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基三严”记录本

合集下载

“三基三严”重点学习学习培训与考核管理重点学习学习记录.doc

“三基三严”重点学习学习培训与考核管理重点学习学习记录.doc

“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管理记录本科室年度目录1.“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制度2.“三基三严”培训计划3.“三基三严”培训内容记录表4.“三基三严”考核情况记录表5.“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季度分析与总结“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师“三基三严” ( 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 ) 的培训考核,使“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和规范化,保证和巩固医疗基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 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员各级质量管理组织3内容3.1基本原则: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加强基本功训练原则、更新知识原则和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2组织领导以主管院长作为组织领导,由医务科具体负责院级培训、考核工作的组织管理;临床、医技等科室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

医务科要制定具体考核管理办法和年度培训考核计划。

各科室也要制定出本科室、本专业相应的“三基”培训计划。

3.3 培训对象主治医师及以下职称人员。

3.4 培训形式3.4.1 科内每月组织一次专题授课。

3.4.2 医务科每季组织一次专题授课。

3.4.3 带教老师演示,带教。

3.4.4 个人自学(医院为医师配备《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书一册,随时自学)。

3.5培训内容3.5.1以最新版通用《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一书为主要培训教材;3.5.2其它相关材料。

3.6考试对象及内容3.6.1考试频率:医院组织考试每年总次数不少于 2 次,科室组织考试原则上每月 1 次,每年总次数不少于10 次。

3.6.2具体要求:高级职称45岁以上免考;中级及以下职称50 岁以上免考;高级职称为半年考,内容为本专业知识;中级职称为季考,内容为专业与基础各占50%;初级职称为季考,内容均为基础知识。

3.7建立档案3.7.1医院和科室均要建立“三基三严”集中培训考核档案,详细记录培训、考试、考核内容,并保存原始资料。

三基三严质控员工作记录本

三基三严质控员工作记录本

.~三基三严质控职工作记录本科室年度2016一、制度“三基三严”培训是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门路。

“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三严”即:严格要求、谨慎态度、严肃作风。

各级各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均应参加“三基三严”培训,“三基”查核一定人人达标,的确把“三严”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一直。

为了能更有效的进行“三基”、“三严”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保持优秀的工作作风,特拟订本方法,请各科室依照履行。

二、目标1、“三基三严”培训人人参加,“三基三严”查核人人达标。

2、把“三严”作风贯彻到医疗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一直。

3、的确提升医务人员临床基本操作技术及诊治水平。

三、培训方式1、平时培训:科主任负责制的培训方式平时培训指科室内部在科主任、护士长率领下平时性的学习工作。

培训采纳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应建立由主任担当组长的“三基”查核小组,在年初拟订本科室、本专业“三基”培训计划、内容和查核标准。

将培训计划交医务科。

培训对象:中级(含中级)以下医务人员师资力量: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安排2、按期培训:医院一致组织实行的培训方式按期培训是指科室依照拟订的培训计划展开按期的培训及由医务科组织培训人员,经过集体讲课、暂时抽查、现场操作等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对象:中级(含中级)以下医务人员师资力量:由医务科组织科主任、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或外聘有关领域专家。

3、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联合的方式医务人员经过自主学习增强个人的学习能力,同时,踊跃掌握科室和医院安排的集体学习的时机,以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持续教育四、培训内容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医务人员对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本专业医学技术的掌握,多组织教课查房和疑难病例议论;常常性的联合实质病例,听取病情报告,解说、剖析病情、诊疗、鉴识和治疗方案,指导操作,改正病历;踊跃组织合用于科室的专业知识进行集中培训。

三基三严培训记录文本

三基三严培训记录文本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三)各种病历资料严禁丢失和缺损病历记录容完整:1、病人病情;2、所进行的检查、诊断、治疗等;3、医务人员的分析;4、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

5、每次记录应尽可能详细、具体。

6、各种表格栏(包括眉栏)必须认真填写,无容者划“/”,不得空格。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四)客观容客观记录: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抢救和治疗经过等,严禁凭主观猜想记录症状和体征。

不得删划、贴补,出现错字、错句划双横线不得采用刮、粘、涂、贴等方法掩盖和抹去原字迹;原则性错字句必要时及时重写。

审查、修改要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五)严肃性规性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及无正式中文译名者除外),病历格式和容按照《病历书写规》;患者叙述的疾病、手术名称要加引号。

各种记录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句简练、表述准确、字迹清楚。

规使用汉字,标点正确,杜绝错字。

疾病诊断、手术及诊疗操作名称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要求;中医术语使用依照最新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医诊疗术语》、《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中医诊断疗效标准》)及新版教科书,中药名称按照新版药典。

各项记录均有完整的日期和签名;各种报告单按日期顺序粘贴。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六)修改原则和要求1、上级医师有权利、有责任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

谁决定,谁修改。

上级医师修改要签名以示负责,并在签名的右下角写明修改时间。

时限原则上要求在72h以;2、书写者可以自我修改,但要用原色墨水;3、修改时不得掩盖原来字迹,要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采取划双横线办法)。

二、重视医疗文书的证据作用病历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属于民事诉讼法证据第六十三条中的“书证”。

病历是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医方举证的主要依据,也是患方最容易找到的证据。

病历容有错误、漏洞,病历书写不及时,病历涂改,门急诊患者未书写病历,知情告知签字制度执行不严等,是医疗诉讼中医方败诉的主要原因。

三基三严管理小组记录本

三基三严管理小组记录本

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记录本目录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成员组成 (1)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小组制度………………………2-3 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工作计划………………………………4-7 三基三严培训管理流程图…………………………………?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培训记录表…………………………8-10三基三严培训小组工作总结…………………………11-13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组长:熊惠川成员:岑元丰、包荣春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制度为我院为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质量,制定“三基三严”培训细则,这是针对我院近日出台的“三基三严”培训制度制定的细则。

“三基三严”是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

细则规定:根据卫生部要求“三基”培训为全员培训,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均应参加,“三基”考核必须人人达标,确实把“三严”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始终;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委员会,医教科具体负责,科室成立由科组长担任组长的考核小组,制定出本科室、本专业“三基”训练计划、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分二级进行,即:科室培训与考核和院级培训与考核;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急诊、急救知识的集中培训;医教科将制度化地进行专题讲座,参加人员为全体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每月举办1次,讲座后进行书面考核;建立医疗技术人员“三基三严”培训档案,考核成绩将与年终考核挂钩,未能完成培训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终考核评定为不合格。

“三基三严”培训细则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卫生部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细则的出台将促进全院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医院管理年”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

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小组工作计划2013年是我院发展的关键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前提。

2015年“三基三严”记录本

2015年“三基三严”记录本

沱牌中心卫生院“三基、三严”记录本科室年度“三基三严”培训制度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不断提升基础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切实把“三基”训练贯穿于医疗、护理工作全程,以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组织,真正取得实效。

3.医院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组,负责领导全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制订院年度训练计划;督促、检查、考核“三基三严”训练情况;对科室“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提出奖惩意见。

4.在医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医务科牵头,负责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院年度训练计划的拟定、院年度计划实施、年度考试考核、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

5.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

根据科室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室“三基三严”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

6.医院把“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等挂钩;对“三基三严”训练工作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对不重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三基”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7.科室有针对性的进行急诊、急救知识的集中培训,以提高我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水平,并由医务科随机抽查,反馈培训效果。

8.医务科每年组织医生理论考试4次;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业务查房4次;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或技能操作考试1次。

9.科主任每月组织科内业务学习1次;护士长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1次;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1次。

三基三严管理小组记录本

三基三严管理小组记录本

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记录本目录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成员组成 (1)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小组制度………………………2-3 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工作计划………………………………4-7 三基三严培训管理流程图…………………………………?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培训记录表…………………………8-10三基三严培训小组工作总结…………………………11-13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组长:熊惠川成员:岑元丰、包荣春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制度为我院为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质量,制定“三基三严”培训细则,这是针对我院近日出台的“三基三严”培训制度制定的细则。

“三基三严”是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

细则规定:根据卫生部要求“三基”培训为全员培训,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均应参加,“三基”考核必须人人达标,确实把“三严”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始终;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委员会,医教科具体负责,科室成立由科组长担任组长的考核小组,制定出本科室、本专业“三基”训练计划、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分二级进行,即:科室培训与考核和院级培训与考核;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急诊、急救知识的集中培训;医教科将制度化地进行专题讲座,参加人员为全体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每月举办1次,讲座后进行书面考核;建立医疗技术人员“三基三严”培训档案,考核成绩将与年终考核挂钩,未能完成培训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终考核评定为不合格。

“三基三严”培训细则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卫生部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细则的出台将促进全院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医院管理年”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

三基三严培训管理小组工作计划2013年是我院发展的关键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前提。

“三基的三严”培训与考核管理系统记录簿

“三基的三严”培训与考核管理系统记录簿

“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管理记录本科室年度目录1.“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制度2.“三基三严”培训计划3.“三基三严”培训内容记录表4.“三基三严”考核情况记录表5.“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季度分析与总结“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制度1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师“三基三严”(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培训考核,使“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和规范化,保证和巩固医疗基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全员各级质量管理组织3 内容3.1 基本原则: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加强基本功训练原则、更新知识原则和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2 组织领导以主管院长作为组织领导,由医务科具体负责院级培训、考核工作的组织管理;临床、医技等科室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

医务科要制定具体考核管理办法和年度培训考核计划。

各科室也要制定出本科室、本专业相应的“三基”培训计划。

3.3 培训对象主治医师及以下职称人员。

3.4 培训形式3.4.1 科内每月组织一次专题授课。

3.4.2 医务科每季组织一次专题授课。

3.4.3 带教老师演示,带教。

3.4.4 个人自学(医院为医师配备《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书一册,随时自学)。

3.5 培训内容3.5.1 以最新版通用《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一书为主要培训教材;3.5.2 其它相关材料。

3.6 考试对象及内容3.6.1 考试频率:医院组织考试每年总次数不少于2次,科室组织考试原则上每月1次,每年总次数不少于10次。

3.6.2 具体要求:高级职称45岁以上免考;中级及以下职称50岁以上免考;高级职称为半年考,内容为本专业知识;中级职称为季考,内容为专业与基础各占50%;初级职称为季考,内容均为基础知识。

3.7 建立档案3.7.1 医院和科室均要建立“三基三严”集中培训考核档案,详细记录培训、考试、考核内容,并保存原始资料。

中医三基三严培训记录本

中医三基三严培训记录本

中医三基三严培训记录本中医三基三严培训记录本第一基:理论基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和应用中医的根本。

在中医三基三严培训中,理论基础是我们要牢牢抓住的第一基。

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经典著作以及医学思维方法等等。

在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深入探讨了中医养生、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讨论、辩论和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从而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这一基的培训,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应用中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基:临床基础中医的临床基础是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临床基础包括病例分析、辨证施治以及中医药的使用等方面。

在中医三基三严培训中,我们通过模拟临床操作,学习了如何进行病例分析,明确病因病机,并根据辨证施治原则开展治疗。

我们还进行了临床技能实践,学习了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法和针灸、捶打等技术。

通过这一基的培训,我不仅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还增加了对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解与熟练度。

这些都为我更好地应用中医服务于患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基:科研基础中医的科研基础是我们提高中医学科学性和推动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科研基础包括科学实验、临床研究以及中医文献研究等方面。

在中医三基三严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科研方法论,如何设计和进行科学实验,如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临床研究,探讨了中医治疗常见病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深入研究了中医文献,包括古籍的阅读和研究方法等。

通过这一基的培训,我加深了对中医科研方法和步骤的理解,为策划和开展中医科研项目奠定了基础。

第一严:严谨态度中医学是一门复杂而严谨的学科,学习和应用中医必须抱有严谨的态度和方法。

在中医三基三严培训中,我们始终坚持严谨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程和学习任务。

严谨态度不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真思考和深入讨论,还体现在病例分析和辩证施治中的慎重思考和治疗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沱牌中心卫生院“三基、三严”记录本科室年度“三基三严”培训制度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不断提升基础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切实把“三基”训练贯穿于医疗、护理工作全程,以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组织,真正取得实效。

3.医院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组,负责领导全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制订院年度训练计划;督促、检查、考核“三基三严”训练情况;对科室“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提出奖惩意见。

4.在医院“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医务科牵头,负责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工作,院年度训练计划的拟定、院年度计划实施、年度考试考核、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

5.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

根据科室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室“三基三严”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

6.医院把“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等挂钩;对“三基三严”训练工作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对不重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三基”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7.科室有针对性的进行急诊、急救知识的集中培训,以提高我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水平,并由医务科随机抽查,反馈培训效果。

8.医务科每年组织医生理论考试4次;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业务查房4次;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或技能操作考试1次。

9.科主任每月组织科内业务学习1次;护士长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1次;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1次。

沱牌中心卫生院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5 年 3 月 6 日培训地点:急诊科办公室培训题目:心肺复苏术主持人:何胜勇主讲人:何胜勇记录人:宋长寿参加人员签名:培训内容:心肺复苏术(一)适应证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

(二)禁忌证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

如晚期癌症等。

(三)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

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2.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病人,快速判断有无损伤,是否有反应。

确定病人意识丧失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3.体位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

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

将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

4.畅通呼吸道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有假牙托者应取出。

采用仰头举颏法及托颌法使呼吸道畅通。

操作方法是仰额托颌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

托颌法: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5.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方法:①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②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③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④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⑤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⑥吹气频率:10~12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15:2比例。

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⑦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10ml/kg,约700- 1000ml。

6.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2)按压方法①近侧放示、中指在胸廓下缘,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摸到胸骨下切迹后,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肘关节固定,双臂垂直,双肩在双手正上方,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

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 100次/分。

小儿90~100次/分。

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抢救,按压与呼吸比均为15:2,但气管插管成功者仍可用5:1。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60mmHg);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7.重新评价:行4个按压/通气周期后,再检查循环体征,如仍无循环体征,继续行心肺复苏术。

(四)注意事项1.四早生存链(早启动急救系统,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2.在CPR进行1分钟,重新评价时,尽早判断有无除颤指征,明白“四早”的关键环节是造除颤3.尽早开通静脉通道(近心静脉),使用复苏药物。

培训时间:2015 年 5 月8 日培训地点:急诊科办公室培训题目:无菌操作主持人:何胜勇主讲人:何胜勇记录人:宋长寿参加人员签名:培训内容:无菌操作(一)操作方法1.开包铺盘:查看名称、日期,开包取巾,按折巾法铺盘。

2.夹取物品:打开无菌容器,按需要两夹取,用毕即盖严。

3.倒无菌溶液:核对检查,开铝盖→翻胶塞→消毒→瓶签向上,冲洗瓶口→倒液→塞回胶塞→消毒→盖回(如未用完注明开瓶时间)。

复盖无菌巾。

4.戴无菌手套:查看号码、日期,取粉撒在手的两面,对准五指戴上,用毕清水洗净手套上的血迹、污物,翻转脱下。

5.清理物品。

(二)注意事项1.态度严肃、认真。

2.要求准、稳、有序操作。

3.严格无菌操作。

培训时间:2015 年9 月8 日培训地点:急诊科办公室培训题目:无菌操作主持人:邹安康主讲人:邹安康记录人:宋长寿参加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胸膜腔穿刺术(一)适应证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二)操作方法1.患者面向椅背骑跨在坐椅上,前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下颏置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45°仰卧位,患侧上肢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通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

中、小量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超检查定位。

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进行浸润麻醉,直至胸膜壁层。

5.术者用血管钳夹闭穿刺针后的橡皮管,以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徐徐刺入,当针锋阻力突然消失时,表明已进入胸膜腔,接上50ml注射器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或令助手放开止血钳,并用止血钳沿皮肤固定穿刺针,以防止穿刺针位置移动。

进行注射器抽液,抽满后助手再次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胸水注入量杯中计量。

6.抽液毕,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拔出穿刺针,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三)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胸膜腔感染。

2.进针不可太深,避免肺损伤,引起液气胸。

3.抽液过程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始终保持胸膜腔负压。

4.抽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持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或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胸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进行急救术。

5.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脱落细胞检查。

治疗性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若脓液粘稠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抽液。

6.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5 年11 月8 日培训地点:急诊科办公室培训题目:输血知识主持人:邹安康主讲人:何胜勇记录人:宋长寿参加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输血知识一、申请输血前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应由谁负责签字核准?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二、决定输血治疗前应该注意什么事项?1、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3、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三、如出现异常情况如何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工程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四、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如何办?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