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王涣传》-附译文翻译.doc
王涣传文言文翻译

王涣,字稚子,琅琊临沂人也。
父王述,为汉末名士,历仕黄巾、董卓、曹操,以清廉著称。
涣少聪颖,好学不倦,年十六,便通经史,博览群书,名噪一时。
涣既长,负笈游学,至京师,以文章名世。
时曹丕篡汉,建立魏国,涣遂投笔从戎,仕魏。
初为参军,后迁尚书郎,累迁侍中、光禄勋,位至九卿。
涣在职,清正廉明,不附权贵,屡次弹劾贪官污吏,深得朝野赞誉。
魏黄初二年,涣以奉车都尉之职,出为东平太守。
东平地广人稀,民风淳朴,然官吏贪污成风,百姓苦不堪言。
涣到任后,明察秋毫,严于律己,不徇私情,深得民心。
涣教民以孝悌忠信,倡导耕读传家,使东平百姓安居乐业。
涣在东平,兴利除弊,政绩斐然。
一日,涣见民间贫富悬殊,遂上疏朝廷,请求减轻赋税,宽免徭役。
魏文帝览疏,深为感动,遂下令减免东平赋税,宽免徭役。
涣又上疏,请求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魏文帝批准,涣遂派民工疏浚河流,修建陂塘,使东平地区农业生产得以发展。
涣在东平,以德服人,威望日隆。
时东平有盗贼作乱,涣率兵讨伐,一举平定。
此后,东平百姓安居乐业,盗贼不敢近境。
涣因功升任冀州刺史,又迁兖州牧。
魏黄初五年,涣因病去世,时年五十四。
涣在世,清廉自守,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
死后,东平百姓为之立碑,以示纪念。
涣之墓在东平,至今犹存。
涣之才德,可谓一时之选。
其清正廉明,勤政爱民,为后世称颂。
涣之事迹,虽已远去,然其精神,仍激励着后人。
故史家赞曰:“王涣之政,清如秋水;王涣之德,厚如泰山。
”翻译:王涣,字稚子,是琅琊临沂人。
他的父亲王述,是汉末知名人士,历任黄巾、董卓、曹操的官职,以清廉著称。
王涣从小聪明伶俐,好学不倦,十六岁时就已经通晓经史,博览群书,名声一时大噪。
王涣成年后,负笈游学,来到京城,以文章闻名于世。
当时曹丕篡夺汉朝,建立了魏国,王涣于是放下笔杆从军,加入魏国。
最初担任参军,后来升迁为尚书郎,连续升迁至侍中、光禄勋,官至九卿。
王涣在任期间,清正廉明,不依附权贵,多次弹劾贪官污吏,深受朝野赞誉。
《后汉书·王涣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后汉书·王涣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槃桉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王涣传》知识点分类整理

(2018年全国2卷)《后汉书•王涣传》知识点分类整理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顾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悅,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知识点分类整理:1.通假字属通“嘱",嘱托,托付给2.重点词语:(1)尚:推崇,崇尚(2)通:往来交接(3)剽轻:强悍轻捷;轻疾(4)改节:改变节操(5)敦:重视,推崇,崇尚(6)律令:法令(7)略:大致,大略)(8)举:列举,这里指"把握"(9)大义:主要意思(10)当职:担任职务(11)割断:决断(12)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王涣字稚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涣字稚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王涣字稚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王涣字稚子》出自《后汉书·王涣传》,下面是《王涣字稚子》阅读答案及翻译,快来看看吧!(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广汉郡,在今四川成都境内)郪(qī,汉代县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推崇,崇尚。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推崇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气力(指武力),数(shu ?,屡次)通(往来交接)剽轻(piāo qīnɡ,强悍轻捷)少年。
晚(后来,在一定时间以后)而改节,敦(推崇,崇尚)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法令),略(大致,大略)举(列举,这里指“把握”)大义(主要意思)。
为太守陈宠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当职(担任职务)割断(决断),不避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宠风声(政治名声)大行(广泛流传),入(指由地方到朝廷)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治理)?”宠顿首(磕头。
旧时礼节之一。
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谢(辞让)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简”“选”都是选拔的意思,“贤”“能”都指有才能的人),主薄镡显拾遗补阙(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奉宣(捧读。
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除(授予官职)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方法与谋略)讨击,悉(都)诛(杀)之。
境内清夷(清平,太平),商人露宿(在室外或郊野住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说)以属(zhǔ,同“嘱”,嘱托,托付。
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广汉郡,在今四川成都境内)郪(qī,汉代县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推崇,崇尚。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推崇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气力(指武力),数(shu ò,屡次)通(往来交接)剽轻(piāo qīnɡ,强悍轻捷)少年。
晚(后来,在一定时间以后)而改节,敦(推崇,崇尚)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法令),略(大致,大略)举(列举,这里指“把握”)大义(主要意思)。
为太守陈宠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当职(担任职务)割断(决断),不避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宠风声(政治名声)大行(广泛流传),入(指由地方到朝廷)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治理)?”宠顿首(磕头。
旧时礼节之一。
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谢(辞让)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简”“选”都是选拔的意思,“贤”“能”都指有才能的人),主薄镡显拾遗补阙(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奉宣(捧读。
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除(授予官职)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方法与谋略)讨击,悉(都)诛(杀)之。
境内清夷(清平,太平),商人露宿(在室外或郊野住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说)以属(zhǔ,同“嘱”,嘱托,托付。
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稚子,终无侵犯。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广汉郡,在今四川成都境内)郪(qī,汉代县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推崇,崇尚。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推崇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气力(指武力),数(shu ò,屡次)通(往来交接)剽轻(piāo qīnɡ,强悍轻捷)少年。
晚(后来,在一定时间以后)而改节,敦(推崇,崇尚)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法令),略(大致,大略)举(列举,这里指“把握”)大义(主要意思)。
为太守陈宠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当职(担任职务)割断(决断),不避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宠风声(政治名声)大行(广泛流传),入(指由地方到朝廷)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治理)?”宠顿首(磕头。
旧时礼节之一。
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谢(辞让)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简”“选”都是选拔的意思,“贤”“能”都指有才能的人),主薄镡显拾遗补阙(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奉宣(捧读。
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除(授予官职)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方法与谋略)讨击,悉(都)诛(杀)之。
境内清夷(清平,太平),商人露宿(在室外或郊野住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说)以属(zhǔ,同“嘱”,嘱托,托付。
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稚子,终无侵犯。
王涣传翻译

原文: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日:“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谭显拾遗补阔,臣奉宣诏书而己。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l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摘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酸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播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翻译: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父亲王顺,任安定太守。
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
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
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
汉和帝问他:“你在那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潭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王涣传》|附译文翻译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附加题 总分
得
分
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后汉书·王涣传》|附译文翻译_2018
年高考全国II卷文言文阅读题_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19分,考试时间20分钟!
*请点击右侧【开始考试】按钮进行考试,并在规定时间
内提交试卷,试卷提交后能马上查到考试成绩及试卷答案!
试卷标签:高中,高三,语文,后汉书,王涣传,译文翻译,2018
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
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
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
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
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
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
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
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
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
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槃于路。吏问
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
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____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
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
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
旋踵,____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参考译文: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
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
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
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
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其中那些含有
冤情,长期告状,而历届官府所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人们难以信服
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
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
和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共
同集资,前去祭奠酿酒,多达数千人。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
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
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
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
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人民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
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 延熹年间,桓帝喜好黄老之术,将各种祭祀的
处所全部毁掉,只特别留下诏密县保存已故太傅卓茂的祠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
庙。自从王涣挂了后,皇帝连续下诏给三公令他们挑选洛阳令,都不称职。永和年
间,急切下令勃海任峻补任洛阳令。任峻提拔任用文武官吏,都各尽所能,纠察捉
拿奸盗,一刻也没有空闲,一年断案,不过数十件,威风远超王涣,但文辞义理不如
他。任峻字叔高,在太山太守任上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