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情况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及经济性利益

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及经济性利益

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及经济性利益浅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到来,能源的大量消耗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民用既有建筑能耗呈现居高不下的态势。

文章对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现状、改造重点进行了分析,对改造成本和改造后的经济利益性进行了分析,为居民小区或单个家庭进行节能改造提供了经济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经济利益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81-02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房屋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能耗越来越高,建筑能耗的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民用建筑为例来讨论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及相关节能问题。

一、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的现状1.概念。

建筑能耗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从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一直到建筑使用的全过程能耗。

而从狭义上讲是指建筑的运行能耗,就是人们日常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炊事、洗衣等的能耗。

本文中所指建筑能耗是指狭义上的建筑能耗,即保障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所需运行使用能耗。

2.现状。

我国建筑可分为工业建筑、农村居住建筑和城镇民用建筑三大类。

据建设部统计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均住宅面积为30平方米,按中国13亿多人口计算,我国建筑面积已达到400亿平方米,而我国每年新建住宅近2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而建筑能耗已从10年前占社会总耗能的15%,上升到现在的占16.7%。

现有存量建筑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的建筑,属于非节能的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占到30%以上。

如果按照现在的建筑能耗,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10亿吨标煤的水平,约等于4.5个三峡发电站的年发电量。

3.重点地区。

我国北方大部分采用集中供热系统,而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不良、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和热源调节不当等问题从而使系统损失的热量高达30%,导致我国建筑采暖能耗偏高。

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探讨摘要:在当前城市能源短缺,用地资源日趋紧张和整个社会提倡绿色节能,低碳减排的大环境下,建筑业以其庞大的能源消耗首当其冲,成为绿色节能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我国各地也都提出了相关的节能法规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与政策而求得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建筑节能之路。

那么东北严寒地区由于其较为极端的地理气候条件,本身的冬季室内采暖就要消耗掉大量的能源,还有城市建筑的大量建设所消耗掉的巨大的原材料都使得建筑节能,降低能源消耗迫在眉睫。

那么本文从严寒地区的区位条件出发,由气候,地质,节能政策等实际影响因素出发,通过节能理论分析总结事宜地区节能设计的策略,进而期望对于严寒地区的节能设计有所启示与帮助。

关键词:严寒地区、节能、设计策略前言建筑节能在城市能源短缺,用地资源日趋紧张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的大背景下已经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发达国家的能耗一般在总能耗的1/3左右。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而加大以及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的比例将继续提高,最终接近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

根据近三十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一严寒地区建筑节能现状与相关节能政策1.1 严寒地区气候条件、地质及建筑能耗现状1.1.1气候条件那么根据建筑热工气候分区,其所说的严寒地区即为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多余或等于145天。

同时还更加细分了严寒地区A区与严寒地区B区。

其中属于严寒地区A区的代表城市有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安达、齐齐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

属于严寒地区B区的代表城市有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特、抚顺、大柴旦、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密、鞍山、张家口、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银川、丹东[1]。

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分析

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分析

季 炎热 , 空调 又 日益 普 及 , 建 筑空 调能耗 正 在迅 速 增加 。至 2 0 0 0年 , 我 国城 市 既有 建 筑面 积达 7 6 . 6 亿 m , 城 乡新 建 筑竣工 面积 I 8 . 2亿 m , 其 中建成 的 节能 建筑 面积 累计 仅 1 . 8亿 m 由此 可见 , 节能建 筑 面积 所 占比例 很 少 。每 平 方 米建 筑 面积年 耗 能 量 , 我 国 与 气候 条件 相 近地 区的发 达 国家相 比, 要 高 出约 2倍 以上 。本文 就建 筑 节能 改造提 出几点建 议 。 关 键 词 建 筑 节能 改造 分析 中图 分类 号 : T U 2 0 1 . 5 文 献标 识号 : A 文 章编 号 : 2 3 0 6 — 1 4 9 9( 2 0 1 3 ) 1 8 - 0 2 2 1 — 2

2 . 对节 能改造 的 总体 顺序 安排建 议
既 有建筑 数量 巨大 ,改造工 作要经 历一个 长期 的复杂 的过程 , 必 须 有计 划 、 有 步骤地 推进 。 既有 建筑 节 能改造 应 按照 建设 部 《 建 筑节 能“ 十五” 计划 和 2 0 1 0 年 规划》 的部 署 , 从政 策 、 法 规和标 准 的研 究 、 编制 和落 实入手 , 由易 到 难, 从 居住 建筑 到公 共建筑 ; 从 大中城 市 到城镇 、 乡村 ; 经济 发达 地 区 先行, 从有条 件的建筑 着手 , 逐步 推进 。 既有 建筑 节能 改造 , 非凡是 宾馆 、 写 字楼 、 商 场等可 以结合 装修 改 造 进行 ,也可 以结合 平屋 顶改斜 屋顶 以及建筑 加层 工程 同时进行 ; 还 可 结合 供 热计量 收 费体制 改革 、 供热 管 网的 改造进 行 , 在室 内管 网改 造 的 同时 , 对 围护 结构加 强保温 , 才 能收 到很好 的节 能效果 。 既有 建筑 节能 改造 , 无 论北方 或是 南方 , 只 要是 条件 答应 , 就应 该 抓 紧进 行 。结 构质量 不好 的危 旧建筑则 。 3 . 国外 几种 节能做法 3 . 1 德 国冬季 多 以燃油取 暖为 主 。 未 进行 节能改造 的住宅 , 其燃 油 量在 2 O升 / m 2 以上 。路 得维 希港 的一栋 示 范建筑 ,主 体为砖 墙 的住 宅, 外 墙贴 上 2 O厘米 厚 的聚苯 乙烯 板做 外 保温 , 层 顶则 采用 2 9 厘 米 聚 苯板 保温 , 还采 用 了其他 一 些措施 。改造 的结 果 , 在 提 高室 内热 舒 适 度 的情况下 , 采 暖燃油 降到 3 升 / m . 3 . 2窗户 。 外 窗采用 了三层 玻璃密 封窗 , 用 L o w . E玻璃 , 内充惰 性 气体, 外 设卷 帘或 窗板 3 _ 3德 国最近 研制 出 了一种加石 墨 的聚苯 乙烯板 ,即在聚 苯颗 粒 生 产 中加进石 墨后 发泡制 出的 , 提 高 了保 温隔 热性能 3 . 4 将 石蜡制 成分 散 的极小颗粒 掺入保 温材 料 中, 抹 于外墙 内侧 ,

中国严寒及寒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

中国严寒及寒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

节能环保280 2015年60期中国严寒及寒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李长春甘肃省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3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民用能源消费逐渐增多,建筑耗能将更加突出。

建筑节能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节能降耗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国北方大多属于严寒、寒冷地区,建筑保温则是节能设计的主要部分。

本文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寒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北方建筑;节能技术;探讨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60-0280-011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北方建筑的基本要求我国北方冬季漫长特别寒冷,尤其东北可持续半年之久,一年干燥少雨、夏暖冬寒、温差大、气候干燥,多风沙,易发生火灾。

根据以上因素,北方的建筑物应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隔热;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向阳地段,尽量争取主要房间有较多日照;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比尽可能地小,平、立面不宜出现过多的凹凸面。

总体布局:规划应满足冬季日照与防寒的要求,加强冬季密闭性且兼顾夏季通风和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要考虑年气温差较大、冬季风的不利影响,保证各部分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窗墙面积比等符合规定要求,施工还要考虑冬季寒冷期较长和夏季多暴雨的特点。

2 生态建筑,节能减排近年建筑界更多地探讨建筑生态设计,应结合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内容达到建筑整体生态设计目标。

结合场地太阳光辐射、降雨、水文、风、植物等自然条件,在建筑生命周期过程中与自然合作,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使建筑融入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

在建筑周期过程中减少物资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是物流和能流的综合体系,建筑空间组合,墙体材料,结构体型等都影响到耗能水平,设计应采用与建筑功能相应的能源形势,技术方式和材料,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

严寒地区公共建筑超低能耗模拟分析

严寒地区公共建筑超低能耗模拟分析

关键词: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模拟,能耗分析1超低能耗建筑和能耗模拟随着全球变暖现象加剧,健康舒适的超低能耗建筑成为严寒地区建筑的发展重点。

据调查,欧洲各国目前都在逐步建造和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甚至近零能耗建筑。

以德国为例,德国被动房建筑的节能达90%。

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使得建筑能耗的模拟分析成为必须。

通过对超低能耗建筑的能耗模拟与分析,可以使能耗评价更加准确,使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经济性分析等。

我国目前已建成的严寒地区常规公共建筑节能都达到65%,吉林省现行的采暖设计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而超低能耗建筑节能达80%及以上。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建筑能耗模拟得到很大发展,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在建筑设计、建筑调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优化控制等方面展开。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集成化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建筑能耗模拟将成为被集成的一个功能,真正起到辅助和优化建筑设计的作用。

对于既有建筑,建筑能耗模拟的应用主要在于建立建筑能源系统的基准线模型,用于建筑能耗系统的能效评价、经济性评价和优化基准。

2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2.1项目工程概况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及其研发中心,超低能耗建筑部分与工程实训中心形成主辅体,总建筑面积3925m2,超低能耗部分建筑面积约1200m2,总高度8.1m,二层框架结构。

内设实验室、体验室及会议室等。

项目总投资约500万元,是全国首批超低能耗建筑标志性项目。

2.2围护结构设计该工程外墙保温构造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在190mm厚的砌块墙体外做140mm厚苯板,外加80mm厚岩棉和50mm厚保温砂浆,加上饰面板及抹灰后外墙总厚度480mm,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0.1W/(m2•K)。

屋顶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做300mm厚B1级保温板,上铺1∶10水泥膨胀珍珠岩(最薄处30厚),上面做干湿两道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将保温厚度提高到300mm,实现屋顶传热系数K<0.1W/(m2•K)。

严寒地区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

严寒地区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

严寒地区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严寒地区由于冬季温度极低,早晚温差较大,导致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要求很高,传统的设计方式中,会单纯从增加建筑用料的角度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在绿色建筑的理念下,能利用合理的设计降低建筑能耗。

本文就分析如何在严寒地区充分使用绿色节能建筑理念,合理设计,提升建筑合理化,舒适化,美观化。

关键词: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要点1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在严寒地区应用概述严寒地区建筑冬季取暖会消耗大量能源,利用合理的设计,以及收集可以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可以控制建筑带来的能源损耗,实现满足居住要求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能量的总体消耗。

目前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可以依靠收集更多太阳光、提升隔热水平满足对能源的需求,还可以合理利用风向,达到控制能量损耗的效果[1]。

也可以从内部结构设计展开,提升内部结构合理性,有效分配能量。

2严寒地区的建筑布置方式2.1充分利用太阳光利用太阳光照射建筑内部能提升建筑内部的温度,对建筑的布局设计中应该适合当地的环境特征和地质条件特点,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提升建筑的采光效果,降低严寒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在设置建筑朝向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状况,以便设计合适的层数、轮廓、围护结构、窗墙面积比[2]。

经过统计,建筑东西朝向时,冬季能耗将会比南北朝向高出5.5%。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在严寒的北方一般情况下建筑应选择南向、南偏西两个方向。

但是,建筑物的朝向也要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等特殊条件,也要结合当地道路系统进行条哼。

在设置建筑间距时,应该考虑日照、通风条件、建筑内部人员视线等因素,通常应该尽可能加大建筑的间距,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但是由于地区土地紧张等客观体条件,一个小区之内建筑间距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严寒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计算建筑的最佳间距,以便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提升建筑的室内温度。

2.2冬季防风和夏季通风自然风可以提升热量传导,增加空气对流,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更有利于改善建筑的通风散热。

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分析

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分析

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分析内容摘要:一、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

从北到南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

我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以及夏热冬冷地区的部分城镇冬季都需要采暖,采暖燃煤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空调又日益普及,建筑空调能耗正在迅速增加。

至,我国城市既有建筑面积达76.6亿m2,城乡新建筑竣工面积18.2亿m2,其中建成的节能建筑面积累计仅1.8亿m2.由此可见,节能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很少。

一、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

从北到南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

我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以及夏热冬冷地区的部分城镇冬季都需要采暖,采暖燃煤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空调又日益普及,建筑空调能耗正在迅速增加。

至,我国城市既有建筑面积达76.6亿m2,城乡新建筑竣工面积18.2亿m2,其中建成的节能建筑面积累计仅1.8亿m2.由此可见,节能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很少。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年耗能量,我国与气候条件相近地区的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约2倍以上。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量没有任何节能措施的既有建筑,其保温隔热性能差,设备系统效率低,导致采暖和制冷能耗浪费严重。

我国各地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普遍很差,传统外墙一般为实心粘土砖,其厚度严寒地区1.5-2砖;寒冷地区1-1.5砖;夏热冬冷地区1砖;夏热冬暖地区3/4砖;寒冷地区及其以南均用单层窗,严寒地区用双层窗。

再者,我国建筑采暖基本上以燃煤为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用油、天然气采暖的发达国家更加严重。

我国大量的既有建筑在采暖季节和空调期间继续不断地浪费着越来越有限的能源,并且向大气中排放着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增加温室气体浓度。

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灾害如沙尘暴、水灾、旱灾、土地荒漠化等,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加剧恶化。

由此可见,对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应该及早开展。

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

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
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 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
目录
01 一、我国既有建筑绿 色节能改造的效益分 析
03 参考内容
二、我国既有建筑绿
02 色节能改造的政策建 议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节能改造已成为当今世界 的焦点。在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也势在必行。本次演示将分析我国既 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效益,并提出方参与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例如,对于达到节能标准的建筑,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对于采用新能源技 术的建筑,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绿色节能改造的全面展开。
总结
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我国 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效益,提出完善法规和标准、加强宣传推广、促进科 技创新等政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深入发展。只有 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目标,为构建美好的人居 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 重要方向。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既有居住建筑的节 能改造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次演示旨在分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 能改造的综合效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 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二、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 的政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推动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需要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作保障。政府应制定 严格的节能标准和规范,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完善相关的财 税政策,对绿色节能改造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2、加强宣传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寒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情况调查与分析作者:郝爽等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05期
摘要:为了降低严寒地区既有建筑的能耗,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文章指出了当前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哈尔滨市的气候特点,探索哈尔滨市改造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改善室外环境的节能改造技术。

关键词:哈尔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109-02
0 引言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3.2℃至零下24.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

年平均温度3.6℃。

从建筑热工设计角度看,哈尔滨市属于严寒地区,冬季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0℃,采暖天数176天,采暖期的度日数4938℃·d。

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依据当前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情况,对严寒地区建筑的节能改造措施进行探索和分析。

1 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能耗现状及改造存在的问题
1.1 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能耗现状截止目前,哈尔滨市既有建筑总量约为1.44亿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约占72%。

在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仅占既有居住建筑总量的28%;非节能建筑约7400万平方米。

1980年以后建成的建筑约占既有居住建筑总量的80%以上。

既有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33.75w/平方米、采暖耗煤量指标为37.6kg/平方米;2000年以前的节能建筑按节能30%设计标准建设,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27.0w/平方米、采暖耗煤量指标为
26.0kg/平方米;2000年以后的节能建筑按节能50%设计标准建设,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
21.9w/平方米、采暖耗煤量指标为18.6kg/平方米。

建筑采暖以城市集中供热为主,普及率为61%。

1.2 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存在问题
1.2.1 改造规划及方案不科学合理因为没有对哈尔滨市既有建筑的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对需要改造及建筑的年代、结构类型、用能系统、能耗等情况了解不够,从而不能提出科学的规划,导致对项目的选择不够科学,未能对更有改造价值的工程优先改造。

改造的技术方案在围护结构改造的细部处理和技术选用、采暖系统改造方面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
①不重视或忽视围护结构改造细部构造涉及的问题。

②供热计量系统改造未能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同步进行。

1.2.2 切实可行的投融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其主要表现为:政府财政拨款为资金主要来源,居民投资比例很低甚至没有投资,供热和物业单位很少参与节能改造融资。

1.2.3 相关的制度建设、政策还不完善①各地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从而缺乏常态化节能改造机构。

②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缺乏统计、检测以及评估和通报制度。

③缺乏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专项资质审查和市场准入制度。

④对质量承担责任,没有引起监理单位的重视和强化。

政策不完善主要表现在:①缺少财政激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②对改造后的建筑缺少负责后期维修的主体及责任规定的政策。

③针对多住户住宅改造缺少界定建筑私产和共有财产界限的方式,缺少对节能改造相关责任人的义务和权力规定的政策。

2 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调查情况及改造措施
2.1 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调查情况哈尔滨作为北方严寒城市代表,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4个“中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情况调查试点城市”之一。

此次共完成了11个小区,306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39.1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调查工作,实际完成重点调查44栋。

调查的情况如下:①住宅状况。

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90年代以前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多为单元式的、4-8层的多层住宅,单元式多层住宅占所调查住宅所有类型的68%,居于主体地位。

单元式多层住宅建筑结构大多是砖混结构,外墙材料多为490mm厚实心粘土砖墙,也有少数外墙采用370mm厚空心砖加设保温层;90年代前的外墙装饰基本为清水砖墙,90年代后采用涂料和墙面装饰砖;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加设保温层,保温材料有加气混凝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膨胀珍珠岩等;门窗材质逐渐变成了断热铝合金、塑料型材等。

②住宅采暖情况。

从统计结果的数据分析,集中供暖占76%,小区锅炉房采暖占24%,采用非集中供热方式的比例仍然很大,而且被调查的住宅都是采用间歇采暖方式。

2.2 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改造措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门窗的气密性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内在因素。

围护结构的传热热损失约占70%~80%;门窗缝隙空气渗透的热损失约占20%~30%。

加强维护结构的保温,特别是加强窗户,包括阳台门的保温性和气密性,是节约采暖能耗的关键。

2.2.1 门窗节能改造门窗在传统住宅的热量散失中会损失1/3,另有1/3被门窗渗透进的冷风带走。

为了提高哈尔滨市门窗的气密性,除了尽量减少门窗面积外,还应当选择合适的窗墙
比。

既有居住建筑的户门往往采用木门,为加强保温,应在门芯板内做成保温夹层,内部填以轻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

安装防盗电子门能够在满足安全的同时提高保温性能。

窗户的保温性能由窗户的型材、玻璃及其密封性能所决定。

在选择节能窗户时,应优先考虑双层窗或中空玻璃,采用导热系数小的窗框。

可以用铝塑、钢塑、塑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更为保温、美观的的材料。

2.2.2 外墙节能改造在整个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外墙传热面积占66%,热损失占48%。

通过提高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动机热量损失以及降低夏季外墙内表面温度是外墙节能的有效措施。

如今建筑保温常用的单一材料保温和承重保温复合保温的形式。

2.2.3 屋顶节能改造严寒地区的屋顶保温主要是降低住宅顶层房屋的采暖耗热量以及改善顶层房屋冬季的热环境。

建筑多采用卷材防水平屋顶屋面,由于卷材防水层拥有使用寿命低、耐久性差的特点,使用时间过长时,防水层的失效也会使保温层在一定意义上失效。

因此,可进行平改坡改造,或者根据既有建筑屋面防水的情况选择倒置屋面。

2.2.4 阳台节能改造哈尔滨市的阳台多为封闭凸阳台,较薄的阳台栏板以及气密性差的窗户与维护结构,不仅导致冬季阳台窗户结霜,而且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

改造既有居住建筑阳台,首先对阳台窗的气密性及阳台栏板的保温进行改造。

北向阳台受太阳直射较少,应尽可能减少失热;阳台地面采用石材、地砖等蓄热系数较大的铺饰材料;南向阳台与房间之间的墙体采用深色表面,有利于蓄存太阳辐射。

2.2.5 楼梯间节能改造哈尔滨市八十年代建的住宅,多采用不采暖的木门楼梯间。

对于不采暖楼梯间,应当采用安装防盗电子门等方式密闭处理;楼梯间窗户和隔墙的改造,均按外窗和外墙的改造方法。

3 室外环境节能改造
在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小区面积小,环境差,具体表现为小区内基本没有绿化,地面铺设材料单一。

通过对既有居住建筑室外环境进行环境绿化设计和铺地饰面,可以减轻外围护结构对室外环境的抵御压力。

4 结语
文章指出了当前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哈尔滨市的气候特点,探索哈尔滨市改造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改善室外环境的节能改造技术。

通过对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室外小环境进行节能改造,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还能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同时使人们提高了对于节能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江亿,林波荣,曾剑龙等.住宅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2.
[2]王立雄.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7-58.
[3]谈河君.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8,2:5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