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鉴别专题复习
中考专题复习 物质的鉴别 专题练习题

物质的鉴别专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离是指通电后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B. 只要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则该溶液必成酸性C. 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人们常用石灰水中和胃酸过多D. 硫酸铁中有少量硫酸可用铁粉加以除之2.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只含有Mg2+、SO42﹣B. 一定含有K+、Mg2+、Cl﹣、SO42﹣C. 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D. 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3. 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 AB. BC. CD. D4.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 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 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 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乙: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A. 只有甲的可行B. 只有乙和丁的可行C. 只有乙的不可行D. 都可行6.可以把NaOH、H2SO4和Ca(OH)2一次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 酚酞试液B. BaCl2溶液C. Na2CO3溶液D. AgNO3溶液7.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一定有CO32-B.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C.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Ca2+8.鉴别实验室的下列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9.下列试剂中,能把稀H2SO4、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 KCl溶液B. K2CO3溶液C. 稀HClD. NaCl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气体是二氧化碳B. 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C. 可用酚酞试液鉴别出食盐水和稀盐酸D.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1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A. 用稀硫酸鉴别炭粉和氧化铜B. 用锌粒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C. 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12.既不溶于水,又不跟稀硫酸反应,但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 FeB. CuC. BaCl2D. HCl1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 NaCl、Na2CO3、KNO3、HClB. Na2SO4、K2CO3、KNO3、Ba(NO3)2C. CuSO4、NaOH、NaCl、Ba(NO3)2D. FeCl3、NaOH、KCl、Na2SO414.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已知可能是(NH4)2SO4、NH4Cl、CO(NH2)2、K2SO4.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A. 蒸馏水B. Ba(OH)2溶液C. 稀盐酸D. Ba(NO3)2溶液15.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常见的物质的鉴别》专题复习ppt课件

活动二: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小明在家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 在厨房中看到两个装白色固体的瓶 子,便问妈妈,白色固体是什么。 妈妈说,一瓶是食盐,一瓶是纯碱。 你能帮助小明利用简单的方法对它 们进行鉴别吗?
补充信息: 已知碳酸银是一种不溶于水但 可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提供的实验药品:
两瓶待测的未知固体(一为 NaCl、一为Na2CO3)、无色酚酞 试液、pH试纸、醋酸、稀盐酸、 稀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钙溶液、 澄清石灰水
先讨论后动手
比一比,哪组的方案好、哪组的方案多
实验设计: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与稀盐酸反 应 各取两种物 质少量,分 别加入少量 稀盐酸 取少量两种 物质配成溶 液,分别加 入少量的石 灰水 其中一种有 气泡产生, 另一种无现 象 其中一种产 生白色沉淀 有气泡产生 的是碳酸钠
方案二 方案三
与石灰水反 应
该物质是碳 酸钠
归纳小结: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H+ OH使用试剂
紫色的石蕊溶 液
现象
溶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稀盐酸、澄清 的石灰水 ,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CO32-
电解食盐水装置
食盐水
活动三:我来试一试
已知:①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 能全部转化成产品;②工业上常用电解纯 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 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制造固体烧碱; ③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现要分析一种仓 库里的固体烧碱样品。 (1)猜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 哪些杂质?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实你的猜 测是正确的。
实验设计: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 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酸碱盐复习课(专题复习2:物质的鉴别)

方案一: 方案一:
CaCO3 , CuSO4, NaCl , NaOH, BaCl2 , 取样加足量水 不溶 CaCO3 蓝色溶液 CuSO4 形成无色溶液 NaCl , NaOH, BaCl2 , 加CuSO4溶液 无现象 NaCl 蓝色沉淀 NaOH 白色沉淀 BaCl2
方案二: 方案二:
CaCO3 , CuSO4, NaCl , NaOH, BaCl2 , 取样加足量水 不溶 CaCO3 变蓝 CuSO4 放热 NaOH
形成无色溶液, 形成无色溶液, 且无其他现象
NaCl , BaCl2 加CuSO4溶液
无现象 NaCl
白色沉淀 BaCl2
方案三: 方案三:
CaCO3 , CuSO4, NaCl , NaOH, BaCl2 , 取样加足量水 不溶 CaCO3 变蓝 CuSO4 形成无色溶液 NaCl , NaOH, B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2 , 加酚酞试液 无现象 NaCl , BaCl2 变红 NaOH
反馈练习
1. 任选试剂鉴别: 任选试剂鉴别: 四种无色气体: CO, (1)四种无色气体:H2,CO,CO2,O2 (2)厨房的调味品食盐和碱面 (3)浓盐酸和浓硫酸 NaOH, (4)H2SO4,NaOH,Ca(OH)2,NaNO3 小结: 小结: 考虑化学性质时, 考虑化学性质时, 一般优先考虑物质的酸碱性. 一般优先考虑物质的酸碱性.
3.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 三种黑色粉末: (1)三种黑色粉末: 铁粉, 铁粉,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三种溶液: (2)三种溶液: HCl,NaCl和 HCl,NaCl和Na2CO3
4. 一次性鉴别出HCl,NaOH,NaCl, (1)能一次性鉴别出HCl,NaOH,NaCl, Ca(OH)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C ) 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A. CaCl2 B. Na2CO3 C. (NH4)2CO3 D. NH4NO3 能将HCl,NaOH,NaCl三种无色溶液 (2)能将HCl,NaOH,NaCl三种无色溶液 一次性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为 出来的一种试剂为( 一次性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为( B ) A. 酚酞试液 B. 石蕊试液 C. 碳酸钠溶液 D. 稀硫酸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气体、酸溶液、碱溶液、碳酸盐等的检验方法,熟记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及这些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这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专题归纳一、物质的除杂1.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质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和“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①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①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①确定除杂质方法;①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二、混合物的分离1.混合物的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离开,并且恢复到各物质原来的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例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例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1.物质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物质鉴别-复习专题

【提示】1、白色CuSO4遇水蒸汽会变蓝色。
2、每种装置均可重复使用,也可以不用。 3、假设每个装置发挥的作用都是充分的。 【回答】气体通过各装置的先后顺序是 乙丁戊甲乙丁
1、物质鉴别的依据是什么?
2、我学到了哪些鉴别的方法? 3、物质鉴别的步骤有哪几步?
当堂反馈
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在括号内)不合理的是( ) A、CO2和N2(澄清石灰水) B、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和稀H2SO4 (pH试纸) D、固体CaCO3和固体Na2CO3(水)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 NaOH 、 NaCl 、 MgCl2 、 FeCl3 B. Na2CO3 、稀H2SO4 、稀HCl 、 NaNO3 C. Na2SO4 、 BaCl2、 KNO3、NaCl D. K2SO4、 Na2CO3 、 BaCl2 、稀H NO3 3.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K2SO4溶液④KOH溶液,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进行鉴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⑵取其余四种无色 溶液少许于四支试 有红褐色沉淀 管中,分别滴加 FeCl3溶液 ⑶取其余三种溶液 少许于三支试管中, 有白色沉淀 分别滴加KOH溶液 ⑷将上述白色沉淀 分装两支试管,分 别滴加剩余两种未 知溶液 有一支试管内白 色沉淀消失,另 一支试管内白色 沉淀没有消失
指路的灯塔
鉴别类型 主要方法 当物质之间酸碱性不同时,可选用 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限用一种试剂 当物质之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 溶解热效应差异时,可选用水
当有几种金属或不同的金属氧化物 时,可选用酸溶液
当物质之间有不同的阳离子或阴离 子时,可根据离子特性选择试剂 任选试剂 不用其它试剂 按共性分组,按个性区别 观色闻味,两两混合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A 过量的石灰水能把碳酸钠反应掉,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铜和氧气 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 化铜,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和锌反应,和银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银,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9山东青岛,19,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易错警示 用结晶法分离两种可溶性物质时,根据量多的物质确定结晶方法。
10.(2019山东临沂,1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 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CO(CO2):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答案 B A项,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氧气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项,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NaOH溶 液,故B正确;C项,没有过滤操作泥沙不能除去,故C错误;D项,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与K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和硝酸钾,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含解析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B .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C .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D .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2.向溶液X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则溶液X 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A. Cl - B.C. Ca 2+D.23CO -4NH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 KCl MnO 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H 2HCl 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 CO 2CO将气体点燃A. AB. BC. CD. D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尿素[CO(NH2)2]和硝酸钾加碱混合研磨闻气味C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适量的二氧化锰,加热A. AB. BC. CD. D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A. AB. BC. CD. D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C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D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A. AB. BC. CD. D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A KCl MnO ₂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O 2H 2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 溶液BaCl 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A. AB. BC. CD. D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I 将猪肝中的铁转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硫氰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
中考专题复习:化学物质的鉴定与鉴别

杭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1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与鉴别鉴定与鉴别都是用来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都是通过化学实验,根据物质的特性反应去查出要检验的物质。
因此,物质检验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物质(或离子)的特征反应,正确地选择试剂和实验方法。
但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白鉴定与鉴别。
物质的鉴定与鉴别共同的要求是:根据物质的特有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达到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的效果。
(物质的鉴定题和鉴别题的要求是不铜的。
根据实验确定某一物质的习题是鉴定题;根据实验区别几种已知物质的习题是鉴别题)下面我们分别来具体谈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一、物质的鉴定: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它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有某种成分或某一物质的组成。
通常必须分别检验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对物质进行确认。
常见离子的检验:按现象归类: 一、生成沉淀法:杭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2二、生成气体法:例1: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定一无色溶液是盐酸?写出实验过程及怨偶观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要证明该无色溶液是盐酸,既要证明其中含H +,又要证明其中含Cl -。
要证明H +的存在,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要证明Cl -的存在,可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例2:怎样鉴定一白色固体为碳酸钡?分析:碳酸钡中既有Ba 2+又有CO 32-,检验Ba 2+可用硫酸溶液及稀硝酸;检验CO 32-,选用盐酸及石灰水。
例3:怎样用实验方法来鉴定一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写出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要证明该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既要证明其中含Cu 2+,又要证明其中含SO 42-。
要证明Cu2+的存在,可用比铜活泼的金属,浸入溶液,金属表面将会覆盖上红色的铜;要证明SO 42-的存在,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会出现不溶的白色沉淀硫酸钡。
但要看清沉淀的颜色,必须先排除溶液中蓝色铜离子的干扰,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铜离子进入氢氧化铜沉淀中去。
练习:1、怎样用实验证明某物质是硫酸铵? 2、怎样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和钾元素? 二、物质的鉴别: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二:
2、怎样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 无色气体,简述方法和现象。
解法:
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燃烧更旺:
用燃着的木 条伸入瓶中
氧气 二氧化碳 空气
火焰熄灭:
仍正常燃烧:
训练三:
问题越来越棘手了!但我还是可以解决的!
1、现有四种溶液:①NaOH、②FeCl3、③MgSO4、④KNO3, 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溶液间互相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区别开 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 ②①③④或②①④③ 。
训练二:
表达起来有点困难哦!
物理方法:
⑴用天平称质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 ⑵用密度计测密度,密度大的为浓硫酸; ⑶倾斜观察,较粘稠的是浓硫酸; ⑷稀释两种酸,用手摸杯壁,较热的是浓硫酸。
化学方法:
⑴用小木条蘸取两种液体,使木条变黑的是浓硫酸; ⑵取少量的两种液体,分别加入铁钉,有气泡产生的 是稀硫酸。
Ag+
Ca2+
Cl-
H+
AgCl
CO2 + H2O BaSO4
CO32-
Ba2+
SO42-
BaCO3
常见气体的鉴别
O2:用带火星的木条 看是否复燃 CO2:通过澄清石灰 水看是否变浑浊。
H2:点燃能燃烧,产 生淡蓝色火焰
空气:用燃烧的木条, 继续燃烧。
常见离子的鉴别
H+(酸): 1.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PH试纸 PH<7 产生气泡 2.活泼金属:Zn粒 3.碳酸盐:Na2CO3 产生气泡 4.难溶性金属氧化物:CuO 固体溶解 5.难溶性碱:Cu(OH)2 固体溶解
训练四:
解法举例:
(1)你选的两种溶液分别是 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 (2)鉴别上述两种溶液,你所选择的试剂分别 是:稀硫酸和无色酚酞试液 ; (3)填写用上述任意一种试剂鉴别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 验 步 骤 取两种溶液少量于 试管中,分别滴入 几滴稀硫酸 实 验 现 象 若有气泡生成 若无气泡生成 实 验 结 论 则为碳酸钠溶液 则为盐酸
常见离子的鉴别
变蓝 OH-(碱) :1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 PH>7 PH试纸 2可溶性盐溶液:CuSO4溶液 蓝色沉淀 FeCl3溶液 红褐色沉淀
常见离子的鉴别
CO32-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产生气泡,溶液变浑浊 产生白色沉淀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 SO42-:Ba(NO3)2溶液和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NH4+:碱液【NaOH或Ca(OH)2】 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现有四种无色溶液:稀盐酸、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将他们 任意编号为①②③④,它们相互之间的反应现象见下表: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 ① Na2SO4 ② BaCl2 ③ Na2CO3 ④ HCl (用化学式填写)
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
问题怎么变得琢磨不定了,这是显示我能力的时候了!
现有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三种溶液,请你从中选择两种溶液, 用两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鉴别。要求:①选择试剂时,同类物 质在鉴别中只能使用一次;②每次鉴别一步完成。请回答: (1)你选的两种溶液分别是 ; (2)鉴别上述两种溶液,你所选择的试剂分别是: ; (3)填写用上述任意一种试剂鉴别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方法,在分步骤检验时要统筹考虑,
前面的操作不能对后面操作造成负面
影响。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
溶解性、放热等
性质差异
酸碱性、特征反应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的差异:酸碱性、特征反应
Fe(OH)3
Fe3+
NH3
NH4+
OH-
Mg2+
Cu2+
Cu(OH)2
Mg(OH)2
Ag2CO3
特 征 反 CaCO3 应
1、知道物质鉴别的涵义及物质鉴别的一般 方法;
2、学会物质鉴别的表达方法;
3、初步学会物质鉴别中简单的实验设计,
完成实验报告
1、方法恰当:指解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现象明显:指现象的直观性和可分性 3、操作简单:指具有操作性和简单性
1、首先要知道被鉴别物质具有的特征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应该使用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的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训练一:
试一试,这些问题不是很难吧!
序号 物质 Cu 1 Fe Hg 2 Ag 铁丝 3 钢丝 稀盐酸 无白雾 4 浓盐酸 有白雾
红色 银白色 液态 固态
质软 质硬
鉴别 依据
颜色
状态
硬度
挥发性
训练二:
这些问题也难不倒我,但表达起来有点困难哦!
1、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 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 是10%的稀硫酸,请用所学的知识, 用两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2、怎样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 无色气体,简述方法和现象。
结论
样品中: 无Na2SO4
过滤,向溶液中加入: 适量AgNO3 生成白色沉淀
结论
有NaCl 样品中:
挑战自我
某Na2CO3样品,可能含有NaCl、Na2SO4 杂质。设计实验:鉴别样品里有没有 (1)Na2SO4(2)NaCl
Na2CO3 过量 酸 样品溶液
过量 Ba2+
Ag+
Na2CO3样品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
产生使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除尽CO32- 目的是:
继续向溶液中加入: 过量Ba(NO3)2 无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