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4V6在表皮肿瘤及恶性黑素瘤的表达.docx

合集下载

CD44v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CD44v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c l i on s a ℃ n Ia .
【 yWod lO ai tm r D v Ke r s vr u o C  ̄ 6 n a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 的卵巢肿瘤 , 恶性 卵巢上皮性肿 瘤 占卵巢恶性肿瘤 的 9 %o 卵巢上皮癌 易发生转移 , 0 】 。 病死率居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首 位。尽管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 提高 手术操作技巧、 应用多种抗癌药物联合化疗等方 面进 行了许多 研究 , 但是 卵巢癌 的转 移问题仍然 面临着 巨大挑战 , 由于肿瘤
【 摘要】目的 探讨 C 46 D4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v 方法
相 关性 。结果
0) 5 。结论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 例卵 5
巢恶性上 皮性肿瘤 , 1 卵巢 良性 上皮性肿 瘤, 正常卵巢组织 中 C 46的表达 , 1例 7例 D4 v 及其 与临床病理参数 间的 恶性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 织中 C 4 D46的 阳性表 达 率 比 良性 肿 瘤和 正常 卵 巢的表 达率 明显 增 v 高 ; 卵 巢上 皮癌 组织 中, 4 6的 阳性表 达 率 随着 不 同临床 分 期及 盆腔 淋 巴结 的转 移 , 在 CD4 v 明显 升 高( < . PO
h g e t a t a i e i t mo sa d n r l v r t s e . D. 6p s v x r s inr t a i i c t i e n a ih r n h t nb n u r n oma o a i i u C v o i ee p e s a eW Ss f a l f r t - h n a s s i t o n g n yd e
f o CD v nt eo ai p t e a t mo si r b by c r ltd w t te d v lp n a dmea tss o a i p t e a  ̄ 6i h v ra e i l l u r sp o a l or ae i h e eo me t n h i e h n tsa i o v r e i l l f n a h i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表达及其意义背景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

尽管针对NSCLC的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其治疗效果仍存在限制。

因此,了解NSCLC的分子机制和辅助诊断标志物对于提高其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Ezrin和CD44v6是肿瘤细胞上的两种膜蛋白,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NSCLC的重要治疗和预测指标。

本文主要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EzrinEzrin是一种跨膜蛋白,它通过C端的F-actin结合区和N端的膜绑定区连接细胞骨架和细胞膜。

Ezrin在调节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获得性或遗传性突变或表达异常的Ezrin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升高,而在肿瘤患者的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在NSCLC中Ezrin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认为,NSCLC患者中Ezrin的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表明Ezrin可能作为NSCLC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标志物。

另一些研究则表明,Ezrin不是NSCLC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综上所述,Ezrin在NSCLC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期建立更优化的NSCLC治疗模式。

CD44v6CD44是一种跨膜细胞表面黏附分子,通过与矩阵金属蛋白酶/胶原酶等生物分子的结合,参与细胞的附着、运动、迁移和转移过程。

CD44v6(CD44变异体6)是CD44的一种变异体,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NSCLC患者中CD44v6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病历阶段、预后等有关。

根据相关研究,CD44v6在NSCLC中表达与患者预后具有独立预测意义。

CD44v6的高表达与NSCLC的侵袭性和转移倾向相关。

因此,CD44v6被认为有可能成为NSCLC生物治疗的新靶点之一,并有望成为NSCLC的诊断和预后监测的辅助标志物。

CD44V6与恶性肿瘤

CD44V6与恶性肿瘤

CD44V6与恶性肿瘤作者:付根学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12期[摘要]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直接原因,粘附蛋白CD44V6作为透明质酸的受体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研究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恶性肿瘤;CD44V6;浸润;转移[中图分类号] R730.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11-02近年来,CD44V6被认为是肿瘤的特征性和早期指标,对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D44V6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较多,结论并未统一。

1CD44V6的定位、结构与功能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CD44V6基因蛋白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是CD44家族中近年来较受重视的一员,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上,CD44外显子有两种:①标准型CD44(standard form,CD44S);②CD44V(variant form of CD44)在CD44S中有V区变异性拼接外显子插入。

CD44V外显子有10个,用V1、V2…V10等表示。

V区外显子所编码的氨基酸与CD44S蛋白的细胞外区域一样,有许多糖基化位点和硫酸软骨共价结合位点。

CD44V6分子的功能为:①参与周围细胞和间质成分的粘附作用;②淋巴细胞归巢。

③T淋巴细胞活化;④信号介导。

CD44和整和素(integrin)等物质与配体结合,使酪氨酸磷酸化而激活信号传导系统。

2CD44V6与恶性肿瘤的关系2.1CD44V6与胃肠癌CD44V6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LIY等[1]对110例结肠癌及613例癌旁组织进行研究发现CD44V6在Ⅰ、Ⅱ、Ⅲ、Ⅳ期及无淋巴转移和有淋巴转移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9.5%,74.6%,79.4%,81.7%,87.0%和87.9%,指出CD44V6的检测可有助于结肠癌的诊断和预后。

Joo M等[2]对99例胃癌的研究发现CD44s和CD44V6与胃癌的淋巴转移和TSM分期有关,CD44V6预示着淋巴转移。

PCNA和CD44v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PCNA和CD44v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PCNA和CD44v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2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

结果:①PCNA在皮肤SCC中阳性率(90.5%)显著高于皮肤BCC组(52%)和正常皮肤组(13.3%),CD44v6在正常皮肤中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皮肤SCC 组(66.7%)和皮肤BCC组(20%);②PCNA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CD44v6的高表达率与皮肤SCC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③PCNA和CD44v6在皮肤SCC和BCC中表达无明显相关。

结论:CD44v6和PCNA与皮肤BCC和SCC的发生、分化密切相关,可作为研究和判断皮肤SCC和B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独立的重要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expressions of PCNA and CD44v6 in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Cutoneous Basal cell carcinoma. MethodsThe expressions of CD44v6 and PCNA were evaluatecl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in 42 cutanneous sqamous cell carcinoma,25 Cutaneous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15 normal skin.Results①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CNA In CSCC (90.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BCC (52%) and normal skin (13.3%) and differentiation (P<0.05).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CD44v6 in norma skin(1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SCC(66.7%)and CBCC(20%) and differentiation (P<0.05). ②The high expression of PCNA in CSCC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umor differentiation (P<0.01). The high expression of CD44v6 in CSCC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umor differentiation (P<0.01). ③The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PCNA and CD44v6 in cutanneous sq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cutaneous Basal cell carcinoma were not correlated (P>0.05).ConclusionThe over expression of PCNA and the down expression of CD44v6 in CSCC and CBCC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ccurrenc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The expressions of CD44v6 and PCNA in CSCC and CBCC were not correlated,They can be used as the independent biological morkers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SCC and CBCC.Key words: basal cell carcinoma;squamons cell carcinoma; PCNA; CD44v6; ImmunohistochemicalCD44是一类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参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其外显子按表达和拼接方式的不同分为CD44s和CD44v[1],其中CD44v6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关系最为密切。

CD44v6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

CD44v6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

CD44v6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李莉【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0(034)003【摘要】@@ CD44是由单一基因所编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单链膜表面糖蛋白家族,可与多种配体结合,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作用,发挥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人们发现CD44标准体(standard isoform ofCD44,CD44s)及其拼接变异体(variant isoform of CD44,CD44v)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尤其CD44v6在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更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人们在研究CD44v6基因及蛋白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它参与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力图揭示其在肿瘤中的多样性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以期有助于评价肿瘤的转移能力,判断肿瘤的复发和预后.笔者就此作一综述.【总页数】3页(P315-317)【作者】李莉【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分子医学教研室,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R73-37【相关文献】1.Ezrin及CD44v6的表达与胆管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相关研究 [J], 张懿;孟翔凌;朱立新;汪正广;吴文涌;陈伟;张震;徐坤2.宫颈癌CD44V6表达与局部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 [J], 林岷;江忠清;朱凤川;曲军英;郑秀3.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44v6与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 [J], 贺岩;张磊;张朋旗;钟志玖;金晓明4.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J], 陈怀安;王哲;苗文隆;李凤歧;苏宏伟;刘硕5.肿瘤间质比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淋巴结转移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J], 安杰; 曾令瑞; 宋婷婷; 孙力伟; 韩玉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D44v6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CD44v6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的运 行 , 参 与 淋 巴细胞 的 再 循 环 ; 与 细 胞 骨 架 蛋 白
高度保 守 的外显 子 , 每个 外显 子长 度从 7 0 b p到
2 1 0 b p不 等 . 完 整 基 因组 在 染 色 体 D N A 上 大 约 跨 越 5 0 k b , 包括 1 0个 组 成 型 外 显 子 和 1 0个 变 异 型
拼 接 外 显子 , 它们 被 长 短不 一 的 内含子 分 隔 。按 照 C D 4 4基 因 中所 含 外 显 子 类 型 不 同可 分 为 两 种 , 一 种 是 组 成 型外 显 子 (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e x o H , C — e x o n ) , 仅 含 组 成型外显子 的 C D 4 4称 为标 准 型 C D 4 4 ( s t a n d a r d
细胞 黏 附分 子 C D 4 4 v 6是一 种 广 泛分 布 于 各 种
细 胞 表 面 的跨 膜 糖 蛋 白 。 是 介 导 细胞 与 细 胞 、 细 胞
式拼接 , 参 加 拼 接 的外 显 子 可 多可 少 , 从 而 使 转 录
片段长 短 不一 。 前 者存 在 于大多 数 细胞上 , 如 淋 巴细
与 细胞 外基 质 的黏 附 和相互 作用 的分子 。近 年来 研 究D - 2 ] 表明, C D 4 4 v 6在 某 些 肿 瘤 细 胞 和 部 分 人 体 正 常 组 织 中 高表 达 , 并 在 肿 瘤 的发 生 发 展 、 侵 袭 和 转
胞、 单核细胞 、 红 细胞 、 上皮 细 胞 、 平 滑肌 细 胞 、 神 经 胶 质 细胞 等 ,后者 主要 存 在 于上皮 源 性细 胞 和肿 瘤 细胞 上 [ 4 3 。 目前通 过 P C R技 术在许 多 细胞系 中发 现

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CD44v6分子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CD44v6分子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CD44v6分子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题目】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CD44v6分子表达及意义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侵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CD4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表面,并参与细胞生长、迁移和黏附等生物学过程。

CD44v6是CD44的一种变异形式,高表达在许多肿瘤组织中,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有关。

【研究问题】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CD44v6分子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1. 收集2010年至2020年间,经病理诊断为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的患者组织标本;
2.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组织标本中CD44v6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3. 分析CD44v6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如年龄、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等)和预后指标(如生存率、复发率等)之间的相关性。

【预期结果】
根据前期研究和相关资料,预计CD44v6在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更为严重,预后较差。

因此,本研究预期CD44v6高表
达与临床分期、预后等指标呈正相关性。

【意义和贡献】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理,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通过探讨CD44v6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可以更
好地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并促进临床预后评估指标的完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
治疗效果。

皮肤鳞状细胞癌CD44v6蛋白表达

皮肤鳞状细胞癌CD44v6蛋白表达

n o s s u mo s c l c ri o e u q a u el acn ma (E ) o p o er e h iu a sd t a ss mmu o tiig o D 4 6 f m 0 n r l S E ,m rh m t c tc n q e w s u e o se s i i n sa n f C 4 v r 1 oma w s d wn r g l t d i S C wih a l s - x r s e e d n y p n p o i e e t t n n n t c re a — x rsin o 4 6 a o - e u a e n C t e s e p e s d t n e c u o o r d f r n i i ,a d o o r l t f ao e t o a in a d me a t ss h a a s g e t d t a d wi l c t n t sa i.T e d t u g se h t CD4 v y b mp ra t i i t n n e o h p d r a sr cu e h o 4 6 ma e i o t n n man e a c f t e e i e m l tu t r a d e ae t t e e r e o e l i e e t t n I a t u b u e a moe u a r g e so ma k r wh n c e n n f r n r l t d o h d g e f c l d f r n i i . t n h s e s d s a f ao c l c l r p o s in r r e e s r e i g o
摘 要 : 采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及 图 像 分 析 技 术 对 6 6例 皮 肤 鳞 状 细 胞 癌 、 2例 淋 巴 结 转 移 灶 、 1例 假 性 上 皮 瘤 样 增 生 、 0例 正 l l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44V6在表皮肿瘤及恶性黑素瘤的表达
CD44V6在表皮肿瘤及恶性黑素瘤的表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第3期第31卷论著
作者:陈秀琴徐前喜林文玉李荣朱铁君
单位:10004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陈秀琴徐前喜李荣朱铁君(指导者)],中心实验室(林文玉)
关键词:CD44V6;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瘤;恶性黑素瘤
【摘要】目的研究CD44V6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恶性黑素瘤的表达。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对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10例鳞状细胞癌CD44V6膜表达阳性,且随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CD44V6表达下调。

10例基底细胞癌和8例恶性黑素瘤不表达CD44V6。

结论CD44V6的表达与皮肤肿瘤的类型有关。

Expression of CD44V6 in Human Epidermal Tumours and Malignant MelanomaChen Xiuqin,Xu Qianxi,Lin Wenyu,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People's Hospital,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CD44V6 in human epidermal tumours and malignant mela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CD44V6 was detected by an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basal cell carcinoma(BCC) and malignant melanoma(MM).Results CD44V6 was expressed on the membrane of tumour cells of 10 patients with SCC, and there was downregulation of CD44V6 expression which along with the decrease of differentiation of SCC tumour cells. Tumour cells of 8 patients with MM and 10 patients with BCC did not express CD44V6.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D44V6 express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types of skin tumours.
【Key words】CD44V6Squamous cell carcinomaBasal cell carcinomaMalignant melanoma
CD44是一广泛分布的透膜糖蛋白,参与多种生理功能。

最近,人们对其作为一粘附因子在某些肿瘤中的表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鳞状细胞癌(鳞癌)与基底细胞癌(基癌)均是皮肤角朊细胞来源的肿瘤,恶性黑素瘤(恶黑)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CD44V6在这些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一些研究也在探索阶段。

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特异性单克隆抗CD44V6抗体检测了10例鳞癌、10例基癌、8例恶黑和10例交界痣中CD44V6的表达,以探讨CD44V6在角朊细胞来源的皮肤肿瘤和在侵袭性较强的恶黑中的表达情况。

材料和方法
1.标本:鳞癌10例、基癌10例、恶黑8例和交界痣10例,均为石蜡包埋标本,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患者,
标本均为原发病灶,并且无转移。

2.抗CD44V6抗体购自R%26D公司、生物素化二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链霉亲和素购自Dako公司。

3.方法:5μm厚的石蜡切片经脱蜡、水化及缓冲液冲洗(0.05mol/L Tris)加入0.01mol/L枸橼酸盐缓冲液内,微波炉96℃~98℃加热修复10分钟。

加1∶10小牛血清封闭非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室温下30分钟,加入1∶100抗CD44V6抗体,4℃冰箱湿盒内过夜,加入1∶400酶标链霉亲合素DAB显色5~6分钟,切片入缓冲液冲洗,苏木素浅染细胞核,脱水、透明、封片。

4.判断标准:细胞膜有棕黄色颗粒状物质沉着者为CD44V6阳性表达细胞;细胞膜棕黄色颗粒染色深、细胞轮廓清晰为表达强;细胞膜棕黄色颗粒染色浅、细胞轮廓清晰度差为表达弱;无任何细胞着色为阴性。

结果
1.鳞癌CD44V6的表达:10例鳞癌,HE染色,按Broders分级,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

做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到切片中未受累表皮细胞均有CD44V6膜表达,细胞膜呈明显棕黄色染色,各层细胞轮廓清晰,以基底层和棘细胞层染色稍强,可做为内对照。

在各级鳞癌中,肿瘤细胞膜均表达CD44V6,呈棕黄色染色,但强弱程度有所不同,Ⅰ级和Ⅱ级鳞癌细胞膜棕黄色染色深,Ⅲ、Ⅳ级鳞癌细胞膜棕黄色染色浅,随鳞癌的分级增加CD44V6膜表达有下降趋势。

同时观察到在同一级肿瘤中,肿瘤细胞分化好的部位细胞膜染色较深、细胞轮廓清晰;分化差的细胞细胞膜染色浅、细胞轮廓清晰度差。

2.基癌CD44V6表达:10例基癌CD44V6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发现肿瘤细胞膜基本无棕黄色染色,而相应未受累表皮细胞均有CD44V6表达,细胞膜呈棕黄色染色,各层细胞轮廓清晰,以基底层和棘细胞层染色稍强。

3.恶黑及交界痣CD44V6的表达:8例恶黑和10例交界痣,镜下发现黑素瘤细胞和痣细胞均无棕黄色染色,与之相应的未受累表皮可见细胞膜有棕黄色染色。

讨论
CD44是一种透明质酸受体,它有几种不同类型,其中CD44V6与肿瘤发展有关。

据报道,CD44V6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类型和组织来源有关。

Gnthert[1]等研究发现在一些腺体肿瘤细胞例如胃肠道腺癌和乳腺癌细胞中CD44V6呈高水平表达。

我们对鳞癌的CD44V6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鳞癌呈阳性表达,这些结果与Simon[2]和Roye[3]对鳞癌和食道鳞癌CD44V6表达结果一致。

Simon[2]和Roye[3]的实验仅对鳞癌CD44V6表达进行了定性分析,对鳞癌分级研究未见报道,而我们进行了各级鳞癌与CD44V6表达相关性的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随着肿瘤的分级程度增加,CD44V6膜表达有逐渐减低的趋势。

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方面分析,分化好的细胞表达强、分化差的细胞表达弱。

这些结果提示鳞癌分级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和CD44V6的表达程度有关,随着鳞癌分级增高和鳞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CD44V6表达下调。

这种随细胞分化程度降低CD44V6表达下调关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为鳞癌分级的参考指标,并判断预后。

正常表皮角朊细胞CD44V6表达与各级鳞癌表达程度的不同,显示出CD44V6可能在维持表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中起一定作用。

由于我们目前研究的病例数有限,还需不断积累病例,以进一步研究。

基癌的癌细胞基本不表达CD44V6,这与Simon[4]1996年对基癌CD44V6表达下调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虽然正常基底细胞表达CD44V6,但在发展成癌细胞后,CD44V6结构改变或功能失活,从而不能与相应抗CD44V6抗体结合而表现为CD44V6免疫组化阴性。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恶黑的肿瘤细胞和交界痣细胞不表达CD44V6,而相应未受累表皮细胞仍清
晰表达CD44V6。

有人[5,6]对恶黑和交界痣CD44V6表达的研究也发现CD44V6在这两种细胞均无表达,说明恶黑的发生发展与CD44V6的表达无明显关系。

参考文献
1 Gnthert U, Hoffman W, Rudy S, et al. A new variant of glycoprotein CD44 confers metastatic potential to rat carinoma cells. Cell, 1991,65∶13-24.
2 Simon JC, Heider KH, Dietrich A. Expression of CD44 isoforms in human skin cancer. Eur J Cancer, 1996,32∶1394-1400.
3 Roye GD, Myers RB, Drown D. CD4
4 expression in dysplastic epithelium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Int J Cancer, 1996,69∶254-258.
4 Simon S, Wolfgang T, Karin H. Expression of CD44 splice variants in human skin and epidermal tumours. Virchows, 1996,428∶141-149.
5 Manten HE, Danen EH, Smit L. Expression of CD44 splice variants in human cutaneous melanoma and melanoma cell lines is related to tumou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Int J Cancer, 1995,64∶182-188.
6 Simon S, Dirk S, Karin H, et al. Expression of CD44 variant isoforms in malignant melanoma. Clin Cancer Res, 1996,2∶4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