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断指再植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68例断指再植临床体会

68例断指再植临床体会

68例断指再植临床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9例(56指),女19例(23指),年龄4.5~54岁。

指别:拇指9例,示指15例,中指27例,无名指12例,小指16例。

离断平面:近节13例,中节35例,末节31例。

其中多指离断15例(26指),有动静脉缺损行静脉移植12例,移位再植4例。

1.2治疗方法:采用臂丛麻醉或指根麻醉,对离断指体的远近端在手术显微镜下常规清创,标记出血管、神经,并探查是否有再植条件。

按顺行法再植,动静脉比一般为1∶2。

两侧指固有神经尽可能予以修复。

术后“三抗”治疗,卧床1周,戒烟酒。

2结果本组68例79指,成活76指,成功率达96.2%。

7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

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1],优15例,良48例,优良率87.5%。

3讨论3.1断指再植的适应证:手指离断于末节基底部以近的断指,只要指体完整,远近端无明显挫伤及多发骨折,均适宜再植。

但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一般多有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手术,故断指是否再植应慎重选择。

而小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修复与再生能力强,应积极予以再植。

另外,指体离断后只要合理冷藏,再植时限可以在12小时以上。

本组3例断指缺血时限达15~17小时仍再植成活。

3.2骨与关节的处理:再植时几乎每例断指均要行指骨缩短,但应是有限度的。

通常成人每断端骨缩短3~5 mm,小儿每断端骨缩短以不超过2~3 mm为限[2],尽量保留关节和骨骺。

成人拇指掌指关节和1~5指指间关节可行融合术,而2~5指掌指关节只能做成形术,小儿不宜做关节融合。

骨与关节的固定方法也很多,应根据具体情况操作,以固定可靠、方便、不影响骨愈合和关节活动为原则。

3.3肌腱的修复:按修复顺序先修复伸指肌腱,后修复屈指肌腱。

伸指肌腱要求侧腱束和中央腱均要修复,而屈指肌腱修复屈指深肌腱即可,尽量修复屈指肌腱鞘。

缝合方法:使用3/0肌腱线,伸指肌腱采用“8”字缝合或垂直褥式缝合,而屈指深肌腱采用Kessler或改良腱下套圈缝合法。

62例跟腱断裂手术远期疗效观察

62例跟腱断裂手术远期疗效观察

62例跟腱断裂手术远期疗效观察郭天林;胡复荪【期刊名称】《沈阳部队医药》【年(卷),期】2000(013)001【摘要】我院自1961~1994年共手术治疗跟腱断裂80例,其中62例获3~33年随访。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中,男57例,女5例。

年龄7~65岁。

左侧25例,右侧37例。

新鲜损伤52例,陈旧性损伤10例。

开放伤13例,闭合伤49例。

手术方法共有5种:①8字缝合对端吻合法8例;②两条腱膜瓣下翻修复30例;③腓骨长腱转位修复2例;④倒'V-Y'形延长加对端吻合10例;⑤对端褥式缝合12例。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例,其中2例出现皮肤坏死和跟腱液化,经用两条腱膜辦下翻法修复所缺损跟腱,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而愈合;另3例经间断换药于术后35~45天逐渐愈合。

发生跟腱再断裂6例,均经再次手术修复跟腱而愈合。

【总页数】1页(P69)【作者】郭天林;胡复荪【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105【相关文献】1.急性闭合跟腱断裂端端缝合术后远期疗效观察 [J], 陈家禄;潘峰;陶凤华2.小切口加改良后Ma-Griffith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远期疗效观察 [J],魏新旺;姚军;陈海铭;王金秋;杨志3.Lindholm手术方法治疗跟腱断裂远期疗效观察 [J], 刘子洪;么秀琴;李增炎;潘进社;李厚民;刘远;臧海斌4.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J], 银春景;陈泽群;鄂丽芳5.62例跟腱断裂修复手术远期疗效观察 [J], 郭天林;胡复荪;项良碧;叶常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指再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断指再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断指再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效果观察作者:孙凯吕振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加断指再植技术,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断指再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断指再植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45-02指尖再植是指甲根以远部分的断指再植。

手指对人体美学功能以及手部功能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上指尖部位的感觉较为灵敏,神经分布相对密集,指尖的缺损,不仅影响手部的功能,而且还会对人体的外形美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随着近来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断指再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伤口愈合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外观发育效果,具有独到的优越性,大大提升了断指再植的存活率。

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33±6.45)岁,男32例,女28例,损伤原因:16例电锯锯伤,12例车祸伤,2例刀砍伤;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33±6.45)岁,男16例,女14例,损伤原因:8例电锯锯伤,6例车祸伤,1例刀砍伤;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33±6.45)岁,男16例,女14例,损伤原因:8例电锯锯伤,6例车祸伤,1例刀砍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末节断指再植69例的临床体会

末节断指再植69例的临床体会

末节断指再植69例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81指末节断指再植手术病例作回顾性系统总结结果 81断指,成活68指,坏死13指,成活率约为84%,获随访51例56指,术后患指功能和外形比较满意结论末节离断指体虽较少,但再植成活后感觉运动功能及外观都比较满意,建议只要条件许可均予再植。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B手指末节断指系指手指于远侧指骨间关节(拇指为指骨间关节)以远平面的离断①。

随着工业的发展,末节断指病例越来越多,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末节断指病例69例81指,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9例,男性58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49岁;拇指6指;示指27指,中指28指,环指13指,小指7指;按章伟文等分型:Ⅰ型14指,Ⅱ型38指,Ⅲ型29指;切割伤20指,挤压伤54指,绞压伤3指,电锯伤1指;缺血时间1~6小时。

1.2 手术方法:⑴清创:均取仰卧患肢外展位,采用臂丛或指根阻滞麻醉,常规手术区消毒铺巾,上臂气囊止血或指根部橡皮筋止血,在10倍显微镜下作准确细致彻底的清创,同时注意保护可作吻合的动、静脉及指神经并予标示。

⑵骨与关节固定:Ⅰ型行关节融合术,Ⅱ型及Ⅲ型直接以克氏针固定。

⑶吻合血管与神经:依据血管损伤条件,在10~15倍显微镜下先吻合指背静脉,然后吻合指动脉、神经,再缝合皮肤;或先吻合指动脉、神经,然后吻合掌侧静脉或远端指动脉静脉化与近端掌侧静脉吻合,再缝合皮肤;或仅吻合指动脉,结合甲床和(或)指端侧切放血。

⑷术后处理:术后卧床、制动、保暖、密切观察再植指血循环等处理,隔离护理,保持室温,同时予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抗生素等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染治疗。

2 结果本组81指,成活68指,坏死13指,其中感染坏死3指,成活率约为84%。

术后随访3~18个月,骨折均愈合,手指指腹饱满,指甲生长良好,出汗,外观、功能与健侧指相似,两点辨别觉在4~7mm。

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肢)再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肢)再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肢)再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在对断指(肢)再植治疗管理过程中介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

方法:筛选出68例行再植术治疗的断指(肢)患者加入到实验中,要求选择时间区间于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间,分组依据参照双盲法原则开展,就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临床护理路径)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同比对照组展示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之于对照组居更高(P<0.05)。

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实践到断指(肢)患者再植管理中可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肢体功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断指(肢)再植;护理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的情况越来越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中手指及四肢骨折断裂就是身体最常见的外伤疾病,在发生该类型意外后应第一时间进行再植手术治疗,有效提高手指或肢体治疗成功率。

但术后患者容易受到个体差异、术后感染等因素影响,延长治疗周期。

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使得医院护理规范性和质量越来越高,通过科学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将时间作为横轴,再将护理、治疗和健康宣教等方法作为纵轴,激发医护人员高度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本文选进了68例患者,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实验详情展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次实验观察主体主要由68例断指(肢)再植管理患者组成,其医治时间均介于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间,遵行双盲法原则作分组处理。

对照组34例,男性和女性各自参与23例和11例,年龄取值以23~66岁为范围,均值经求取得(44.58±1.47)岁;观察组34例,男性和女性各自参与22例和12例,年龄取值以23~67岁为范围,均值经求取得(44.91±1.75)岁。

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分析 张玉峰1 丁文2

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分析  张玉峰1  丁文2

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分析张玉峰1 丁文2发表时间:2019-10-23T11:41:52.9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2期作者:张玉峰1 丁文2[导读] 目的:分析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末指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共20指进行断指再植。

张玉峰1 丁文21.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整形外科 264400;2.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CT/MRI室 264400摘要:目的:分析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末指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共20指进行断指再植。

结果:15例患者共20指断指,采用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成活17指,成活率85%,1例由于术后动脉危象再植失败,2例由于严重感染坏死再植失败。

术后随访3-36个月,再植手指指腹饱满,外形良好,远侧指关节活动度在8-20度,指端痛温觉恢复,捏、夹、握、抓等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针对末节断指患者只要指体保持完整,有可供吻合的动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断指再植术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成活率高且外观良好。

关键词:末节断指;断指再植;效果观察手指末节断伤是临床常见的外伤,如果无法找到适宜的静脉吻合,即使行再植术也会发生静脉回流障碍,或导致末端坏死,不同程度的丧失手部功能,尤其是拇指及食指功能的丧失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本研究以15例20指手指末节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及操作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5例手指末节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指,其中男8例12指,女7例8指,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34.5岁。

断指包括拇指3指、食指5指、中指7指、无名指3指及小指2指。

分析患者的致伤原因,其中7例为切割伤、4例为电锯伤、2例为挤压伤,余者2例为其它机器伤;按末节断指分区分型,包括I型14指、II型4指、III型2指。

缺血时间3-7h,平均缺血时间5.5h。

多手指离断再植术64例临床分析

多手指离断再植术64例临床分析
China H船1mcare Frontiers,Nov 2009,V01.4 No.22
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11月 第4卷 第22期
·I岛辟:研究· 37
多手指离断再植术64例临床分析
杨继彦1刘宇2 (聊城市阳谷县人民医院1外科,2心内科阳谷252300)
【摘要】目的探讨多手指离断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对64例两个以上手指同时离断患者,给予清创,离断再植等,高难度技术处理后,观 察再植成活情况。结果“例多手指离断共计242指,成"活230:Pd。坏死12指,成活率95%,结论多指离断伤情较重,术后应保持断指再植后足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偏头痛的观察
冯要武 (南京市江宁医院南京21 1 100)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552(2009)22-0052-01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 每年呈上升趋势,且无法根治。临床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国内外 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表明,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可明显改善脑局部血 流量(rCBF),可用于治疗偏头痛。我们采用上海乾康医疗设备有 限公司生产的脑电仿生电刺激仪(CVFT—MG201)治疗偏头痛,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和临床实验表明,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以明 显增加局部脑血流,小脑顶核受刺激后,脑血管扩张,局部脑血流 量增加。同时还可引起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使微循环得到改善“’2J。 因此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偏头痛,能取得明显效果,正是由于电 刺激使得脑部血流量增加,改善脑部微循环,预防和减轻在偏头 痛发作前出现的脑血管痉挛;同时电刺激启动了脑内源性神经 保护机制,保护脑细胞,从而达到减轻偏头痛的目的。脑电仿生电 刺激对脑组织产生的保护可持续数日甚至数周。用仿真生物电自 颅外无创伤刺激小脑顶核区,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性强,且本治疗 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由此可初步确定电刺 激小脑顶核对治疗偏头痛有一定的疗效。

断指再植术联合小切口放血治疗手指末节离断58例护理体会

断指再植术联合小切口放血治疗手指末节离断58例护理体会
刘 玉 红
【 摘要 】 目的
探讨手指末节离 断再植 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
对5 8例 ( 4指 ) 6 末节 手指离 断患者
采 取 断 指 再 植 术 并 进 行 指 端 侧 小切 口放 血 , 强 术 后 心 理 护 理 、 端 血 运 的 观 察 、 痛 护 理 、 间 观 察 , 防血 管危 象 加 指 疼 夜 预 的发生。结果 成活 6 O指 (3 7 % ) 失败 4指 ( . 5 ) 结 论 9.5 , 62 % 。 严密观察再植指 血液循环 , 好指端侧 方小切 口 做
线 、 肤 色 素 及 水 肿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皮 。 3 3 疼 痛 的处 理 . 疼 痛 可 引 发 紧 张 和 焦 虑 , 导 致 机 体 发 易
麻醉下行离 断指动 脉血 管重 新 吻合 。放血 小切 口选 择在 指 端的侧方 即非 工作面侧 , 或拔 除指 甲甲床划 痕。用小 尖刀 纵 行切开约 0 3~ . m, . 0 5 c 深度 约 为 3mi, 血时 用无 菌 注射 l放 l
中 国医 学 创 新
21 0 0年 l 0月 第 7卷 第 2 9期
M dcl n oai f hn , c br2 1 , o. o 2 e i n vtno i O t e.0 0 V 17N . 9 aI o C a o
.1 1. 2
护 理
园 地
小 断 指 再 植 术 联 合 切 口放 血 治 疗 手 指 末 节 离 断 5 8例 护 理 体 会
12 治疗方 法 .
除 1例 患儿 采 用 全麻 外 , 他均 采 用臂 从 其
再植 指呈 浅灰色 , 花斑状淤 血 , 压之 呈苍 白 , 明静脉 血 有 轻 说 淤滞 , 毛细 血 管 缺 乏 动 脉 血 的灌 注 ; 患 指 温 度 低 于健 指 若 3o 4o 说 明再 植 指 供血 障碍 。观察 时 应 注 意温 度 、 C一 C, 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龄 1 ~ 6岁 ,平 均 2 .2岁 ;切 割 伤 3 54 84 8例 7 1指 ,挤 压 伤 2 4例 4 6指 ; 全离 断 3 完 9例 6 8指 , 完 全 离 断 2 不 3例 4 9指 ;
末节 离 断 6 0指 , 节 离 断 3 中 8指 , 节 离 断 1 近 9指 。受 伤 至 就 诊 时 间 < 2指 , 6h 3 6 h8 > 5指 ; 指 低 温 保 存 3 断 4指 , 温 保 常 存8 3指 。
伤后 尽快 就 诊翻 。
比较 分 析 不 同离 断 部 位 、 断 时 间 、 离 断指 保 存 方 式 和 致 伤 原 因 的断指 再植 成 活率 。统计 学处 理 采用 x 检 验 。 z
14 研 究 方 法 .
3讨 论
手 外 伤 指 骨骨 折 、 断 患 者多 为 手 动 精 细 劳 动者 , 作 离 工
对 手 的依 赖性 强 , 复患 指 功能 对患 者 意义 重 大 。 由于 国 内 恢 手显 外 科技 术 已十分 成熟 , 有观 点认 为 手术 原 因对 断 指 再植 成 活率 的影 响 意义 不 大【 本组 4类 断 指再 植 非手 术 因素 中 , 1 1 。 对 断指 再植 成 活率 影 响作 用显 著 的为 断离 部 位 和断 离 时 间 。 而 断指 保存 方 式和 致伤 原 因对 再植 成 活率 的影响 不显 著 ( < P 0 5 。指骨 断 离部 位为 不 可控 制 因素 。 . ) 0 而断 离时 间则 为 可控 因素 。目前 认 为 , 指骨 断 离后 6h为 影 响预 后 的分界 线 , 倡 提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同 致 伤 原 因 断 指 再 植 成 活 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结 论 : 指 再 植 手 术 应 尽 量 于 伤 P 00 )不 P 00 ) 断 后 6h内 进 行 , 中 把 握 好 血 管 、 经 及 肌 腱 吻 合 的 有 效 性 是 再 植 成 活 和 功 能 恢 复 的 关 键 环 节 。 术 神 【 键 词 】断 指 再 植 ; 果 ; 察 关 效 观
12 治 疗 方 法 .
以利 多 卡 因行臂 丛 神经 阻滞 麻 醉生 效 后 . 根 以橡皮 筋 指 止血 , 微 镜 下 清 创 ,对 创 面 不 整 齐 、 显 疑有 血 管损 伤 和 断离 时 间长 的患 者进 行 血管 冲洗 ; 探查 并暴 露 血 管 、 经 和 肌腱 : 神
修 整 断 指 指 骨 断 面 , 据 情 况 采 用 髓 腔 内 固 定 或 交 叉 固 定 指 根
[ 中图分 类 号】 6 21 5 R 8. +
【 献标 识 码】C 文
【 章编 号】1 7 - 7 12 1 )1b - 7 - 2 文 6 4 4 2 (0 0 1 ( )1 7 0
存 断 指 再植 成 活 率为 9 .6 虽高 于 常温 保 存 组 , 差 异无 70 %, 但 统 计 学 意义 ( > .5 ; 同致 伤 原 因断 指再 植 成 活率 差 异 无 P 00 ) 不
20 1 第 7 第2 0年1 1 3 1 月 卷 期
医护 论 坛
6 2例 断指 再 植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宋 广 瑛
( 林省 公 主岭 市 中心 医院 , 林公 主岭 吉 吉
160 ) 3 10
【 要]目的 : 察 断指再 植 临床治 疗 效果 , 讨影 响 断指 再植 成 活 的 因素 。方 法 : 摘 观 探 比较 分 析本 院 2 0 0 7年 1 ~ 0 8 月 2 0 年 1 2月 6 2例 1 7指 不 同离断 部位 、 1 离断 时 间 、 断指 保存 方 式和 致伤原 因的断 指再 植成 活 率 。结 果 : 本组 6 2例 17 断 1指 指 再 植 共 成 活 1 2指 , 活 率 为 8 . % ; 节 断 指 再 植 成 活 率 达 9 % , 著 高 于 近 节 断 指 再 植 患 者 ( < .1 ; 6h 0 成 71 8 远 5 显 P 00 ) < 就 诊 患 者 断指 再 植 成 活率 达 9 . %, 著 高 于> 诊 患 者 ( < .1 ; 低 温保 存 断指 再 植 与 常温 保 存组 差异 无 63 4 显 6h就 P 0O )行
析 , 将分 析结 果 报道 如 下 : 现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以本 院 20 0 6年 1 ~ 0 8年 1 月 20 2月 收 治 的 6 2例 1 7 断 1指 指再 植患 者 作为 观察 对 象 , 5 男 3例 9 8指 , 9例 1 女 9指 , 年
骨 ; 断缝 合伸 肌 肌腱 , 当切 除指 浅屈 肌 腱及 屈 肌 腱腱 鞘 ; 间 适 吻合 血管 、 神经 , 间断 缝合 皮 肤 , 毕 。 术
l3术 后 处 理 _
与 远 节 骨 折 比较 , < .l O0 ; 内 比较 , p 0 1 v > .5 P 0O , .5 组 A < . ,p 00 0
统 计 学 意 义 ( > . ) 结 果 见 表 1 P 00 , 5 。
表 1 指 骨骨 折 不 同部 位 、 间 、 存 方式 及 致伤 原 因 断 指再 植 时 保
为探 讨 影 响断 指 再 植 成 活 的 相关 因 素 , 本 院 2 0 对 0 7年 1 ~ 月
患 者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保 持 病 房空 气 流通 、 温 2 ℃, 度 6 %~ 0 , 日 1 室 5 湿 0 7% 每 ~ 2次紫 外 线消 毒 。患 者 取 功能 卧 位绝 对 卧 床 7 1 患肢 置 ~ 0d, 于略 高于 心脏 水 平 。 密观 察 患指皮 肤 的颜 色 、 严 温度 、 指腹 张 力、 毛细 血管 返 流等 , 以早 期 判断 患 指血 运情 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