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管理信息化和电子交叉配血

合集下载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详细描述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详细描述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1.1 系统整体介绍输血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血液的出入库管理、输血医嘱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查、费用查询、用血者查询及统计,血液库存预警等多项功能,并与科室内自动化血型加样系统和血栓弹力图实时链接,系统稳定,可操作性和拓展性强,紧密结合临床输血实践,且具备实时更新功能,目前是国内领先于同行业的输血信息化管理系统。

血库管理是一项重复性劳动,工作量大,责任心强,血液入库,交叉配血,成份输血,发血及库存统计,要求工作人员细心认真,不能出现差错,用计算机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差错率发生,提高血库的管理工作。

一、系统业务特点◆软件支持血液中心条码识别软件能够识别血液中心血袋上的各种条码信息,只需用条码枪扫描识别就可以轻松完成血液的出库和入库操作,即减少了工作量,又减少了信息差错率,提高血库信息管理效率、质量,从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本系统完全按照“输血技术规范”开发主要功能包括输配发血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血液基本信息管理、用血申请、交叉配血、配血审核、查询统计等。

◆方便的人性化操作界面该软件界面根据我公司多年以来对医院行业用户的了解,软件操作简便,界面友好, 数据输入专业快捷,提高软件的实用性。

◆开方式接口解决方案该软件的接口设计方式完全是开放式,可以方便实现血库系统与医院现有HIS、LIS等一系列系统的接口,方便数据流转,尽可能减少业务流程中的手工方式。

遵循接口开放的原则,能方便地与HIS、LIS等系统实现对接,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理加准确、可靠。

◆报表管理提供多样式、多种类的查询和报表,并有一定的分析功能。

◆全新权限管理概念全新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并改变原来的权限登陆模式。

强大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各种原因造成数据损坏的风险。

1.2 系统技术特点1、多层架构:系统具有先进的结构体系、合理的数据结构和充分的升级空间,采用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多层架构技术,适应于在医院局域网和广域网上采用分布式处理和交换数据,其高效的前台开发工具和充分的数据库自动化编程技术使系统彻底实现多层结构模式。

案例 输血管理临床用血无纸化流程

案例 输血管理临床用血无纸化流程

输血管理临床用血无纸化流程是一个旨在提高输血效率、减少纸质文档使用、增加数据安全性与可追溯性的流程。

以下是该流程的一般步骤:1. 患者信息管理:通过电子系统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联系方式等。

2. 输血申请与审批:经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提出输血申请,并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申请单内容包括受血者信息、申请输血量、输血目的、输血时间等。

申请单经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审核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备血。

3. 血库管理:血库负责血液的预订、入库、储存和发放工作。

血库工作人员对受血者血样进行初检和复检,确保血液质量。

同时,根据医院血液库存情况和临床用血需求,制定血液储备计划,确保临床用血的及时供应。

4. 术中紧急用血:若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输血,主刀医师或麻醉师(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审核签字后,即可进行紧急输血。

5. 亲友互助献血:经治医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血库填写登记表,到指定献血地点进行无偿献血。

血液中心对献血者血液进行初检和复检,确保血液质量。

6. 临床输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7. 输血记录与报告:医护人员将输血过程记录在电子系统中,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反应等。

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报告,供医生参考和存档。

8. 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对电子系统中存储的输血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患者输血情况统计报告,为临床治疗和医院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实现临床用血的全程电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同时,可以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降低管理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

陈秉宇-信息化建设与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陈秉宇-信息化建设与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五 临床输血的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2.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实现无纸化。 3.操作界面清晰明了,操作流程方便快捷。 4.通过先进的编程语言和技术,保证输血数据 传输的安全性、实时性、保密性和高效性, 并实现与医院其他系统双向无缝对接。
六 用血申请管理
• 主要依据是《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 。 • 医生在进行用血申请时,系统能自动监控和预警输血前评 估。 • 医生在进行用血申请时,系统会自动调取医院数据库中患 者的信息,如血型、相关实验检测结果。如果患者未检测 血型和相关检验项时,计算机会自动提示。 • 系统会自动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有关临 床用血分级申请规定,审核申请医生和审核医生的资质,严 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 自动关联输血前感染性疾病的检查。
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简介
3.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 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医师应 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 随病历保存。 4.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 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 指标体系。(输血科考核—临床科室,临床医生;临床科室考 核---本科的临床医生;医务科考核----临床科室,临床医生)
输血前评估
浙江省人民医院
六 用血申请质量管理—备血申请
可以进行 备血申请、 输备血申 请
输血预测
输血前评估
浙江省人民医院
六用血申请质量管理—申请
核准医生 与申请医 生相同时 进行提示
输血前评估

浅论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罗家勇摘要: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进展,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合理安全用血已成为输血治疗的基本要求,输血质量管理是输血安全的前提和保证,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体现,只有加强输血质量管理,规范临床用血,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基于院内数据共享、合理优化输血流程进行设计,能够实现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HIS以及其它各信息系统互联、输血流程执行等功能;在实际的使用和应用中,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血液管理,优化血液资源,同时能够规范输血管理操作,提高输血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血液申请、血液运输、血液输注等血液管理过程的安全。

关键词:临床输血信息系统质量安全1引言在当前医院信息化发展快速的背景下,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和合理用血的综合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传统的人工操作难以实现临床输血的全程监控,应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对临床输血进行管理和监控,能够覆盖所有输血病历,可真实、快捷、有效地获取各类评估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及时追踪不良反应,可实现血液应用整个流程的追溯与管理,确保临床输血更加合理安全。

2、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介绍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成分血输注前、中、后阶段,对其全过程所有关键环节做监督和管理,提高成分血输注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输血包括血液出入库、储存、发放、输血申请、标本接收、相容性检测、自体输血、统计、质量控制和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追踪等管理模块,并制定分级授权程序;程序设置具有操作日志记录,保证每个质控点都能被监测到。

2.1 临床用血相关科室:应用输血管理系统开具临床用血申请单、血标本采集、血液输注、护理与监护、输血不良反应监控及输注效果评估等工作。

2.2 输血科:输血申请与审核、血液预警、血液预约、血液出入库、血液报废、质量管理、统计报表、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结果录入、退血申请、输血不良反应报表统计等应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输血全流程闭环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输血全流程闭环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平均每次输血数量
根据输入条件得出各个科室的用血量按科室、医生多条件统计,显示上月同期、上年同期、环比、同比等信息,可显示饼状图、柱状图等)
输血前检测比例
可以更直观的分析出输血病人在输血前各项目的检测比例按科室、医生多条件统计,显示上月同期、上年同期、环比、同比等信息,可显示饼状图、柱状图等)
输血前检测指标
扫描标本条码签收标本、自动记录签收时间、签收地点、签收人等信息。
版本管理功能
新版本上传后客户端自动下载功能
消息管理
1.用血申请临床核准签发消息发送到输血科;
2.开具申请单前,是否签署同意书提醒
3.输注记录与不良反应单发送后消息发送到输血科;
4.用血输血后评价单后消息发送到输血科;
5.输血科审核申请后消息发送到临床;
5.输血科针对临床输注记录与不良反应,查看、核对、以及给出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输血效果评价
1.临床医师可以针对每一个或多个输血申请相应的输血情况,结合输血后血液分析结果,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并对输血效果作出评价。
2.支持相应的评价信息模版录入;(依据不同血液成分)
3.用血评价单打印和发送到输血科管理系统。
3.能否采用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方式:贮存式、回收式、稀释式)
4.输注血液品种、血型、数量;(输血申请)
5.支持拟实施方案模版录入、打印
6.支持急诊原因录入、打印
用血申请单
1.临床医师填写用血申请,电子申请发送输血科。
2.申请页面智能判断或显示既往输血史、输血反应史、病人血型、数学适应症结果、传染病检查结果、患者临床症状等等。
患者输血比例
该统计可以统计出一段时间内,不同血液成分在各个科室的输血人数,以及输血人数比例。按科室、医生多条件统计,显示上月同期、上年同期、环比、同比等信息,可显示饼状图、柱状图等)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二)检验原理1.凝聚胺法利用多聚季胺盐类——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集消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消散,以此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2.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人球蛋白试剂,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3.玻璃珠微柱法微柱卡的每一个微管中装填有直径均一的玻璃微珠和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和抗补体C3),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玻璃微珠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微珠,使其悬浮在玻璃微珠层的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玻璃微珠之间的微小空隙到达微管底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手工凝聚胺法、全自动微柱凝胶法、全自动玻璃珠微柱法交叉配血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各种交叉配血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参见相应检测系统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600-A型低速离心机、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SWING-SAXO血型配血系统、Techno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Othro Au-toVuel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系统、阅片灯箱、光学显微镜、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100m m×l2mm和75m m ×l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参数与要求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参数与要求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参数与要求一、输血管理全模块功能的要求1.1 临床医生工作站管理1.1.1 知情同意书1)根据不同申请业务类型实现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血浆置换知情同意书、自体输血知情同意书等知情同意书录入与管理功能。

知情同意书支持自定义格式,(备血、用血、紧急、自体、异型)不同申请方式采用不同的知情同意书。

2)与对应业务申请流程有效关联和管理,根据申请类型不同,内容不同自动加载打印相关的内容。

医生可在软件中直接打印知情同意书,如果打印用血申请单之前还没有打印知情同意书,软件会自动提醒医生打印知情同意书。

3)知情同意书可以根据设置多次重复使用或者重新生成。

4)通过接口自动获取病人信息。

5)通过接口自动获取患者最近一次输血相关检验结果。

6)知情同意书支持手写板数字签名、图像采集,实现知情同意书完全电子化。

1.1.2 输血前智能评估根据输血前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种诊断、体征表现等项目自定义维护规则进行评估和审核输血指征,对合理指征和不合理指征自动判断,对相对输血指征的合理评估及管理功能。

1)可以自定义用血指征,同时可以规定该用血指征是否是必须的,例如红细胞HGB 必须小于100,非抢救病人医生申请的时候软件就会提示该病人不需要输血,该用血申请不能保存。

如果是非必须的用血指征没有达到,软件会提示该病人不符合用血指征输血,该用血申请可以保存,最后将会统计在用血不合理申请中,提交医院输血委员会评定是否合理。

2)临床医生在进行用血申请时系统根据病人的体征、历史检验相关结果、病程记录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诊断数据等,自动判断输血申请合理规则并作出相应的提示,医生也可以选择非必须用血指征,同时也可以对一些特殊的用血指征进行描述。

3)输血量预测评估:根据患者基本体征、病种和手术实现不同血液类型推荐申请血量评估计算与管理功能。

1.1.3 用血申请管理1)支持备血申请、常规用血、紧急用血、自体输血、血浆置换、放血治疗、血液成分单采治疗等。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XXX[1996]31号《关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紧急通知》、[1999]6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并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

一、组成: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二、主要职责:负责执行和督导贯彻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和珍惜血液的教育和培训。

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积极推广成分输血,做好开源节流,保证临床输血安全,促进我院输血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三条临床用血基本原则一、输血适应症:凡失血量>20%血容量,血红蛋白(HGB)<100g/L,红细胞压积(HCT)<30%者为输血适应症。

二、患者确需输血治疗时,应采用“病人缺什么就输什么”的用血原则,尽可能不输全血,符合自身输血条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存式自身输血、稀释性自身输血或回收式自身输血,自身输血病人由经治医师推荐,输血科负责(配合)采血、储存和配血。

手术室内的稀释自身输血或回收自身输血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坚决杜绝输“安慰血”、“营养血”、“人情血”、“新鲜血”。

三、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下称规范)的成分输血指南、自身输血指南、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内科输血指南、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等进行相关输血技术工作。

4、失血量>20%血容量,血红蛋白(HGB)<100g/L,红细胞压积(HCT)<30%的病人需求大量输血时,应先输注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失血量很大,且另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病人,仍需利用晶体或胶体液扩容,同时可输部分全血。

全血适用于既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又需求补充血容量的病人,而不适用于容量一般或低血容量已被改正的贫血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Thank You !
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IMS)
2015/9/29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Transfus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MS
RFID无线射频患者识别
无线查房 点开电子病历查房
• 临床数据挖掘系统是基于信息共享平台的SOA开放式 构
1. Akimichi Ohsaka et al. Transfusion.2008;48:1730-1734. 2. Amanda Davies et al. Transfusion.2006;46:352-356.
Amanda Davies et al. Transfusion.2006;46:352-356.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项目
专业的
专业的
信息化技术
专业的
管理知识
医学
复杂性 特殊性
医学知识
管理
不确定性
信息化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手工模式
应用于日常业务
合理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 有效纠正不规范的医疗操作
用户权限
日志(留痕)管理
科研管理
教学培训管理
Transfus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 Akimichi Ohsaka et al. Transfusion.2008;48:1730-1734. 2. R.W.Askeland et al. .Transfusion.2008;48:1309-1311.
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管理信息系统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s,
临床信息系统
Clinical Management System,
HMS
CMS
临床信息系统 CMS
• • • • • • • • • • • • • • • • • 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 放射信息系统(RIS) 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医生工作站系统 护理信息系统 医嘱处理系统 病人床边系统 多媒体智能化的电子病历系统 功能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病理报告管理系统
血液入库管理
血液库存管理
用血申请管理
手术备血管理
输血相容性 检测管理
血液发放管理
输血追踪管理
血液报废 销毁管理
自体输血管理
统计查询管理
字典维护管理
交接班管理
财务报表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
试剂耗材管理
预留接口管理 (卫生局、血站)
临床输血分析
主任模块
专家建议模块
血液预警管理
决策分析管理
法律法规知识库
质量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理
架,为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临床数据挖掘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 • 临床数据挖掘系统采用报表、各类统计图、趋势分析图和仪表盘 (Dashboard)等技术,把重要的决策支持信息整合在一起,便于 综合判断决策。同时,临床数据挖掘系统需要从数据仓库的构建 开始。
– 1. 医疗数据的隐私性(Privacy) – 2. 医疗数据的多样性 – 3. 医疗数据的不完整性 – 4. 医疗数据的冗余性 – 5.医疗数据还具有时间性特征
•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Transfus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手术麻醉信息系统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 消毒供应追溯系统 药物咨询系统 医学知识库 各类疾病的临床指导系统 营养配餐管理系统
TMS
6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
血液预订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