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9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

第1课时Unit 1 My name 's GinaSection A 1a—2c【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 等2、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3、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学习重点】: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的句型.Nice to meet you .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Knowledge is power.)学习任务一: 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1、认真观察第一页的图画,小组讨论你所认识的物品的英语单词.2,、试着写出含有的物品的英语单词.3、小组竞赛,展示( 看谁总结的多, 写的准确)学习任务二: 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A: Hello , I am Gina ,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Alan .2、小组竞赛, 两人一组,询问他人姓名,介绍自己.3,、分角色朗读1A对话.学习任务三: 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1,、听录音, 给1B 的对话编号.2、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3、小组竞赛, 展示对话交际。

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小组讨论我们所学的英语名字和汉语名字的区别, 如何用英语拼写你的名字?三、系统总结1,、归纳你所学到的问候语.2、自己编写一个打招呼并询问姓名的小对话.四、诊断评价(一)单项选择.1. _______your name ? My name is Gina .A. WhatB. What'sC. WhoD. which2. Good morning , Miss Wang ! _____________!A. HelloB.HiC. Nice to meet youD. Good morning3. I _______Sally , What______ your name ?A. am ,isB. is , amC. is , isD.am, am4. ______name is Li lei .A. IB. I amC. MyD. you5.— _______, What's your name ?— John Green .A. HiB. OkC. sorryD. Excuse me(二)写出下列单词的完全形式, 并写出汉语意思.I'm _________ __________ what's __________ ________name 's 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写出下列单词.时钟 _______ 我的 ________ 你的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 遇见_________(四)尝试翻译下列句子.1. 见到你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叫王小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你叫什么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根据情景补全对话.A: Good afternoon !B: ____________________!A; I ______Lucy . _________your name ?B: My ______ is Jim . Nice to ______you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后反思】(教师寄语:Never do things by halves)第2课时 Unit 1 My name 's Gina.Section A (1a—2c)【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本课6个单词.2、学会询问他人姓名及介绍他人姓名.3、能听懂有关谈论他人姓名的对话并进行自由交际.【学习重点】:询问他人姓名及介绍他人姓名的句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Knowledge is power.)学习任务一: 熟练读写本课6个单词.1.个人自渎,记忆本课单词.2.小组互相检查单词读写情况.3.根据汉语写出下列英语单词并展示.学习任务二: 运用句型:What's his / her name? His / Her name is .... 进行自由交际.1.小组合作,理解并熟读下列短语,并写出汉语意思.my nane ( ) your name ( )his name ( ) her name ( )2.个人理解下列对话,并且两人合作练习.A:Hello! What's your name?B:My name is Gina.A:Nice to meet you.B:Nice to meet you,too.A:What's her name?B:Her name is Jenny.3.小组合作,练习自己的对话.4. 对抗组开展竞赛,展示自己的对话.学习任务三: 听听力完成2a,2b.1.个人看图,理解四幅图画,思考图画中人是在谈论他人还是对方.2.听听力,给四幅图画编号.3. 小组为单位,熟读2b中的名字。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导学案)1)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难点:秦灭六国的原因及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一、秦灭六国1.条件(1)时期连年战争,各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3)秦王,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经过(1)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

(2)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

3.历史意义:结束了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1.目的: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

(2)中央机构:中央设、太尉、,分别掌管、和监察事务。

(3)地方机构:废除,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的长官都由直接任免。

3.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化: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经济:统一货币,以秦国的作为统一货币;统一制度。

(3)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4)军事:开凿,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巩固统一的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各地的发展。

3.疆域:秦朝的疆域东至,西到,北至一带,南达南海。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描写语言,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检查预习】1.走进作者(填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给加点字注音逃窜.(cuàn)菜畦.(qí)确凿.(záo)轻捷.(jié)啄.食(zhuó)云霄.(xiāo)脑髓.(suǐ)倘.若(tǎng)跪.地(guì)拗.断(ǎo)觅.食(mì)鉴.赏(jiàn)倜.傥(tì)和蔼.(ǎi)恭.敬(gōng)渊.博(yuān)淋漓.(lí)盔.甲(kuī)绅.士(shēn)斑蝥.(máo)蝉蜕.(tuì)博.学(bó)人迹罕.至(hǎn)人声鼎.沸(dǐng)3.把握词语确凿:确实。

长吟:长声鸣叫。

轻捷:轻快敏捷。

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课堂活动】学习任务:默读感知,读情感之“变”1.静悄悄地阅读: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出声,在5分钟内内读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地点所属自然段主要内容作者主要情感百草园1-8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看到的景物、听到的美女蛇的传说以及与闰土父亲在冬日捕鸟的经历,交代了百草园后来的归属童年时在百草园感到趣味,对离开百草园和归属感到不舍和遗憾三味书屋10-24描述了三味书屋的环境和礼节;我问三味书屋先生怪哉虫子没对三味书屋枯燥的教学感到不满;对先生的尊敬;与伙伴们嬉有得到回答;在三味闹读书的快乐书屋读书习字对课的日常;和伙伴们去后院,在课堂上读书画画的经历。

七年级上册导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导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导学教案第一章:相识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分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进行小组合作。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学习方法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2. 学习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2. 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语文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导学案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3. 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解导学案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四章:数学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数学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导学案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3. 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解导学案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五章:英语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年级上册英语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自主学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

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

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自主学习]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二、黄帝----“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三、尧、舜、禹的“禅让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合作探究】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自主学习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第9课追忆童年岁月感悟成长滋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重点难点】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扫清字词常识障碍任务二:默读·感知儿时成长之路任务三:精读·探寻“百草园”之“乐”任务四:研读·辨析“三味书屋”之“严”与“趣”任务五:品读·鉴赏叙事视角之妙【学习过程】童年是一段难以割舍的回忆。

近期学校将举办“致敬童年,感悟成长”名人童年故事摄影集,校园摄影社团选几组名人岁月回眸的镜头,我们班准备分享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

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积累素材做好准备。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扫清字词常识障碍1.考虑到有些同学对鲁迅和本文的出处《朝花夕拾》还是不甚了解,校园摄影社团准备先制作一个“作者简介”和“背景链接”的展板,请你根据课本注释和查阅资料所得,为摄影社团提供素材。

2.自由读一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并把生难字注上拼音。

窜.()觅.()跪.()拗.()攒.()敛.()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盔.甲()绅.士()人迹罕.至()人声鼎.沸()菜畦.()皂荚.()桑椹.()油蛉.()斑蝥.()秕.谷()蝉蜕.()[课中学习任务]★任务二:默读·感知儿时成长之路1.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先关注标题,标题有时会给我们很多阅读提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9伟人细胞 第1学时》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9伟人细胞 第1学时》导学案

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导学案学习内容九伟人细胞第1学时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贾里的三次挫败和一次成功。

2、帮助学生理解,成就一番伟大事业,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的。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个性化人物描写以及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2、理解文章的主旨,弄清挫败和成功的原因。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了解作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诩.()跻.身()履.历()荟萃.()骷髅..()伯爵.()3、填写短语。

才智不爱分明往直前拐弯角其貌不罪祸首指手脚出谋策塞顿开一惊人咬文字4、假如你是贾里的好朋友,你想对他说句什么心里话呢?5、你想成为伟人吗?你认为你有可能成为伟人吗?要成为伟人你认为自己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呢二、课堂探究:(一)、检查预习(二)、自学课文,理清思路。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写本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三)组内交流关于贾里的四个故事1、故事一⑴贾里为什么把邱士力当做敌人?⑵贾里想怎样对待“敌人”?⑶后来他们为什么成为朋友?⑷邱士力这个人怎样,该不该把他当成敌人?⑸贾里最初的想法是什么?他的目的达到了没有?2、故事二⑴贾里进了健美班,他的伟人计划实现了吗?⑵贾里为什么写信给“大众知音”,说明自己的看法。

3、故事三:⑴贾里为什么去打工?⑵为什么贾里把鲁智胜笑的时间记得那么准确?⑶贾里最后为什么夺路而跳?⑷打工失败,贾里有什么感受?4、故事四:意外事让他成了名人,为什么?⑴为什么以前他一心想做的事没有成功,而这次成功了呢?⑵从这件小事中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⑶是不是伟人一定不做小事?是不是做小事的人一定不是伟人?(四)、组际交流,贾里前面三件事失败和后面一件事成功的原因。

讨论得出结论:三、达标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寒假课外读物。

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3368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33689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创:陈爱娟使用者:[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北京人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课堂导入】人自来就有喜欢寻根的天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

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三、精讲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

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

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授课时间:授课人: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4、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

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万年,因发现于而得名。

2、距今约万年,生活在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已经能够,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这些变化说明,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使用的是石器,还学会使用火,为了生存,过着的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二、课堂研讨1、看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2、通过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及其演进过程讨论: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3、以北京人为例思考:原始人最初的社会组织是什么?原因?三、拓展延伸1、用北京人制造、使用工具的情况与其它动物使用工具情况的相比,你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 2、在当时,原始人每获得一点食物大家都是平均分配, 不存在谁多谁少的现象,不像我们现在有着贫富悬殊,那么当时是不是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 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A 、18000年前B 、20万年前C 、70万年前D 、170万年前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直立行走B 、制造工具C 、使用语言D 、造屋定居 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 ①弓箭 ②陶器 ③打制石器 ④磨制石器A 、①③B 、②④C 、③D 、①②③④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 、会直立行走B 、使用打制石器C 、会钻木取火D 、过着群居生活 5、已经能够人工取火的是( )A 、古猿B 、元谋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二、非选择题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授课时间:授课人: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了解半坡、河姆渡聚落和大汶口居民的概况。

2、知道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这不仅是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3【重点、难点】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难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氏族聚落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2、半坡聚落发现于,距今约6000多年,是最具代表的氏族部落,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的是如开垦耕地的石斧、石铲,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

房屋是,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是,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3、河姆渡聚落发现于距今约7000年,是氏族聚落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还饲养猪、狗、牛等家畜。

他们住的房屋是建筑形式,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如骨耜。

二、课堂研讨1、小组合作学习: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2、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讨论其出现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历史插图和课本内容密切相关,它勾画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时空氛围。

请仔细观察课本中半坡聚落遗址出土的“钻孔石斧”,从“石斧”的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与北京人使用的工具相比,哪个更先进?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组找到的信息最多?【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B、长阳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2、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B、②C、②③D、③④3、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米饭C、粟D、玉米4、“曩(音nǎ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河姆渡、半坡聚落时期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5、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的最可能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二、非选择题6、史料研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习题:1、试举两例代表上古穴居而野处的两个例子?2、这里宫室指的是房屋,请问半坡和河姆渡分别建造什么式样的房屋?3、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对人类有何重大意义?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授课时间: 授课人: 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了解黄帝、炎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以及炎黄子孙对黄帝的崇敬,增强民族意识。

2、了解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度。

3、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大禹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重点: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尧舜禹和禅让制。

难点: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在古史传说中, 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3、距今约4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出现 。

为了扩张势力,不同联 盟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曾经联合打败以 为首的部落。

后来炎帝和黄帝 为争夺中原地区,在 展开大战。

炎帝战败归服黄帝,炎黄部族走向联合, 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黄帝过后,尧舜禹先后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 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

5、 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 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二、课堂研讨1、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表演课本剧《禹的禅让大典》,讨论:“禅让制”有何特点、作用?3、“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大禹治水工作繁忙与艰辛。

从大禹的成功中你有哪些收获?三、拓展延伸以炎帝与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说古史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是什么?【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有一外国旅行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中山陵B、大禹陵C、黄帝陵D、秦始皇陵2、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3、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4、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接班的主要方式 ( )A、战争B、世袭C、禅让D、谦让5、远古时期,传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治水英雄,他是()A、炎帝B、黄帝C、尧D、禹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请回答:(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这段话中“轩辕”有一项发明和一件大事,分别是什么?(3)、他的贡献(结合课本),哪些真实可信?哪些带有神话色彩?如何看待更科学?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授课时间:授课人: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知道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灭亡的基本过程,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

3、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同原因、历史启示。

难点:禅让制及王位世袭制的区分。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定都。

禹死继,开始了“家天下”局面,取代了“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联合周边各部落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

商王把都城迁到殷(即今天的),因此后代又把商朝成为殷。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击败商朝军队,自焚,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

4、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史称东周。

二、课堂研讨1、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2、从夏商的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西周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三、拓展延伸1、怎样推算公元纪年?2、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奴隶社会代替了人人平等的原始大同社会。

有人据此说,这是历史的倒退。

你是怎么认为的?【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始于()A、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C、启利用家族权势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D、商汤灭夏以后2、商朝的起止时间是()A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B、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C 、公元1600年-公元1046年 D、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3、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 、东周4、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5、公元前771年,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的是()A、商汤B、周武王C、夏启 D 、犬戎二、非选择题6、请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个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要求:按朝代、建立年代、开国君主、都城四个项目内容制表。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授课时间:授课人: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了解西周的阶级结构。

2、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暴力镇压与礼仪教化相结合。

【重点、难点】重点: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难点:认识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分封制的内容有哪些?(1)、周王把和授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前代贵族后裔,封他们为诸侯。

(2)、受封者必须服从的命令,保卫;必须定期到周室、和。

2、分封制有什么作用?(1)、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2)、密切了,推动了。

3、夏商西周时期,贵族与平民都生活在编织的社会网络之中。

二、课堂研讨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2、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工是什么?3、讨论:“礼”的含义及其实质。

三、拓展延伸1、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久的牢固,为什么?2、“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子”是我国的民间俗语,你知道皇帝为什么更爱他的长子吗?【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交纳贡赋②交纳租赋③派兵作战④服从命令⑤治理诸侯国⑥朝觐与服役⑦保卫周王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①C、①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⑥⑦2、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A、亲戚B、功臣C、前代贵族后裔D、少数民族部落首领3、下列属于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的是()A、民B、士C、众D、庶人4、西周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A、贵族B、平民C、奴隶D、平民和奴隶5、西周时有特权在触犯刑法后只要交纳一定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A 、农夫 B、工匠 C、奴隶 D、贵族二、非选择题6、请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张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并说出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