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角
酸角的栽培技术

酸角的栽培现状及前景
要点一
栽培现状
目前,酸角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我 国云南、广东、海南等省份也有广泛种植。随着栽培技术 的不断提高,酸角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要点二
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天然药物的需求增加,酸角作为一 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其市场前景广阔。未来,通过进一步 研究和改良栽培技术,提高酸角的产量和品质,有望满足 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 时,酸角树的生态价值也值得关注,它耐旱耐瘠,适合在 贫瘠土地种植,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
嫁接繁殖
01
砧木选择
酸角嫁接常用的砧木有野生酸角和栽培品种的实生苗。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砧木,保证嫁接后的生长势和抗逆性。
02
接穗选取与处理
从优良母树上选择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采
集后,应立即剪去叶片,保留叶柄,以减少水分蒸发。
03
嫁接方法
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切接、劈接和芽接等。嫁接时要保证砧木和接穗的形
采摘时间
一般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采摘,避免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摘,这样可以减少果实病害的发 生。
储存技术
储存环境
酸角储存环境需要保持阴凉、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以防果实变质。
储存容器
应选用透气性好、无异味的容器进行储存,如竹篮、木箱 等。避免使用密闭的塑料袋等容器,防止果实窒息发酵。
防腐处理
在储存过程中,可以对酸角进行适量的防腐处理,如使用 食品级的防腐剂,或者将果实置于淡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能有效延长酸角的保鲜期。
定期检查
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果实的状况,发现变质的果实应及时 清理,防止影响其他果实。
云南酸角种植标准

云南酸角是一种优质的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因此在云南省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推广。
以下是云南酸角种植的一些标准:
1. 土壤条件:酸角树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4.5-5.5之间,最适宜的土壤类型为砂质壤土。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如云南酸角、红酸角等。
3. 栽植密度: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地面积和树冠大小来确定,一般每公顷栽植酸角树苗数在1500-2000株之间。
4. 施肥管理:酸角树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应定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保证树体健康生长。
5. 病虫害防治:酸角树易受病虫害侵害,应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
6. 修剪管理:酸角树的修剪应及时进行,以促进树冠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和产量。
7. 收获和储存:酸角果实成熟期一般在7-8月份,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晾干和储存,以延长果实保质期。
总之,云南酸角种植的标准主要涉及土壤条件、品种选择、栽植密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管理和收获储存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
罗望子(酸角、酸豆)

罗望子(酸角、酸豆)中文学名:罗望子拉丁学名:tamarindus indica l. 别称:酸角、酸豆、罗晃子、甜目坎等【来源】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以果实入药。
春季采,除去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消食化积。
用于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
【用法用量】 0.5~1两。
【备注】(1)民间用本品作酸味调料和制作清凉饮料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形态特征罗望子可高达25m,树皮纵裂;荚果肥厚,扁圆筒状,外果皮薄脆,中果皮厚肉质;种子椭圆状,每果中含3~10粒,深褐色,具光泽。
罗望子状如豆荚,味道酸中带甜,成熟后的豆荚呈红色,去荚去子后挤压成一块块的砖头状,即可等待出售。
市面上常见有砖状、片状、粉末与浓缩的果肉。
其中以砖状保存原味最甚,又以来自泰国的为上等货,挑选时可以用手轻轻摸一摸,柔软的才会湿润有味。
生长习性罗望子最适宜在温度高、日照长、气候干燥,干湿季节分明的地区生长。
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需要在平均10℃以上,年积温7500℃左右,降雨量在1000mm以下和日照时数在2200h以上的环境条件。
罗望子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很严,在质地疏松、较肥沃的南亚热带红壤、砖红壤和冲积沙质土壤均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粘土和瘠薄土壤上生长发育较差。
罗望子繁殖力强、生长快、结果早,实生树3~5年生即可开花结果,7~8年生进入盛果期,经济年限可持续60年,寿命则长达百年至数百年。
罗望子每年的4~5月发芽开放,花芽为混合芽,着生在短枝上,发芽时先长叶后开花。
夏季枝叶生长旺盛,入秋即停止生长,翌年的立春前后陆续落叶。
9~11月结果,越冬至第2年3~4月果实成熟,果实采收后即开始发芽开花。
罗望子具有每年多次开花的习性,但春季开的花结果数量多、果型大、品质好。
分布范围原产印度及热带非洲,1900年引进台湾,东南亚国家将罗望子入菜,但在台湾均栽培为观赏树。
酸角的功效与作用

酸角的功效与作用
酸角,又称为罗望子,是指酸角属植物的果实。
酸角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酸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高热、口渴等症状。
它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反应。
2. 消食化湿:酸角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可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食物。
它还可以化湿,改善湿热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3. 利尿通淋:酸角有利尿的作用,能够增加尿液排出,减轻体内的水肿症状。
它还可以通淋,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4. 解酒护肝:酸角有解酒的作用,能够帮助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它具有保护肝脏的功能,有利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5. 抗菌消炎:酸角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它在治疗口腔溃疡、皮肤疮疡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酸角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群要慎用。
此外,孕妇、儿童以及特定疾病患者在使用酸角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酸角的功效与作用10大

酸角的功效与作用10大酸角科学名称为Hibiscus Sabdariffa,它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果树,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
酸角的果实被广泛用于制作食品、饮料和草药,因为它具有许多健康功效和药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酸角的十大功效和作用。
1. 抗氧化作用:酸角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可以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减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2. 降低血压:酸角中的花酸成分能够放松血管,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它还具有利尿作用,能够促进体内盐分的排泄,进一步降低血压。
3. 降血脂:酸角中的花酸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脂,减少胆固醇的积累,保护心脏健康。
它还能够阻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 提高免疫力:酸角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它还含有一些抗菌和抗病毒成分,能够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5. 改善消化:酸角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有助于消化食物,缓解胃肠道问题,如胃痛、胃酸过多和便秘等。
6. 促进减肥:酸角中的花酸有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它还含有一些纤维素,能够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有助于减肥和保持健康体重。
7. 抗炎作用:酸角中的花酸和花青素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对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8. 降血糖:酸角中的纤维素和类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糖尿病。
它还具有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
9. 保护肝脏:酸角中的花酸和类黄酮成分能够保护肝脏免受损害,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预防脂肪肝和肝炎等疾病。
10. 抗癌作用:酸角中的花酸、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剂等成分具有抗癌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预防各种癌症的发生。
总之,酸角是一种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和药用作用的植物,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都有益处,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
酸角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

《酸角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2023-10-25contents •酸角的生物学特征•酸角的栽培技术•酸角的病虫害防治•酸角的应用价值•酸角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目录01酸角的生物学特征酸角属于豆科植物,为多年生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0-12米,树皮灰褐色,粗糙不平,有纵裂纹。
叶片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呈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圆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叶柄基部有2个腺体。
花为总状花序,腋生,花萼绿色,钟状,花冠黄色,蝶形,荚果呈长圆形,扁平,果皮厚而硬,成熟时黑褐色。
形态特征酸角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它适应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生长特点酸角的植物学特征酸角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需要充足的日照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
它适应能力强,能够耐受高温、干旱和瘠薄的土壤条件。
但是它不耐寒,因此在寒冷地区种植需要采取防寒措施。
生长环境酸角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5-6年才能开花结果。
它的生长速度较慢,但寿命较长,可以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生长周期酸角的生长习性有性繁殖酸角可以通过种子繁殖。
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2-3天,然后播种在深厚的土壤中。
保持土壤湿润并给予充足的阳光,一般2-3个月后即可发芽。
无性繁殖酸角也可以通过扦插或分株进行无性繁殖。
选择健康的枝条,剪成10-15厘米的长度,插入土壤中并保持湿润,一般需要2-3个月生根。
酸角的繁殖方式02酸角的栽培技术酸角的种植环境选择酸角喜欢温暖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8-35℃,不耐寒,因此在寒冷地区种植需要做好保温措施。
温度酸角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因此种植地需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水分酸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
土壤酸角需要充足的光照,最好种植在向阳的地方。
光照种子选择选择优良、抗病、丰产的品种,并选用成熟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
播种方式酸角可以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
长树上的“豆角”,儿时开胃零食,剥皮就能吃,现在18元1斤

长树上的“豆角”,儿时开胃零食,剥皮就能吃,现在18元1斤酸角的介绍酸角就是这样一种植物,估计这个名字勾起了不少60后、70后,还有部分80后一代人儿时的美好童年回忆了。
酸角也叫通血香、罗望子、酸饺、酸豆、甜目坎等,这是只有南方少部分地区有分布的一种植物,其中云南、四川两地较多。
有人说它是原产自印度,或者是泰国的一种植物,其实酸角不是我国原产,而是来自遥远的非洲。
只是后来传入到了印度和泰国等一些雨水较多又炎热的国家,就被部分人误认为它们是酸角的“故乡”。
我国所种植的酸角,主要是来自邻国印度,并且它在云南和四川栽种的历史非常悠久了。
这种植物长得很高大,喜欢炎热多雨的环境,在我国主要是分布在金沙江、怒江和西双版纳地区。
酸角长得很像豆角,但是它要更短,却更粗壮。
外壳是土黄色的,成熟了以后就变脆了,手指稍微用力一捏就碎掉了,然后就能见到里面的果肉,它可是很多人儿时最爱吃的一种零食了,非常的开胃。
儿时一买一大袋虽然酸角的名字带有一个酸字,但是并不是都是酸味的。
它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酸型的,这样的果形像马蹄形。
另外一种是酸甜型的,长得很像泥鳅。
还有一种则是纯甜型的,它就是没什么酸味的,吃起来甜甜的,但是比较少见,这也就近些年才培育出来的。
在过去主要是吃酸型的和酸甜型的,尤其是后者更是又酸又甜,让很多的小孩子爱不释手,就连很多的大人们也喜欢吃。
在当时因为只有云南、四川这些地方才有,很多人如果去这些地方旅游了,就会特意购买这种零食回去,把它当成特产,男女老少都喜欢吃。
在当时酸角不值钱,2毛钱就能买一小袋,而5毛钱一大袋,很多人在学校附近的商店都来买。
而家长去卖的话,那都是按袋买。
它很耐存储的,并且也不需要加工,是可以直接剥皮就吃,非常的方便。
酸角不光是可以当零食吃,而且还可以制作成为多种美食。
像纯酸型的酸角,就因为太酸了很少有人把它当零食,都是制作成为酸角糕点、果冻、果脯等,现在还会把它加工成为果汁、果酱、饮料等,开发价值非常高。
你好,酸角!

你好,酸角!酸角(Tamarindus indica Linn)又称酸豆、罗望子、罗旺子、“木罕”(傣语)、九层皮、(云南)曼梅、(元江傣语)曼姆.德玛罕姆、亚参果、印度枣、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
酸角属豆科苏木亚科热带、亚热带常绿大乔木,该属仅含酸角1种,有两个类型:甜型和酸型。
酸角喜欢炎热气候,在年均气温18ºC—24º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海拔不超过1500米的地区都能正常生长。
酸角原产非洲,后经苏丹引入印度,后来由亚洲南部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国家和欧洲等地。
公元前4世纪酸角曾一度风靡古埃及和希腊。
在世界上所有的热带果树中,酸角分布最为广泛,除南极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布。
亚洲是世界酸角的主要出产区。
印度、斯里兰卡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主要生长于热量条件好、降雨少、海拔不超过1500米的旱坡地。
其中印度、菲律宾、泰国有成片果园,且产量都十分可观,仅印度年产果荚达27.5万吨,菲律宾每年出口价值8万美元的酸角,泰国著名的甜酸角和酸酸角每年也大量出口创汇。
在美洲,酸角主要分布于拉美许多国家及美国的干热地区,墨西哥栽培面积在本洲最大。
美国主要分布于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南段、墨西哥湾沿岸和佛罗里达州,有著名的迈尼勒甜酸角。
在危地马拉,集中分布于墨塔瓜干热峡谷。
在非洲,酸角主要分布于埃及、埃塞俄比亚、南非、莱索托、肯尼亚、尼日利亚、喀麦隆、苏丹等国家的低海拔荒坡旱地和沙漠。
南非、埃塞俄比亚数量相对较多。
在欧洲,酸角主要分布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海拔1000米以下的近海坡地、荒山斜坡。
在大洋洲,酸角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斐济等国。
酸角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贵州、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的南部及海南、台湾,海拔不越过1400米的旱坡荒地、干热河谷、庭院四旁和滨海。
酸角在云南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怒江、元江干热河谷及西双版纳、河口一带,海拔50—1350米的热量好的地方,自然生长有版纳甜型和普通酸型两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