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课教案(学生)

合集下载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中班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中班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中班美术课水彩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2.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用具和颜色搭配;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掌握水彩画的渐变和层次表现;2.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准备水彩画的颜料、画笔、画纸等;2.准备教学PPT,展示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准备范例图片,让学生参考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水彩画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PPT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颜料的使用方法、画笔的运用技巧、渐变和层次的表现等。

3.示范,老师进行水彩画的示范,让学生观摩和学习,同时讲解画画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练习,让学生动手进行练习,根据范例图片进行模仿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5.指导,老师在一边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6.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总结,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讨论,总结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4.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导学生多观摩和欣赏优秀的水彩画作品。

2.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展现个性和特色。

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重细节,培养耐心和毅力。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第一章:水彩画基本概念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如水彩画的定义、特点、历史等。

2. 培养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画笔使用、色彩搭配、构图等。

二、教学内容1. 水彩画的基本概念:水彩画的定义、特点、历史等。

2. 水彩画的基本技巧:画笔使用、色彩搭配、构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彩画作品的创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如水彩画的定义、特点、历史等。

2. 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画笔使用、色彩搭配、构图等。

3.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彩画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水彩画基本技巧的运用能力。

第二章: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定义、色彩三要素等。

2. 培养学生掌握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定义、色彩三要素等。

2. 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色彩搭配的原则、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彩画作品的色彩搭配与运用。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定义、色彩三要素等。

2. 示范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技巧,如色彩搭配的原则、方法等。

3.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

第三章:水彩画构图与创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如构图的定义、构图原则等。

2. 培养学生掌握水彩画构图与创作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构图的基本知识:构图的定义、构图原则等。

2. 水彩画构图与创作:构图的方法、创作过程等。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会用点彩的方法表现茶叶的色彩。

2.尝试体验点彩的规律、疏密问题,使画面色彩谐调。

3.感受点画的艺术魅力,体验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水粉颜料,2号排笔,棉签棒,铅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欣赏点彩水粉画作品,观察水粉画中的点彩技法导入:(课件:树点彩作品)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你能猜出那是什么吗?你看到了什么?(绿点)局部---整体: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树)小结:好神奇啊,近看只是绿色的点,退远了就组成了一幅画,这——就是奇妙的点彩画。

第二,看图片,欣赏茶园的美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对,这里是茶山,这是一片茶树。

)这一畦畦的茶树看起来像什么?(面包)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如果用点彩的方法来画茶山上的茶树,?你想想看这块绿色是不是只用一种绿色点画呢,可以用哪些颜色呢?(深绿色、浅绿色,淡黄)什么地方是深绿什么地方是浅绿的?三、感受点彩技法。

老师:茶园多美啊!你喜欢吗?我也很喜欢。

我们试试点画茶树吧。

1.请一名幼儿上来点画,提醒幼儿蘸上颜料后先在盘子边上刮一刮。

茶树叶还可以用什么颜色,谁来换一种颜色接着点?再请一名幼儿点画。

提醒幼儿熟练后我们要加快速度。

2.观察老师点画的茶树和小朋友点画的茶树有什么不同?小结:对,老师用点彩的方法将树叶点得满满的,密密麻麻不留空隙。

3.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茶叶也变得密密麻麻的呢?(多点一点)好的,你们的办法真不错,让老师来把树叶点得多一点、密一点、空白的地方再点点,让点点连在一起。

换一种颜色再点,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颜色变了)。

师:两种颜色交融混合在起来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师加密树叶,提醒幼儿中间的茶叶颜色浅,两边颜色更深一些。

)第四,用点彩手法表现茶山上的茶树。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讨论作画顺序。

老师:今天,我们来画一幅茶山上的茶树。

我应该先画什么?(茶山和层层茶树)什么方法(铅笔或粉笔勾勒)?老师用粉笔画出山脉、树木等。

大学美术作业水彩画教案

大学美术作业水彩画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美术水彩画课程课时:2课时(90分钟)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水彩画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提高对生活的感知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水彩画的绘画技巧。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水彩画作品进行展示。

2. 学生准备水彩画用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水彩画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技巧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练习。

三、色彩搭配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四、课堂练习(2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水彩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技巧和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收获。

二、深入学习水彩画技巧(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改进和练习。

三、创作指导(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进行创作构思。

2. 学生根据构思进行水彩画创作。

四、课堂总结(1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新性。

3. 学生对水彩画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水彩教学计划(共18篇)

水彩教学计划(共18篇)

水彩教学计划(共18篇)第1篇:水彩教学大纲《水彩画》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三年制(专科)总学时:18 学分:1 编号: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水彩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和自然光色变化规律,熟悉水彩画及其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使学生在绘画中将感性认识理论化、科学化,并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水彩表现技巧,提高学生水彩修养的创造性和水彩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从而逐渐在技术和经验的获得中具备表现自然的能力,为独立地进行艺术创作做准备。

通过静物写生或外出风景写生将色彩理论与水彩实践相结合。

初步了解水彩艺术中“水”、“色”、“时间”三要素在作画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作用;了解由水彩丰富的偶然因素所产生的水彩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优秀作品成熟的绘画理念,开拓眼界,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水彩画教学的目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色彩的艺术特点以及形象与色彩的相互关系。

2、掌握水彩画的特点和写生步骤与方法掌握工具及材料的应用。

3、正确地运用色彩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比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他们之间的色彩关系。

在写生过程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色彩对比和谐调等规律。

4、掌握用色彩塑造形体,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5、通过写生了解水彩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6、认识画面整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驾驭画面的能力。

7、具有对色彩的记忆、想象在创作中运用的能力。

(三)观察研究摆在初学者面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在作画之前,先将静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而整体观察应始终贯穿在整个作画过程之中,要从色彩诸因素的相互联系中观察色彩。

从相互比较中找出色彩变化关系,在变化中找出主调色彩,要敏锐地捕捉色彩总的倾向,确定基调,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部的色彩关系。

但又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观察色彩。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2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2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第一章:水彩画基础知识1.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概念、材料和工具,帮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水彩画的历史和特点熟悉水彩画的材料和工具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1.3 教学内容1.3.1 水彩画的历史和发展水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著名水彩画家及作品欣赏1.3.2 水彩画材料和工具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等基本材料调色板、水杯、清洁工具等辅助工具1.3.3 水彩画基本技法湿画法、干画法、洗涤法等基本技法色彩的调配和运用1.4 教学活动欣赏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水彩画的魅力讲解水彩画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背景演示水彩画基本技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练习第二章:水彩画静物写生2.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通过静物写生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水彩画基本技法,描绘出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的作品。

2.2 教学目标掌握水彩画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光影和色彩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2.3 教学内容2.3.1 水彩画静物写生步骤观察和构图描绘物体轮廓和基本形状细化物体细节和质感调整画面整体效果2.3.2 光影和色彩的表现光影的基本原理和运用色彩的调配和运用质感的表现技巧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静物,讲解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演示光影和质感的表现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练习学生独立进行静物写生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第三章:水彩画风景绘画3.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水彩画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力。

3.2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掌握水彩画风景绘画的技巧和方法3.3 教学内容3.3.1 风景绘画技巧观察和构图的方法描绘天空、云彩、水体等自然元素的方法表现风景氛围和情感的技巧3.3.2 风景绘画实践选择合适的风景进行绘画实践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描绘出具有表现力的风景作品3.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风景,讲解风景绘画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进行风景绘画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欣赏和分析学生作品,总结风景绘画的要点和经验第四章:水彩画人物创作4.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水彩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人物作品。

幼儿园水彩画课程教案

幼儿园水彩画课程教案

幼儿园水彩画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及其特征,了解颜色在水彩画中的运用方法。

2.能够使用水彩画颜料、画笔等工具,在水彩纸上运用有创意的设计进行创作。

3.能够培养幼儿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个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1.水彩画的基础知识——颜料和画笔、水彩纸的选择和准备等。

2.水彩画技巧——笔触和色彩的运用,掌握变换画笔着色方式的方法。

3.水彩画创作——让幼儿们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传递和表达情感。

三、教学过程:1. 水彩画的基础知识(1)颜料和画笔的选择:选择水彩画制作所必需的颜料和画笔,要求清晰、明亮、易于拍打和悄声,笔触柔和。

颜料最好是混合渐变的,这样能够产生更具有层次感的作品。

(2)水彩纸的选择:选择小大适中、表面光滑、质地良好、不易掉色、合适湿度的水彩纸。

2. 水彩画技巧(1)笔触的运用:采用不同的笔触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说草原上吹风的效果可以采用顺笔划过的方式,而细致的纹路可以用小面积的覆盖和细致的点画营造。

(2)色彩的运用:颜色具有搭配性和相互影响性,采用明暗差异、搭配差异来表现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体现物品的立体感。

3. 水彩画创作(1)教师可以以提问题、引导观察、展示示范等方式给幼儿们创造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氛围,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画面。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们的作品进行指导性的评价和鼓励,提醒幼儿对颜色的使用、细节的描绘、重要元素的突出等。

四、师生互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应该是相互配合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思考,同时也可以向幼儿展示水彩画技巧和创作的过程,激发幼儿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而幼儿也应该积极与教师交流,给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共同推动课堂的进程。

五、课堂实施(1)首先,引入水彩画的基础知识的理论落地是需要的,以帮助幼儿们理解水彩画,并知道如何选择相关工具。

(2)然后进行水彩画技巧的演示和展示,使幼儿能够掌握画笔着色的方法和点画的营造等技巧。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色彩运用和表现技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对水彩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包括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水彩画的色彩运用等内容。

3.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法(15分钟)。

老师向学生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包括水彩画的湿画法和干画法,以及水彩画的渐变、混合和叠加等技法。

4.学生实践(4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自行绘制水彩画作品,通过实践提高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能力。

5.展示和评价(15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水彩画作品,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6.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水彩画的水平。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2.示范教学。

3.学生实践。

4.展示评价。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

2.评价学生的水彩画作品。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能力。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水彩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法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彩
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一、水彩画历史与概念
二、水彩画的表现工具及材料性能
三、色彩基本知识
实训部分
四、色彩写生
一、水彩画历史与概念
(一)、彩画的概念及特征
水彩画特指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陆,成熟于18、19世纪的英国,在承袭欧洲传统绘画理念、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水调和胶质透明颜料作于纸上的绘画。

水彩画就其材料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二)、水彩画的沿革及历史
沿革:水彩画作为独特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

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在英国,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被英国誉为“水彩之父”的保罗·桑德比(1730-1809),是最早把地形图转入风景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风景水彩画作品的人物。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前半期是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水彩画家:理查德·威尔逊;亚历山大·科仁斯;托马斯·格尔丁;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约翰·康斯泰布尔;约翰·赛尔·科特曼;费雷德里·刘易斯;波宁顿;安德鲁·怀斯。

二、水彩画的表现工具及材料性能
(一)、水彩画的表现工具
1、颜料:英国的温莎·牛顿和上海马利,适合练习及入门级别。

2、纸:一般水彩纸以150克以上为宜。

河北保定产的水彩纸、江浙一带生产的水彩纸。

3、笔:常备的圆头应有大、中、小号之分;常备的扁形笔可选择尼龙笔或棕毛板刷。

4、颜料盒:颜料盒储色格不必太深但应具备一些分格的调色区域。

使用时,注意保持储色格内颜料的湿度,使用完即以含水的泡沫海绵覆盖上,并盖紧盒盖。

5、画板画架:水彩要求画板结实不易变形且较轻便。

水彩画架最好能使画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45°一60°之间。

6、水罐:净水桶和脏水桶。

7、铅笔与橡皮:铅笔应选择2B~5B之间的型号。

4B橡皮。

8、其他必备用品:如喷壶、海绵、遮盖液、手术刀、蜡笔、细砂纸、湿纸巾等等。

(二)、水彩画的材料性能
1、颜料的特性
(1)、着色力:颜料的着色力(色料的扩散能力),着色力强的颜料如普蓝、玫瑰红等只需很少一点就可以改变其它的色彩。

(2)、耐光力:也叫耐光性、耐晒度,指颜料在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保持原来色彩的耐受能力。

(3)、透明度:水彩画对透明度要求较高,但颜料的透明度都是相对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水彩颜料的不同的性能作一下归纳以备参考。

①透明不易染色颜料易于多层画法:玫瑰红、钴黄(金黄),钴蓝、翠绿,熟赭
②透明易染色颜料:温莎蓝(酞青蓝),温莎红,温莎绿,茜素红
③不透明易沉淀颜料:印度红(土红)、镉红、橙黄,天蓝、法国群青,土黄
2、水的特性
(1)、流动力:能夹带颜料色料自然流动,产生自然变化的纹理。

(2)、蒸发性:带来水色运动、渗透状况不同,产生无穷多变的自然韵味。

(3)、冲涮力:水能冲刷掉已附着在纸面的颜色色料,可以用作清洗济或制造特殊肌理效果。

三、色彩基本知识
(一)、色彩形成的基本因素
1、固有色:固有色指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

2、光源色:光源色就是指光源的颜色。

光线是观察和认识色彩的首要条件。

3、环境色:在一定环境下,周围物体的颜色相互影响相互干扰而形成的色彩称为环境色。

(二)、色彩三要素
色彩由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构成。

1、色相:每种颜色有各自不同的相貌、特征。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3、纯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

4、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原色。

5、间色的调配:用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调配就成了间色。

6、复色:两种以上的间色或补色相互调和成为复色。

5、色相环:一般色相环有五种或六种甚至於八种色相为主要色相,若在各主要色相的中间色相,就可做成十色相、十二色相或二十四色相等色相环。

(三)、色彩的构图作用
1、色彩的冷暖基调
暖色系:红、橙、黄等色。

冷色系:绿、蓝、青、紫等色。

在色彩的变化规律中也会用到冷暖的概念,如在冷色光源下,受光部较冷而背光部较暖;反之在暖色光源下,受光部较暖而背光部较冷。

这就是色彩冷暖的一般规律。

2、色彩的空间透视
亮色、暖色、纯色称为前进色;暗色、冷色、灰色称为后退色。

同纯度同明度的颜色,越暖感觉越近,越冷感觉越远。

3、色彩的平衡作用
高纯度色彩能吸引人的注意,产生视觉上的“重”感;低纯度色彩则有“轻”的视觉感。

★四、色彩写生
(一)、水彩静物写生
1、裱纸
裱纸时,先用吸满清水的海绵将纸打湿,并且放置一段时间,待纸面吸足水分完全伸开展平后放置在干净的画板上,用水溶性裱纸胶带将画四周与画板粘牢并压实,将画板平放。

2、构图
第一、首先考虑构图。

第二、考虑整体色彩。

第三、选择合适的光源。

3、光线
* 高光:光源色
* 亮面:固有色+光源色
* 亮灰面:固有色+少量光源色(色彩的固有色最强)
* 明暗交接线:亮面色+暗面色(物体色彩最暗处)
* 暗面:固有色+暗面色+环境色+两面补色
* 投影:影底固有色+环境色+亮面补色+少量天光色。

4、着色次序
通常水彩画的着色次序是:先淡后浓,先浅后深,先纯后灰。

先纯后灰,指先画较纯的颜色,后画较灰的颜色。

纯灰相当时,先淡色,后画浓色;浓淡相当时,先画纯色,后画灰色。

(二)、风景与建筑写生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