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合集下载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3周3课时)物理教案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3周3课时)物理教案
生:讨论猜想。
师:哪个小组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讨论回答。
师:综合不同学生的猜想,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各种猜想:
1.与速度有关
2.与质量有关
3.与速度和质量都有关
(说明:学生的猜想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偏离主题,教师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可引导学生进行反驳并通过有选择的板书保留有价值的猜想。)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请学生举一些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例子,然后师生一起总结;
3.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影响因素:高度和质量
4.讨论:哪个因素对重力势能的影响更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1)请生举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生:讨论并举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得到的结论解决几个问题:
1.同学们能否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释小小的馒头为什么会伤人?这则新闻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什么启示?
2.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不同?(说明:多媒体显示。此处体现从物理到生活。)
生:讨论并做出回答。
(四)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生:讨论并举例。如奔驰的骏马、飞行的小鸟、游动的鱼、地球、月亮……
(说明:此处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师:指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并指出动能的单位。(板书:2.动能的单位:焦耳。)
(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师与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实验证明哪一种猜想正确?

粤教沪科版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课件

粤教沪科版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课件

-------------------------------------------------------------------------------------
1
2
3
实验结论: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高度、质量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答:馒头质量虽小,但速度过大,具有 的动能就大,破坏性就强。
911撞机事件
想想议议
重 锤 下 落 时 能 将 木 桩 打 入 地 下。
高山上的滑雪者
被举高的人、重锤等都能对别的物体 做功,说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
三、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 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判断: (1)不做功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量。(×) (2)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就是动能。(× ) (3)一颗子弹的动能可能比一列火车的还大(√ ) (4)一个物体举的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 3.判断机械能的变化: 不变 势_____, 增加 机______ 增加 (1)匀速上升的气球:动_____, 减少 机______ 减少 (2)匀速下降的气球:动不变 _____,势_____, 不变 势_____, 不变 机______ 不变 (3)匀速水平的汽车:动_____, 增加 势_____, 增加 机______ 增加 (4)加速上升的火箭:动_____, 减少 机__ 减少 (5)边洒水边匀速水平的洒水车:动__,
A B
动 能转化为________ 弹性势 A—B : _ 能转化为____ 动 能
实验表明:
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 动能和势能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 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认识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

认识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

认识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能.2.知道机械能是由动能和势能组成,知道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3.理解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现象和应用.【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推理,了解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理解机械能的转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举例:打桩机上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可以把桩打进地里;跳水运动员在做跳水动作时,被压弯的跳板可以弹起运动员;子弹能够击穿障碍物;流水能推动竹排.问:你们能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吗?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什么是能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能.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多.能的单位就是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能的单位也是焦(J).(二)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实验探究: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看看哪一种情况下小球将纸盒推的更远.(2)将同一小球在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看看哪一种情况下小球将纸盒推的更远.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能做的功多,具有的动能就多;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能做的功多,具有的动能就多.所以,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多.(三)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物理学中把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实验探究:设计如上图实验探究重力势能大小可能相关的因素.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拉紧的弓、变形的撑杆也都能做功,这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大量事实和实验研究表明:弹性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四)机械能的转化1.老师举例: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既有动能,又有重力势能;摆球在摆时,同样既有动能,又有重力势能.结论: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讲解课本活动3,并演示摆球摆动实验,思考并分析.结论: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归纳出: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就会减少.【课堂小结】物体的动能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物体的位置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有摩擦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减少.【布置作业】。

11.4动能势能教学设计

11.4动能势能教学设计

13.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3、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4、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5、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难点:势能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最美司机——吴斌”的新闻,在激发学生向英雄学习的正能量时,提问:为什么小小的物体能把人砸伤甚至死亡?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能由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节教学要始终注意紧扣“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这一关键,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实例,由功和能的关系建立能量的概念。

展示PPT第三页的六张图片,让学生正确认识感悟能量的概念。

教师给出能量的定义。

在得出能量的定义后,可以让学生列举具有能的实例,并从能否做功的角度分析,加深对“能量”的理解。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2.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播放PPT第6张:然后引导学生针对上述实例,分析思考下列问题,得出动能的初步概念。

(1)以上这些物体是否具有能量?为什么?(答:具有能量,因为它们都能做功。

)(2)它们为什么能够做功?(答:因为它们都是运动的。

)(3)这种形式的能应该怎样命名?能否试着给这种能下一个定义?(答: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为了加深学生对动能的理解,在得出定义后,可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列举具有动能的实例。

活动1 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并渗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PPT课件(粤沪版)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PPT课件(粤沪版)
答:香蕉皮质量虽小,但下落高度 过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大,破坏 性就大。
归纳:
(能量) 动能
机械能
重力势能
势能
弹性势能
与速度和 质量有关
与被举高度 和质量有关
与弹性强弱 和形变大小 有关
四、机械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如摆球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成动 能;摆球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速度减小,动能转化成重力 势能.
物体产生弹性 形变而具有的 能叫弹性势能。
活动2: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
归纳结论:
物体被举得越 高 ,质量越 大 ,它具
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生活应用
202X年6月15日,《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一 市民从16层高的窗户上扔下一香蕉皮,将在楼下打 扫卫生的清洁工砸成脑震荡。一块香蕉皮为什么有 如此大的破坏性?
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
,动能 变,小势能 (填变“变小大”或“变小”)
6、如图是研究小球动能大小与小球的_质__量_和_速__度_关 系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 物__体_A_被__推__动_的__距_离__大_小_来显示; (2)表中记录了用甲
、乙两球分别进行实验的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甲 球的动能_小__于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乙球的动能;(3)在质量和速度两个物理量中 ,对动能影响较大的是___速__度____.
请翻开课本14页
射箭
被拉开的弓能使箭射出
一、什么是能
1.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PPT课件(粤沪版)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PPT课件(粤沪版)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
课后练案
5.如上图所示,在毽子被踢出后竖直上升 的 过 程 中 , 它 的 动 能 _减__小____ , 重 力 势 能 __增__大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
课后练案
6.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正在火热地进行中.如上 图所示是某球员传球时足球的一段运动轨迹,其 中A点的重力势能__小__于___(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若不计空气阻力,足 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__动____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
课堂导案
1.“歼15”舰载机从3 000 m高空匀速降落到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过程中( B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
课堂导案
2.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 阻力.当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 中,__重__力__势___能转化为___动___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
课后练案
7.如上图所示,小明将篮球向篮框抛出,说 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 ;球离手 后,由于___惯__性___继续向上运动;球在上升 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__重__力__势___ 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
拓展提升
8.一物体在空气中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 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则该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二)
随堂检测
6.如上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 高后释放,视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 后滚摆会停止上下摆动.从能量角度对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4认识动能和势能.doc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4认识动能和势能.doc

教案: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

2. 详细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影响因素;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小球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运动员跑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能量变化。

2. 知识讲解:(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实验演示:(1) 动能实验:让小车在斜面上滑下,观察小车的速度和撞击力;(2) 势能实验:让小球从高处落下,观察小球撞击力的大小。

4. 随堂练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规律。

六、板书设计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分析一个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写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2. 答案:(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2) 示例: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撞击地面,动能转化为势能。

解题步骤:确定初始动能、势能;确定转化后的动能、势能;计算能量转化比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

九年级物理上册11.4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案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11.4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案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11。

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能。

2。

知道机械能是由动能和势能组成,知道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3。

理解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现象和应用.【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推理,了解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2.理解机械能的转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举例:打桩机上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可以把桩打进地里;跳水运动员在做跳水动作时,被压弯的跳板可以弹起运动员;子弹能够击穿障碍物;流水能推动竹排。

问:你们能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吗?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什么是能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多.能的单位就是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能的单位也是焦(J).(二)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

实验探究: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看看哪一种情况下小球将纸盒推的更远.(2)将同一小球在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看看哪一种情况下小球将纸盒推的更远。

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能做的功多,具有的动能就多;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能做的功多,具有的动能就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 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的初步概念。

器材准备
小车、木块、重物、小桌、沙子、弹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能量。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学习并了解一些有关能量方面的知
识。
问题:根据你的认识与了解,能说说能量有哪些形式吗?
学生讨论回答。
指出:机械能是能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设问:到底什么是能呢?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什么是能
1.演示实验:
(1)运动的小车推动木块运动。
(2)被举高的重物下落将小桌子压入沙中。
(3)被拉伸的弹簧拉动小车运动。
2.分析、讨论:
(1)运动的小车对木块、被举高的重物对小桌、被拉伸的弹簧对小车
做没做功?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运动的小车、被举高的重物、被拉伸的弹簧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能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看教材图11-19中的情景,说
出什么物体具有能量。
3.“能量”的概念:
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4.如何去判断能的大小:
举例讨论:下列哪种风具有的能量最大?
(1)四、五级风能够推动帆船“逆水行舟”;
(2)八、九级大风可以使大树“前仰后合”;
(3)飓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
分析:你怎样判断能的大小?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
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5.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J)。
探究点二 机械能的分类
问题:运动的小车、被举高的重物、被拉伸的弹簧都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都具有能。
它们具有能的原因是否相同呢?
回顾实验作答:
小车之所以具有能,是因为其运动;
重物之所以具有能,是因为其被举高;
弹簧之所以具有能,是因为其发生了弹性形变。
为了区分它们,物理学中作了如下规定: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4.机械能的分类:
动能:
机械能 重力势能:
势能
弹性势能: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哪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哪些物体具有弹
性势能?
探究点三 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置疑:物体具有的动能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
理由是:用玩具手枪射出去的塑料子弹威力大,而用手扔出去威力小;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还可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理由是:在车祸中,电动自行车撞倒行人的后果不太严重,而以相同
速度行驶的大卡车撞人的后果很严重。
设计实验:教材P15活动1
思考:
(1)怎样让小球自己运动起来,获得动能?
(2)动能的大小可能跟两个因素有关,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
(3)怎样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又怎样控制小球运动的速度相同?
(4)怎样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实验探究: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练习:
(1)一辆汽车突然加速行使,它的动能______。为什么?
(2)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不停地洒水,它的动能_____。为什么?
(3)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
不同?
探究点四 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置疑: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说明依据。
学生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思考:
(1)如何比较重物重力势能的大小?
(2)如何在实验中控制有关的变量?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探究后,汇报结果;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关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自己课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探
究。
探究点五 机械能的转化
1.机械能
(1)动能和势能是机械能的两种表现形式。
(2)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也可以只具有动能或者只
具有势能。
练习: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①在海上行驶的轮船。
②吊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③被拉长的橡皮筋。
④在空中飞行的子弹。
2.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
(1)演示并分析课本p18活动3A中设置的实验;
得出结论: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分析教材三个实例。

板书设计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一、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二、 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影响因素:质量、举高的高度
三、 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程度
四、机械能的转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能突破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我设计了多组探究实验:请同
学们利用桌上器材(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探究
能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的方法,这段距离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其他方向。这样,
有的同学探究出用口吹、用滚动的球撞、用弹簧压缩后顶、用橡皮筋拉开后弹、或举高后落
下、或沿斜面滑下等方法。再从中归纳出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动
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的理解,更懂得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启发学生
设计实验探究三种能量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列举出几种具有以上三
种能量的例子。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