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位置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关于位置的。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和理解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关系的概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主题,并提供一些实际例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一、相对位置在学习位置的概念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是指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说书桌在椅子的左边,门在窗户的对面。
这些描述都是基于相对位置来进行的。
相对位置是我们观察环境并进行描述时常用的方式,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教室中,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比如,利用教室里的家具,让学生描述课桌与黑板的位置关系,或是学生与同桌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对位置的概念。
二、方位除了相对位置,方位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方位是描述物体或地点在空间中相对于一个基准点的位置。
常见的方位有上下、左右、前后等。
方位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具体地描述和理解物体的位置。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一个球从桌子上滚下来时,我们描述了球的运动方位。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例如描述一个学生站在教室的左侧,书包放在桌子上方等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方位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准确的定位。
三、坐标系在进一步学习位置的概念时,我们还需要引入坐标系。
坐标系是一种用于描述和确定物体在平面上位置的系统。
在二维坐标系中,我们使用横轴和纵轴来表示位置。
横轴通常代表左右方向,纵轴代表上下方向。
通过引入坐标系,我们可以更具体地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制简单的坐标系,让学生在平面上定位一些物体的位置。
例如,让学生在坐标系上标出自己所在教室的位置,或是标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位置。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坐标系的概念。
四、应用举例位置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除了上述的概念和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扩展学生对位置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人体的左右、上下、前后的基本位置概念。
2.掌握“东西南北”方位名称及用语。
3.能够准确描述简单的地图方位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名称的学习。
2.运用“东西南北”描述简单的地图方位关系。
难点1.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关系,准确用语言表达。
2.理解“东西南北”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地图。
2.学生用书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复习人体左右、上下、前后的基本位置概念。
2.让学生在课桌上进行指示方位的练习。
第二步:引入1.出示一张简单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方位关系。
2.提问:“地图上的东、西、南、北分别是什么方向?”3.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东西南北”的应用场景。
第三步:讲解和练习1.介绍“东西南北”的含义和用法。
2.练习用语言描述地图上不同地点的方位关系。
第四步:活动1.分发地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描述写出某一地点的具体位置。
2.学生之间互相描述地图上不同地点的方位关系,加深理解。
第五步:总结1.总结“东西南北”在地图中的应用规律。
2.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观察方位,培养方位意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人体的基本位置概念,并学习了“东西南北”的方位名称及在地图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思考方位关系。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有关“东西南北”方位的习题。
2.在生活中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的方位关系,做好方位记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东西南北”方位概念,加强方位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精品课课件PPT人教版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 对(4,3)表示。
像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 第一个数 4 表示第四列, 第二个数 3 表示第三行, 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石河子第二十一中学部分班级在礼堂的位置图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五年级三班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四年级三班
神舟七号飞船准确降落在我国内 蒙古地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
学习内容
1.理解列、行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根据数对会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一行
第一列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五二班部分同学课堂情境图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 1 列
第
第
2
3
列
列
第
第
第
4
5
6
列
列
列
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
双号
单号
你知道吗?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 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 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 如北京在北纬40度,东经116度。
神舟七号载人飞 船的发射和回收,实 际上都有赖于“全球 定位系统”——GPS, 神舟七号飞船被巨大的长征系列火 因为全球任何一个地 箭送入太空 方都存在唯一的经度 和纬度。用经纬度可 以确定任何一个物体 在地球上的位置。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五(1) 四(1) 三(1) 二(1) 一(1)
第1列
五(2) 四(2) 三(2) 二(2) 一(2)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第二单元第3课时优秀课件

(2)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提升:在绘制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27页练习五,第10题、第11题。
Hale Waihona Puke 北北观测点: 学校
小明家
西 40°
45 km
小明家东 方向: 东偏北 40°
西偏南40 °
西
40°
东
学校
南
距离: 45km
45km
15km
南
学校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
二、情境引入
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想一想,在说台风移动路线时,都要说明什么?(观测点,方向,距离)
四、巩固练习
1.
(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说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 方向和路程,并完成下表。
家→商场 商场→书店 书店→商场
商场→家 全程
方向 西偏北30° 西偏南45° 东偏北45° 东偏南30°
路程 1000 m 400 m 400 m 1000 m 2800 m
时间 15分 7分 8分 18分 48分
三、探究新知
1. 描述路线
小结:怎么描述清楚路线图 (都要说明什么?)
问题(1)台风生成后,先是怎 样移动的?
(2)然后台风改变了方向, 又是怎样移动的?
(3)最后台风是怎样移动, 到达了哪里?
(4)你能照样子完整地说一 说台风移动的路线吗?先 自己说一说,然后小组内 互相说一说。
从哪里出发 → 沿什么方向 → 移动多少距离 → 到达哪里
(2)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只列式 不计算)
二、探究新知
2. 画路线示意图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二单元位置》(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方位词“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的使用方法。
–能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描述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方位词的使用方法。
•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并正确运用方位词。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图片展示物体的位置,方位词的示意图等。
2.教具:卡片、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物体,让学生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引入“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的概念。
2. 学习
•给出一系列图片或场景,让学生模仿老师口头指令,描述物体位置,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方位词。
3. 实践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描述小组中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加深对方位词的理解。
4. 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方位词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作业
•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写出指定物体的位置关系,并用方位词描述清楚。
七、扩展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校园中寻找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拍照记录,并在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好方位词的使用方法,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愿大家都能取得进步!。
第二单元__位置与方向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__位置与方向知识总结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确定(或绘制)物体的位置。
确定方向:先确定正方向,再量角度。
确定距离:根据单位长度(比例尺),测量计算。
注意:A:在表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时,一般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B: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一、按照图上所示的位置填空。
(1)游泳馆在小文家的方向,距离是米;(2)电影院在小文家的方向,距离是米;(3)图书馆在小文家的方向,距离是米;(4)百货超市在小文家的方向,距离是米;30°游泳馆电影院百货超市500米400米300米东西北南40°小文家图书馆600米二、按要求画出各景点位置。
(1)鳄鱼潭在大象馆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2)熊猫馆在大象馆北偏西15°方向,距离200米;(3)花果山在大象馆东偏北60°方向,距离500米;(3)麋鹿苑在大象馆东偏南50°方向,距离400米;东西北南50米大象馆2.位置的相对性。
两物体位置的相对性,是以这两个不同地点为观测点,描述对方所在地的方向时,方向正好相反(东→西,北→南,东偏北→西偏南),角度不变,距离不变。
三、填一填。
(1)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南20°方向,距离120米处;学校在小红家的()。
(2)B在A的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那么A在B的()。
(3)超市在家的南偏西40度,距离约200米。
那么家在超市的()。
(4)长春市在北京市的北偏东60度,距离约500千米。
那么北京市在长春市的()。
3.简单路线图:(1)描述线路:应先确定观测点,描述每一段的方向和距离,观测点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确定观测点:A: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B:“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2)绘制线路:要先确定出发时的位置,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方向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单元知识点归纳总
结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坐标系:介绍了二维坐标系,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和原点。
横坐标表示横向的位置,纵坐标表示纵向的位置,原点是坐标轴的交点。
2. 方位词:介绍了方位词的用法,包括上、下、左、右、前、后、左前、右前等。
通过了解方位词,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直线运动:学习了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概念。
可以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
4. 距离和方向:介绍了物体的距离和方向的概念。
距离可以用长度单位来表示,方向可以用角度来表示。
5. 点、线段、直线、射线:学习了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点是没有长度和宽度的,线段是由两个点确定的有限部分,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确定的一条直线,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确定的。
6. 平行和垂直:介绍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平行线是在同
一个平面上但不相交的线,垂直线是相交成直角的线。
7. 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学习了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
对称图形是两部分完全相同的图形,轴对称是以某条直线为轴,左右镜像对称的图形。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学生可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理解二维坐标系的运用,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判断线段的位置关系和图形的对称性等。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总结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总结
位置是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涉及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以下是对这一单元的总结:
- 坐标系统:学习了如何使用坐标系统来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了解了横轴和纵轴的概念,以及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 坐标的表示方法:掌握了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例如$(x,y)$。
知道了横坐标表示水平位置,纵坐标表示垂直位置。
- 方向和距离:学习了如何通过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了解了八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以及如何测量和表示距离。
- 坐标平移:学会了如何通过平移坐标来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移动。
掌握了水平平移和垂直平移的规律。
- 线路图:学习了如何根据给定的坐标绘制线路图,并能够根据线路图找到物体的位置。
- 实际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地图上找到位置、描述位置关系等,培养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学生能够用坐标和方向来准确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并解决与位置相关的问题。
这对于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位置
位置(1)练习题
一、填空。
1、()叫列,()叫行,确定第几列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从()往()数。
2、小军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
3、在数对(3,3)中,前一个3表示(),后一个3表示()。
4、张强在班上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6 , 5),是在第___列第____行,他的同桌的座位也用数对表示,可能是(___,___)也可能是或(___,___)。
5、李平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5),坐在他正前面的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应是(,)。
位置(2)
一、填一填:
在电影院里,小芳坐在A区第10列第8行,能够表示为A(10,8),小明坐在B区第6列第12行,能够表示为(6,12)。
那么小东做的位置是C区第2列第5行,能够表示为()(,)。
小雨所坐的位置为D(3,2),表示坐在第()区第()列第()行。
二、判断(准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某教室的课桌排成6列6行,敏敏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
()
2、如果数对(3,X)和(Y,4)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那么X=4。
()
3、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4、点A用数对表示是(3,4),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现在的位置在(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