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苏东水 第一篇 总论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1)关联方式分类法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②原料关联分类法③用途关联分类法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
(3)生产要素分类法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1)四次产业分类(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哈佛大学---SCP基础上)一、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主编)课件

(二)产业经济学揭示自身特有的经济规律
• 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既不同于宏观经济学 所揭示的宏观经济总量的行为规律,也不同 于微观经济学揭示的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规 律,而必定有自身所特有的运动规律。
•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 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 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 秩序型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 则性产业政策,它一般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法 律或者通过诱导、说服和规劝等方式对产业活 动进行干预。
(二)产业结构理论
•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 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 变化主要是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 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 出来。
•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 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 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 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 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 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 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 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 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 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 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 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 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 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 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 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 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 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
01 产业经济学推荐教科书

《产业经济学》推荐教科书一、苏东水:产业经济学此教科书是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各大专院校采用较多的教材。
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经济学、管理学门类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与现实产业发展的实践,围绕如何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这一中心,按照企业、市场和政府三条主线逐层展开,既同国际接轨又与实践结合。
除论述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外,还适应中国特色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经济理论的要求,论述了东方管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产业经济思想,吸收、体现世界产业经济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精华。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在广大读者广泛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补充形成了新的专著。
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的含义与分类一、产业的含义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五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三、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第二篇产业组织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一节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第三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二、可竞争市场理论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四、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第三章企业第一节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新古典企业理论二、现代企业理论第二节东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二、东方企业的特点三、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企业的地位二、企业的作用第四章市场第一节市场结构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市场行为一、市场行为的定义二、市场竞争行为三、市场协调行为第三节市场绩效一、市场绩效的定义二、绩效指标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第四节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第五章竞争第一节静态竞争策略一、产量决策——古诺模型二、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三、产品决策——豪泰林模型第二节动态竞争策略一、产量领先策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二、长期竞争策略——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三、米尔格罗姆一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第三节竞争的人为为人观……第三篇产业结构第六章理论发展第七章关联第八章优化第四篇产业管理第十章产业政策第十一章政策类型第十二章产业规制第十三章行业管理第五篇产业发展第十四章产业发展理论第十五章中国产业发展展望二、芮明杰:产业经济学此教材是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
产业经济学1章_绪论

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
3、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人们生产活动的发展阶段性 为主要依据,以资本的流向为主要标准,把产 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二、三产业。
费歇尔 新西兰经济学家《安全与进步的冲突》 1935.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你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2、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3、产业的概念和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分类的方 法。 4,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应用领域。
一、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体系
(一) 产业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对象,研究社会经济
我们采用的定义: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 或劳务上具有一定替代关系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总和。
三、 产业分类方法
(一)生产结构分类方法
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对产业分类。
分类标准和方法: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生产生产资料部类(第Ⅰ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部类 采用三次产 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 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实用性 1、联合国分类标准(ISIC) 2、中国标准产业分类
统计数据
中国三大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产业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农业0.13 0.12 0.20 0.11 -0.09 -0.07 -0.04 -0.02 -0.08 -0.19 工业0.05 0.01 -0.09 0.01 0.08 0.06 0.14 0.15 0.10 0.08 服务业——— ——— ——— ——— 0.10 -0.0 -0.14 -0.08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第四版)习题答案-0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产业的涵义与分类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思考题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 (六)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一)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 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 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 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 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 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 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 (2)产业结构理论 (4)产业布局理论 (6)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苏东水 第一篇 总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内涵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 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
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苏东水
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
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满足社会某种需求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
务生产及经营的各个部门。它包括国民经济的各
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
服务以至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为“产 业”。 ——史忠良
二、日本产业政策与产业经济学的形成
(一)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危机 • 1、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 2、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危机。
•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侧重于个量分析,也即注重微观经济的分 析,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即咱们所熟悉的所谓自由放任主义。 但是,1929年的危机冲击了新古典经济理论。 •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出现问题,意 味着凯恩斯理论的不健全。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彻底导致 了该理论的崩溃。
等现代分析工具。 具体来讲,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后,学生学会理论并分 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 规律、工业机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等)、理解整个经济系统 产业之间的投入产业关系。同时,也能够利用现代分析工 具(如数学工具、博弈论等)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关系,并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理解和分析国家的有关产 业政策。从而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及理解研究和实际工作奠 定扎实的基础。
[5]夏大慰,《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6]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出版社2000年版 [7]毛林根,《产业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简新华, 《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Industry Economics课程说明:一、产业经济学学科定位及其重要性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经济学科。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分析,如企业定价理论,企业兼并、技术创新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速和工业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系统面临结构调整和转换,主导产业选择、企业间有序竞争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产业经济学这一学科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二、教学目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较为完整掌握产业经济学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经济现象和发展规律;使学生尝试用所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释和指导经济活动。
具体来讲,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学会理解并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理解整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投入产出关系。
同时,也能够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如数理统计工具、博弈论等)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关系,并且能够利用学过知识理解和分析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从而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及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围绕如何实现产业资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这一中心,按照企业、市场和政府三条主线逐层展开,突出了中国特色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经济理论要求,吸收、体现世界产业经济领域最新动态和精华。
全部内容分为六大部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
其中,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为主要讲授内容,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可作为了解部分。
四、前期知识储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学习产业经济学应具备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知识了解。
所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是其先导课程。
五、考试要求总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理论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闭卷)成绩组成,实践考核采取调研报告或课程论文形式进行。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2.原料关联分类法: 原料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
原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类似为依据 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具有相同的原材料:如棉纺工业、化纤工业 、钢铁 业、木材业、卷烟业等 具有相类似的原材料:如造纸业、纺织业、服装业、 印刷业、冶金工业等 具有性能相似的其他投入物:如电力、煤气、供水等 具有活动对象相类似的产业:如采石业、矿业、渔业、 伐木业等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二)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第 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 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第二,从供应角度来 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 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产 业应该具有的活动是专指具有经济性质(即为一定的经 济目标服务)的各项活动,不包括政治、社会等活动。 同时,产业应该具有的经济活动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 性的特征的所有经济活动,而不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 门经济活动。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的涵义
(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随着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表 现为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和产业分工越来越细。 马克思曾经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社会分工有三 种形式: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产业 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一般分工是 特殊分工的基础。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美国于1972年编制和颁布了它的国家标准分类 法,设有7位数字的编码。第一位数字代表产业部 门,前两位数字代表产品类,共99种主要类,然 后再层层细分,一直细分到7位数字,共分为7500 种不同的产品类型。 英国编制的国家标准分类法有27个主要产业种 类,181个产业分类。 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国民经济行业分 类与代码》,将国民经济划分为16个门类、92个 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