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育种概述
药用植物育种概述

第1讲授课日期:2010年月日节课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掌握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教学重点: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良种的作用教学难点: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分配5多媒体授课讲授10152025复习提问: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离不开作物的品种,大家所能知道品种有哪些?导言:既然离不开品种,那么品种怎么来的,怎么得到的?品种的种子是怎样得到的?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药用植物育种。
新课内容:第一章绪论一、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是研究药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并只到和应用于药用植物育种实践的科学,是植物遗传育种的一个分支学科。
1、植物遗传学:是研究植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植物的各种性状。
研究的任务是:阐明植物遗传和变异的线性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示内在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植物的育种实践。
2、药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药用植物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研究的对象:药用植物,包括木本的、草本的药用植物。
研究的基本任务:在研究和认识药用植物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根据各地区育种目标,采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和育种途径,选育优良品种,同时要繁育出数量充足、优质的种苗。
二、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一)药用植物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二)产量质量的双重性(三)产品收获部分的多样性(四)药用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五)药用植物熟性和早熟的复杂性三、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一)品种的概念第1 页共2 页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者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第一章绪论药用植物育种

欢迎同学们
学习
《
药用植物育种学
》
第一节药用植物育种的地位
n药用植物育种的迫切性
v人类对植物药的需求步步攀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卫生研究机构,现在每年从全球25万种植物中筛选4000种来开发各种新的药物。
由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和NIH共同从红豆杉树皮中提炼的紫杉醇制成的治疗乳腺癌、子宫癌和肺癌的著名药物——泰素(Taxol)行销全世界,年销售额
达13.5亿美元。
此外,美国每年的草药销售额都在50
亿美元以上。
在过去10年,北美和欧洲的草药治疗每年增加10%,如今北美和欧洲的草药治疗市场价值估计为110亿英镑(200亿美元)。
系统杂杂诱倍抗抗生物
/qnz_html/xwpd/ymkx_665_7407.html
n品种整理和选育
功绘制完成。
这是全球发布的首个药用植物基因组框架图,意味着广药集团在全球率先进入中药基因时代。
测序深度为基因组大小的20倍,测序结果已覆盖92%的全基因组和96%的基因编码区。
n
推动了GAP 基地建
设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宛西制药。
药用植物育种学

药用植物育种学品种: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选择培育而创造出的某种植物的群体,其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以及在生物学上、形态学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而且能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育种目标:就是在培育药用植物的新品种时,人们对新品种的各项要求。
有性繁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化出性器官,由性器官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相结合,而繁殖后代的方式称有性繁殖。
自花授粉植物:凡以同一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自花授粉植物(或自交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凡以不同植物花朵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异花授粉植物。
常异花授粉植物:这类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发生异花授粉,是自花授粉植物与异花授粉植物的中间类型。
无性繁殖:是植物的营养器官离体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种质资源:在开展育种工作时,离不开某些植物,如栽培植物的一些品种,野生植物的不同种、类型,还有一些杂交或诱变的植物材料,我们把这些植物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也称为种质资源。
本地品种资源:指在本地区已种植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品种,农家品种及各种类型。
外地品种资源:将引自外地区、外国的品种及类型称为外地品种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在已有的各种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的方法如有性杂交、嫁接、物理化学诱变等创造的新类型、新物种。
选择:选择就是选优去劣,是以自然的或人工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变异群体中,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挑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类型,并使其向着选定的方面稳定的遗传下去。
混合选择法:根据植株的表现型,从混杂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一批性状相似的优良个体,混合留种,进行比较鉴定。
引种:是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类型或种质资源引入当地,经过试种作为推广品种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改良其它品种。
药用植物育种学

药用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品系:遗传性比较稳定一致,且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它经比较鉴定优良者繁育推广即为品种。
无性系:由一个个的枝、芽、鳞茎等营养器官经无性繁殖而形成的所有植株。
区域试验:把品种比较试验选出的新品种分类送到其他地区,参加那些地区的品种比较试验,以确定这新品种的适宜推广的区域范围。
体细胞杂交:将不同种、甚至属间细胞人工融合为杂种细胞,并使其再生成植株的技术。
核心种质:是指保存的种质资源的一个子集,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了种群,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野生抚育:是根据动植物药材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其原生或相似的环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药材生产方式。
标志性状:或称指示性状,是指双亲和杂种一代在苗期表现出明显差异的植物学性状,其特点是苗期就表现出明显差异,容易目测识别,遗传稳定。
自交不亲和:自花花粉落到柱头上往往不能萌发或萌发后不受精的现象。
单倍体:狭义:细胞体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
广义:具有该植物配子染色体数的植物。
芽变:分生组织的体细胞突变,变异的芽萌发长成的枝条及由此形成的个体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来类型不同的现象。
远缘杂交:指有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它包括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之间的杂交。
有时把地理上分布较远、不同生态类型或系统间有较长时间隔离的亚种之间的杂交也包括在远缘杂交的范围内。
生产试验:是在较大面积的大田生产条件下,对优异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等生产性能做进一步鉴定。
栽培试验:是在生产试验的同时,或在优良品种决定推广后,就关键性栽培技术进行的试验,为大田生产制定栽培方案提供依据,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遗传增益:入选亲本的子代平均表现值距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型值之间的离差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表现型值,所得百分率叫做遗传增益。
药用植物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制,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研究。
野生资源减少
02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
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缺乏引进新品种
03
由于种种原因,新品种引进的步伐缓慢,限制了药用植物育种
工作的开展。
研发资金不足
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对药用植物育种领域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实 际需求。
企业投入积极性不高
药用植物育种的展望
未来药用植物育种将更加注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等,提高育种的精准度和效 率。
未来药用植物育种将更加注重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 科的交叉融合,从多角度综合研究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规律和生态适应能力。
未来药用植物育种将更加注重与医药学、药学等学科的 结合,研究开发新型药用植物品种和药物,为人类健康 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
01
02
03
收集种质资源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整理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 分类、编目和保存。
保护珍稀资源
加强对珍稀、濒危药用植 物种质资源的保护,采取 有效措施防止其灭绝。
共享资源
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共 享平台,推动种质资源的 研究和利用。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药用植物育 种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 与其中。
1 2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加强对珍贵种质资源 的保护和利用,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政策。
推广先进的育种技术
加大对药用植物育种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广先进 的生物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3
制定系统性的育种计划
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药用植物育种是指将药用植物进行有计划的繁育,以改良其品质、增加产量和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与常规作物育种相比,药用植物育种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药用植物育种注重活性成分的提取。
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通常来源于其
特定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多糖等。
因此,药用植物育种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出含有更高活性成分含量的品种,以提高药用效果。
育种工作者通过遗传和生理研究,选择具有高活性成分含量的亲本材料,然后利用杂交、选择等方法进行育种,最终获得活性成分更为丰富的新品种。
其次,药用植物育种强调适应性和稳定性。
药用植物生长在各种环境条件下,
如不同的气候、土壤和海拔等。
因此,育种目标之一是培育出耐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以满足各地不同环境下的种植需求。
此外,为了确保药用植物品种的稳定性,育种工作者需要通过连续选育和品种试验,验证新品种的稳定性和表现。
另外,药用植物育种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药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通
常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药用植物育种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疾病抗性和耐胁迫能力等方面。
通过优化配套技术和生产管理,育种工作者可以努力降低药用植物种植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上所述,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包括注重活性成分的提取、强调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关注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的育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不断改良药用植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药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育种学总论辅导

绪论0.1 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0.1.1 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0.1.2 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0.1.3 药用植物育种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2 品种的概念和作用0.2.1 品种的概念和特点0.2.1.1 品种的概念(重点)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创造出来的某种植物的群体,该群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
同时与原植物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
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栽培植物由野生植物发展而来,在野生植物中只有种、变种和类型的区别,没有品种之分。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挑选野生植物的不同种、变种、类型,进行栽培驯化和选择,使其朝着人类需要的方向进化,选育出具有一定特点、适应一定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品种。
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的分类单位。
但多数品种在植物分类学上都有它的位置,即某品种属某科、属、种或变种。
英文术语Variety 兼有变种和品种的含义,为了避免混淆,一般用Cultivar专指品种,以别于分类学上的变种。
品种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种必须具备高产、稳产,优质等优点,应受到群众欢迎。
否则,就会失去其社会经济价值。
品种也具有一定的法律属性。
只有经过鉴定(审定或认定)的植物品种才能推广种植,育种者可以申请新品种保护,获得知识产权。
另外,药材商品学上的“品种”指的是药材产品的种类,不同于育种学上的品种概念,应加以区别。
例如,用育种学意义上的同一个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物种生产的药材,可以加工成板蓝根、大青叶和青黛等药材商品学上的“品种”,反之不同品种菘蓝的根加工的产品,商品名都称为“板蓝根”。
0.2.1.2品种的特性药用植物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要求或属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经济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从而引起了对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人工调控种植环境和管理方法,以提高药用植物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涉及到育种、土壤改良、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和加工等方面。
首先,药用植物的育种是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是依靠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粉,通过选择优良的个体进行后代的繁殖,逐步选育出具有理想特性的药用植物品种。
然而,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育种技术也在逐渐应用于药用植物的培育中。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某些植物具有抗病虫害或提高药用成分含量的基因导入到其他植物中,从而培育出更具经济价值的新品种。
其次,土壤改良是提高药用植物生长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药用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和对养分的要求较高,因此,合理调整土壤结构和改良土壤肥力是栽培药用植物的关键。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翻耕、施加有机肥料和调节土壤pH值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灌溉管理也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灌溉能够满足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不同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
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土壤水分状况,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药用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药用植物由于其特殊的药用成分,往往成为病虫害的主要攻击目标。
因此,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以杀灭病虫害。
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因此,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该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生物肥料、轮作和合理间隔栽培等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授课日期:2010年月日节课
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掌握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教学重点: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良种的作用
教学难点: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分配5
多媒体授课
讲授10
15
20
25
复习提问:
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离不开作物的品种,大家所能知道品种有哪些?
导言:
既然离不开品种,那么品种怎么来的,怎么得到的?品种的种子是怎样得到的?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药用植物育种。
新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是研究药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并只到和应用于药用植物育种实践的科学,是植物遗传育种的一个分支学科。
1、植物遗传学:是研究植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植物
的各种性状。
研究的任务是:阐明植物遗传和变异的线性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示内在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植物的育种实践。
2、药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药用植物品种的理论和方
法的科学。
研究的对象:药用植物,包括木本的、草本的药用植物。
研究的基本任务:
在研究和认识药用植物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根据各地区育种目标,采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和育种途径,选育优良品种,同时要繁育出数量充足、优质的种苗。
二、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一)药用植物生产经营的特殊性
(二)产量质量的双重性
(三)产品收获部分的多样性
(四)药用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
(五)药用植物熟性和早熟的复杂性
三、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一)品种的概念
第1 页共2 页
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者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或者简单表述为: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栽培植物群体。
(二)品种的特性
1、特异性
2、一致性
3、稳定性
4、地区性
5、时间性
(三)良种的概念及其作用
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减少农药污染
熟期、不同株型等优良特性的品种;
适应集约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药用植物育种途径
育种途径有:查、引、选、育
授课内容总结
在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绪论这一章里,主要讲授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任务、内容、药用植物育种特点,品种的概念及其特性,良种的作用,育种的基本途径。
复习思考题:
1、关键词:药用植物遗传学、育种学,品种,良种?
2、良种有什么作用?
3、药用植物育种有何特点?
4、药用植物育种的基本基本途径有哪些?
5、品种有何特性?10 5
本次课小结:
重点讲授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任务、品种的概念及特性、良种的作用。
课后总结:
第2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