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的仕女形象分析及现代设计应用

合集下载

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初探

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初探

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初探
《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初探》中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杨柳青年画中的独特呈现和文化
意义,以及该艺术形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本文将对《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初探》进
行分析。

杨柳青年画源于中国山东省潍坊市杨柳青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传统工笔画中的一种,杨柳青年画以其纤细细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特点而
闻名。

该艺术形式在描绘人物、山水、花鸟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展现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理念。

杨柳青年画的文化背景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如尊敬和执
着于传统的“忠孝仁义”观念,以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杨柳青年画中的人物形象
往往以传统人物、宫廷女子、才子佳人等为题材,通过精细的细节描绘和细心的揣摩,展
现出人物的主题情感和内涵。

而山水、花鸟等元素则体现了杨柳青年画对自然世界的敬畏
和美的追求。

在画中晨曦中流动的溪水、翠绿的柳树、欢腾的鱼儿,以及花朵盛开的枝桠
等都通过细致入微的技法将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初探》以其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了杨柳青年画中蕴含的中国传统
文化内涵和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对人物、山水、花鸟等方面的描绘,以及对
杨柳青年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使得读者对该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和欣赏。

该文也呼吁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推动其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持续传承和创
新。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天津杨柳青年画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一传统艺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如何传承和保护好杨柳青年画,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角度进行探讨,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天津杨柳青年画源于明代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文人雅士和富商显贵间流行的一种书画形式。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线条简练、色彩明快、构图严谨、形象生动等方面,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杨柳青年画逐渐式微,传承人口减少,市场需求不足,艺术水平参差不齐,面临着被遗忘和淘汰的危险。

传承路径不顺畅。

由于受传统制约和现代文化冲击,年轻一代对杨柳青年画的传承意识较弱,培养传承人的途径不畅,艺术传承形式单一。

市场需求不足。

随着现代绘画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杨柳青年画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导致传承人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

艺术传承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传承标准和技艺培养机制,导致传承人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保障杨柳青年画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保护意识淡薄。

在现代社会中,杨柳青年画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社会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

二、路径选择在面对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困境时,我们需要积极探索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使得杨柳青年画得以传承和发展。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路径选择:建立多元化的传承路径。

为了培养更多的杨柳青年画传承人,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传承路径,如开设专业机构、加强学校教育、鼓励社会参与等,多方面推动杨柳青年画的传承。

开拓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为了扩大杨柳青年画的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开展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作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018-2019】杨柳青年画赏析-实用word文档 (14页)

【2018-2019】杨柳青年画赏析-实用word文档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杨柳青年画赏析篇一:天津杨柳青年画现状发展分析及策略天津杨柳青年画现状发展分析及策略易善炳(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面临当今的社会市场经济,天津杨柳青年画明显有其不适应的一面。

虽然学界对其关注较多,但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如何改变现状,寻求杨柳青年画的出路是当今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争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杨柳青年画;年画风格;发展模式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近代以前甚为流行。

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被称为“南桃北柳”。

但在近代以后,年画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天津杨柳青年画也难逃此劫。

面对当今这种大经济、大文化发展的时代,然作为传统的年画却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度。

那么,传统意义上的杨柳青年画到底有没有其生存的空间及价值,在这里就是要讨论的焦点。

严复在《天演论》中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天津杨柳青年画能够保存下来并延续至今,显然有其生存的价值。

但在杨柳青年画受到赞美之时,令人担心的事情也在发生。

对于今天的年画,观众大多只能从博物馆或者文化馆的橱窗中一睹为快,成为观众眼中的“稀罕物”。

显然,年画已快接近死亡。

这种担心并不是没必要,而是关系到杨柳青年画的生死存亡。

史料记载,年画最早可以追述到黄帝,黄帝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防鬼。

唐朝皇帝唐太宗命画师吴道子画钟馗像以辟鬼。

这些都是年画较早的传说,当代人无从得知详细的状况。

杨柳青年画从元末明初发展到现在,大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能够久经不衰得到发展。

一方面,其坚守了固有的年画传统,较好的保留了中国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其在绘画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在清代乾隆、光绪初期发展为甚。

清代社会对于文化也较为重视,崇尚汉族文化。

年画作为传统的一种,也被保存和记录下来。

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杨静 | 文红学大家周昌曾有诗赞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竞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

”名扬四海的杨柳青年画可谓家喻户晓,它不但构思巧妙别致,线条流畅清新,敷彩古朴曲雅,而且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

像“连年有余”等喜庆的年画,蕴含着浓浓的年味儿,一直是中国传统春节最具民间艺术特色与传统文化气息的标识物,是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特别是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画中那些体态丰腴、活泼可爱的娃娃憨态可掬,他们或手持莲花,或怀抱鲤鱼,象征吉祥美好的寓意。

历史起源:杨柳青青年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史料记载,年画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黄帝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防鬼。

唐朝黄帝唐太宗命画圣吴道子画钟馗像以辟鬼。

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先后18次自山西向外移民,其中部分移民落户杨柳青,随着移民的不断迁入,逐渐形成村落。

杨柳青村的先民主要来自永乐二年和永乐三年山西平阳及周边地区的移民,在杨柳青定居后,具有雕版印刷术的山西移民为了谋生和沿袭固有的民俗,也为迎合人民大众祈福禳灾的共同心理便延续就业。

当时山西平阳移民在杨柳青印制的门神、灶君、纸马可以说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雏形,但只是雕版印刷术的或墨或朱的单色印刷,并未形成真正的杨柳青年画风格。

明永乐十三年,京杭大运河贯通,使杨柳青村日渐繁荣,杨柳青年画艺术逐渐发展起来。

现能见到的明代杨柳青印制的年画为王树村先生收藏的“四十八艺神像”“金仙菩萨”“金阙帝君圣众”及条屏“孝行图”。

此几种物品,疑为进贡明宫大内特制,线条细柔、流畅,足见当时刻工治艺之道。

从王树村先生收藏的绘本堆金沥粉“金瓜舞门神”“万事如意”“四季平安”“受天百禄”看,杨柳青年画的绘制技艺彼时已经十分精湛。

明天启年间,安徽胡正言印成历史上第一部木版彩色套印本《十竹斋画谱》。

此后,木版彩色套印大兴。

杨柳青年画的套色印刷也兴盛起来。

明嘉靖元年,杨柳青村成为仕宦踵游、商贾重聚之重镇。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关注的焦点。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杨柳青年画的传承和保护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以期为该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传承与保护现状天津杨柳青年画起源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以温文尔雅的民间风情作为主题,以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为特色,被誉为“东方画家活的颜料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艺术形式的兴起,杨柳青年画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传统工艺人才逐渐流失,市场需求不足,传统技艺水平下降,传承和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二、路径选择1.倡导文化保护意识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政府和文化机构可以倡导文化保护意识,强调艺术传统的珍贵性和重要性,鼓励人们参与保护和传承工作。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文化交流等活动,提升公众对杨柳青年画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大众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2.培养传统工艺人才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是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关键。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传统工艺人才的培训和技艺传承。

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开设专业课程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统工艺的学习和传承中,为杨柳青年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

3.推动产业化发展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需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产业化发展。

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建立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平台,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建立相关的保护性法律法规,保障传统工艺人才的利益,打击侵权行为,维护杨柳青年画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地位。

4.国际交流合作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应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助国际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政府可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机构的合作,举办国际性的艺术展览、研讨会和文化节,将杨柳青年画推广到国际上。

浅析天津非遗杨柳青木版年画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浅析天津非遗杨柳青木版年画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浅析天津非遗杨柳青木版年画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王庆 于涵(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摘要:杨柳青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技艺源远流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国内外各界关注。

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受到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人们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的渊源,深入研究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唤起人们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保护与继承具备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社会高速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与人民艺术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巨大变化,层出不尽的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以及传统习俗的转变和消逝,对传统民间艺术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受到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近年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水平日趋提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宝贵的财富,我国越来越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技艺源远流长,深入研究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天津非遗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杨柳青木版年画发展起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在清代中叶期间最受欢迎,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中国的民间传统美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必然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其传承了宋、元等朝代的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的形式,采取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技法,构成了别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儒家、道家、佛三教的思想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产生背景具有重要影响,在年画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都能反映儒家的礼乐制度和人文内涵,以及有关道德伦理的方面。

并且在传承方式上也能反映思想道德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影响,从其只传授给家族内部男性成员的传统传承方式上体现出相对的封建性。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1. 引言1.1 背景介绍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起源于天津市宝坻区的杨柳青村,历史悠久。

杨柳青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的“民间艺术明珠”。

这种独特的绘画风格常常以民间节庆和生活场景为题材,色彩鲜艳,构图简洁,富有民俗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杨柳青年画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保持其传统韵味的使之适应当代文化需求,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到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中,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这一传统艺术的持续发展与传承。

1.2 研究意义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对于天津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保护,意义重大而深远。

天津杨柳青年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其传承与保护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世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天津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推动。

通过对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研究和保护,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社会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天津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保护也是对艺术家们的尊重和支持。

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发展平台,激发其创作热情,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壮大。

研究和探讨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提升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历史传承与保护措施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起源于天津杨柳青,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保护和传承杨柳青年画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实施一系列的措施至关重要。

浅谈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作者:孙海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8期摘要:杨柳青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之一,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之路,是一种及具美学要素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在现代的审美意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通过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语言,阐述了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服装及招贴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杨柳青平面设计年画中图分类号:U212.33 文献标识码:A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画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一道靓丽的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从现代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史,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杨柳青年画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现代设计思想,它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及丰富的符号元素,既反映了人文意识,又体现其人文精神。

这使得杨柳青年画成为现代设计中的一种特定的设计语言。

它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又是多重性的,首先,它具有原创性,审美文化必须是体现一定的审美意识而又能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化;其次,它具有蕴藏性,传统美学宝库的蕴藏量极为丰富。

所以,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杨柳青年画及年画年画:就是民间过农历年时张贴的表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

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来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房屋各处贴上涣然一新的年画,即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详。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各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年画艺术。

由于环境和风俗不同,各地的年画在色彩、构图、造型和功用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河北武强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它们各具特色鼎盛一时。

杨柳青年画是我国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木版年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与理论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105杨柳青年画的仕女形象分析及现代设计应用FEMALE IMAGE ANAL YSIS AND MODERN DESIGN APPLICATION OF YANGLIUQING NEW YEAR PAINTING天津工业大学 王静爽 夏春燕 卢堃玉 郭亚新从五官与脸型来看,杨柳青年画中仕女形象大都是柳叶弯眉,眉色清淡,吊稍凤眼,鼻梁高挑,口若樱桃般红润饱满,下巴修尖清秀,正与现代“瓜子脸”相符。

创作时为表示红润的脸颊,用大部分留白与少部分粉色来表现,以棕黑色描绘眉毛与眼睛,体现“人品要俊秀”的技法,这种对面部手部的独特晕染手法被称为“开手脸”。

古代人们用“芙蓉如面柳如眉”来表达对女子容貌的赞美,所以杨柳青年画中的仕女大多是细弯的柳叶眉,眉尾向下弯曲,透露喜悦之感,根据人物的表情,眉毛的角度也有所改变。

仕女形象的重点在眼睛的刻画上,杨柳青年画生动地描绘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丹凤眼”,眼睛狭长纤细且后眼角上扬,且不完全睁开,视线方向各有不同,但鲜有直视前方,神情的灵动之中体现温婉之美。

在流传的杨柳青年画制作口诀中,强调眼睛是传达人物神情的关键,用眼睛的刻画来表现仕女地位与身份的不同,例如“画贵者像诀:双眉入鬓,两目精神”;“画贵妇像诀:目正神宜,气静眉舒”;“画丫鬟像诀:眉高眼媚,笑容可掬”;“画娃娃像诀:小鼻子大眼没有脖,鼻子眉眼一块凑”[3]。

随着时代变迁,这种丹凤眼的刻画也逐渐成为清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常与女子的性情紧密联系。

“鼻如胆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仕女鼻子饱满圆润,像一个吊着的“胆”,刻画上为表现出立体的效果与灵动之美,重点突出阴影的表现。

此外,杨柳青年画刻画的樱桃小嘴,色彩红润,笑不露齿,若笑若颦,呈现出女性娇小柔媚,端庄典雅的特点。

在耳朵的刻画上,耳廓细长肥厚,耳垂饱满圆润,表达人民对富贵吉祥,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景。

发型上少有装饰,刻画精美,色泽乌黑,左右对称,繁而不杂,显得大气端庄。

现代审美观与杨柳青年画中仕女特点有着相似也有不同,但是这种艺术形式所体现的内敛含蓄与大气端庄完美的适应了时代的潮流,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与时俱进,相得益彰。

2.2吉祥寓意的巧妙承载――服饰纹样杨柳青年画的仕女服饰以红蓝为主、黄紫为辅。

红色具有喜庆吉祥的寓意,蓝色是以冷色调来更好地突出脸部的红润与灵活。

服饰的色彩饱和度高,多采用暖色调,常在衣领处用深色的领子来衬托肤色的娇嫩与鲜亮。

花纹和装饰体现美好的寓意,如牡丹花图样,用娇嫩的橙色衬托花瓣,加以绿色枝叶点缀,花团锦簇,生机感油然而生,以它特有的华丽、富贵,作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蝴蝶图样,采用粉色为底色,加以黑色的细腻花纹,华丽优美,富有动感,是幸福、爱情的象征;一品仙鹤,文官绣1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及现状分析杨柳青年画木板年画,发祥于天津杨柳青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享誉中外[1],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载体,承载着优秀的文化艺术价值。

杨柳青年画在用色与美的表现上对现代设计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其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弘扬和传承,但由于工艺复杂,制作的产品粗陋,使其所表现的形式不能与现代审美接轨。

应用现代手段,对杨柳青年画中元素进行再设计与创新应用,使它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以达到适应时代发展而继续传承,同时发挥其市场价值的目的。

本文就杨柳青年画中的仕女题材进行了分析研究,力求解析其艺术精华,并以现代设计形式加以传承和弘扬。

2杨柳青年画的仕女形象解读杨柳青年画中的仕女形象异彩纷呈,素材主要取自民间,反映了人们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因性格、身份、年龄的不同,在刻画上也各具形态,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2.1东方神韵的集中体现――仕女面部形象杨柳青年画突出了女性面部“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的审美特点[2],这也是近百年来东方文化所推崇的审美形象。

摘 要:杨柳青年画是天津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在我国的年画文化中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并对现代美术的创作提供了源泉。

本文重点关注仕女人物形象,研究杨柳青年画在现代背景下的创新设计,从面部刻画、服饰纹样、体态特点等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通过现代化处理来弘扬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杨柳青年画;艺术风格;艺术设计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105-02Abstract :Paintings for New Years from Yangliuqing is a extremely representative folk art in Tianjin. It is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in China ’s New Year painting culture,and provides source for the creation of modern art.This artical focuses on the image of women,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m from various angles including facial details,garment art,body characteristic to reveal their artistic charm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Key Words :Paintings for New Years from Yangliuqing; Artistic style; Artistic design 作者简介王静爽/1997年生/女/天津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天津300387)夏春燕/1979年生/女/河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天津300387)设计与理论106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禽,仙鹤立于水浪山石之上,周围织如意云、山石、波浪、红日和祥花瑞草,富丽华贵,显示着装者的身份地位与学识,也是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

2.3爱与和谐的自然传递――动作情境仕女的体态特点与背景故事相关,不同题材的仕女姿态会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以著名年画《仕女戏婴图》和《福善吉庆》这类仕女娃娃题材为例,皆展露仕女欢喜轻松的姿态和对孩子浓厚的爱。

《仕女戏婴图》中,仕女双手抱着孩童,身体微微弯曲,神情亲近随和,姿态秀丽窈窕;《福善吉庆》中的仕女呈盘坐状态,与孩童细语玩耍,端庄优雅,手指微微弯曲,赋予灵动和美感。

这类题材的仕女大多都身体前倾,眼神与孩子温柔交流,手势表情与娃娃密切相关,表达深厚爱意,体现人们对子孙满堂的向往。

另有描述人民群众生活的题材,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以《十美放风筝》例,十位女子表情欢快喜悦,姿态轻盈活泼,有的手持扇子,有的手捧花篮,结伴嬉戏,欣赏春景。

画面上人物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体态大方端庄优雅,体现女子轻松婀娜的姿态。

以历史小说题材的年画,以《红楼梦怡红院》为代表,体现出富裕人家中仕女的大家闺秀之美,仕女们在神情动作上,都神情温婉,弱笑若颦,或手持扇子,或拿着手帕,或摆弄衣襟,体现出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闲暇意境,是人生意义的一种阐述。

2.4仕女形象传达的意义杨柳青年画仕女形象的刻画表达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有吉祥喜庆之意。

在形象的处理上,眉眼之间的细腻柔和表达着仕女的性情之美,其饱满的面部体现普通民众对富贵长寿的向往,细腻华丽的纹样彰显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文明,并且从动作中体现母性情怀。

这种传神达意的刻画手法和具有前瞻性的审美特点在现代设计中值得传承和应用。

3再设计与创新运用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如何改良设计使之符合当代审美成为核心理念。

秉承这种思想推陈出新,为现代人的生活添光加彩,通过提取元素符号,总结特点规律使杨柳青年画形象与生活紧密结合,同时满足产品的流传性、收藏性、观赏性,令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得以推广。

3.1设计案例一设计课题:《相守》首饰盒包装设计(图1)。

设计定位:(1)美观――满足现代人审美,采用现代化装饰;(2)传承与发扬――新旧融合,促进艺术文化推广。

设计构思:以杨柳青年画中的仕女形象为模板,经重新设计后,仕女温婉靓丽的形象直白地展现了饰品的魅力,名称采用“项”与“首”的谐音,直击主题。

提取杨柳青年画中独具代表性的装饰物并进行透明化处理,与人物重新排列组合;色彩避免了年画贯用的大红大绿,采用较为现代的莫兰迪粉色系。

整个产品边缘采用年画花纹底装饰条;服饰用粉蓝作为装饰色,黑色作中和,增添沉稳与端庄;粉橙的菊花和绿叶给画面带来生机,衬托人物的妩媚姿态。

整体看来,仕女温柔、从容的体态与饰品的精美,体现东方女性的优雅端庄的气质,是文化交流的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明信片”。

3.2设计案例二设计课题:趣味走马灯《春》设计(图2)。

设计定位:(1)精致美――满足基本照明需求,为周围环境添彩;(2)现代化――古老的技艺融入家居生活,典雅美观。

设计构思:从人物姿态的动与静上进行创新,令静态的人物“活”起来,旋转的灯罩与轻松婀娜、端庄优雅的仕女相得益彰,使整体充满春天的活力,令使用者感受到春日的氛围。

灯罩描绘的侍女形象取自《十美放风筝》,在进行现代化处理时,提取了杨柳青年画中仕女的主要颜色,并进行提纯,摒弃纯度高的色彩,转变为现代流行的色彩,如小男孩蓝、绽放大理菊红、世外桃源绿等。

另外简化了主要线条和服饰纹样,在其不失去原有含义的同时改良成现代人们所认同的纹路,使其多角度呈现杨柳青年画的艺术风格特色。

整体鲜活灵动,体现一种立体的生机,仕女与古色古香的背景相融合,衬托人物的温婉姿态,独具现代化美感。

4总结杨柳青年画中的仕女形象所传达的生活诉求陪伴人们度过长久的岁月,沉淀着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制作工艺与表现技法也为现今的美术设计奠定了基础。

只有通过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对它做出新的解释,创造新的表现技法,添加新的文化内涵,才能让遗产不再成标本,而是体现在生活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本文系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天津非遗的现代生活用品系列设计》(项目编号201710058139)。

参考文献[1]曹瑞峰.天津杨柳青年画产业化的路径及模式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4.[2]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3]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M].天津:天津杨柳青年画社,1991.图1《相守》(a )(b )(a )(b )图2《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