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2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材料在⾃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散粒或粉状材料,如砂、⽯⼦、⽔泥等,在⾃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在材料⾃然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例。
空隙率:散粒材料⾃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例。
空隙率的⼤⼩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材料的压实度:散粒堆积材料被碾压或振压等压实的程度。
相对密度:散粒材料压实程度的另⼀种表⽰⽅法。
2.材料与⽔有关的性质①亲⽔性:材料能被⽔润湿的性质(亲⽔性材料与⽔分⼦的亲和⼒⼤于⽔分⼦⾃⾝的内聚⼒)憎⽔性:材料不能被⽔润湿的性质。
②吸⽔性:材料浸⼊⽔中吸收⽔的能⼒(材料吸⽔率是固定的)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中吸收⽔分的性质。
【平衡含⽔率】:在⼀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材料与空⽓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率。
③耐⽔性:材料长期在⽔作⽤下不破坏,且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④抗渗性:材料抵抗压⼒⽔渗透的性质。
⑤抗冻性:材料在吸⽔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作⽤⽽不破坏,且强度和质量⽆显著降低的性质。
3.①材料的强度:材料在外⼒作⽤下抵抗破坏的能⼒。
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孔隙率低,强度⾼温度⾼含⽔率⾼,强度低②材料的⽐强度:是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的⽐值③材料的理论强度:指结构完整的理想固体从材料结构的理论上分析,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应⼒。
4.弹性:材料在外⼒作⽤下产⽣变形,当外⼒除去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塑性:材料在外⼒作⽤下产⽣变形,外⼒除去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并不破坏的性质5.耐久性:材料在所处环境下,抵抗所受破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变质、不损坏,保持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6.材料(微观结构):晶体、玻璃体、胶体晶体类型:原⼦晶体,离⼦晶体,分⼦晶体,⾦属晶体第三章⽓硬性胶凝材料1.胶凝材料:在⼀定条件下,通过⾃⾝的⼀系列变化⽽把其他材料胶结成具有强度的整体的材料①有机胶凝材料:以天然或⼈⼯合成的⾼分⼦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胶凝材料。
建筑材料教材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1、密度: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自身体积(不含孔隙)磨成细粉消除内部孔隙,材料的排水体积 V计算式ρ= m/v式中ρ--- 材料的密度,g/㎝3。
m ---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
v ---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3。
2、表观密度和容积密度:表观密度(又称为视密度、近似密度)表示材料单位细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的质量,容积密度(又称为体积密度、表观毛密度、容重)表示材料单位宏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和开口孔隙)的质量。
——表观密度细观外形体积(含闭口孔)干燥材料浸入水中,待吸水饱和后,测量排开水的体积 V计算式ρ'= m /v '式中ρ'---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
m ---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
v '--- 材料不含开口孔隙的体积,cm3。
3、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自然堆积体积(含材料间空隙) 颗粒材料正好装满容器,测量该容器的容积V计算式ρ0'= m/ v0 ' =m /(V+ V P + V v )式中ρ0'--- 材料的堆积密度,kg/ m3。
V P--- 颗粒内部孔隙的体积,m3。
Vv --- 颗粒间空隙的体积,m3 。
注意: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含颗粒内部的孔隙积及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二、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1、密实度(D)即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D=1-P。
表达式 D =V/V0×100 % =(ρ0 /ρ)×100 %2、孔隙率(P)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表达式P=[(V0-V)/V0 ]=[1-V/V0 ] =(1-P0 /P)×100 %孔隙率和密实度的关系 D + P= 1材料孔隙率或密实度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
建筑材料课件第01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 15页
3.吸湿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Wh
ms m
材料的理论抗拉强度可用下式表示:
fm
E
d
式中:fm——理论抗拉强度,N/m2; E——弹性模量; γ——单位表面能,J/m2; d——原子间的距离。(平均为2×10-8cm)。
按理论计算,材料的抗拉强度fm≈1/10·E。
第 28页
由于材料中都有缺陷,使破坏应力大大低于 理论强度。缺陷主要有:
的性质,可用下式表示:
Q m C (T1 T2 )
式中Q ——材料的热容量,kJ;
m ——材料的重量,kg;
T1-T2 ——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度差,K; C ——材料的比热,kJ/(kg·K)。
材料比热的物理意义是指1kg重的材料,在温度每改
变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第 21页
材料名称 钢 铜
花岗岩 普通混凝土
水泥砂浆 普通粘土砖 粘土空心砖
松木 泡沫塑料
冰 水 静止空气
导热系数W/(m·K) 55 370
2.91~3.08 1.28~1.51
0.93 0.4~0.7
0.64 0.17~0.35
0.03 2.20 0.60 0.025
比热J/(g·K) 0.46 0.38 0.92 0.88 0.84 0.84 0.92 2.51 1.30 2.05 4.19
2.导热性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3)影响材料吸湿性的因素: (1)与吸水性相同。 材料的亲、憎水性 材料的孔隙率
材料的孔隙特征
(2)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空气的湿度大、温度低时,材 料的吸湿性大,反之则小。
4)材料吸水与吸湿后对其性质的影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材料吸水或吸湿后,使其质量增加,体积膨胀,导热性增 大,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 ,该湿砖所含水
量为多少? 解:
(二)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 吸水性:
1)概念: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的性质。 2)指标:吸水率为材料浸水后在规定时间内吸入水的 质量(或体积)占材料干燥质量(或干燥时体积)的百分比。
质量吸水率: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所吸水分质量占干质量的百分率 体积吸水率: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所吸收水分体积占干体积百分率 材料吸水饱和
开口细微连通且孔隙率大,吸水性强。
·
2.吸湿性:
1)概念: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2)指标
含水率:自然状态, 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
燥质量的百分比。
m含 m干 mw W含 100 % 100 % m干 m干
材料的含水率随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 化。当材料中的湿度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的 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建筑材料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二)材料的吸湿性与吸水性
1 .吸湿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 率表示。含水率是指材料内部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比,用公 式表示为:
W mk m1 100% m1
(1-9)
式中 W——材料的含水率(%);
mk——材料吸湿后的质量(g); m1——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k Qd HAt
(1-13)
式中 Q——透过材料试件的水量(cm3); H——水头差(cm); A——渗水面积(cm2); d——试件厚度(cm); t——渗水时间(h); k——渗透系数(cm/h)。
章目录
节目录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五)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 用而不被破坏,强度不显著降低,且其质量也不显 著减小的性质称为抗冻性。
E 100% E0
(1-18)
式中 α——材料的吸声系数; E0——传递给材料的全部入射声能; E——被材料吸收(包括透过)的声能。
章目录
节目录
四、材料的声学性能
(二)隔声性
1.隔空气声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遇到密实的围护结构(如墙 体)时,声波将激发墙体产生振动,并使声音透过墙 体传至另一空间中。空气对墙体的激发服从“质量定 律”,即墙体的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声效果越好。
节目录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二)材料的热容量与比热
2.材料的比热 比热c是真正反映不同材料热容性差别的参数,
它可由式(1-15)导出:
c Q m(T2 T1 )
(1-16)
材料的比热值大小与其组成和结构有 关。通常所说材料的比热值是指其干燥状态 下的比热值。
建筑材料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解: 孔隙率
P V0 V 100% V0
1
0
100%
ρ0=m/V0=2420/(24×11.5×5.3)=1.65g/cm3
ρ=m/V=50/19.2=2.60g/cm3
P
1
1.65 2.6
100%
36.5%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 的强度,以材料受外力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 的外力表示。材料在建筑物上所承受的外力主要 有拉力、压力、剪力和弯力,材料抵抗这些外力 破坏的能力,分别称为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 强度。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建筑物中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 间接与水接触,如水坝、桥墩、屋顶等,为防 止建筑物受到水的侵蚀而影响使用性能,有必 要研究材料与水接触后的有关性质。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一)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容易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具有
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如砖、石、 木材、混凝土等。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课堂练习: 3、已知甲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40cm3,
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为160 cm3;乙材料的密实度为 80%,求甲、乙两材料的孔隙率,并判断哪种材料 较宜做保温材料?
解:(1)甲材料的孔隙率
P甲=(V0-V)/V0×100%=(160-40)/160×100% =75%
§1.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密度 钢材、玻璃等少数密实材料可根据外形尺
寸求得体积。
大多数有孔隙的材料,在测 定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 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体 积(排液法)。材料磨的越细, 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砖、 石等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建筑材料-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内容提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质,对于合理选用材料至关重要。
本章主要介绍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有关参数及计算公式。
在建筑物中,建筑材料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具有相应的不同性质。
如用于建筑结构的材料要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因此,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又如,根据建筑物各种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有些材料应具有防水、绝热、吸声等性能;对于某些工业建筑,要求材料具有耐热、耐腐蚀等性能。
此外,对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材料,要求能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冰冻而引起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反复冻融等的破坏作用。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正确的选择和合理的使用材料,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
1.1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建筑材料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功能不同,均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密实性、空隙率、孔隙率(计算材料用量、构件自重、配料计算、确定堆放空间)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由于材料所处的体积状况不同,故有实际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之分。
(1)实际密度 (True Density)以前称比重、真实密度),简称密度(Density)。
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实际密度(g/c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接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在测定有孔隙的材料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至恒重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材料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材料磨得愈细,测定的密度值愈精确。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是指材料处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时,通常必须考虑的最基本的、共有的性质。
(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ρ表示。
按下式计算:V m=ρ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是指不包括材料孔隙在内的体积。
钢材、玻璃等少数密实材料可根据外形尺寸求得体积。
大多数有孔隙的材料,在测定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2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用ρ 表示。
按下式计算:00V m=ρ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含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孔隙内含有水分时,其质量和体积(可以忽略)均有所变化,故测定表观密度时,须注明其含水情况。
按照含水状态分为:干表观密度、气干表观密度和饱和表观密度。
孔隙的分类 ①按尺寸大小:微细孔隙(D <0.01mm)细小孔隙( 0.01mm < D < 1mm)粗大孔隙(D>1mm)②孔隙的构造:开口孔隙 闭口孔隙干表观密度(干燥状态) 气干表观密度 (与空气湿度有关 平衡时的状态)00V m =ρoV m m 水+=0ρ 饱和表观密度(吸水饱和状态)饱和表观密度(吸水饱和状态)0V m m 饱和水+=ρ3 孔隙率在材料自然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材料的孔隙率,用Ρ表示。
按下式计算:%100)1(1%1000000⨯-=-=⨯-=ρρV V V V V P bk p p p +=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开口孔隙率Pk=%1000⨯V V 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率Pb=%1000⨯V V 闭口孔隙4堆积密度散粒或粉状材料,如砂、石子、水泥等,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用ρ' 表示。
按下式计算:00V m '='ρ由于散粒材料堆积的紧密程度不同,堆积密度可分为疏松堆积密度、振实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结构——玻璃体
玻璃体:指高温熔融物在急速冷却时形成的无定
形体。如粉煤灰、普通玻璃等。
特征:化学活性高;无固定的熔点;力学性质各
向同性。
微观结构——胶体
胶体:指物质以极微小的质点分散在介质中所形
成的结构, 其粒径为10-9~10-7m。
特征:能保持稳定性;具有黏结性;具有较大的
自然造就天然纹理,如木材、大理石、人造花岗 岩板材、瓷质彩胎砖等。
总之,建筑材料的组成决定了材料的化学性质,微
观结构决定了材料的物理性质,宏观结构决定了 其工程性质,它们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三、建筑材料的孔隙
孔隙——材料实体内部被空气所占据的空间。 孔隙状况对建筑各种基本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产生原因:自然与人为因素。 表示指标:孔隙率、孔隙连通性和孔隙直径 (1)孔隙率:孔隙在材料体积中所占的比例 。 (2)孔隙直径:分粗大孔、毛细孔、极细微孔三类 孔隙。 (3)连通性:连通孔和封闭孔 。
2CaO· 2 SiO 3 CaO · 2O3 Al 4 CaO· 2O3· 2O3 Al Fe
生料
800℃左右 分解反应
SiO2 Al2O3 Fe2O3
800~1450℃ 化合反应
(二)材料的结构
——分宏观、微观、细观结构
作 用——决定材料各种性质的重要因素。
1.微观结构
——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来分
一、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2.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3.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密度, g/cm3 或 kg/m3 ; m—材料的质量,g 或 kg;
m v
① 颗粒状构造——分为聚集构造与散粒构造。
固体颗粒的聚集体。如砂、石、混凝土、砂浆、 沥青混凝土。
②纤维构造——由纤维状物质构成的材料。
(2)按构造特征或存在状态分:
③层状结构——天然形成或采用人工黏结等方
向将材料叠合而成层状的结构。叠合结构。如胶 合板、纸面石膏板、塑料贴面板等。
④纹理结构——天然材料在生长或形成过程中
W
v
m m
湿
干
1
V
干
100 %
水
常温下取ρw =1.0 g/cm3
问题:是否所有的建筑材料的吸水率都既能用 质量吸水率表示又能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呢?
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吸水率一般采用质量吸水率 表示。对于某些轻质材料,如木材等,由于其质量 吸水率往往超过100%,一般采用体积吸水率表示。
V
ρ
'
(2)空隙率——指散粒材料在其堆集体积中, 颗粒之
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空隙率P’ 按下式计算 :
V0 V0 V0 ) 1 0 0% 1 D
P
1 0 0% (1
0
0
散粒材料的空隙率与填充率的关系为:
P D 1
空隙率与填充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天平
李氏瓶
(2)表观密度、体积密度、视密度
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
体积的质量。
式中
/
m V
/
V/—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总结: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
表观体积的确定: a、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如烧结砖、砌块,其 体积的测定可用测量体积尺度或蜡封法排水得 其外观体积——体积密度; b、对于不规则外形材料的表观体积,如砂石类 散粒材料,可用排水法测得其外观近似体积— —视密度。 所以一般材料的表观密度小于其密度。 通常所指的表观密度,是指干燥状态下的表观 密度。
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
密度试验:
测试时,材料必须是绝对干燥状态。 a、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 内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也称实体积。 b、对于测定可研磨的非密实材料的密度,要 磨成细粉,干燥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 定体积,采用排开液体的方法来测定其体 积, 材料麿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接近 绝对密实体积。
瓦等;
2、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吸水的性质。
用吸水饱和时的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表示。
(1)质量吸水率——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收水 分的质量占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百分比。
Wm
m湿 m m干
干
100 %
(2)体积吸水率—— 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收水 分的体积占干燥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大多数建筑材料都是亲水材料,憎水材料
有沥青、石蜡、某些高分子材料等。憎水材料不
仅可作为防水材料,还可用于处理亲水材料的表
面,以降低材料的吸水性,提高材料的防水防潮 性能。
问题:亲水性材料能做防水材料吗?
孔隙率较小的亲水性材料同样也具有较
好的防水性,防潮性,仍可作为防水或防潮
材料使用,如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琉璃
物理意义——空隙率与填充率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性质,
空隙率的大小可直接反映散粒材料的颗粒之间相互
填充的程度。
P D 1
散粒状材料空隙率越大,则填充率越小。在配
制混凝土时,砂、石的空隙率是作为控制料级配与
计算的重要依据。
课堂作业:
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2.65g/cm3,表观密度
为2.61g/cm3,堆积密度为1680kg/m3,计算此石子
影响材料吸水性的因素:
(1)材料本身的性质,如亲水性或憎水性;
(2)材料的孔隙率
(3)孔隙构造特征
(2)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汽的性质。
吸湿性的大小用含水率表示如下:
W
含
m m
含
干
100 %
m
干
材料既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又能向外界释放水分,当材料 中的水分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此时的含水率就称为平衡 含水率。
特征:密度较小,吸水率高,抗渗性差,但绝热、吸
声性好。
③微孔构造——指材料内部有分布较均匀的微
细孔隙的结构。
特征:一般密度较小,吸水率高,抗渗性差,绝热、 吸声性好。
(2)按构造特征或存在状态分类:
① 颗粒状构造
②纤维构造 ③层状构造 ④散粒状结构 ⑤纹理结构
(2)按构造特征或存在状态分:
作用::决定着材料的化学性质,影响着物理性
质和力学性质。
材料的矿物组成:
矿物定义——材料中含有特定的晶体结构、特定
物理力学性能的组织结构称为矿物。
矿物组成——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 作用——决定材料的许多重要性质的主要因素。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CaO
3CaO· 2 SiO
的孔隙率与空隙率?
课后作业: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有何区别?它们是否随其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大?为
什么?
2、何为材料的孔隙率?它与密实度有何关系?二
者各如何计算?
二、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润湿角的大小划分。
亲水性材料:接触角(润湿角)θ≤90°。 憎水性材料:接触角θ>90°。 θ=0°铺展或完全润湿;θ=180°完全不润湿
析研究材料的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特征,其尺寸范
围在 10-10~10-6m。
作用——决定材料的许多物理、力学性质,如强
度、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微观结构的主要形式:晶体、玻璃体、胶 体
(1)晶体:材料的质点(原子或分子、离子)
按一定规律在空间重复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特点:①具有特定的几何外形;②具有各向异性; ③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化学稳定性;④强度高、硬度 大,机械性能较好。 一般晶体越细,分布越均匀的晶体材料的强 度越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的含水率多指平衡含水率。
影响材料的吸湿性的因素:
(1)材料的本身的性质,如亲水性或憎水性 (2)材料的孔隙率; (3)孔隙构造特征,如孔径大小、开口与否等; (4)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总结:
散粒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 是指含有孔隙在内的散粒状材料的总体积与 颗粒之间空隙体积之和。
在建筑工程中,计算材料用量、构件的自重,
配料计算以及确定堆放空间时经常要用到材 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数据。
总结:密度
定义 实际密 度 表观密 度 在绝对密实状态 下,单位体积的 计算公式(单位)
流动性,也就是变形较大。
2.宏观结构
——即材料的构造。 ——材料在宏观可见层次上的组成形式 。
宏观分类:
(1)按孔隙特征分:
①致密构造 ②多孔构造
③微孔构造
①致密构造——这类材料的孔隙率很低或趋近
于零、结构致密的材料。
特征:密度较大,吸水性低,抗渗性好,强度较高;
②多孔构造——指材料内部有粗大孔隙的结构。
(2)孔隙率___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孔隙率P按下式计算:
P
V0 V V0
1
0
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也即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 或 m3
V0—材料的自然体积,也即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 或 m3 ρ0—材料的自然密度, g/cm3 或 kg/m3 ρ—密度, g/cm3 或 kg/m3
连通孔——开口孔隙
封闭孔——闭口孔隙
第二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重点内容)