四章   发现和明确问题

第四章发现和明确问题第二节明确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能够判断自己或自己所属的团体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条件。

(2) 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受到的限制。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对问题的敏感性。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三教学资源图片案例四教学方法教法:任务驱动案例分析法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学习五教学内容分析:1.第二节“明确问题”由“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计划”三部分内容组成。

其内容的组织顺序也是依据设计过程在时序上的内在逻辑而设计的。

2.在本章的内容组织中,选择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案例。

这些案例有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可能有所接触,但一般都不是从技术角度理解的,在其文字陈述中,力求从技术的角度展示内容,并为课文中所要实现的目标服务,同时也避免过于专业化,给那些缺乏技术方面知识与经验积累的学生带来学习困难。

3.本章在设计中强调学生理解、发现与明确问题对技术设计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

六教学对象分析:“明确问题”在本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对问题本身内容与价值的明确,也包括由问题确立而形成的设计项目的任务及限制的明确,以及解决问题的计划的形成。

前者紧接第一节的课文内容,后者突现了技术设计的内在要求。

这也是本课程与科学、历史等其他学科的不同的“问题”所特有的内属的延伸。

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敏锐观察,发现问题 主动出击,寻找问题
(观察日常生活) (收集分析信息)
研究试验,产生问题
(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⑴针对学生家中书架的使用情况, 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在班级中进 行调查,从中发现问题。
⑵制订设计书架的计划书和时间进 度表。
第一、第二种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较明确,主要 是针对一般的和已有的问题提出的,而第三种 问题却是全新的,它需要我们独具慧眼的发现。 这类问题的发现,它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 力,也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推进 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3、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问题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存在于生 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仅应有主动发现问题 的意识,而且应掌握一些发现问题
故事---找钱哲学
在一个五百多户的小区里有两家副食品 店,生意都不错。不过,两家还是有点差距。 生意好的那家每月销售额要比另一家多出三四 百元,多卖出的这部分大多是被小孩们买去的。 生意稍差的这家注意到了这点,便悄悄地寻找 原因。货是一样的货,价也是一样的价,怎么 小孩都愿意上那家去买呢?百思不得其解,于 是他们只好叫自己的孙子去孩子中打探。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三)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技术研究、技术试验是重要的技术活 动,也是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技 术研究、技术试验,我们有可能对已有技 术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与之相联系的问题, 从已有的研究结论中发现新的问题,也有 可能在技术研究、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获得 灵感、体悟,进而发现新的问题。
3. 在使用折叠剃须刀时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肤。
一种自带吸管的易拉罐,其 特征在于吸管为一可弯折吸 管,插入易拉罐体内部,易 拉罐顶盖中的拉盖连接着吸 管扣件,吸管插入吸管扣件 内。此易拉罐获得实用新型 专利。
变色防烫碗
飞利浦HQ46剃须刀(双层 刀片设计剃须更舒适)
观察日常生活
有意观察:有目的、带着问题、用挑剔 的眼光去观察;观察问题认真、深入、 周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书本P37 案例 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事件
案例分析—伽利略与体温表
体温表设计演示实验:
准备一小烧杯稀释的红 墨水,一支细管玻璃棒,实 验时先用手紧握玻璃棒,然 后松开手把玻璃棒插入水中, 发现玻璃棒中有红墨水进入, 导致水位上升,再紧握玻璃 棒,水位会下降,玻璃棒的 水被压下去,揭示了体温表 的设计问题,使学生明白伽 利略是如何发明体温表的。
(三)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案例分析:北京顺义新大桥垮塌
2006年12月,北京顺义新建的钢索斜拉 桥在试验中垮塌,好在桥离河床低,又是枯 水期,仅有三人负伤。该桥设计承重量100 吨,试验时由10辆装载沙子的车驶往桥上, 总载重约60吨,可见其实际可承载重量达不 到设计要求。如不经试验而使用,后果不堪 设想。
1、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而不在于排除故障的复杂与简单。为什么其他
人没有发现问题呢?
福特公司的老总认为值。因为他发现了问题。
而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某个
问题的途径的过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
行设计的前提,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
问题,设计便无从谈起。
2、问题的来源
什么是问题?
在生活中,有很多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
思考: 你认为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有哪些?
做梦、联想活动等
做梦发现问题
例:苯的分子式的发明 凯库勒在公共马车上打盹 时梦见了一条扭动着并自 咬尾巴的蛇,脑子里突然 灵光闪现,终于想明白了 苯环结构。
联想产生问题
例:鲁班由手被草 的叶缘划破这一现 象产生联想,进而 发明了锯子。
小结
学会主动发现问题
有意观察——天花病疫苗的发现
听了少女的话,琴纳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然而又有点半信半疑。在此后近20年的时间中, 琴纳一边行医一边经常到奶牛场,仔细观察奶 牛生痘疮,牛痘怎样感染到人的身上,人感染 了牛痘后又有哪些症状。在经过细心的观察之 后,他做了详细的记载,接着就开始了在动物 身上接种牛痘,然后再接种天花的试验。1796 年5月17日,被称为"死神的帮凶"的天花从此 被人类征服了。
12 2
上班族 老人
8
4
2
5
5
8
5
3
6
6
5
10
9
4
6
5
8 6
12 3
3
12
8
5
9
3
看后请同学回答: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从中了 解到什么信息?
(二)收集和分析信息——询问法
采用询问法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而且可以了解问 题产生的原因。
案例 :日本的本田公司就很推崇“抓住问题, 追问到底”。比如,某台机器突然不动了,他 们就采用追问到底来解决。“机器为什么不动 了?”-保险丝断了。――为什么保险会断? ――超负荷,电流过大――为什么超负荷? ――轴承润滑不好――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好? ――吸不上润滑油。――为什么吸不上油? ――油泵严重磨损――为什么会磨损?――是 因为没有装过滤器进入了铁屑。问题到此,也 就解决了。应该给油泵装过滤器。
一、发现问题
大家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一、发现问题
对于一些人来说,打针是件痛苦事,有些人 还会晕针。最近,英国的科研人员就为他们发明 了一种新型无针注射器。这种新注射器简单易操 作,人们甚至无需前往医院,就可以为自己注射。 另外,由于该注射器不需要进入人体,因此不会 造成疾病传染。
1、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启示: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问题。
1、列举出几个你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问题,有科学问 题,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等,今天我们 主要学习的是发现技术问题,或者说学 会从技术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因为有时 一个问题也可能包含和混合了很多方面 的知识。 2、阅读分析案例1-4
从案例得到的启示:
(一)观察日常生活
无意观察:人们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 激,通过感官去观察事物的,好似漫 无目地,走马观花。但也能发现问题。
无意观察
马上行动
你知道这些问题的发现引发了哪些设计和发明吗?
1. 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饮料时, 如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2.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着 孩子;
案例分析
钢盔的发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对他们阵 亡的士兵进行了统计,发现有相当比重 的士兵因头部中弹而死。后来各国就研 制了钢盔来保护士兵的头部。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二)收集和分析信息
在信息时代,种类繁多、纷至沓来、层出 不穷的信息是丰富的问题之源。我们通过对文 献信息、网络信息、媒体信息的收集、检索和 分析,往往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这可以说是一切技术问题的总来源。 例如,为了解决人们如何进食的问题,中国人 设计出了筷子,而西方人则设计出了刀叉。 又如,为了解决如何清洁牙齿的问题,人们设 计出了牙刷和牙膏。
2、问题的来源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 决方案。这是现在大多数设计人员设计问题的基本来源。
故事---找钱哲学
小孙子回来告诉他们,那家的老奶奶每次 都笑着对来买东西的小朋友说:“来,找你一 张新票。”不管是一元钱还是五角、一角,都 是找新钱。原来如此。他们是利用了人们喜新 厌旧的心理。大人虽然不像小孩那样明显,但 在找钱时也很讨厌找回破旧不堪的钱币。时间 一长,就会把这种厌烦心理波及到对售货员、 对店家的态度上,所以一些精明的商家总是会 准备好充足的零钱,以取悦顾客。
例如,当汽车 的速度超过 200km/h时, 空气阻力问题 越来越明显。 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人们设 计了外观呈流 线型的汽车。
2、问题的来源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 题,并试图解决它。
2、问题的来源
第一种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种 别人给出的问题
第三种 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想去解决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 题更重要”。这说明了发现问题在技术活动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给同学们举个例子,说明发现问题的价值。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巨型发电机出现了故障,很多 人都修不好,只得请来了德国的电机专家来修理。这位 德国专家来了以后,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呆在发电机旁, 这看看那听听,最后,他在发电机的顶上划了一条线。 告诉修理工,将顶盖打开,将划线处的线圈减少16圈。 故障果然被排除了。这位德国专家向福特公司索要1万 美元的酬金。很多人认为不值,因为故障很简单,排除 也很容易。同学们认为值不值?
上面的几个案例既不是说的牛顿、爱迪生、伽里略 等外国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的事例,也不是流传千 古的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而是和我们同时代的普 通高中生的真实事情。通过这些案例,给我们留下了 什么样启示呢?同学们能谈谈吗? 我认为,这几个案例说明了问题存在于生活中, 生活中也存在问题,问题处处在,时时有。只要同学 们细心、认真观察也可以发现问题。人人都可以进行 设计,人人都可以有所发明,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看,创造又是十分简单的。我们要 鼓励同学们积极动脑,勇敢地动手,尝试着去发明, 去创造,并最终拿出成果来。
收集信息的途径: 文献法 问卷调查法(开放式、封闭式、混合式) 询问法
马上行动:看书81页
高佳佳同学有关杯子的调查表(时间: 地点: )
材料
问卷调查 对象 儿童 中学生
形状
色彩
价格
中 高 档 档
6 4
椭 纸 塑 陶 金 圆 方 明 淡 灰 低 圆 质 料 瓷 属 柱 柱 亮 雅 暗 档 柱
3 3 7 5 7 6 3 6 8 4 7 7 5 12 9 9 5 3 8 3 10 6
有意观察——天花病疫苗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