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耐克案例习性
耐克案例分析PPT课件

品牌合作
在全球体育用品市场,阿迪达斯和锐步实行强强联手,对耐 克独霸天下的地位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业内人士预 言:阿迪达斯和锐步,会产生“1+1>2”的效应。
这个结果对于耐克来说,不免有些胆战心惊。锐步在美国仅次于 耐克,全球则排名第三,位于耐克和阿迪达斯之后,中国球员姚 明以及艾弗森等大牌明星都是其签约球员,在美国本土甚至在全 世界范围内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29
网络推广
• 阿迪达斯通过在腾讯的广告投放以及与QQ特色业 务(QQ秀、QQ游戏、Qzone)的合作,覆盖并 深刻影响了亿万年轻消费者。
• 双方的品牌形象及产品服务加以捆绑,相互渗透, 相互提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也展现了 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即均赢关系下的娱乐营销模 式。在此模式下,企业与媒体以及消费者三方形 成了利益分享的局面。企业推广了品牌,提升了 销售;媒体扩大了知名度,增加了浏览量和用户 群;消费者获得了双重消费体验以及较高的附加 值回报。
32
产品策略
2003年,阿迪达斯建立了“大众定制”系统,可以根据顾客脚 的不同情况、个人喜好和要求设计特别的鞋,领先者的优势使 阿迪达斯在这一领域处于第一位。
33
34
耐克的前景与启示
——张林娟
35
前景
一、 耐克对新兴市场形势极为乐观 耐克公司表示,到2015年,大中
国区等新兴市场的年总收入在现有 基础上将增加30亿~35亿美元,每 年以较低的两位数速度增长。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15
营销环境
1北美自由 贸易协议 与WTO 2贸易壁垒 3配额制度
1.老龄化 问题 2.消费群 体增多
女性消费 者增多
品牌案例分析范文

品牌案例分析范文一、品牌历史与背景Nike是全球著名的体育品牌,成立于1964年,由比尔·鲍尔曼和菲尔·奈特共同创立。
起初,它作为一家名为Blue Ribbon Sports的鞋类分销商,主要经营来自日本的运动鞋。
1971年,公司正式更名为Nike,并在同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体育鞋“Nike Cortez”。
从那时起,Nike成为全球众多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首选品牌。
二、品牌战略1.顾客导向Nike始终将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并努力满足他们对运动装备的需求。
品牌不仅通过与众多顶级运动员合作,设计出更专业而高质量的产品,还会不断研发新技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舒适度,以满足顾客对于运动装备的各种要求。
2.激发运动激情3.创新与技术Nike一直致力于开发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和顾客的体验。
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技术是“气垫技术”,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了许多畅销的鞋款。
此外,Nike还推出了多项新技术,如Flyknit制鞋技术和Dri-FIT运动服装技术,以满足不同运动场合的需求。
三、品牌影响力1.品牌知名度Nike是全球最著名的体育品牌之一,品牌知名度极高。
无论是在体育赛事中,还是在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着Nike的产品。
品牌的标志性Swoosh标志更是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标志之一2.品牌形象Nike以“坚持”、“激情”和“胜利”等词汇来塑造品牌形象。
不论是顶级运动员还是街头年轻人,都喜欢穿着Nike的产品,因为它们能够表达他们对于运动的热情和对于成功的追求。
3.品牌合作Nike与世界上许多顶级运动员和体育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
正是这些合作,使得Nike在全球范围内连续多年成为顶级体育赛事的官方赞助商,如NBA、奥运会、欧洲足球锦标赛等。
四、市场地位与发展Nike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重要市场地位,拥有广泛的顾客群体。
公司拥有雄厚的财务实力和全球化的销售网络,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销售产品。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以耐克为例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以耐克为例1. 品牌定位与传播策略耐克是一家全球运动品牌,其品牌定位为“激发人们的潜能,推动世界发展”的理念。
耐克一直以来强调的是“Just Do It”的口号,鼓励人们超越自己的极限,不断向前进。
为了确立品牌形象,耐克积极运用全球体育明星的影响力,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
而且耐克也注重寻找新的宣传方式,例如在社交媒体上推出了“#betterforit(炫酷不止是镜头下的一瞬间)”,鼓励女性做出更积极、更健康、更自信的决定,让耐克品牌更加紧贴现代潮流和年轻人的心态。
2. 营销渠道与促销策略耐克采取了一系列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量,包括:(1)通过赞助大型体育赛事和运动明星,例如NBA、NFL、奥运会、足球比赛等,增强品牌形象;(2)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社交媒体等多个媒体平台推出广告,以此扩大品牌曝光量,强化品牌形象;(3)通过耐克旗舰店、专卖店和网上商城等多渠道分销产品;(4)在各大篮球、足球等体育场馆设置专门的耐克广告牌等多渠道投放广告,增加品牌知名度。
3. 新产品研发策略耐克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不同运动需求的人群。
除了主力产品如Nike Air和Nike Free等系列,耐克也为各个不同体育品类开发出专业性的需求性产品,如篮球鞋、足球鞋等。
同时,耐克也注重研发创新技术,将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中,例如Nike Flywire、Nike+等技术。
新产品的推出也会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推广和宣传。
4. 用户体验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耐克注重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
客户可以在耐克官网上直接购买产品,在线查询订单状态、退换货、查找罗技店等。
此外,耐克的用户服务还包括定制和个性化服务,使得每位客户能够享受到专业、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耐克亦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顾客保持良好的互动,积极回应客户反馈,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耐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分为以下4个部分:简介,营销背景,活动背景和原因分析简介1963年,俄勒冈大学毕业生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尔•奈特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年,蓝带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史蒂夫·普雷方丹(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NIKE主营体育用品,主要生产运动鞋、运动服装、体育用品,现今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品牌.标志含义及标语耐克的名称原自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尼克。
耐克商标象征着希腊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动感、轻柔。
一种独特标志Swoosh意为“嗖的一声"极为醒目、独特.简言之,Swoosh就是NIKE加对勾的那个标志.JUST DO IT,代表了一种轻松,自由,享受的运动态度和生活态度。
NIKE的体育营销的行动能力的强大,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个性这样一种理念。
NIKE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在最广泛的共性中使消费者显现出最突出个性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耐克的营销活动背景。
世界三大运动品牌三足鼎立:这三大品牌分别是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
根据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耐克以56。
9亿美元的销售额,稳居全球运动鞋市场的龙头宝座,市场占有率为35%。
阿迪达斯公司依靠非美国市场的销售额维持其全球排名第二的名牌运动鞋制造商的地位。
排名第三的锐步公司,去年在美国和非美国市场具有相当出色的表现.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三大著名运动品牌占据全球绝大部分份额,耐克虽然稳居龙头宝座,但仍有阿迪达斯和锐步的强劲威胁。
耐克广告案例分析[资料]
![耐克广告案例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bc0966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0.png)
耐克广告案例分析这篇文章原来的名字不叫这个,是叫什么黄金创意十三法则。
我看完了觉的只是广告案例的分析而已,作者起那么诱人的名字,估计是想用标题吸引人。
从他的标题来说,是个好标题。
不过我要的不是吸引人,是吸取耐克的精髓为我所用,所以,转到我这里的时候,我把标题改了。
NIKE创建于1971年,今天成为全球最著名品牌之一。
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它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之外,更重要的还得益于它的品牌创意策略。
综观其品牌成长过程,广告创意策略的制定始终围绕其品牌的核心价值——人类从事运动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
耐克品牌创意的成功之道,就是在确立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使命之后,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进行推广,都始终如一地去表现其品牌的核心,传达了品牌准确的市场定位。
同时,根据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目标市场、消费特性,形成风格各异的广告创意。
耐克已经是一种被物化了的体育精神或人类征服自然和超越自我的象征。
产品的功能已经被品牌所寓意的象征和情感所融化。
这就是成功品牌的精髓所在。
优秀的创意赋予了产品一种能够满足目标顾客心理的、视觉美感和情感的附加值,结合产品卓越恒久的品质,二者兼容并蓄,共同构筑起了耐克的国际品牌形象。
创意法则一:篮球不是球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种产品可以像耐克一样,将篮球运动和自己的产品形象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对天然的关系。
优秀的品牌都会找到一种自然的象征,让品牌生长在另外一个物体上来演绎产品自身所无法表现的个性。
借助篮球运动建立品牌形象,是耐克长期以来不变的法则,以乔丹为代表的美国黑人运动员将耐克内涵推向了一个极至:卓越、力量和不可战胜的顶峰,篮球已经成为耐克品牌的象征,并失去原本“球”的意义。
随着美国NBA在全球的风行和影响,耐克已经被注释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它被社会转化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
这证明一个品牌一旦和国家与文化的因素融合为一体,它就具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人们很难抵御其品牌所产生的魅力。
用黑人运动员一双有力的手拿着篮球的创意,简洁明了地表现了品牌人性化特征,赋予耐克独一无二的胜者形象。
品牌故事案例

品牌故事案例引言概述:品牌故事是一种通过讲述品牌的历史、价值观和使命来吸引消费者的营销策略。
它可以匡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并增加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五个品牌故事案例,展示它们如何成功地利用品牌故事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一、品牌故事案例1:Nike1.1 历史渊源:Nike的品牌故事始于1964年,当时创始人菲尔·奈特和比尔·鲍尔曼在大学校园里销售运动鞋。
他们的使命是为运动员提供高品质的鞋类产品,以匡助他们发挥最佳水平。
1.2 价值观和使命:Nike的品牌价值观是鼓励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运动员,无论他们的能力水平如何。
他们的使命是通过创新和设计,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产品,激发他们的潜力。
1.3 情感连接:通过品牌故事的讲述,Nike成功地与消费者建立了情感连接。
他们的广告和营销活动中展示了许多成功的运动员和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克服难点。
二、品牌故事案例2:Coca-Cola2.1 历史渊源:Coca-Cola的品牌故事可以追溯到1886年,当时一位药剂师发明了这种可口可乐。
品牌的起初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美味和解渴的饮料。
2.2 价值观和使命:Coca-Cola的品牌价值观是传递快乐和乐观的氛围。
他们的使命是通过创造夸姣的社交体验,将人们连接在一起。
2.3 情感连接:Coca-Cola通过品牌故事传递了快乐和团结的价值观。
他们的广告和营销活动中展示了人们在享受可乐时快乐的场景,强调了人们共同分享这种夸姣时刻的重要性。
三、品牌故事案例3:Apple3.1 历史渊源:Apple的品牌故事可以追溯到1976年,当时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乔布斯的父母车库里创办了这家公司。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创新的技术产品改变世界。
3.2 价值观和使命:Apple的品牌价值观是创新、简洁和卓越。
他们的使命是通过设计和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产品。
品牌故事案例

品牌故事案例【引言】品牌故事是一种通过讲述品牌的起源、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故事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营销策略。
通过让消费者了解品牌的背后故事,品牌故事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增强品牌忠诚度和认同感。
本文将以几个成功的品牌故事案例为例,详细介绍他们的故事背景、核心价值观以及取得的成果。
【品牌故事案例一:Nike(耐克)】背景故事:Nike(耐克)是全球著名的运动鞋和运动服饰品牌,成立于1964年。
耐克的品牌故事始于创始人Phil Knight在1962年的一次环球旅行中,他在日本遇到了一家名叫Onitsuka Tiger的运动鞋公司。
Phil Knight被他们的产品深深吸引,于是他决定成为Onitsuka Tiger的经销商,并在1964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起初名为Blue Ribbon Sports。
品牌的名称Nike则是在1971年正式采用的。
核心价值观:耐克的品牌故事核心价值观是“Just Do It”(只管去做)。
这个口号在1988年首次提出,成为了耐克品牌的核心理念。
通过这个口号,耐克鼓励人们超越自我,勇于挑战,追求卓越。
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激情和动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成果:耐克的品牌故事以及“Just Do It”口号的成功运用,使得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
耐克的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成为了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之一。
品牌故事的成功也使得耐克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销售额不断增长。
【品牌故事案例二:Coca-Cola(可口可乐)】背景故事:Coca-Cola(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大的碳酸饮料品牌之一,创立于1886年。
可口可乐的品牌故事始于创始人John Pemberton的一次实验。
他在1886年尝试制作一种能够治疗头痛和疲劳的饮料,最终创造出了可口可乐的配方。
可口可乐的品牌名称则是由John Pemberton的助手Frank Robinson提出的。
市场营销案例--耐克

耐克的运动大战耐克商标NIKE英文原意指希腊胜利女神。
NIKE是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中文译为耐克。
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
该公司生产的体育用品包罗万象: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等。
NIKE这个名字,在西方人的眼光里很是吉利,易读易记,很能叫得响.耐克商标象征着希腊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同时也代表着动感和轻柔。
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标,图案是个小钩子,造型简洁有力,急如闪电,一看就让人想到使用耐克体育用品后所产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首次以“耐克”命名的运动鞋,鞋底有方形凸粒以增强稳定性,鞋身的两旁有刀形的弯勾,象征女神的翅膀耐克的历史1962年,一个名为菲尔·奈特(Phil·Knight)的商学院研究生,在无意中听到《俄勒冈期刊》(Oregon Journal)的人员,正在辩论日本的尼康相机有一天会不会取代昂贵的德国造莱卡(Leicas)相机,当下灵光一闪,写了一份论文。
身为俄勒冈大学中距离赛跑的选手,菲尔·奈特认为,如果擅长低价生产的日本制造商,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跑步鞋,利用此一价格优势,就可以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进而与欧洲的制鞋商,如阿迪达斯(Adidas)与彪马(Puma)等一较高下。
尽管奈特毕业之后就到了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工作,但是在1963年夏天,他还是去了一趟日本,与生产虎牌(Onitsuka Tiger)运动鞋的鬼冢(Onitsuka)公司的经理见面。
当他看到这些便宜又轻便,而且与欧洲品牌质量不相上下的运动鞋时,奈特当即受到鼓动,一些样品带回家乡,并出示给他的同学、同时也是运动教练的比尔·鲍尔曼(BillBowerman)看。
这些样品给这位传奇性的俄勒冈教练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他因而同意出资500美元,成为合伙人。
这两个人后来与鬼冢公司签约,以“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Sports,简称BRS)的名义,买进1千双虎牌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NIKE的中国式冠军营销之路
作者:NSW日期:2011-06-16 11:02:00 来源:汇峰广告
6月4日深夜,罗兰·加洛斯球场的红土地上“娜”时花开,夺得法网女单冠军的李娜,兴奋地躺倒在球场上;电视机这边耐克体育(中国)的朱近倩,知道自己的“战斗”开始了……
6月4日深夜,罗兰·加洛斯球场的红土地上“娜”时花开,夺得法网女单冠军的李娜,兴奋地躺倒在球场上;电视机这边的朱近倩,知道自己的“战斗”开始了。
朱近倩是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耐克中国”)华东大区总经理。
她要做的是,尽快将耐克华东区的主要销售店铺换上庆祝李娜夺冠的“外装”。
对于朱近倩来说,这样的工作驾轻就熟。
5年前的2006年7月12日,与李娜一样同为耐克公司代言人的刘翔在瑞士洛桑创造“12秒88”的世界纪录,朱近倩作为耐克中国传播总监,直接参与了当时“翔飞人”创纪录的整合营销(详见本报2006年7月17日《比刘翔更快的是商业》)。
与5年前突发的“翔营销”相比,店铺换装、T恤制作、平面、电视和网站广告投放等一应要素没什么大不同,但经年累积之下,因为微博的横空出世,“娜营销”的系统性和交互性更佳。
十四年等待
“很多人都很辛苦,一夜没睡。
武汉江汉路昨晚就开始了,家乡人民拿着鞭炮就来我们店门口放啊。
”6月5日中午,朱近倩登录MSN,忙了一夜的她仍然难掩兴奋。
李娜是武汉人,是知悉李娜2008年自国家体育总局“单飞”转为职业运动员艰辛打拼的“娜乡亲”,在李娜成为亚洲获得四大满贯冠军的网球第一人后,如同李娜领奖时第一句“感谢赞助商”的感言一样,与耐克公司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更像本能反应。
“李娜和耐克的合作开始于1997年。
李娜15岁的时候,耐克协助她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的The John Newcombe Tennis Academy(John Newcombe 网球学院)。
那是李娜第一次有机会在国外锻炼网球技术及学习英文。
李娜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经验。
”耐克中国传播总监黄湘燕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的确,很难有哪个品牌能像耐克一样,长期坚持赞助同一代言人并在第14个年头迎来“丰收”。
“中国多数企业的体育营销存在误区——总想以最小投入换得最大产出。
”关键之道体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张庆说,“这在特定环境下没有问题。
但商业游戏的核心原则其实是价值交换,一个品牌如果不能首先从内心里打动企业代言人,代言人怎么可能在面对消费者时真情流露,将对企业品牌的领悟更好传达出去?”
据黄湘燕介绍,过去十多年来,对耐克来说,服务李娜最重要的事情是提供给她在训练及比赛场上所需要的各种运动装备。
当然,也包括场下较休闲的运动服饰。
除此之外,耐克希望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比如像这次她取得法网的女单冠军,表达耐克对这位伟大运动员的支持。
耐克的支持绝非一句空话。
2002年,李娜曾经对网球的“举国体制”感到失望,因此退役两年去大学读书;但耐克并没有放弃同李娜的联系。
2004年,李娜重新“出山”,耐克迅速与其重续前缘。
系统与温情
作为全球最牛的运动品牌,耐克公司拥有一套完整的运动员代言甄选和服务系统。
一般而言,耐克公司会通过不同项目的夏令营或者“球探”系统发现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如前所述,15岁的李娜通过John Newcombe 网球学院与耐克结缘;而刘翔18岁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创造13秒34的成绩后,即引发了耐克的关注。
签约代言运动员后,除了提供必要装备外,耐克还会配备至少一名专业人士随时跟踪李娜们的动态。
黄湘燕未曾透露是谁服务于李娜,但跟随刘翔的王瑶,2002年负责刘翔前,练过田径,工作一直围绕着耐克赞助的中国田径协会(下称“田协”)及田协运动员展开。
因为熟悉运动员生活及语言,王瑶与田协及运动员之间的沟通方面显得游刃有余:她既能给予“刘翔们”生活上的照顾,理解他们的各种习惯及要求,又能把这些要求及时反馈,然后给出建设性意见,体现到耐克的产品上。
此外,耐克公司市场部的分工也简洁高效。
耐克中国的市场部和销售部是两大并行部门,后者负责产品销售和耐克专卖店的渠道管理;前者则统管耐克营销公关事务。
市场部下属的企业传播部负责采访公关事务,体育市场部负责企业与田协、合作运动员的沟通,品牌传播部则主管耐克在平面、电视和网络方面的广告投放。
“耐克与运动员之间有着长期紧密的联系,我们相信每一个国际赛事对选手和耐克都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有机会将运动员最好的成就传播给更多喜欢运动的人,所以我们会提前规划、有所准备。
”黄湘燕表示,对于这次李娜征战法网,耐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她提供训练期间以及赛场上的运动装备,让她能够创造出个人的最好成绩。
另外,也为李娜的团队制作“造就自我”的黄色加油T恤,以表达我们的支持。
这一切都是按计划提前准备的,所以在李娜夺冠之后,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在各种渠道上进行传播,包括提出“用运动改变一切”的讯息,并让这一讯息以刊登报纸广告, 限量海报、冠军纪念T恤和户外广告的方式得以呈现。
在夺冠当晚的第一时间我们就为李娜家乡武汉的粉丝们奉上这张海报作为特殊的礼遇,并在隔日迅速延伸到全国的57家耐克店铺,以激励更多的人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用运动改变一切。
看起来,耐克中国就像一部满负荷运转的机器,系统考虑,精密运行,流水线作业。
更“可怕”的是,这架机器还不时散发温情的气息。
2011年初,李娜在澳网中首度闯入四大满贯决赛并获亚军,耐克立即为李娜送上了两份“厚礼”:一份是一款Nike 运动腕表GPS,一份是“李娜,满贯的突破”的广告片。
获得澳网亚军之后,李娜代言了瑞士名表Rolex(劳力士)。
但豪华的奢侈品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耐克公司就迅速显示了自己对于运动员的体贴和不可替代。
而耐克同时推出的广告片中,16岁的李娜用稚嫩的声音说出“立志进入世界前十”的雄心。
就此,李娜通过微博表示:“Nike的朋友给我发了个视频(说是送我的礼物),让我又惊讶又感动,哪里找到这么久以前的我呢?转给大家看看吧!好害羞啊。
”
不难发现,耐克总是知道什么最能触动自己的代言人。
这一点对于广告代言势必会相应增加新品牌的李娜来说至关重要。
吸金与风险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李娜在拿到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时,终究已经29岁了。
李娜的巅峰状态能够维持多久,将是赞助商选择李娜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风险。
“他给我打电话说,我夺冠让他哭出来了。
我跟他开玩笑——自己偷偷哭不行,要当面哭给我看!人家说了,不能把脆弱的一面流露给我。
我们都期待在温网见面。
”李娜在接受《体坛周报》记者的采访时说。
这里的“他”是麦克斯·埃森巴德,李娜的经纪人,IMG公司的王牌经纪人之一。
IMG公司是全球最出色的体育经纪人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拥有费德勒、莎拉波娃等众多国际一线体育明星。
我们一时无法获知麦克斯·埃森巴德“哭”的确切原因,但IMG会尽量专业地使用李娜迅速飞升的商业价值。
一种说法是,目前代言不多的李娜身价已经与国际巨星接轨:耐克、劳力士和哈根达斯与李娜的赞助合约每年估计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800万元。
就此,耐克表示因为合同的保密要求,不便透露。
“随着郭晶晶退役,国内像姚明、刘翔和李娜这样的国际巨星人数更少,基本属于卖方市场,一方面,他们都既有国际影响力,又在本土具有超高人气。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知名企业都不会忽视中国市场。
”张庆分析称,“网球的国际影响力居于篮球和110米跨栏之间,李娜的代言费因此亦可居于姚明和刘翔之间,坐二望一。
”
在姚明和刘翔状态的最鼎盛时期,两人顶级代言合同的对外公开报价分别是400万美元/年和1500万元/年。
据此,李娜的顶级代言费用约2000万元/年,基本合理。
现在的问题是,IMG究竟会为李娜签下几个代言品牌,以及李娜的运动巅峰还能维持多久。
在女子网坛,29岁尚能保持极高竞技水准的运动员屈指可数,“现象”级的网坛天才格拉芙是其一。
一般而言,女网球员的运动高峰很难维持到32岁。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娜在接下来的温布尔登公开赛中取得何种成绩、2011年能否继续保持冲击世界排名第一的势头,将直接左右李娜的代言身价及品牌多寡。
此外,通常意义上,李娜身上所背的顶级代言品牌也不可能太多。
“一方面,运动员代言过多会导致品牌稀释;另一方面,运动员的代言身价必须与其竞技成绩直接挂钩,代言品牌过多,商业应酬过多,势必影响其系统的日常训练,进而影响到赛场表现,影响其身价。
”张庆说。
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是,姚明鼎盛期一级代言约4~6个,整体不超过12个。
而刘翔一度因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代言品牌超过12家,被认为“商业开发过度”。
但耐克与李娜合作的这些经验同样很难复制到其他品牌。
耐克旗下诸如科比、詹姆斯、费德勒、纳达尔、C罗、伍兹、刘翔等的巨星实在太多,东方不亮西方亮,一般品牌很难有耐克的实力。
“比赛过去几天,今天我又恢复到训练中,向新目标前进吧。
”6月8日凌晨,李娜通过微博表示。
这对真正喜欢李娜的球迷和她的代言品牌确是福音,因为,好成绩的取得背后一定是多于他人的艰苦训练,在威廉姆斯姐妹同时复出准备参加温网争夺时,李娜的争冠之路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