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二-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2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读下图完成1、2题。
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AB.BC.CD.D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解析】1选A,2选C。
第1题,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银河系属于总星系下的第二级天体系统。
第2题,地球上大气产生条件是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主要决定了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未来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将实现绕火星、落火星、巡火星的“三步”并“一步”。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到2020年,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将实现大跨度的发展。
据此回答3、4题3.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③【解析】3选B,4选B。
高三人教版地理总复习:2019必刷题高效课时强化能力提升训练2 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圈层结构

高考地理总复习2018年7月课时训练2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3·江苏联考)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到处都是天崩地裂、岩浆喷发。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会引发地震、火山喷发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C.使青藏高原海拔升高D.一定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2.下列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较长C.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D.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比较安全的④北极星与c属于同一恒星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下列关于b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天体是地球B. c与b系统中心天体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C.狮子座流星雨现象不会在b系统出现D.迄今为止,我们还未发现b系统存在生命的证据北京时间2012年3月21日2时02分在墨西哥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
这是继去年日本大地震后,太平洋沿岸的又一强震。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5~7题。
5.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A.地壳上部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6.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C.图中①②③④合为岩石圈D.图中④包括软流层7.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C.结合GIS技术分析地震灾情D.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地区各月日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8~9题。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2) 自然地理 第1章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二)(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据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卫星系统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不仅有无人探测月球的一系列计划,还有望在2013年对火星进行探测。
据此完成1、2题。
1.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部分天体位置示意图,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同学绘制的天体位置示意图中,共有______级天体系统( )A.1B.2C.3D.4读下表,完成3~5题。
类地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水星0.05 0.056 5.46 87.9天58.6天金星0.82 0.856 5.26 224.7天243天地球 1.00 1.000 5.52 1年23时56分火星0.11 0.150 3.96 1.9年24时37分3.据材料回答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4.依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证明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人类必须在火星上探寻到( )A.O2存在B.H2O存在C.CO2存在D.CH4存在5.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金星②与地球相邻的都是地内行星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④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13·湖州模拟)读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6、7题。
6.甲地年总辐射量可能是( )A.3 500B.4 600C.4 500D.3 3007.淮北平原是安徽省年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②海拔最低③降水最少,晴天多④夏季昼最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3·淄川模拟)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释放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等,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人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套练习(36份有答案)-备战高考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点题号地球的宇宙环境1、2、3、1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5、6、7、8、9、10、14地球的圈层结构11、12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上海卷,1~2)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1.D 2.C 第1题,月球表面无大气层,失去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过大的昼夜温差,使月球表面岩石风化严重,形成厚厚的月壤。
第2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且突发性强,对人类威胁大。
(2017·河南中原名校模拟)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3.B 4.D 第3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2讲 地图

课时提升作业二地图(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若图中数字的长度单位为百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20 000B.1/240 000C.1/1 200D.1/2 4003.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东B.南C.西D.北【解析】1选B,2选B,3选C。
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第2题,任意选取一段距离,量算图上距离,如A向东的一段,图上距离约为1厘米,实际距离为2 400米,计算可知比例尺约为1/240 000。
第3题,提取信息:①指向标,②“数字表示道路长度”,③断道施工;依据指向标可判断科技馆位于A路口南方;计算由A路口向东、南、西三个方向的道路长度:向东:24+25+20+40=109;向南:33+20+23+27=103;向西:有两条线路可达——第1条:15+27+20+23+27=112,第2条:15+17+19+23+27=101;按题干要求,汽车应选择向西的路线(即向西的第2条线路)。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4、5题。
4.图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4选A,5选B。
第4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等高距和疏密相同,则比例尺越小的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坡度越缓。
①图比例尺最小。
第5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
四幅图中,②图比例尺最大。
(2014·上海地理)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6、7题。
6.图1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图2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7.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解析】6选D,7选D。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Word版含解析

课时提高作业一地球与地图读甲、乙两岛表示图,回答1、2 题。
1. 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城市地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C.A 位于 B 和 C的东北方向D.C 位于 A 和 B的东南方向2. 两个岛屿面积对比()A. 甲大于乙B. 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难以判断【分析】 1 选 C,2 选 B。
第 1 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20 °W 向东到 160 °E 的东半球。
A、B、C 三城市均为东经和北纬,所以经度数大的地点在最东,纬度数大的地点在最北。
第 2 题,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均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所以甲岛的实质面积小于乙。
以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 P 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
据此达成 3、4 题。
3.M 点的地理坐标为()A.90°E,45°NB.90°W,45°SC.90°E,45°SD.90°W,45°N4. 自 P 地沿最短航线飞翔至N地的方向为()A. 东北B. 正北C.西北D.先向北再向南【分析】 3 选 C,4 选 B。
第 3 题, P 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说明位于极点,位于某一大陆上,能够确立为南极点。
图中左边为0 °经线,则M 点的地理坐标为 90 °E,45 °S。
第 4 题,P、N 位于同一经线圈,经线圈是大圆,距离最短,故 P 地沿最短航线飞翔至 N 地的方向为正北。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7 题。
5. 图中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6.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 千米,要在边长为 2 米的图幅中完好绘制该地区图,所采用的比率尺应为()A.1∶40 000B. 1∶200 000C.1∶4000D.1∶20 0007.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应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依照的原则是()①尽可能连结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斜坡③在斜坡段增添“之”字状曲折④尽可能防止超越河流A. ①④B. ②③C.①②D.③④【分析】 5 选 C,6 选 D,7 选 B。
2019-2020学年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地球的宇宙环境(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地球的宇宙环境(含解析)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课时作业(二)[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1.2013年2月,一颗陨石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陨石是()A.一种流星现象B.宇宙空间的一块石头C.降落到地面未烧尽的流星体D.星际空间的固体小块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回答2~3题。
2.“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3.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随纬度分布情况见表。
其中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北半球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纬度60°50°40°30°20°0°可能总辐射量[4.186 8 kJ/(cm2·a)] 105128148163172187有效总辐射量[4.186 8 kJ/(cm2·a)]41 54 74 91 X 82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层厚度B.大气湿度C.日照时间D.太阳高度7.北纬20°地区有效总辐射量“X”的值可能是()A.75 B.78C.80 D.1008.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3.5倍。
在太空发电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激光能量集中B.不受大气的影响C.距离太阳近D.发电站规模不受空间束缚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人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套练习(36份有答案)【备战高考】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点题号地球的宇宙环境1、2、3、1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5、6、7、8、9、10、14地球的圈层结构11、12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上海卷,1~2)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1.D 2.C 第1题,月球表面无大气层,失去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过大的昼夜温差,使月球表面岩石风化严重,形成厚厚的月壤。
第2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且突发性强,对人类威胁大。
(2017·河南中原名校模拟)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3.B 4.D 第3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竹书纪年》记载:“帝禹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133年降落在今河南省的一场铁陨石雨,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陨石雨记录。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地球的陨石主要来自( )A.月球B.太阳C.太阳系D.河外星系2.导致陨石坠落过程中形成“陨石雨”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重力B.天体撞击C.大气摩擦D.太阳辐射【解析】1选C,2选C。
第1题,地球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因此选太阳系。
第2题,陨石在落向地面时,速度非常快,与大气剧烈磨擦产生热量,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大块陨石爆炸,产生带来危害的“陨石雨”。
(2018·南通模拟)火星表面是一个空气稀薄且干燥、寒冷的沙漠世界,太阳风可能是导致火星大气稀薄的“罪魁祸首”。
下图为美国航天局公布的“太阳风加速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主要是因为地球( )A.与太阳距离更远B.公转速度较慢C.表面温度较低D.体积和质量更大4.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减少B.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C.火星表面辐射减弱D.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解析】3选D,4选D。
第3题,相对于火星而言,地球的质量体积更大,吸引大气层存在,减弱了太阳风对地球大气离子的逃逸作用。
第4题,火星大气的流失会减弱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增加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但因大气稀薄,大气吸收的火星表面辐射会减少。
(2018·中原名校联考)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
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5、6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955.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Q值夏秋季节小,冬春季节大B.PAR值冬春季节小,夏秋季节大C.PAR值比Q值季节变化更小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6.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8月份达最高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最大B.白昼最长C.炎热干燥的天气D.硬化路面剧增【解析】5选C,6选C。
第5题,据图分析,Q值和PAR值均是春夏季节大,秋冬季节小;Q值8月达最大值,PAR值在7月达最大值;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第6题,太湖区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晴天多,故太阳总辐射8月份达最高值。
【知识拓展】耀斑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局部小区域的突然发亮,并迅速增强的现象,又叫色球爆发,它是各种太阳活动中最为剧烈的现象。
耀斑在几分钟内形成,可持续存在几个小时。
能量大多是紫外线辐射,也发出强X射线,还有宇宙射线和非高能粒子。
耀斑发出的辐射和粒子同地球磁场和电离层相互作用,会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之一。
耀斑和黑子有密切关系,它多出现在黑子区的上空,并有同一兴衰过程,活动周期约为11年。
7.下图是世界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值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A、B两地的纬度值约为37°N,A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等。
青藏高原地势高而空气稀薄、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撒哈拉沙漠降水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
第(2)题,C地纬度低于B地,太阳高度角大而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较强。
第(3)题,城市与郊区相比,纬度无差异,但大气清洁度和降水多少有较大差异。
第(4)题,一个地区不同季节太阳辐射差异较大,只能从不同季节该地太阳高度角大小、昼长、天气变化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西亚和北非)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2)160~180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3)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4)A地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方法技巧】分析等值线掌握世界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1)从图中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的走向和数值,总结出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比同纬度年太阳总辐射量偏高的区域,多是高海拔区,或者是干旱少雨区。
(3)太阳直射点和气候因素的季节变化使太阳辐射强度呈现出季节变化的特点。
读下表,完成1~3题。
1.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2.依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证明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人类必须在火星上探寻到( )A.O2存在B.H2O存在C.CO2存在D.CH4存在3.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②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④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选D,2选B,3选D。
第1题,由表可知,火星与地球最为接近的是自转周期。
第2题,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火星上探寻水存在是证明其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3题,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金星,它们都是类地行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周期不同;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
4.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解析】选D。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发生在日冕层中的太阳风(太阳活动类型之一)对地球的具体影响。
太阳风吹袭地球属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与人口迁移、风力发电、生活耗能无关。
【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1)不能正确认识太阳风是太阳日冕层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误以为是大气运动;(2)没有正确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2018·武汉模拟)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地区各月日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5、6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965.该地区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导致图中a线数值高于b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和昼长B.地表状况和昼长C.太阳高度角和纬度D.地表状况和纬度【解析】5选D,6选A。
第5题,由图可知,11月、12月、1月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曲线倾斜最大,说明该时期天文辐射受纬度的影响最明显。
第6题,从图中各条曲线的分布规律不难看出, a线表示的为4月,b线表示的是10月。
4月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10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与10月份相比,4月份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更大、昼长更长,故天文辐射的数值更大。
【加固训练】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地日照率夏季差异最小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C.北京日照率夏季最小是雨季影响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2)M地最可能是( )A.成都B.拉萨C.长春D.上海【解析】(1)选B, (2)选A。
第(1)题,哈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因此日照率高。
第(2)题,M地日照少,7、8月较强。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云雾多,日照少。
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日照较强。
7.(能力挑战题)下面是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2)把你画的图和下面的“磁暴”图进行比较,你能推断出两者有什么关系吗?试加以解释。
【解析】对比分析两图,找到两者的关系,“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影响而形成,黑子数目多的时候,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使“磁暴”发生的机会增多。
答案:(1)(2)黑子数目多时,磁暴天数也多。
这是因为黑子数目多的时候是太阳活动活跃时期,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使“磁暴”发生的机会增多。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